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学业自我妨碍研究综述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许多学业不良的学生,他们总是声称自己学不好是因为老师不好,或者是采取各种行为,如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拖延等阻碍了自己学习变好。如何改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呢?心理学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妨碍行为。是个体在评价情境中,为了避免表现不佳带来的负面评价,避免自己看起来不聪明,从而将失败的原因外化。这是一种印象管理手段。不论学生成绩好差,当学生学习成绩好差会涉及到一个人能力高低评价时,就会去使用该策略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但从长远看自我妨碍行为阻碍了本来可以变好的成绩。因此提醒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创造以学习掌握目标导向的环境,鼓励学生学习以掌握知识为主,以个人成长为主,而非单纯得跟别人比较,以此显示聪明不聪明。老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清晰明确的反馈和改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提高自尊心。
  【关键词】:学业;自我妨碍;成绩;评价
  一、研究背景
  在高职院校有这样的学生,他们不喜欢学习,非常担心自己挂科,对学业成绩的预期是及格就好,不觉得自己能够拿到更高的分数。他们会找各种理由逃课,或者以玩手机,看小说,走神等方式隐性逃课。当考试失利时,会说:“都是老师教的不好,我不喜欢!”或者“要是我高中三年不玩,好好学习,我应该不会考到这里来”,又或者“我很想考好的,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不去玩”,或者家长也会说“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习,所以成绩不好”。这类学生为什么学习不好?是他们不够聪明,还是说讨厌学习?为什么找很多理由逃课?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这是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争论的话题。有学者认为,即使是天资聪颖的学生,他们也会对自己持有悲观的预期,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看起来是否聪明,因此他们会采用一些不是很好的策略让自己显得很聪明。尤其是考试会涉及到评价,中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从小学开始就如此,考不好的时候或许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了。笨就是对智力消极的评价,这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找出一些理由告诉自己和别人,我不是太笨了,而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因为我没好好学,学习态度不好,因为……
  姑且不论学生智力本身高低如何,这很难获得,况且更不能去测个智力测验告诉自己真得很笨!所以一次又一次考试成绩的反馈,就是智力评价的来源。可是当意识聚焦在考试评价智力的时候,一旦表现不好,就开始恶性循环了。用逃避学习的行为来掩饰自己内心害怕自己不聪明的恐惧,而这种逃避行为的后果,就是牺牲了学习成绩。对于这样的行为,早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Berglas和Jones就开始研究了,并且在APA所属杂志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一个专业术语,叫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方向的研究层出不穷,有很多基础性研究,也有一些已经开始推广应用在教学上,不过一直到现在,仍然有学者研究未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国内外的教育环境有所不同,国内心理学者也开展的丰富的研究。本文对自我妨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获得一些结论,疑问,推进相关的研究。高职学生,作为高考的失败者,他们是中国教育评价体系中最差的学生,他们表现出来的自我妨碍行为和自我陈述自我妨碍都很多,覆盖面很广,但是具体情况如何呢?实证研究甚少,值得关注,以期破解高职学生厌学,逃课,上课玩手机,睡觉,走神的难题。伴随着考试失利,会出现自我价值感降低,焦虑,无助等情感体验的现象,这对心理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因此研究自我妨碍还可以找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自我妨碍定义和表现类型
  自我妨碍的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的任何能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的任何行为和选择[1]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策略,一旦失败就可以归因外在因素而取得心理平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动式自我妨碍,指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行为策略,如减少学习、练习时间;二是自陈式自我妨碍,指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主动声称存在一些可能会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如紧张、焦虑、身体不适。两类自我妨碍策略带来的结果有所不同。行动式自我妨碍为可能的失败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借口,但是由于做出了减少练习和努力的行为使得表现受到影响,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自陈式自我妨碍只是在投入活动之前提供了一个借口,没有不利于表现的实际行为,因此影响可能并不大。
  三、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1、自我妨碍与印象整饰
  自我妨碍是一种人际影响策略,提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比如家长们都已经相信自己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爱学习,不努力才没考好。行动式自我妨碍可以使个体在归因方面获益,起到操纵他人对自我能力形象知觉的效用:成功时获得能力归因,减少努力归因;失败时增加努力归因,减少能力归因。不过自我妨碍者的这一行为,在旁人看来会认为自我妨碍者不重视成绩,缺乏动机,懒惰,不负责任。而且自我妨碍策略也影响了表现结果,本来可以学会的,考好的东西,因此就没学会,对个人成长不利。
  自我妨碍策略的效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旁观者个人属性,如性别、自尊的影响。高自尊女性会更喜欢无自我妨碍者,更不喜欢自我妨碍者。低自尊个体由于缺乏自信,更易于受他人印象整饰策略的影响,更加认同自我妨碍行为,而高自尊个体则对自我妨碍者的动机持怀疑态度[1]。
  2、自我妨碍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与初中各年级学业优秀者和学业不良者在自我妨礙策略方面有显著差异。学习差的人使用更多的自我妨碍策略。学业不良的学生通常表现为在学业中期待失败,因而把精力用在为此寻找行为上的借口,而不是用于制定努力完成学业计划上,是他们自己减少了成功完成任务的机会。
  但是等到高中以后,差异越来越小,无论学习成绩好坏,均使用自我妨碍策略。中小学学业不良者反映:他们在遇到测验、考试时,总希望自己生病,这样可以减少自己承受的压力。高中生则认为这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会使用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因为学习压力与竞争压力较大,无论学习优秀和不良者都害怕失败,只是每个人所持有的成功标准不同[2]。   3、自我妨碍与学业目标定向
  虽然自我妨碍与学业成绩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与学业目标定向存在稳定的关系。
  目标是影响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成就目标理论的核心是成就行为特征是发展能力还是证明能力,据此学业任务目标可以分为两类: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
  掌握目标定向即关注于学习任务本身和发展个体能力。持有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关注的是发展能力,不关注是否胜过他人,他们会主动学习,喜欢挑战性任务。当成功时,他们更多认为是努力的结果,失败时,他们认为只要下次再努力就能够避免失败。所以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很少使用自我妨碍策略。
  成绩目标定向者关注于证明相对于他人而言的个体能力,而不是关注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成绩目标定向中又区分出接近和回避维度。成绩接近定向学生关注与证实自己的能力,追求胜过他人的能力表现,使自己看起来比别人聪明、优秀。持有成绩接近目标的学生,他们在没有把握自己会成功时,就会设置障碍。成绩回避定向的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目的是避免显示出没有能力或者能力不及别人,避免别人对他能力的消极评价,避免看起来是笨的。回避定向的学生,他们避免不良成绩带来的消极结果。因此他们都会使用自我妨碍[3]。
  4、自我妨碍与自我价值感、自尊
  自我妨碍与自我价值感也存在稳定的关系。自我妨碍者自尊更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恐惧失败,失败对学生来说,涉及到个体自我的和由公众评价带来的能力感的削弱,随即产生了对自我价值感丧失的恐惧。因为失败经常被解释为低能力的表现,而低能力则意味着低自我价值。由此促使学生个体产生自我价值感保护的必要性[4]。
  采用自尊评定量表测得的自尊一般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自我评价,是外显自尊。但个体自我评价中也存在一些无法意识到的成分,它们以自动化的方式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就是内隐自尊。研究表明,相对内隐自尊而言,外显自尊对自陈式自我妨碍影响更大。外显自尊越低,越使用自陈式自我妨碍。低内隐自尊的人也都会使用行动式自我妨碍和自陈式自我妨碍。
  5、自我妨碍与人格特质
  什么样特点的人会使用自我妨碍策略呢?有研究者考虑到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与考试焦虑密切相关。考试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完美主义要求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异。完美主义有积极完美主义,即追求高标准;和消极完美主义,在乎缺点。积极完美主义者会努力完成学业,但消极完美主义者会逃避学习,表现出自我妨碍[5]。
  当一个人长期使用自我妨碍时,自我妨碍也可以成为人的一种特质。特质性自我妨碍类似于人格特质,普遍认为是一种病态的行为模式。
  6、自我妨碍与情绪
  自我妨碍可以调节情绪,保护个体良好的情绪状态。在成功情境中,成功会带来喜悦、自豪等积极情感体验。而失败情境,则会带来悲伤、羞耻等消极情感体验。自我妨碍可以避免体验负面情绪,体验到更积极的情绪。
  情绪在社会认知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愉快的个体和不愉快的个体在社会判断以及人际行为很多方面表现出差异。正性情绪会引发对成功与失败的保护性归因。快乐的人更讨厌风险、更愿意采取行动对抗可能的损失。正性情绪也可能对自我妨碍有影响。虽然正性情绪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来应对令人反感的负面反馈。但是如果反馈缺少信息和不可靠时,愉快的情绪就会产生相反的反应,让个体采取保护正性情绪的行动和选择。因此在表现情境中,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有更多的自我妨碍行为,以维持愉快心境[6]。
  四、自我妨碍的干预
  综合上述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对于课堂管理,可以有以下教学建议。
  第一、倡导高掌握目标定向、低成绩定向的课堂。鼓励学生关注学习任务本身,发展个人能力。如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中通过与同学的合作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学习任务的掌握上。减少竞争和比较,少用名次和分数刺激学生。
  第二、逐渐建立学业不良者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由于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生会更期待学业失败,因而无法集中于学习,而是花更多的精力为失败寻找借口。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先设置一些低难度的任务让学生掌握,获得学业成功的体验,再逐步引导学习更难的任务,逐步建立高学业自我效能感,使学业不良学生能更从容应对课堂情境下的各种挑战。
  第三、改变自我妨碍者的归因。自我妨碍者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才导致学习失败。因此教师应该时常提示学生,把学习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努力和学习方法、策略,而不是能力,让学生能够感知到自己对学业的控制感,通过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第四、对学生进行确定性的评价。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尽可能详细、具体。给予的建议也尽可能详细。这样学生能够明确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可以改进,并且知道改进的具体方式。这样学生更容易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也减少了自我妨碍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袁东华.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心理科学[J], 2004, 27(6): 1337-1339
  [2] 沈烈敏. 关于学生自我妨碍策略与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J], 2006,29(3): 618-620
  [3] 郑应霞, 刘华山. 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与学业自我妨碍的關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J]. 2009, 17(5): 588-590
  [4] 沈烈敏. 关于学生自我妨碍等策略及相关研究的综述. 心理科学[J]. 2005,28(4): 929-932)
  [5] 王春燕, 杨宏飞. 完美主义与学业自我妨碍、考试焦虑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 2013, 21 (4):672-674
  [6] 李晓东,韩雪钱,陈朝珍. 具体情绪及非依随反馈方式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J]. 2011,31(2): 166-171
其他文献
摘要:离异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高职院校女生,她们是非常特殊的一個群体。这个群体中因为情感问题而引发的休学、犯罪等事件在校园时有发生。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女生的特点,就当前高职院校离异家庭女生的情感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此群体情感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离异家庭女生心理健康档案册,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辅导,加强离异家庭女生的自我教育,感恩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相应对策,以求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女生树立
化学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如何上好?应努力采用多种简单易懂,有趣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人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教具、实验等进行组织教学,做到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心
语言也是所有文章的“第一要素”,也是所有作者的“武器”。选人初中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选择编入的名家名作,课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既是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工具,又是勾通作者与学生的感情桥梁。学生在阅读这些课文时,通过作品语言,在脑子里经过想象和联想,再现文章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图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金三角不仅出产上好的大烟和高纯度的海洛因,同时因当年泰、老、缅各国的一些民族武装和其他政治组织常在此出没,毒品与政治、民族独立和贩毒武装交织在一起,上演了一暮幕影
[摘 要] 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正处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矛盾冲突多发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社会稳定的形势十分严峻。面对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形势,必须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之路,才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辨证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创新 基层社会管理 服务体系 途径  一、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现状  推进基层社会组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目的:观察活血软坚方对慢性受压后的兔颈脊髓神经细胞、神经元微环境改变的影响,评价其抗纤维化的作用。  方法:取2.5kg左右新西兰大白兔120只,查随机数字表随机选取90只,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语文这行里,颇让人有些手足无措的就是作文教学。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承担了这么多的重任,于是就要相当程度地引起我们的注意。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搞好作文教学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以下一系列的探讨。  一、橄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文言文与现代文教学不同的是学生遇到语言障碍较多,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帮助学生扫除这些障碍,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  传统的语言教学,侧重在“讲”字上下功夫,教师讲,学生听或记。在文言文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一般采用“串讲法”,即教师逐字逐词细解释之后再疏通句子,逐句意思弄懂之后,再概括段意,把各段意思概括起来,讲通之后再概括主题思想,再讲解写作技巧。在讲授知识时,教师不厌其详,不厌其细。传统
摘 要: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德育工作存在着密切的内部联系。幸福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动力,科学研究中职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助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更好的进行幸福感教育,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生幸福感;中职业德育;思考;实践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主观幸福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越来越关注的现代人的主观体验,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