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起日本历史名城京都,中国70后以前的很多人士最初的印象莫过于来自上世纪80年代日本著名演员山口百惠一人分饰两角的电影《古都》,笼罩在一抹云雾之中的古都——京都,一年四季如梦如幻的自然景色,精致且别具一格的名胜古迹,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节日、风俗等,想必给当时的国人留下了神秘、古典的印象;该电影改编自川端康成的小说《古都》,川端康成凭该小说及其他两部作品摘取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该奖项于东方沉寂50多年后,又重新由东方人夺得。
遥想70年前太平洋战争进入尾声,适逢盟军准备对意欲顽抗到底、“一亿玉碎”的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之际,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抛却个人恩怨、国仇家恨,向盟军司令部表示:出于战略需要对日本国土的轰炸,其他城市均可炸,唯独京都、奈良不能轰炸。这两座城市,不仅仅是日本古老文化的代表,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盟军司令部最后听从了梁先生的告诫,京都、奈良在战火之中风雨不动,从此世界人民得以留存两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当年危如累卵的京都、奈良幸免于难之际,日本侵华战争却不仅让中国人民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国破家亡,中国世代传承的无数国宝级的文物、古迹也被毁、被盗于野蛮的日寇之手:
据不完全统计,自七七事变到1938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沦陷区的高等学校遭到破坏者达91所,占当时全国高等学校108所的85%;受破坏的小学和幼稚园达12.97万所,占当时全国的44%;受破坏的图书馆2118所,民众教育馆835所,博物馆42所,古物保存所54所,全国被毁坏或被劫夺的古代文物就达36万多件(肖效钦、钟兴锦:《抗日战争文化史 (1937—1945)》,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10月1版,P434)。
另据史料记载,从1930年至1945年间,全国的文献与文物遭到日寇空前洗劫:文献典籍23675种,合2742108册;另有209箱,内装不知其数;历代字画15166幅,另有16箱;历代古物28891件,另有2箱;历代碑帖9377件;历代地图56128幅。战后日本归还中国的只有15万余册图书(亦人:《抗战时期的文化浩劫》,载于《党的生活》1996年4月)。
在与日本京都一样驰名的钟灵毓秀的中国古都南京,日酋松井石根等不仅一手炮制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而且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文化大屠杀:不光很多驰名中外的文物古迹被烧被炸被毁在日寇手上,连唐朝高僧玄奘法师的顶骨日寇也不放过,日军设立“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受委员会”,专事将掳掠的中国图书、文物集中劫运至日本,这些不可挽回的文化宝藏的损失至今仍是中国历史界、文化界深深的伤痛。
迫于当时国际正义舆论,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松井石根被召回日本后, 他厕身于京都古灵栖寺,假意拜佛诵经,他自鸣得意的汉体诗“悬军奉节半星霜,圣业未成战血腥。何貌生还老瘦骨,残骸誓欲报英灵”仍然杀气腾腾,反射出这个刽子手嗜血且死不悔改的本性。(王炳毅:《侵华日军对南京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存的劫掠摧残》,《文史春秋》2010年7期)
当年中国人对日本古都京都的保护,和日本人对中国古都南京的蹂躏,判若云泥,发人深省。德国人约翰·拉贝说过:“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回到今天,始于日本平安时代的“平安京”的“京都”,总让人浮想联翩到平安京,以为它是日本极具代表性的古都,传承着优雅的王朝文化。实际上,如今京都的街市没有一处是平安时代的建筑——京都历史上几度遭遇天灾人祸,又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灾难与重建的轮回中,京都没有直接继承平安京的任何建筑。真相的确很残酷,但是这是事实。
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涌出国门,京都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热点游览地。
《千年古都——京都》的作者高桥昌明从现代日本史学的角度分析京都自平安京建都以来,到近代开端为止的历史。平安京和京都作为都城,二者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其存在方式今非昔比,该书见微知著,阐发精微的解释,透过作者鞭辟入里的讲解,足不出户,遥看千年古都——京都。
遥想70年前太平洋战争进入尾声,适逢盟军准备对意欲顽抗到底、“一亿玉碎”的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之际,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抛却个人恩怨、国仇家恨,向盟军司令部表示:出于战略需要对日本国土的轰炸,其他城市均可炸,唯独京都、奈良不能轰炸。这两座城市,不仅仅是日本古老文化的代表,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盟军司令部最后听从了梁先生的告诫,京都、奈良在战火之中风雨不动,从此世界人民得以留存两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当年危如累卵的京都、奈良幸免于难之际,日本侵华战争却不仅让中国人民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国破家亡,中国世代传承的无数国宝级的文物、古迹也被毁、被盗于野蛮的日寇之手:
据不完全统计,自七七事变到1938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沦陷区的高等学校遭到破坏者达91所,占当时全国高等学校108所的85%;受破坏的小学和幼稚园达12.97万所,占当时全国的44%;受破坏的图书馆2118所,民众教育馆835所,博物馆42所,古物保存所54所,全国被毁坏或被劫夺的古代文物就达36万多件(肖效钦、钟兴锦:《抗日战争文化史 (1937—1945)》,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10月1版,P434)。
另据史料记载,从1930年至1945年间,全国的文献与文物遭到日寇空前洗劫:文献典籍23675种,合2742108册;另有209箱,内装不知其数;历代字画15166幅,另有16箱;历代古物28891件,另有2箱;历代碑帖9377件;历代地图56128幅。战后日本归还中国的只有15万余册图书(亦人:《抗战时期的文化浩劫》,载于《党的生活》1996年4月)。
在与日本京都一样驰名的钟灵毓秀的中国古都南京,日酋松井石根等不仅一手炮制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而且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文化大屠杀:不光很多驰名中外的文物古迹被烧被炸被毁在日寇手上,连唐朝高僧玄奘法师的顶骨日寇也不放过,日军设立“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受委员会”,专事将掳掠的中国图书、文物集中劫运至日本,这些不可挽回的文化宝藏的损失至今仍是中国历史界、文化界深深的伤痛。
迫于当时国际正义舆论,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松井石根被召回日本后, 他厕身于京都古灵栖寺,假意拜佛诵经,他自鸣得意的汉体诗“悬军奉节半星霜,圣业未成战血腥。何貌生还老瘦骨,残骸誓欲报英灵”仍然杀气腾腾,反射出这个刽子手嗜血且死不悔改的本性。(王炳毅:《侵华日军对南京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存的劫掠摧残》,《文史春秋》2010年7期)
当年中国人对日本古都京都的保护,和日本人对中国古都南京的蹂躏,判若云泥,发人深省。德国人约翰·拉贝说过:“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回到今天,始于日本平安时代的“平安京”的“京都”,总让人浮想联翩到平安京,以为它是日本极具代表性的古都,传承着优雅的王朝文化。实际上,如今京都的街市没有一处是平安时代的建筑——京都历史上几度遭遇天灾人祸,又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灾难与重建的轮回中,京都没有直接继承平安京的任何建筑。真相的确很残酷,但是这是事实。
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涌出国门,京都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热点游览地。
《千年古都——京都》的作者高桥昌明从现代日本史学的角度分析京都自平安京建都以来,到近代开端为止的历史。平安京和京都作为都城,二者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其存在方式今非昔比,该书见微知著,阐发精微的解释,透过作者鞭辟入里的讲解,足不出户,遥看千年古都——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