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本文分析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探讨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英语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2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交流的一种必要工具。当前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性学习是对被动适应式学习的超越,也是现代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不仅使学习者在学校教育阶段获益,更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但是从国内关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研究来看,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被动学习型学生还是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本文通过整理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特征,分析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的内在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英语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一、自主性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关于发展终身学习技能和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争论,也就是在这次争论中,自主性学习的概念产生了。“自主性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也被称为“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也是目前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综合以往研究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自主性学习指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需要决定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包括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计划的拟定,学习材料的选择,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设计并执行学习活动,监测学习过程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且对成绩能够进行反馈等。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的学习活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因素,即意愿和能力,即学生一方面要愿意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甚至承担起以前属于教师的责任,如决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评价学习过程等;另一方面又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主学习(Littlewood,1999)。
二、影响英语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
作为一种学习模式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展开要有外部环境(教学模式、评估手段等)的支持,同时更需要内在条件的支持。影响英语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在因素有:学习动机、归因、学习目标设置、学习策略。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必须达到适当的强度,以促进自觉目标的确立;二是必须存在诱因条件,即存在能够满足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一般说来,学习动机的强度跟学习需要的强度成正比。根据Gardner和Lambert的动机分类,动机可以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兴趣,并希望融人目的语社会。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实用性目的,它反映出学外语的实际价值和有利之处。动机水平与学习自主性成正比,动机越高,学习自主性越强。
在我国,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另有一些学生把英语学习和将来的求职紧密相连,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纯属工具型。学习英语不再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的探索过程,过于功利的英语学习对他们的确缺乏吸引力,因此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内在、持久的动力。无论是工具型动机还是融合型动机,均对自主学习有促进作用,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在培养和维护学生的动机方面,教师显然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安排教学活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二)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原因做出的解释或推论,它对个体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个体将自己学习成败归因为个人可调控的、稳定的内部因素,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策略应用的调控等是可以取得成功的,那么学生会加倍努力,更自觉地监控学习活动,展开有效的自主学习。正确归因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有效监控和正确反馈。这一行为正是归因的体现,它包含自我评价和有针对性的调整,是有效学习的根本条件;如果个体将自己的学习成败归因为个人不可调控的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认为学习的成败是由自己能力有限造成的,那么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由此产生的消极反应会使学生减少自主学习的动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能够有意识的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归因概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学习目标设置
设立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是走向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节学习活动和学习策略。学习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低层次目标和高层次目标。低层次目标一般是短期可以实现的目标,高层次目标则是较为长期的目标,低层次目标不会激发稳定长期的学习动机,但仅仅依靠渐进性的长期目标,也不足以促使需要升华为动机。近期目标使学生能更快地看到学习结果,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设置近期目标的学生比设置远程目标的学生更具有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监控能力。如果学生无法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就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落实到每日、每周至每月的具体学习行动中去,在没有新的收获和成就感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自然就难以得到激发与强化。可见,如何指导学生设置难度适宜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学习策略
方法和策略是英语学习实施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个体习得的、用于改善和提高自己在实现某一学习目标上所展开的活动和应用的技术。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学习策略可归纳为两个部分: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認知策略指学习者在加工外部信息时所采用的方法,是能直接促进语言学习的具体行为,可分为一般性策略和具体性策略。采取的方法有查阅资料、翻译、记笔记、推理以及提问等;元认知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指主要用来监控和管理语言学习过程的技能,如注意力导向、注意力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及自我加强等策略。人们普遍认为,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使用自我评估、确立目标和制定计划等策略宏观调控自主的学习能力。研究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元认知调节水平,包括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计划、监控、管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自我调整策略训练。由此可见,自主学习与元认知策略紧密相关,两者都强调了自我计划、监督、评估和自我承担责任。元认知策略训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内在动机
学习者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内部学习动机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持久。进入大学后,学习者新的英语学习需要尚未形成,所以,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的,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可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有关心理因素。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成果展示,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知识,感到学有所获。帮助学生不断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明确的近期目标,使之沿着“目标链”不断前进。
(二)注重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策略运用意识
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参与的内涵是丰富的,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动手、动脑、参与思考、讨论。“学”是核心,“导”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各课设计教法时首先要考虑授之学法的问题。揭示规律,指点学法。教师怎样教,有其规律可循;学生怎样学,也有规律可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帮助他们学习并运用规律,使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习过程的自控性,应使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宰的“他控”为主,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控”为主转变,逐步还学生以学习活动的主动权、选择权,让学生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建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而有了方法,对知识的获取就是无限的。要根据学习过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认知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方式、特点及效果进行知觉、体验、调节、把握和监控。
(三)转变教师角色,积极参与学生自主能力的构建
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辅导者与学习主人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上,应该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自由。独有的心理認知结构是“自主性学习”的思维基础,渴求独立的欲望是“自主性学习”的动力基础,学习主体的学习潜能和能力则是“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基础。所以自主性是“自主性学习”的前提,是学习主体的内存本质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学习支干”图表,让学生思考“我在其中要知道些什么?”从学生想要知道的东西开始,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顺着主干渐进到问题的细枝末节,发现要学习的东西,从而设立一个个的子目标。使学生从一堂课、一本书中知道希望获得什么,使学生带着目标去自学、思考、讨论、合作,增强参与意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独有的认知结构,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体现其“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
四、结语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在大学阶段进行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探索,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也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这将对我们中国的教育及整个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Dickinson 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Littlewood,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1999.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2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交流的一种必要工具。当前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性学习是对被动适应式学习的超越,也是现代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不仅使学习者在学校教育阶段获益,更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但是从国内关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研究来看,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被动学习型学生还是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本文通过整理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特征,分析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的内在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英语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一、自主性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关于发展终身学习技能和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争论,也就是在这次争论中,自主性学习的概念产生了。“自主性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也被称为“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也是目前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综合以往研究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自主性学习指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需要决定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包括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计划的拟定,学习材料的选择,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设计并执行学习活动,监测学习过程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且对成绩能够进行反馈等。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的学习活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因素,即意愿和能力,即学生一方面要愿意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甚至承担起以前属于教师的责任,如决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评价学习过程等;另一方面又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主学习(Littlewood,1999)。
二、影响英语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
作为一种学习模式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展开要有外部环境(教学模式、评估手段等)的支持,同时更需要内在条件的支持。影响英语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在因素有:学习动机、归因、学习目标设置、学习策略。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必须达到适当的强度,以促进自觉目标的确立;二是必须存在诱因条件,即存在能够满足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一般说来,学习动机的强度跟学习需要的强度成正比。根据Gardner和Lambert的动机分类,动机可以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兴趣,并希望融人目的语社会。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实用性目的,它反映出学外语的实际价值和有利之处。动机水平与学习自主性成正比,动机越高,学习自主性越强。
在我国,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另有一些学生把英语学习和将来的求职紧密相连,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纯属工具型。学习英语不再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的探索过程,过于功利的英语学习对他们的确缺乏吸引力,因此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内在、持久的动力。无论是工具型动机还是融合型动机,均对自主学习有促进作用,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在培养和维护学生的动机方面,教师显然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安排教学活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二)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原因做出的解释或推论,它对个体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个体将自己学习成败归因为个人可调控的、稳定的内部因素,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策略应用的调控等是可以取得成功的,那么学生会加倍努力,更自觉地监控学习活动,展开有效的自主学习。正确归因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有效监控和正确反馈。这一行为正是归因的体现,它包含自我评价和有针对性的调整,是有效学习的根本条件;如果个体将自己的学习成败归因为个人不可调控的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认为学习的成败是由自己能力有限造成的,那么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由此产生的消极反应会使学生减少自主学习的动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能够有意识的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归因概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学习目标设置
设立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是走向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节学习活动和学习策略。学习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低层次目标和高层次目标。低层次目标一般是短期可以实现的目标,高层次目标则是较为长期的目标,低层次目标不会激发稳定长期的学习动机,但仅仅依靠渐进性的长期目标,也不足以促使需要升华为动机。近期目标使学生能更快地看到学习结果,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设置近期目标的学生比设置远程目标的学生更具有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监控能力。如果学生无法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就不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落实到每日、每周至每月的具体学习行动中去,在没有新的收获和成就感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自然就难以得到激发与强化。可见,如何指导学生设置难度适宜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学习策略
方法和策略是英语学习实施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个体习得的、用于改善和提高自己在实现某一学习目标上所展开的活动和应用的技术。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学习策略可归纳为两个部分: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認知策略指学习者在加工外部信息时所采用的方法,是能直接促进语言学习的具体行为,可分为一般性策略和具体性策略。采取的方法有查阅资料、翻译、记笔记、推理以及提问等;元认知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指主要用来监控和管理语言学习过程的技能,如注意力导向、注意力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及自我加强等策略。人们普遍认为,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使用自我评估、确立目标和制定计划等策略宏观调控自主的学习能力。研究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元认知调节水平,包括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计划、监控、管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自我调整策略训练。由此可见,自主学习与元认知策略紧密相关,两者都强调了自我计划、监督、评估和自我承担责任。元认知策略训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内在动机
学习者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内部学习动机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持久。进入大学后,学习者新的英语学习需要尚未形成,所以,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的,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可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有关心理因素。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成果展示,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知识,感到学有所获。帮助学生不断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明确的近期目标,使之沿着“目标链”不断前进。
(二)注重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策略运用意识
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参与的内涵是丰富的,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动手、动脑、参与思考、讨论。“学”是核心,“导”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各课设计教法时首先要考虑授之学法的问题。揭示规律,指点学法。教师怎样教,有其规律可循;学生怎样学,也有规律可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帮助他们学习并运用规律,使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习过程的自控性,应使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宰的“他控”为主,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控”为主转变,逐步还学生以学习活动的主动权、选择权,让学生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建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而有了方法,对知识的获取就是无限的。要根据学习过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认知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方式、特点及效果进行知觉、体验、调节、把握和监控。
(三)转变教师角色,积极参与学生自主能力的构建
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辅导者与学习主人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上,应该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自由。独有的心理認知结构是“自主性学习”的思维基础,渴求独立的欲望是“自主性学习”的动力基础,学习主体的学习潜能和能力则是“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基础。所以自主性是“自主性学习”的前提,是学习主体的内存本质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学习支干”图表,让学生思考“我在其中要知道些什么?”从学生想要知道的东西开始,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顺着主干渐进到问题的细枝末节,发现要学习的东西,从而设立一个个的子目标。使学生从一堂课、一本书中知道希望获得什么,使学生带着目标去自学、思考、讨论、合作,增强参与意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独有的认知结构,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体现其“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
四、结语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在大学阶段进行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探索,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也扩大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这将对我们中国的教育及整个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Dickinson 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Littlewood,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1999.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