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考古学的研究,古老的宗族制度,在上古社会生活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商周以来,更成为王朝政治的基础。由宗族制度孕育的宗族伦理,是当时社会运行的基本规范。宗族伦理发展至成熟期,被定型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组成的“八德”,则是维护“五伦”最基本的美德,也是国人修身、处世及为官的基本准则,故不仅在历代社会生活中影响广泛,也成为永恒的文学主题之一。
本期的五篇文章,即以讨论古典文学中所表现的传统美德为重点,或立足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孝道的开山之作——《诗经·小雅·蓼莪》,分析中国人对父母的“孝思”及不能终养的“抱恨独深”之情;或以汉魏六朝辞赋为例,考察当时士人修身内省的美德;涉及唐诗的两篇,则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唐诗中交友的道德原则,以及作为古代文人交友典范的元白情谊,做了精彩的分析。有关《红楼梦》的一篇,主要讨论的是《红楼梦》对传统孝悌美德的表现。这与诸如超前的爱情观、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与批判等红学热门话题所关注的问题,有明显的不同。五篇文章,角度、思路虽有不同,但都以古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歌咏、践行与反思为核心。文章所论及的作品,今日读来,仍能催人淚下、令人憧憬,或发人深思。几位作者的阐发,不仅有助于文学史研究的深化,对当下的道德重建和民族文化复兴,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刘怀荣
《蓼莪》是《诗经·小雅》中第42首诗,是一首孝子悼念父母、礼赞父母的千古名作,是中国孝文学史的开山之作。作者是一位正在服兵役的普通士兵,由于长年在外戍边打仗,而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因而创作此诗以表达对父母的深深愧疚之情。全诗共六章,首尾四章每章四句,中间两章每章八句。
第一、二章均以“蓼蓼者莪”起兴,主要讲述父母生养抚育子女的艰辛。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菲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这八句的意思是,那高大的是莪蒿吗?不是的,是青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那高大的是莪蒿吗?不是的,是牡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而积劳成疾。蓼蓼是高高的意思。莪别称莪蒿、麦蒿、萝蒿、廪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茎叶香甜可食,且抱根丛生,故俗称抱娘蒿,诗中比喻那些长大后成材且能为父母尽孝的人。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苏辙《诗集传》说:
莪,萝蒿也,萝蒿可食而蒿不可食。采莪者将以食之,譬如生子者将赖其养也。幽王之世,孝子行役而遭丧,哀其父母生己之劳而养不终,如采莪者之得蒿也。
戴震《毛郑诗考证》说:“按莪,俗呼抱娘蒿,可知诗之取义矣。”“蒿”,蒿属植物的统称,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蔚”,特指牡蒿。“蒿”与“蔚”均散生,粗恶不能食用,诗中以此比喻像自己这个不成材且不能尽孝之人。由于不能尽孝于父母,因此作者发出了“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感叹。故朱熹说:
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诗集传》)
严粲也说:
始生为莪,长大为蒿。莪至蓼蓼然长大之时,则非莪矣,乃蒿也。其始为莪犹可食,其后为蒿则无用。喻父母生长我身至于长大,乃是无用之恶子,不能终养也。(《诗辑》)作者以“蒿”与“蔚”自喻,对父母满怀愧疚。第三章主要是表达了失去父母双亲的痛苦。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开头两句以瓶(水瓶)喻父母,以罍(水缸)喻子女。水瓶从水缸汲水,如果水瓶里没有水,那是水缸的耻辱,因为水缸无水可汲,比喻自己对年迈的父母没有尽到赡养之责,没有尽到孝心,深感耻辱。接着抒写父母双亡后自己生活的孤独和内心的痛苦,父母不在了,自己一个人活在这世上,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早早死了算了。没有了父母双亲,自己能依靠谁呢?一个人出门在外,漂泊异乡,内心满怀忧伤,没有地方诉说。踏入家门,父母双亲都已不在,冷冷清清,空空荡荡,回家就像没回家一样。这里有无穷的悔恨、伤感与自责。俗话说得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是啊,人活世间难免有过不去的坎,有越不了的山,但是只要想想远在家乡生活的父母,心里就有依靠,做事就有劲头,因为父母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父母在,就能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也可以孝顺他们,可以围绕在他们身边,哪怕我们再大,在他们眼里依然是孩子,我们依然可以在他们面前撒娇淘气,可以无拘无束地向他们倾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伤感。而父母不在了,自己也变成了最孤独的人,人生的苦和痛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再也没有依靠的港湾了。在作者看来,失去了父母也就失去了家,失去了精神的港湾,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这十分真切地描述了诗人失去父母后痛不欲生的极度痛苦心境。
痛定思痛后作者不禁再次联想到父母养育自己的深恩大厚。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相对于前文中的“生我劬劳”“生我劳瘁”,笼统地写父母养育的辛劳,此处则是将父母的恩情具体化了,是绵绵不尽的温馨回忆与美好思念,言父母“生我”“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腹我”,用排比句式排山倒海哽咽着叙说父母“生了我”“养了我”“爱抚我”“疼爱我”“培养我”“教育我”“照顾我”“挂念我”“出入家门抱着我”。
作者连用“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将父母养育“我”的恩德一一道来,体念至深,无限哀痛,可谓声声泪,字字血,感人肺腑。清代沈德潜说:“《蓼莪》诗连下九‘我’字……情至,不觉音之繁,辞之复也。”(《说诗啐语》)姚际恒也说:“勾人眼泪全在此无数‘我’字。”(《诗经通论》)因此,此章结尾作者写道:“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作者想报答父母养育自己的深恩大德,但天啊,父母却不在了,到哪里去报答呀!这是作者撕心裂肺的呐喊。“行孝当及时,何能待来兹?”作者为自己没能及时行孝而懊恼、悔恨不已,深感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双亲。
本期的五篇文章,即以讨论古典文学中所表现的传统美德为重点,或立足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孝道的开山之作——《诗经·小雅·蓼莪》,分析中国人对父母的“孝思”及不能终养的“抱恨独深”之情;或以汉魏六朝辞赋为例,考察当时士人修身内省的美德;涉及唐诗的两篇,则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唐诗中交友的道德原则,以及作为古代文人交友典范的元白情谊,做了精彩的分析。有关《红楼梦》的一篇,主要讨论的是《红楼梦》对传统孝悌美德的表现。这与诸如超前的爱情观、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与批判等红学热门话题所关注的问题,有明显的不同。五篇文章,角度、思路虽有不同,但都以古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歌咏、践行与反思为核心。文章所论及的作品,今日读来,仍能催人淚下、令人憧憬,或发人深思。几位作者的阐发,不仅有助于文学史研究的深化,对当下的道德重建和民族文化复兴,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刘怀荣
《蓼莪》是《诗经·小雅》中第42首诗,是一首孝子悼念父母、礼赞父母的千古名作,是中国孝文学史的开山之作。作者是一位正在服兵役的普通士兵,由于长年在外戍边打仗,而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因而创作此诗以表达对父母的深深愧疚之情。全诗共六章,首尾四章每章四句,中间两章每章八句。
第一、二章均以“蓼蓼者莪”起兴,主要讲述父母生养抚育子女的艰辛。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菲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这八句的意思是,那高大的是莪蒿吗?不是的,是青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那高大的是莪蒿吗?不是的,是牡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而积劳成疾。蓼蓼是高高的意思。莪别称莪蒿、麦蒿、萝蒿、廪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茎叶香甜可食,且抱根丛生,故俗称抱娘蒿,诗中比喻那些长大后成材且能为父母尽孝的人。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苏辙《诗集传》说:
莪,萝蒿也,萝蒿可食而蒿不可食。采莪者将以食之,譬如生子者将赖其养也。幽王之世,孝子行役而遭丧,哀其父母生己之劳而养不终,如采莪者之得蒿也。
戴震《毛郑诗考证》说:“按莪,俗呼抱娘蒿,可知诗之取义矣。”“蒿”,蒿属植物的统称,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蔚”,特指牡蒿。“蒿”与“蔚”均散生,粗恶不能食用,诗中以此比喻像自己这个不成材且不能尽孝之人。由于不能尽孝于父母,因此作者发出了“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感叹。故朱熹说:
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诗集传》)
严粲也说:
始生为莪,长大为蒿。莪至蓼蓼然长大之时,则非莪矣,乃蒿也。其始为莪犹可食,其后为蒿则无用。喻父母生长我身至于长大,乃是无用之恶子,不能终养也。(《诗辑》)作者以“蒿”与“蔚”自喻,对父母满怀愧疚。第三章主要是表达了失去父母双亲的痛苦。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开头两句以瓶(水瓶)喻父母,以罍(水缸)喻子女。水瓶从水缸汲水,如果水瓶里没有水,那是水缸的耻辱,因为水缸无水可汲,比喻自己对年迈的父母没有尽到赡养之责,没有尽到孝心,深感耻辱。接着抒写父母双亡后自己生活的孤独和内心的痛苦,父母不在了,自己一个人活在这世上,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早早死了算了。没有了父母双亲,自己能依靠谁呢?一个人出门在外,漂泊异乡,内心满怀忧伤,没有地方诉说。踏入家门,父母双亲都已不在,冷冷清清,空空荡荡,回家就像没回家一样。这里有无穷的悔恨、伤感与自责。俗话说得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是啊,人活世间难免有过不去的坎,有越不了的山,但是只要想想远在家乡生活的父母,心里就有依靠,做事就有劲头,因为父母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父母在,就能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也可以孝顺他们,可以围绕在他们身边,哪怕我们再大,在他们眼里依然是孩子,我们依然可以在他们面前撒娇淘气,可以无拘无束地向他们倾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伤感。而父母不在了,自己也变成了最孤独的人,人生的苦和痛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再也没有依靠的港湾了。在作者看来,失去了父母也就失去了家,失去了精神的港湾,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这十分真切地描述了诗人失去父母后痛不欲生的极度痛苦心境。
痛定思痛后作者不禁再次联想到父母养育自己的深恩大厚。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相对于前文中的“生我劬劳”“生我劳瘁”,笼统地写父母养育的辛劳,此处则是将父母的恩情具体化了,是绵绵不尽的温馨回忆与美好思念,言父母“生我”“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腹我”,用排比句式排山倒海哽咽着叙说父母“生了我”“养了我”“爱抚我”“疼爱我”“培养我”“教育我”“照顾我”“挂念我”“出入家门抱着我”。
作者连用“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将父母养育“我”的恩德一一道来,体念至深,无限哀痛,可谓声声泪,字字血,感人肺腑。清代沈德潜说:“《蓼莪》诗连下九‘我’字……情至,不觉音之繁,辞之复也。”(《说诗啐语》)姚际恒也说:“勾人眼泪全在此无数‘我’字。”(《诗经通论》)因此,此章结尾作者写道:“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作者想报答父母养育自己的深恩大德,但天啊,父母却不在了,到哪里去报答呀!这是作者撕心裂肺的呐喊。“行孝当及时,何能待来兹?”作者为自己没能及时行孝而懊恼、悔恨不已,深感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