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可资借鉴的蒙古族传统文化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kuaile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整个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文化生活日趋繁荣,不同民族、不同地城、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的今天,如能积极地开发利用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把传统的精髓传承下去,必将有利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建立。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文化;大学生;人生观
  
  蒙古族传统的道德文化,是这个民族在广袤草原上、经过几千年生活实践的总结,然后经过历史的沉积,不断传承提炼,形成一种传统流传至今。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建设的核心实际上是“爱”,是一种从亲人到家庭、到社会进而到万物的爱。因为草原生活的独特方式和特殊环境,这种爱的传统较少的受到封建观念和世俗偏见的影响,更接近人的本性,而升华成为一种“大爱”的思想、“大爱”的观念、“大爱”的文化。从这种文化核心而衍生出的平等、尊重、诚信、善良、孝顺、重义、勤劳、自强、奋斗、珍爱等传统家庭道德,成为蒙古族儿女随身携带的宝贵品质,也成为中华文明中的瑰宝。本文旨在弘扬蒙古族优良传统,并将这些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更好的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一、孝的文化
  
  蒙古民族有尊重老人的习俗,他们尊老爱幼,更加注重实际行为和感情成分,这一点与儒家强调理论与礼节的“孝”有所不同。蒙古族在平时饮食习俗、节日礼宴、集会时都给长者以极为尊重的地位。其谚语说:“尊敬德高的人、敬爱年老的人。”“老人的经验教育人,太阳的光辉温暖人。”“金银可以获得、父母不能再得。~别看是鬓发蓬乱,也还是慈爱的母亲,别看是草檐茅舍,也还是可爱的家庭。”在《元史译文证补》里就有“幼者见长者,长者未问,幼者勿先发”的记载。《元史》卷120载,成吉思汗对察罕非常赞赏,因他对长者彬彬有礼,“脱帽置杖端、跪拜歌舞”。
  深受传统道德文化影响的蒙古族认为孝敬父母是为报答父母的恩惠。是做人的根本。这与我国《宪法》规定的关于“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以及《婚姻法》关于“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相一致,是符合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要求的。
  
  二、注重人格的培养
  
  从民族精神的特异性看,蒙古族堪称独树一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蒙古族经历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的血与火的洗礼,加上平时马背上的颠簸和历经严寒酷暑的牧业生涯,因此其传统文化浸润着苍劲、雄健、粗犷、豪放的审美理想。
  蒙古族教育后代崇尚威武和雄健,崇尚强悍和力量。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载:“自古对英雄信赖的蒙古族认为:‘男人如果是聪明的英雄,可以盖世。’这些教育内容,一般都是借古代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教导。”鞭策后代崇尚勇敢、鄙视孱弱;崇尚进取,鄙视退却,崇尚牺牲,鄙视卑怯。
  
  三、注重道德的教育
  
  蒙古族历来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子女为人处事要像鸭子浮水,踏实勤奋做事,低调从容做人。蒙古族的家庭重视培养后代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以及忠诚、信义、矢志不渝的品德。
  蒙古族的家庭还重视平时的礼貌教育。其教育子女平时要爱整洁、说话和气,不随便动人家的器具,不随便骑人家的马,来客人时记住客人的长相、穿戴、马的颜色、鞍具的样式等。蒙古族把平时的礼仪作为衡量其是否成材的标准。
  
  四、注重实践的教育
  
  蒙古族特别重视实践知识,对客观事物抱有热情的认知态度和真诚的尊重。对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的了解,是蒙古人有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多方吸收,形成了一套成熟地医学体系,特别是蒙医骨伤科理论;丰富的军事学知识;科学的畜牧饲养管理。这些实践教育往往以家庭教育为主,其谚语日:“冬季的余寒直到春,老人的遗嘱给子孙。”“父亲的教育——黄金;母亲的教育——智慧;哥哥的教育——利益;姐姐的教育——慈爱。”他们主张对子女要严格管教:“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子教育要趁早。”
  
  五、注重文化的教育
  
  蒙古族虽然出身于游牧民族,但对文化教育却很重视。在向现代文明行进的过程中,更多的蒙古族告别了几千年的游牧生活,移居城市,但骨子中的民族情结并没有泯灭,更多的蒙古族父母有着远大的目光,坚持开放的教育,注重培养子女独立的人格。至2006年底,平均每万名蒙古族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134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蒙古族高层次人才已遍布海内外。蒙古族还特别注重让孩子尊重父母和教师。蒙古族的谚语说:“对喂乳汁的母亲,要敬爱;对教字母的老师,要尊重。”不尊重父母和教师,要受到公众的指责和惩罚。
  
  六、互助友爱、团队精神
  
  暴风雪中的旅行者,在牧民家中决不会空着肚子离开,老乡的热情好客,是旅途劳顿者最好的慰藉;牧区有旬谚语“打猎靠各家,猎物众人拿”,是说蒙古人会向有需要的陌生的人分配猎物;在草原上遇到走失的牲畜,牧民会主动地送还。蒙古族重视维系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关系,特别注重家庭之间的团结。他们用“增殖的牲畜,毛色一致,兴旺的人家,语言一致”告诫后代。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靠游牧为生的蒙古族特别教育后代应互助协作,广泛交友。
  谚语说“与其有一百两银子,不如有一百个朋友。”“像绵羊似地,合群走就有力;像沙土似地,散放着就无力。”“聪明人也需要朋友帮助,伛偻人更需要朋友搀扶。”“亲友多的人,走遍草原,没亲友的人,势如孤掌。”早期的蒙古人,常结为“安答”(朋友),需要相濡以沫,同舟共济,困顿时相帮,危厄时相助。《蒙古秘史》第117节说:“凡结为安答,要相依为命,要互相帮助、要相亲相爱。”由于家庭和社会团结互助的教育,蒙古族自古以来就形成崇高的道德风尚。于1245~1247年问到达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其著作《蒙古历史》中记叙:“他们很少互相争吵,并且从来不动手打架,殴打、口角、伤人、杀人这类事情从来没有遇到过……他们相互之间表示相当尊敬,十分友好地相助,他们乐意互相共享他们的食物,虽然他们的食物并不是很充足的。……他们不爱好奢侈;他们不互相嫉妒;在他们之间实际没有诉讼,没有人轻视别人,而是帮助别人,并在环境许可的范围内促进别人的利益。纯朴的协作精神体现在他们的言教身教中。
  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忠诚是衡量人们一切行为、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他们教育后代:“从酒壶里倒出来的酒热乎,打心眼里说出的话真实”。“炒米不能种,谎话不能说”。“宁失肥牛,勿失己言”。“烈火中看出金子的质量,诺言上看出朋友的品质。”这种告诫代代相传。
  
  七、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像一位哲人曾经说的“人类世界并不是一个独立不倚的存在和自行其是的存在,人生活在物理环境之中,只环境不断的影响着他并且把他们的烙印打在人的一切生活形式之上。”蒙古族“黑车白帐,逐水草放牧”,生存的一切都充满了自然和生态的特征,体现着北方游牧民族对大自然无限的眷恋和依依不舍的情怀。正是在这种自然观念的引导下,蒙古族很早就注意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草原自然环境才得以保持原貌。从蒙古族的文学作品种就可以看出民族的这种基本性格,无论是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还是英雄史诗,处处体现了一种激荡浪漫的风格,在这里看不到人与自然的对立情绪,而是体会到一种人对自然的期盼和敬畏之意。
  这一点对现代文明具有相当积极的启示作用,对如何处理好现代家庭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八、重视亲情
  
  蒙古民族重视血缘、能歌善舞,愉悦的家庭氛围已成习惯,节日婚嫁的饮食习俗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成为联络情感、增进友谊的纽带。宴席上的优美的祝词、热烈的氛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据方志《青海》载:“新年时节,或婚嫁、生育之庆祝会上,或于幕中,或在清风明月下,男女老幼围坐一处,以亲友馈赠之满桶乳酸、大瓶美酒及熟煮之羊肉置于中央,先祷神佛,然后各自执刀割食,轮饮美酒,酒后耳热,高唱牧歌,男女合唱,全场为之沉醉。”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很多老人能唱几百首民歌,却无一首会重复。
  在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来访的客人一般不能吃罢就走,须在喝茶闲谈后,方可离去。在家庭生活中,宴席在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及促进家庭成员的协调合作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冒着凛冽的严寒而辛苦一天的牧人与家人围坐,捧起热腾腾的奶茶的时候,感到生理的与心理的满足与温馨,他憧憬着明日的劳作与收获。
  正是如此健康的、向上的家庭文化生活,才培养了蒙古民族吃苦耐劳、节俭务实、诚信乐观的民族性格。据研究表明,积极的休闲生活使人延年益寿,适当的休闲生活有益于社会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休闲生活有利于人的事业的发展。这一切都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对我国男子团场地自行车男子项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与国外优秀运动队和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在该项目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我国自行车场地短距离项目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自行车;问题;对策;现状    目前,中国男子场地自行车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个人项目上的竞争力不足。缩小我国场地自行车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我国自行车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期刊
楔子    时近傍晚,1984年8月30日的傍晚,西方的天空中飘浮着几缕夕云,悠然、恬静、淡雅。  我走下面包车,校门南侧“锦州二师”几个大字,显得十分耀眼,我将在这里度过我三年的师范生活。走进校门,两旁是飘摇的柳枝。环境幽雅。漫步在黄昏的校园,心中充满喜悦。我用心的感受着这只属于自己的温暖。陶醉于此情此景。  走入师范大门,这也许是我的幸福,也许是我的不幸。但也许是幸福和痛苦相依为伴。我想起高尔
期刊
摘 要: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对康北煤田地层、构造、古生物化石和煤系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确定了该井田为滨浅湖沉积类型,分析了煤田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预测了张强盆地内其它可能成矿区域,为矿区煤炭资源进一步勘探提供了新的靶区。  关键词:沉积特征;找矿预测;康北煤田;长城窝堡井田     康北煤田长城窝堡井田位于辽宁省康平县张强镇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冀后旗散都乡的交界处,矿区东西长6.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管理的日趋成熟,人在企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如何做好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一直以来是众企业经营者探讨研究的新课题。在这里我结合本企业实际谈谈对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    一、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是企业培训工作具备较高起点的关键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与培训工作紧密相连。但因为企业培训不像市场营销或具体经济开发项目那样立竿见影见效,很容易被企
期刊
企业党组织在新的时期要进一步发展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构建和谐社会,带领职工建设小康生活,并从机制、体制、班子和队伍等各个方面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升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与党组织自身建设水平,以适应企业党组织领导体制和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阶级基础,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因此,必须加强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做
期刊
女工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女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女职工组织要想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优势,就必须与时俱进,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    一、履行职责求创新    工会女职工组织要围绕履行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基本职责,努力探索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要以竭诚为广大女职工群众服务,代表好、维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作为自己的工作目
期刊
摘要:在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我们要给小学的创新教育以正确的定位。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雏能力,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创新教育;定位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
期刊
创新是灵魂,坚持立党为公,服务民众是关键,提高执行力是重点,落实好关心好群众生活、实现职工群众的愿望、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是基点。    一、维护职工权益要创新    工会工作创新主要表现在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内容的创新、维权方法的创新以及制度的创新等等。其本质要求就是在劳资关系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创新必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理性的活动。
期刊
摘要:我省是农业大省,市、县两级党校干部培训更应该贴近三农工作。为全面透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入理解领会全会精神,基层党校工作能否有效实施对三农工作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特别是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三农工作人才方面,应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切实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研究探索;教师队伍建设;三农工作;干部培训    市、县委党校如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全
期刊
摘 要:建设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铁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客运专线;社会需求;铁路建设理念;自主创新能力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国家制定了“加快发展铁路”的战略。把建设客运专线作为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