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幼儿模仿天性的一些特点,幼儿模仿对象的选择及老师应当在此期间如何起到指导作用,指导幼儿利用好这一天性。
关键词: 模仿 对象选择 指导方法
在幼儿园活动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教师、幼儿之间的模仿行为。幼儿时期,幼儿的模仿能力最强,而有时候的幼儿模仿则是一种非语言教育,它甚至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叮咛,或是精心设计的活动。
幼儿从早晨入园,到晚上离园,整整一天时间都在幼儿园生活,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教师——一线工作者。常言道: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幼儿喜欢老师,从心理上依赖老师,把教师行为、语言看成是一种至高无上甚至不可更改的真理,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幼儿行为的形成。初入园的幼儿,特别是没有条件接受正规幼儿教育的农村孩子,对于是非、真假、善恶、美丑观念还十分模糊,而这个阶段他们的模仿力又很强,客观上,老师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在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下,对他们初入人生的思想品德乃至一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有这样一个实例:在幼儿园中,教师有时候会叫一些小朋友学做小老师,管理好其他小朋友,一天,起床后,女小朋友已经排好队准备梳头了,而男小朋友则没事在下面打打闹闹,有个小朋友梳好头后主动跑过来要求说:我来带小朋友拍手吧?老师点头答应了。她把小铃鼓拿好,拍的节奏完全跟以前老师拍的一样,一边拍一边用她的眼睛看,看见有的小朋友不拍的时候,她会点名说:XX,你的小眼睛呢,看好老师。这说明她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老师角色。这些并不是一个小朋友能够自己创造出来的,完全是受老师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其实,这就是非语言教育的魅力,有时候,我们真的不需要说话,只要身体力行,就能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模仿是儿童心理的一大特点,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中,时时能观察到模仿。模仿的产生,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行天本能,还有一种认为是后天的。班杜拉认为,模仿有三种功能:巩固或改变原有行为,使潜伏的行为得到表现,学会新动作。但我认为,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给我们提供的教育契机也不胜枚举,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充分发挥幼儿模仿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再举一个实例:新学期开始了,班上转来几个小朋友,其中有一个男小朋友很好动,上课从来坐不住,很自由,喜欢随便走来走去,老师也拿他没办法,几天过后,有些原来的小朋友开始调皮起来,老师说的话也不听,还喜欢做一些奇怪的动作,观察下来,原来这些动作都是那个新小朋友做出来的,半个学期下来,本来很乖的一个班,变得调皮得不得了,特别是男小朋友,上课不是很认真了,其中还有一个刚转来的男小朋友,本来很文静,现在居然学会了打架。老师问他是有谁教你打架的吗?他说不是,老师又问那是什么,他回答说:是跟XXX学的。原来在幼儿园中,幼儿不仅会模仿老师,他们之间也存在模仿行为,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奇的动作及事物特别感觉兴趣。由于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对于辨别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十分模糊,教师没有认真引导及处理,引起了上述事例。因此幼儿教育中利用模仿可谓遍地皆是,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让幼儿模仿,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模仿有好有坏。老师对于模仿的利用及诱导,更应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
我觉得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点,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用模仿发展幼儿智力
智育是幼儿发展必需的,也是社会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语言又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利用模仿发展智力就是以语言为突破口,古罗马昆体良在语言训练中尤其注意榜样的作用。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自己正确的发音、连贯的表达影响幼儿,让幼儿在无意识的模仿中发展语言,发展智力。此外,有些智力活动中操作技能的形成也是幼儿模仿的结果,如孩子对于科学活动的探索,往往是老师示范—孩子模仿—自由探索,通过这种模仿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及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二、用模仿发展幼儿体育
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体育中的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等基本动作都是可以由模仿直接获得,一些较难的动作教师可以预先让幼儿经常无意识地模仿,掌握一些基本要领,再通过规范练习进一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而孩子们对于这类模仿也相当感兴趣。
三、利用模仿发展幼儿德育
德育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任务要求。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幼儿初步的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老师的情感,使幼儿能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等。榜样是以具有教育作用的典型范例或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影响幼儿的一种德育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认识具体化,使幼儿易于接受,是幼儿德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效果显著的方法。正面的例子最为直接地体现为幼儿模仿在德育中的应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幼儿把自己家的玩具带来给大家玩,再加上他们乐意模仿的心理,第二天,就有更多幼儿带玩具来了,这样,让幼儿懂得分享的教育已初见成效了。因而在幼儿德育中,老师一定要树立好的榜样,做到说话算数,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等,处处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四、利用模仿发展幼儿美育
美育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这时应用幼儿的模仿着重体现在音乐美术、舞蹈这些教学内容上,跟老师打打拍子,跟老师学画画,随老师做一些身体动作,等等,这些都简单而又行之有效地发挥了幼儿模仿的作用。
五、利用模仿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充分利用模仿学习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基本任选是:(1)教授基本生活技能;(2)教导行为规范;(3)培养社会角色;(4)树立生活目标。这其中的前三条途径,教师可以先观察成人劳动,再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模仿成人的社会生活而获得。
总之,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模仿天性,严于律己,让自己的优良品德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模仿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模仿 对象选择 指导方法
在幼儿园活动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教师、幼儿之间的模仿行为。幼儿时期,幼儿的模仿能力最强,而有时候的幼儿模仿则是一种非语言教育,它甚至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叮咛,或是精心设计的活动。
幼儿从早晨入园,到晚上离园,整整一天时间都在幼儿园生活,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教师——一线工作者。常言道:师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幼儿喜欢老师,从心理上依赖老师,把教师行为、语言看成是一种至高无上甚至不可更改的真理,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幼儿行为的形成。初入园的幼儿,特别是没有条件接受正规幼儿教育的农村孩子,对于是非、真假、善恶、美丑观念还十分模糊,而这个阶段他们的模仿力又很强,客观上,老师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在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下,对他们初入人生的思想品德乃至一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有这样一个实例:在幼儿园中,教师有时候会叫一些小朋友学做小老师,管理好其他小朋友,一天,起床后,女小朋友已经排好队准备梳头了,而男小朋友则没事在下面打打闹闹,有个小朋友梳好头后主动跑过来要求说:我来带小朋友拍手吧?老师点头答应了。她把小铃鼓拿好,拍的节奏完全跟以前老师拍的一样,一边拍一边用她的眼睛看,看见有的小朋友不拍的时候,她会点名说:XX,你的小眼睛呢,看好老师。这说明她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老师角色。这些并不是一个小朋友能够自己创造出来的,完全是受老师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其实,这就是非语言教育的魅力,有时候,我们真的不需要说话,只要身体力行,就能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模仿是儿童心理的一大特点,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中,时时能观察到模仿。模仿的产生,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行天本能,还有一种认为是后天的。班杜拉认为,模仿有三种功能:巩固或改变原有行为,使潜伏的行为得到表现,学会新动作。但我认为,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给我们提供的教育契机也不胜枚举,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充分发挥幼儿模仿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再举一个实例:新学期开始了,班上转来几个小朋友,其中有一个男小朋友很好动,上课从来坐不住,很自由,喜欢随便走来走去,老师也拿他没办法,几天过后,有些原来的小朋友开始调皮起来,老师说的话也不听,还喜欢做一些奇怪的动作,观察下来,原来这些动作都是那个新小朋友做出来的,半个学期下来,本来很乖的一个班,变得调皮得不得了,特别是男小朋友,上课不是很认真了,其中还有一个刚转来的男小朋友,本来很文静,现在居然学会了打架。老师问他是有谁教你打架的吗?他说不是,老师又问那是什么,他回答说:是跟XXX学的。原来在幼儿园中,幼儿不仅会模仿老师,他们之间也存在模仿行为,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奇的动作及事物特别感觉兴趣。由于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对于辨别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十分模糊,教师没有认真引导及处理,引起了上述事例。因此幼儿教育中利用模仿可谓遍地皆是,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让幼儿模仿,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模仿有好有坏。老师对于模仿的利用及诱导,更应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
我觉得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点,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用模仿发展幼儿智力
智育是幼儿发展必需的,也是社会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语言又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利用模仿发展智力就是以语言为突破口,古罗马昆体良在语言训练中尤其注意榜样的作用。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自己正确的发音、连贯的表达影响幼儿,让幼儿在无意识的模仿中发展语言,发展智力。此外,有些智力活动中操作技能的形成也是幼儿模仿的结果,如孩子对于科学活动的探索,往往是老师示范—孩子模仿—自由探索,通过这种模仿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及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二、用模仿发展幼儿体育
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体育中的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等基本动作都是可以由模仿直接获得,一些较难的动作教师可以预先让幼儿经常无意识地模仿,掌握一些基本要领,再通过规范练习进一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而孩子们对于这类模仿也相当感兴趣。
三、利用模仿发展幼儿德育
德育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任务要求。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幼儿初步的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老师的情感,使幼儿能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等。榜样是以具有教育作用的典型范例或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影响幼儿的一种德育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认识具体化,使幼儿易于接受,是幼儿德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效果显著的方法。正面的例子最为直接地体现为幼儿模仿在德育中的应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幼儿把自己家的玩具带来给大家玩,再加上他们乐意模仿的心理,第二天,就有更多幼儿带玩具来了,这样,让幼儿懂得分享的教育已初见成效了。因而在幼儿德育中,老师一定要树立好的榜样,做到说话算数,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等,处处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四、利用模仿发展幼儿美育
美育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这时应用幼儿的模仿着重体现在音乐美术、舞蹈这些教学内容上,跟老师打打拍子,跟老师学画画,随老师做一些身体动作,等等,这些都简单而又行之有效地发挥了幼儿模仿的作用。
五、利用模仿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充分利用模仿学习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基本任选是:(1)教授基本生活技能;(2)教导行为规范;(3)培养社会角色;(4)树立生活目标。这其中的前三条途径,教师可以先观察成人劳动,再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模仿成人的社会生活而获得。
总之,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模仿天性,严于律己,让自己的优良品德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模仿中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