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漏补缺 相机突破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min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模考试以后,高三语文复习已接近尾声。同学们的语文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高考语文试卷的各个板块的能力要求有了具体且真切的了解,对自己的语文能力存在的缺陷也比较清楚。怎样利用考前一个月的时间,查漏补缺,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应试能力,是每个同学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考前一个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功课。
  一、 完善知识网络,加长“短板”所在。
  《考试说明》把语文高考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加考内容。必考内容又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加考内容分为“文言文阅读”“名著名篇阅读”和“文本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每个部分又有若干考点組成,从而构成了高考语文的知识网络。例如“语言文字运用”涉及识记、表达应用两个方面,其中识记主要考查语音和字形,表达应用涉及7个考点,内容庞杂。虽然江苏卷在这部分只呈现四道试题,采用考点轮换呈现的方式来进行考查,但考生复习时必须要完整掌握这部分的所有内容。
  通过一、二轮复习,同学们已经构建了高考语文的知识网络,只是在某些知识链条上还有脱节的地方,这些地方如果不加以补救和完善,就有可能在高考中失分。例如有些同学做南通市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语题时就出错了,“横亘在我国西北部新疆和青海间的昆仑山有着‘万山之祖’的美誉,它高耸挺拔,龙飞凤舞,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色壮观。”“龙飞凤舞”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很多同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认为它用错了而作了错误的选择。
  所以,在最后冲刺阶段,同学们要对那些有多种用法的成语进行系统整理,如
  灯红酒绿,既可形容都市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又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如斯文扫地,既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也指文人自甘堕落;再如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出来做坏事。通过系统整理,再遇到此类成语就不会犯错了。
  二、 增强得分意识,突破重点难点。
  在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古文翻译、古诗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一直是同学们公认的重点和难点,这些试题对能力要求高,得分不易,失分很容易,这与高考的选拔性特点有关。在最后冲刺阶段,如果把自己多次考试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失误的共性原因,然后找一些相关的试题再练习,练习过程中注意克服原来的毛病,就一定能提高得分率。
  不少同学在文言文翻译中总是失分严重,这就要分析自己失分的原因,是关键的实词没有正确翻译,还是对句意的理解有偏差;是没有注意文言句式,还是没有把句子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例如上学期泰州期末卷“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一句,如果没有注意到句中的定语后置句“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和介词“于”的省略,翻译时就会出错。
  同学们在复习时
  要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做适量的文言文翻译训练,在训练中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逐字逐句仔细研读,联系具体语境理解句意,翻译时力争做到字字落实,并且注意句子的特点和语气,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是近年才出现的新题型。不少学校从老师到学生都很害怕探究题,答题时往往不问就里,胡答一气,因而得分很低。纵观江苏2008年新高考以来的探究题,考查的角度还是立足于文本。2008年探究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这是要求同学们就作者的创作意图展开探究。2009年的探究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这道探究题是建立在对全文思路的理解上的,只是在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坚信:探究题是对文本的探究,是以对文本的深度阅读为基础的。探究的能力是建立在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基础之上的,只有认真阅读分析文本材料,读懂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再去答题才能做到切合题意。南通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文学类文本的探究题如下:本文写了水乡生活的几个片断,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这篇题为《水乡的日子》的散文,主要写了以往的日子里水乡留给自己的美好记忆,而这些美好的东西——水、水鸟、芦苇、儿时的生活都已随风飘逝,作者满怀深情地把自己的记忆呈现出来,其中蕴含的深意应该是比较丰富的:亲近自然,生命有所滋养,心灵得以纯洁,生活富有希望。要敬畏生命、学会感恩,并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令生活富有情趣,应加以保护和传承。如果能够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角度进行思考,文章的深刻意蕴也就不难把握。
  三、 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审题能力。
  作文是语文试卷中占分最多的一道题,可谓半壁江山。如果高考作文写砸了,就意味着当年高考的失败。因此,考前一个月仍然要高度重视写作的思维训练和材料积累。纵观学校的作文教学,老师对“怎样写”指导得比较多,而对“写什么”却缺少具体有力的指导。究其原因,“写什么”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如果一个高三学生对现实生活很不熟悉,对社会热点一无所知,他肯定写不出立意深刻,选材丰富的好文章来。
  在临考前一个月,同学们要每周找几道作文题进行审题立意训练。审题的过程,是一个辨析、思考和判断的过程。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带提示语的命题作文。拿到一个作文题,先把提示语与题面的意思看懂;接着分析具体内容,看看提示语中各部分之间存在哪些内在联系,如主要与次要、整体与个别、正面与侧面、重点与支点等等;然后辨析题目的寓意,看看题目究竟有哪些含义,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理解,重点是一般意义与特定意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隐含意义与言外之意、比喻义与本体义等等;最后在各种不同理解和归纳的基础上,提炼出题目本身应有的本质性含义,据此确定文章的立意。
  例如南通市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修炼始于点滴,走好第一步才能奠定人生的基石;智能发展重在探索,迈出第一步才能呈现预约的精彩;梦想成真贵在创新,尝试第一步才能做到出发就会到达……前行之路沟沟坎坎,走稳自己第一步,才能走好今后每一步。
  请以“第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该题的提示语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领全段,强调迈出“第一步”的重要;接着从道德修炼、智能发展和追寻梦想三个角度列举“第一步”的重要性;省略号表明可以列举的方面还有很多,提醒同学们可以写作的角度还有很多。后面一句说明前行道路的曲折,必须走稳第一步,有了良好的开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第一步”有哪些含义呢?按常识来理解,可以是幼儿开始学步,也可以是每天下床开始走路,也可以是伤残后重新走路……如果把这些写入作文,意义不是很大。但如果把“第一步”理解为“第一次做某项比较特殊的有深远意义的事情”,那么可写的事情就很多很多。如第一次替母亲洗脚,第一次向父亲道歉,第一次到社区做义工,第一次利用暑假为挣学费而去打工……思路一打开,选材就会丰富多彩。如果要写议论文,就可以从那些创业成功的人士、科研取得突破的科学家是如何走好第一步中概括出论点来,如创立新东方的俞敏洪弃教创业的艰辛,提炼出论点:超越自我才能走好第一步。
  在临近高考的最后一个月中,如果坚持每周进行多次审题立意训练,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思路就会越来越广阔,高考时就会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四、 重视回归课本,加强限时训练。
  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语文复习应重视回归课本,加强限时训练。在经过三轮复习后,最后时段的重点不在于知识的细节,而在于梳理和模拟训练。这段时间,同学们应多抽时间看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再巩固,不要以为已经会背了就搁置不管,因为记忆是要不断巩固才牢靠的。回归教材,应抓大放小,着重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常识部分,重点是看有关作品和作家的信息;二是回顾必修教材,熟悉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20个人文主题,积累写作素材,增强高考作文的人文内涵。
  为了提高应试能力,这段时间经常要进行模拟训练。每次训练,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如做一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可限制在20分钟以内完成,每次作文至少要留下60分钟。如果不做作文,整套试卷应限制在90分钟内完成。通过这样的限时训练,可以训练答题的整合能力,到高考时就会不慌不忙,应付自如。
  
  (海门市教研室 陈永平提供)
其他文献
1.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李贺《南园》)  中唐奇才李贺(790—816),一生困顿坎坷,虽属皇族远枝,却一生沉伦下僚,不得仕进通显,一辈子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从九品)。由于不堪“臣妾意态间”的屈辱,李贺辞官归家,加之身体羸弱,最终郁郁而死,终年才27岁。这首绝句是《南园》组诗的第五首,抒发了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更多地流露了怀才不遇、无
期刊
名著概述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长篇章回体小说。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伟大艺术性的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形象地提出了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朦胧的理想和主张。《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故事情节的鸿篇巨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13页“本期作文”。  例文一  宁为苦行僧, 胜作一书生  南京市金陵中学 薛力伟  我所惊羡的,既非繁花似锦,亦非著作等身,只是佛家那看破却说不破、普度众生的胸怀与境界。(起笔点出志向所在,同时指明书生和佛家的不同胸怀与境界——著作等身与普度众生,简洁有力。但“繁花似锦”与“看破却说不破”并不是本文比较的“书生”与佛家的特点,可舍去。)  然而,真正的僧佛,不是读经读出来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13页“本期作文”。  例文  宁为逍遥客,胜作一书生  常州市第一中学 陈一帆  如果我身处一个乱世,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经天纬地的书生之才?匡扶天下的无双猛将?算了吧,我情愿独自仗剑天涯,做一个逍遥的侠客。  我会是豪放洒脱,自由自在的侠客,不再受到太多教条的约束,不必拘泥于陈规陋习,在悠悠天地间驰骋,饿则食野果,渴则饮山泉,乏则席地坐,我将有大把的时间游历山川,在这天下
期刊
记叙文,它记人叙事,具有故事性强,有情节,内容多样,在叙事的同时可更多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及情感世界等特性。因其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而能体现出高考考查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英语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近年来的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完形填空的文章体裁几乎都是记叙文文体。(江苏也不例外)。  我们都知道,记叙文的写作有着六大要素,一般称之为6W,即who(人), what(事), when(时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期刊
一、 1. “蛮”是说他会拳术;性格朴实、不圆滑;有尚武精神和英雄情结;说话粗野,文化水平不高。2. 点题;“耍神鞭”的情节突出父亲的拳术精湛,与下文父亲在“文革”中不打人作对比;“耍神鞭”的情节突出了父亲对小城的贡献和在小城的影响力;说明这个情节令作者记忆深刻,与结尾照应。3. 展现出父亲晚年性格的变化,点明父亲性格中的慈悲一面。4. “赤裸的身体”象征父亲的朴实、无背景、不依傍;“神鞭”象征父
期刊
【考点分析】  高考较少考查修辞手法的辨认,而着重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判断阅读材料中修辞手法的使用是否得当,并进一步辨明优劣;二是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理解认识。考题大多注重对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因而常与句子仿写、表意连贯等结合起来的。  【知识汇总】  1. 比喻  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
期刊
作为队列的旁观者,你可曾赞叹过国庆受阅官兵的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作为队列的参与者,你可曾抱怨过齐步号令束缚了手脚?走在队列中,你是否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  请以“走在队列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立意:  选材:  构思:  文体:  提示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  提示 本题的写作对象是“队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