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高中语文课堂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借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获得独特的体验,从而深入解读文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深刻性的体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教师对教学定位、目标、思路、生成等因素处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当前仍有不少课堂并未展现出深刻性的一面。
一、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刻性不足的成因
偏失的教学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教师将主导作用绝对化,教学设计依从于“教的方便”,而非“学的需要”,所以在没有充分进行学情分析的情况下,想当然地开展课堂教学。
散漫的教学目标。为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师不加限制地放手让学生进行文本探讨。这种“原生态”面貌的展示,看似尊重学生,实则造成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散漫。
模糊的教学思路。教师的天然使命是对自我解读进行重构,即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把自己的解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但有时教师由于思维不够清晰,甚或过于严密,反而让教学缺少适度弹性的思维空间,教学思路模糊甚至凌乱。
拆散的教学生成。客观环境的变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质疑或反常规理解、文本给读者留下理解的多重性等因素,使教学出现与教师预设不同的面貌。教师害怕以致不能很好地将之转化,可能让教学生成遭拆散。
二、 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刻性的实践
(一) 适当的教学定位
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一个反思自身教学定位的机会:自己所授内容,究竟立足于自身,还是立足于学生?如果是后者,又是否立足于学生今日和未来所需?因此,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带入课堂,必须经过学情分析这道关的检验。
【课例一】准确解读小说人物形象
1. 展示学生的困惑:对小说人物形象的错误解读会影响到其对主题的理解,进而造成整个阅读题满盘皆输。
2. 以阅读题作范例,展示学生的原始答案。
3. 错误原因分析:①以偏概全;②未读出小说的讽刺性。
4. 课堂讨论:准确解读人物形象的着手点。
5. 结合高考真题分析。
6. 拓展运用及课堂总结。
由学生的困惑进入课堂,通过对答题过程的回顾及集体性剖析,将普遍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面问题,虽有点痛楚,但确是弥补漏洞的最好方法。当问题明确,学生就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寻求问题解决之道。
除了课堂教学的总体定位外,教师还应考虑课堂具体环节中的定位问题。原本由教师总结和提炼的内容,应尽可能由学生总结和提炼。
(二) 聚焦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根据教材意图和文本特点抓住文本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深入挖掘,或语言特色,或情感分析,或手法运用……借对某个角度的探讨,带动对整个文本甚至同类文本的解读。因此,在一篇课文中找到一两个分析点,在一堂课中选定一个教学重点,对高中语文课的深度挖掘很有成效。
【课例二】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被编排在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的“因声求气”板块,编者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体验文本情感,求得文气。笔者共让学生读了七遍:齐读并正音;齐读并疏通字词文句;分角色朗读,初步体会对话中人物的情感并交流;分角色朗读展示与点评;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小组代表朗读;全班齐读。烛之武的形象借一遍遍的朗读树立起来。这时,让学生总结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乃至《左传》的语言特色,就非难事了。
课例从板块定位出发,突破传统教法,既完成了传统教学任务,又推动了教学走向深刻。
(三) 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的构建应在教学目标引导下,遵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发展过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紧扣文眼以点带面。在建构课堂时,紧扣文之“眼”带动对整个文本的分析,可以使教学思路变得非常清晰。
【课例三】听听那冷雨
1. 解析“雨”:文中提到哪些地方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 解析“冷”:“雨”因何而冷?
3. 作者写“冷雨”,是为了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文章哪些语句传达了这种情感?
4. 作者在听雨的过程中听出了什么?
5. 与作者的绵绵情思相映衬的是语言表现出的诗性特质。请举例说明了这种特质是借助哪些手法实现的。
“一花一世界”板块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借对小处文字的反复品味,理解大处情感。“听听那冷雨”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对文本分析时的关键词。教师借对“雨”“冷”“听”等词的深入引导,让学生领会作者的爱国情思。
第二,前后依托逐层深入。在课堂各环节设计中,当前一环节的拓展运用成为后一环节总结的依据,因果相承、彼此依托,可有助于形成严密的思路,而课堂所得由人到己的转化,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课例四】审清题意扣意而行——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扣题
1. 导入:“入室由户”,要进入作文之“室”,必先通过审题之“户”。
2. 展示材料一,并让学生据此提炼观点。
3. 总结审题模式。
4. 根据材料二对审题模式加以运用。
5. 展示优秀习作,请该生谈自己文章的立意及自己如何紧扣立意架构文章的。
6. 总结作文扣题原则。
7. 展示学生习作,就作文扣题原则分析本文,并加以适当改进。
8. 在学生修改的基础上,展示教师对习作的修改稿,并加以解说。
9. 作业:根据材料二所写的文章,从审题、扣题两方面对它们加以修改。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总结出材料作文的审题模式,并加以拓展运用。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再思考“扣意而行”才能显出其是否有意义和价值。他们可以在阅读、分析、思考他人文章后,不失时机地反观自身不足,从差距中找增长点。教师的修改又给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第三,任务贯穿由浅入深。以中心任务为线索贯穿课堂,可以在逐步剖析和完成中心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由浅入深的严密教学思路。
【课例五】认识周朴园
1. 初看周朴园:展示学生阅读文本后对人物认识的初印象。
2. 走近周朴园:反复诵读周、鲁两人的对话,品味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语言,揣摩舞台说明的作用,剖析潜台词的丰富内涵,进一步了解人物特点。
3. 再看周朴园:对人物有情无情的辩论、对话剧与课文不同之处的分析比较,获得对人物形象越来越贴合本来面目的认知。
4. 我眼中的周朴园:结合课堂分析及曹禺对周朴园的评点,请学生用一句话书写周朴园的灵魂。
这节课中,所有教学环节都围绕中心任务“认识周朴园”展开,在“初看”“走近”“再看”的过程中,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得以逐层展示,学生随着认识的纵向深入,对人物内在本质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这从他们越来越动情的朗读和“环节4”的点评中可以感受得到。
第四,文本特色逐次展现。对文本特定手法的呈现和探究,也就是教学思路的组建过程。
【课例六】斑纹
1. 导入:散文运动主将周晓枫,又被称为“感性的思想者”,这似乎有点矛盾。就让我们一起到她的作品《斑纹》中去寻找答案。
2. 初读文本并思考: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哪些妙趣横生的事物和现象?请按顺序一一理出。
3. 细读文本并思考:文章描写的这些事物和现象,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
4. 语言特色及内涵分析:文章内在严密的逻辑是借助怎样的语言表达的?请从文中选择深奥的语言,并就语言特色及内涵加以讨论。
5. 课堂总结:尝试用诗意的语言对本文主旨加以概括。
6. 课堂练习:阅读周晓枫《上帝的隐语》,针对作者的散文风格写评论。
这一教学引导学生超越对“斑纹”的表面认识,去感悟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课上,学生在对“诗意的语言、深刻的哲理”这一手法加以呈现和探究的过程中,既展现出学习的主动精神,更互相补充、广泛吸收,形成了“我的”理解和认知。
总之,着眼于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有效提升而设计的课堂教学,在“认知—体验—分析—总结—运用”逐层深入的过程中,折射着严密的教学思路。课堂在由外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由客观到形象的教学思路中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让学生借读懂当前的“这一个”文本去读懂“这一类”文本。
(四) 机智的教学生成
教师对教学中始料未及的情况一直都抱以既恨又爱的态度:恨的是不能掌控时会消解课堂的构建;爱的是学生的质疑或反常规理解,有时恰恰是推进教学深化的机会和助力器。课堂上能有一两次这样的机会,无疑能有效地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掌控教学生成的能力。
【课例七】课堂上响起《千里之外》
笔者按词的风格将李煜的《虞美人》和晏殊的《蝶恋花》一起讲。正要分析婉约词的特点,课堂上响起了手机彩铃声《千里之外》,一位走读生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真不好意思,这是我昨晚调的闹钟,没想到现在响了起来。”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有严格规定:走读生经申请可带入校园,但上课期间必须关机。现在,怎么办?笔者决定以另一种方式“惩罚”一下学生:“既然你这么喜爱周杰伦的歌,请你选一首他的‘中国风’歌曲,把歌词写在黑板上。”他写了《东风破》。
写着写着,教室渐渐安静下来,大家开始沉浸在歌词中。笔者趁机让学生谈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并让学生谈这首歌词的风格。学生领会了笔者的用心良苦,分析起婉约词的特点来。
课后,笔者就手机一事与当事学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课堂教学发生的意外有时恰恰与当时的教学内容有关联点,教师不妨用心挖掘这个“关联点”。这样不但能减少意外对课堂正常教学的消解力,而且可通过对其加以巧妙转化而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课例八】老板娘究竟听到、看到“骑桶者”了没有?
笔者上《骑桶者》,在分析拎着桶赊煤和骑着桶赊煤会导致的情节不同走向时,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提问:“我有个困惑:老板娘究竟听到、看到‘骑桶者’没有?”提问很快吸引了全班同学的好奇心,笔者也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为老板娘是否看到“我”,与故事主题相关,而且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依然可以引入到预设的课堂讨论中心——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分别从文中寻找论据。
在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各自找到理由后,笔者让他们思考:在这两种情况下,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有何不同;然后,又回到之前讨论的问题,“我”为什么骑着木桶飞着去?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明确了:飞着去是因为“我”害怕失败,一旦赊煤不成功,可以随时撤走。因此我是一个既有着强烈自尊心,又在强大的外部世界面前全然无力的形象,也就是卡夫卡小说中常见的小人物形象。
在这堂课的探讨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从表面上看,与预设没有太大关系,但从深层次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从不同途径对小说主旨进行了探究。与教师课前预设比较,这些都可以引到课堂讨论的重点上来,真是殊途同归。既如此,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层面展现教学重点,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何乐而不为!
三、 总结与反思
(一) 以学论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设计,对学生语文学科成长动力的高低加以取舍。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主战场,更是学生的重要舞台。教师应当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体验、感悟、思辨、提炼的过程,促进学生动眼、动手、动脑,更动心。
(二) 教学相长,成就师生共同深刻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成长,教师本人也在对学生、文本的研究中发展自己,使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三) 因境而异,巧妙处理教学生成
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教学生成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对推进教学进程无大意义的教学意外,尽可以冷处理;反之则充分利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思辨中,解决自身发现的问题,形成师生合力,推进教学走向深刻。
一、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刻性不足的成因
偏失的教学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教师将主导作用绝对化,教学设计依从于“教的方便”,而非“学的需要”,所以在没有充分进行学情分析的情况下,想当然地开展课堂教学。
散漫的教学目标。为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师不加限制地放手让学生进行文本探讨。这种“原生态”面貌的展示,看似尊重学生,实则造成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散漫。
模糊的教学思路。教师的天然使命是对自我解读进行重构,即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把自己的解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但有时教师由于思维不够清晰,甚或过于严密,反而让教学缺少适度弹性的思维空间,教学思路模糊甚至凌乱。
拆散的教学生成。客观环境的变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质疑或反常规理解、文本给读者留下理解的多重性等因素,使教学出现与教师预设不同的面貌。教师害怕以致不能很好地将之转化,可能让教学生成遭拆散。
二、 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刻性的实践
(一) 适当的教学定位
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一个反思自身教学定位的机会:自己所授内容,究竟立足于自身,还是立足于学生?如果是后者,又是否立足于学生今日和未来所需?因此,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带入课堂,必须经过学情分析这道关的检验。
【课例一】准确解读小说人物形象
1. 展示学生的困惑:对小说人物形象的错误解读会影响到其对主题的理解,进而造成整个阅读题满盘皆输。
2. 以阅读题作范例,展示学生的原始答案。
3. 错误原因分析:①以偏概全;②未读出小说的讽刺性。
4. 课堂讨论:准确解读人物形象的着手点。
5. 结合高考真题分析。
6. 拓展运用及课堂总结。
由学生的困惑进入课堂,通过对答题过程的回顾及集体性剖析,将普遍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面问题,虽有点痛楚,但确是弥补漏洞的最好方法。当问题明确,学生就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寻求问题解决之道。
除了课堂教学的总体定位外,教师还应考虑课堂具体环节中的定位问题。原本由教师总结和提炼的内容,应尽可能由学生总结和提炼。
(二) 聚焦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根据教材意图和文本特点抓住文本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深入挖掘,或语言特色,或情感分析,或手法运用……借对某个角度的探讨,带动对整个文本甚至同类文本的解读。因此,在一篇课文中找到一两个分析点,在一堂课中选定一个教学重点,对高中语文课的深度挖掘很有成效。
【课例二】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被编排在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的“因声求气”板块,编者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体验文本情感,求得文气。笔者共让学生读了七遍:齐读并正音;齐读并疏通字词文句;分角色朗读,初步体会对话中人物的情感并交流;分角色朗读展示与点评;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小组代表朗读;全班齐读。烛之武的形象借一遍遍的朗读树立起来。这时,让学生总结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乃至《左传》的语言特色,就非难事了。
课例从板块定位出发,突破传统教法,既完成了传统教学任务,又推动了教学走向深刻。
(三) 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的构建应在教学目标引导下,遵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发展过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紧扣文眼以点带面。在建构课堂时,紧扣文之“眼”带动对整个文本的分析,可以使教学思路变得非常清晰。
【课例三】听听那冷雨
1. 解析“雨”:文中提到哪些地方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 解析“冷”:“雨”因何而冷?
3. 作者写“冷雨”,是为了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文章哪些语句传达了这种情感?
4. 作者在听雨的过程中听出了什么?
5. 与作者的绵绵情思相映衬的是语言表现出的诗性特质。请举例说明了这种特质是借助哪些手法实现的。
“一花一世界”板块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借对小处文字的反复品味,理解大处情感。“听听那冷雨”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对文本分析时的关键词。教师借对“雨”“冷”“听”等词的深入引导,让学生领会作者的爱国情思。
第二,前后依托逐层深入。在课堂各环节设计中,当前一环节的拓展运用成为后一环节总结的依据,因果相承、彼此依托,可有助于形成严密的思路,而课堂所得由人到己的转化,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课例四】审清题意扣意而行——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扣题
1. 导入:“入室由户”,要进入作文之“室”,必先通过审题之“户”。
2. 展示材料一,并让学生据此提炼观点。
3. 总结审题模式。
4. 根据材料二对审题模式加以运用。
5. 展示优秀习作,请该生谈自己文章的立意及自己如何紧扣立意架构文章的。
6. 总结作文扣题原则。
7. 展示学生习作,就作文扣题原则分析本文,并加以适当改进。
8. 在学生修改的基础上,展示教师对习作的修改稿,并加以解说。
9. 作业:根据材料二所写的文章,从审题、扣题两方面对它们加以修改。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总结出材料作文的审题模式,并加以拓展运用。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再思考“扣意而行”才能显出其是否有意义和价值。他们可以在阅读、分析、思考他人文章后,不失时机地反观自身不足,从差距中找增长点。教师的修改又给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第三,任务贯穿由浅入深。以中心任务为线索贯穿课堂,可以在逐步剖析和完成中心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由浅入深的严密教学思路。
【课例五】认识周朴园
1. 初看周朴园:展示学生阅读文本后对人物认识的初印象。
2. 走近周朴园:反复诵读周、鲁两人的对话,品味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语言,揣摩舞台说明的作用,剖析潜台词的丰富内涵,进一步了解人物特点。
3. 再看周朴园:对人物有情无情的辩论、对话剧与课文不同之处的分析比较,获得对人物形象越来越贴合本来面目的认知。
4. 我眼中的周朴园:结合课堂分析及曹禺对周朴园的评点,请学生用一句话书写周朴园的灵魂。
这节课中,所有教学环节都围绕中心任务“认识周朴园”展开,在“初看”“走近”“再看”的过程中,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得以逐层展示,学生随着认识的纵向深入,对人物内在本质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这从他们越来越动情的朗读和“环节4”的点评中可以感受得到。
第四,文本特色逐次展现。对文本特定手法的呈现和探究,也就是教学思路的组建过程。
【课例六】斑纹
1. 导入:散文运动主将周晓枫,又被称为“感性的思想者”,这似乎有点矛盾。就让我们一起到她的作品《斑纹》中去寻找答案。
2. 初读文本并思考: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哪些妙趣横生的事物和现象?请按顺序一一理出。
3. 细读文本并思考:文章描写的这些事物和现象,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
4. 语言特色及内涵分析:文章内在严密的逻辑是借助怎样的语言表达的?请从文中选择深奥的语言,并就语言特色及内涵加以讨论。
5. 课堂总结:尝试用诗意的语言对本文主旨加以概括。
6. 课堂练习:阅读周晓枫《上帝的隐语》,针对作者的散文风格写评论。
这一教学引导学生超越对“斑纹”的表面认识,去感悟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课上,学生在对“诗意的语言、深刻的哲理”这一手法加以呈现和探究的过程中,既展现出学习的主动精神,更互相补充、广泛吸收,形成了“我的”理解和认知。
总之,着眼于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有效提升而设计的课堂教学,在“认知—体验—分析—总结—运用”逐层深入的过程中,折射着严密的教学思路。课堂在由外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由客观到形象的教学思路中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让学生借读懂当前的“这一个”文本去读懂“这一类”文本。
(四) 机智的教学生成
教师对教学中始料未及的情况一直都抱以既恨又爱的态度:恨的是不能掌控时会消解课堂的构建;爱的是学生的质疑或反常规理解,有时恰恰是推进教学深化的机会和助力器。课堂上能有一两次这样的机会,无疑能有效地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掌控教学生成的能力。
【课例七】课堂上响起《千里之外》
笔者按词的风格将李煜的《虞美人》和晏殊的《蝶恋花》一起讲。正要分析婉约词的特点,课堂上响起了手机彩铃声《千里之外》,一位走读生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真不好意思,这是我昨晚调的闹钟,没想到现在响了起来。”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有严格规定:走读生经申请可带入校园,但上课期间必须关机。现在,怎么办?笔者决定以另一种方式“惩罚”一下学生:“既然你这么喜爱周杰伦的歌,请你选一首他的‘中国风’歌曲,把歌词写在黑板上。”他写了《东风破》。
写着写着,教室渐渐安静下来,大家开始沉浸在歌词中。笔者趁机让学生谈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并让学生谈这首歌词的风格。学生领会了笔者的用心良苦,分析起婉约词的特点来。
课后,笔者就手机一事与当事学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课堂教学发生的意外有时恰恰与当时的教学内容有关联点,教师不妨用心挖掘这个“关联点”。这样不但能减少意外对课堂正常教学的消解力,而且可通过对其加以巧妙转化而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课例八】老板娘究竟听到、看到“骑桶者”了没有?
笔者上《骑桶者》,在分析拎着桶赊煤和骑着桶赊煤会导致的情节不同走向时,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提问:“我有个困惑:老板娘究竟听到、看到‘骑桶者’没有?”提问很快吸引了全班同学的好奇心,笔者也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为老板娘是否看到“我”,与故事主题相关,而且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依然可以引入到预设的课堂讨论中心——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分别从文中寻找论据。
在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各自找到理由后,笔者让他们思考:在这两种情况下,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有何不同;然后,又回到之前讨论的问题,“我”为什么骑着木桶飞着去?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明确了:飞着去是因为“我”害怕失败,一旦赊煤不成功,可以随时撤走。因此我是一个既有着强烈自尊心,又在强大的外部世界面前全然无力的形象,也就是卡夫卡小说中常见的小人物形象。
在这堂课的探讨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从表面上看,与预设没有太大关系,但从深层次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从不同途径对小说主旨进行了探究。与教师课前预设比较,这些都可以引到课堂讨论的重点上来,真是殊途同归。既如此,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层面展现教学重点,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何乐而不为!
三、 总结与反思
(一) 以学论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设计,对学生语文学科成长动力的高低加以取舍。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主战场,更是学生的重要舞台。教师应当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体验、感悟、思辨、提炼的过程,促进学生动眼、动手、动脑,更动心。
(二) 教学相长,成就师生共同深刻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成长,教师本人也在对学生、文本的研究中发展自己,使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三) 因境而异,巧妙处理教学生成
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教学生成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对推进教学进程无大意义的教学意外,尽可以冷处理;反之则充分利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思辨中,解决自身发现的问题,形成师生合力,推进教学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