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创新网络三者关系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成创新 分布式创新 创新网络 区别点 相似点
  引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对外技术依存度高、科研人才储备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及资源的稀缺性,给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带来了较高的研发成本与较大的创新风险,因此,许多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创新企业必须与其他创新主体合作,促进彼此创新发展。如今许多企业由之前的“单点式”、“封闭型”创新转向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注重创新网络的构建,并开始重视寻求外部可用优质资源,高效整合内外部资源,重视产品技术多学科融合。在此背景下,学者们近几年对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创新网络等概念的解析越来越全面,但是许多学者在概念界定时,没有着重分析三者之间的区别联系,而是对单个个体概念进行全方面解读,易导致三者间的概念被混淆,区别被忽视。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梳理国内外创新文献资料,对三者间概念进行进一步剖析、区别。
  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创新网络三者概念解读
  (1)集成创新概念
  “集成创新”概念最早来自于Iansiti,其可以解释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在美国工业R&D机构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利用“技术集成”的方式,通过企业互动、平衡技术供需关系与开放的产品建构,形成技术资源集成,摆脱缺乏整体观念的自主生产困境。Iansiti将“集成创新”定义为以创造技术可供资源和技术应用关联环境之间的匹配为目标的调查、评估和提炼的活动集合。
  集成是一种融合、演进及创新的动态过程。集成创新是将原有创新系统中分散的综合资源、研发技术、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等进行优选匹配,使其形成互为联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整体型结构。集成不仅是要素间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有效配置,达到系统功能最优化、成本最小化。
  目前我国学者将集成创新内涵不断拓展,对比从技术集成方面理解的狭义集成创新,形成由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市场创新等创新行为构成的广义集成创新,并从创新主体、创新形式、创新环境等不同方面切入加以理解,在关注如何整合外部资源和通过集成获取外界资源的所有权。
  (2)分布式创新概念
  1998年,Hippel最先从创新源角度提出了分布式创新概念。在过去,单点式创新一直是企业主要创新方式,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环境中,仅在本土资源中寻求创新,众多企业遇到全球竞争带来的巨大挑战。20世纪90年代,经营环境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使得优质资源分散在各地,企业试图通过整合外部资源弥补自身不足,不断发展高新知识技术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企业将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延伸到企业外部,获得外部资源与自有资源协同发展的优势,进行全球化的创新活动。
  分布式创新是主导企业及其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企業对创新任务与知识流的合理分配与调配,将技术、能力与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并选择最优搭配方式,尝试将合适的创新力量针对性投入到最需要的创新任务中,从而提高创新活动效率,获得更佳创新成果,是一个先分散再整合的创新过程。
  Coombs&Metcalfe(2002)认为“分布式创新”指创新所需要的技术及其另外能力在一系列企业和其它知识创造机构之间分布,提出企业分布式创新是(1)产品中技术多样性水平增加趋势(2)系统复杂性趋势(3)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融和趋势等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分布式创新可以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在企业间。高小芹、刘国新(2009)认为分布式创新是指企业内和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域,依据共同的网络平台进行的创新活动,具有不同地域性、同时性、协同性、合作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
  (3)创新网络概念
  创新网络的概念最早是从社会学演变发展而来,经济学家将社会网络中节点用企业代替,提出企业网络概念。之后,社会学领域相关理论逐步渗入经济学领域,产品生命周期变短,企业技术革新增速,Freeman(1991)提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
  创新网络就是多个持有关键创新要素的主体,在创新网络中实现创新成分(如资源、知识和技术等)共享,最终实现知识和技术价值增值,强调各成分结构之间的相关互补性、契合度。
  Lundwall(1988)认为创新网络就是创新参与者在创新过程中通过相互联结所产生的联网行为。张宝建,胡海青,张道宏(2011)提出企业创新网络作为推动技术集成创新进而提升区域创新实力的有效组织形态,嵌入于社会网络。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创新网络辨析
  因创新网络为创新组织形态,集成创新与分布式创新为创新模式,故将分布式创新及集成创新单独辨析,再进行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创新网络三者间辨析。
  (1)集成创新与分布式创新二者区别辨析
  (3)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与创新网络相似点解读
  第一,知识共享体系的相似
  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与创新网络强调将深植于各创新个体中不易识别的隐形知识融合,提高整体知识总量,从个体知识到整体共识,由量变到质变,增加整体知识总量。三者皆强调知识共享的重要性,企业由单点孤立状态,互相生成联结,变为知识网络系统。
  第二,组织模块化的相似
  模块化机制和集成创新具有融合性,模块化为集成创新提供了发展机会,加速集成创新速度,保证创新效果。Herbert Simon认为模块化能够促进分布式创新复杂系统向新的均衡演进,可提升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分布式创新就是将企业内及企业系统横、纵方向上的企业,进行模块化解构,侧重于企业在不同地域模块做到同时性、共享性、互促性、协调性合作。张首魁(2006)认为创新网络模块是存在一定外部联系的独立功能单元,要关注模块内部与外部的协调配合。可看出,此三者皆强调组织模块化的重要性。   第三,创新网络化的相似
  集成创新模式的形成基于创新要素的空间分离、交叉匹配、结构融合,不同类型的创新要素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产生协同效应。刘国新等提出分布式创新知识网络是分布式创新网络构建的基础,要知道和理解每个阶段网络构建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果。学者通常用结构维度(包括: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网络规模和网络范围等指标)关系维度(包括:联系强度、稳定性和互惠性、资源丰富度、节点度等指标)来衡量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在SCP理论范式下,行业初始结构于企业创新绩效起决定性作用,创新网络之间强的网络结构,如网络密度性高、网络稳定性强、网络互惠程度高,会对创新绩效起到促进作用。
  结论
  企业技术更新加速、产品复杂度变高导致市场对企业的反应速度要求变高,“技术推动”、“需求拉动”及“相互作用”的单点式创新范式已发生改变。近年来,分布式创新、集成创新与创新网络等概念被学者们不断提及,但在具体概念细节解读时,并没有精准界定各自概念。本文解释了创新网络、集成创新与分布式创新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及各自的异同点,创新网络范围最广,其次为集成创新和分布式创新,三者依次呈包含关系。
  为了成功应对全球市场竞争,企业在精细区分创新网络、集成创新与分布式创新的基础上,应选择最合理的创新模式与企业现行机制相融合,实现更高效创新机制。因三者间并非完全独立,选择创新模式时要考虑三者的层层嵌套关系,将其融合使用,不可孤立使用其中一种,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新主导企业应重视与全球范围内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找寻创新网络节点间的动态均衡,同时做好自身角色定位。若企业作为“信息桥”角色,将两个互不关联族群紧密联系,将大幅度提高整个创新网络的效益,这要求“桥梁”企业积极引导新的创新主体加入,统筹协调各方资源;若作为创新活动的发起者,企业需加强对各创新主体成员资源的评估,关注其经营与战略是否与自身企业相匹配,同时考虑资源技术的转移成本,寻找符合利益共同点的合作契机,保证创新活动的完成及创新成果的产出。
  (2)对于将技術视为核心生产力的企业,普遍适用分布式创新模式,先进行分布创新再集成研发成果,以执行细节把控为核心内容的细节(微观)角度人手,重视组织与运行机制等微观机理。对于多元化发展企业,较适合采用集成创新模式,强调先集成再创新的研发模式,以提高企业持续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与核心内容的战略(宏观)角度人手,从这将有利于将转移成本降之最小化,符合企业自身良性发展规律。
  (3)企业应重视创新网络成员间的强弱联系,利用强联系企业获得有效商业资源,不忽视弱联系企业,为以后商业活动的达成奠定基础。各创新主体成员间要做到优化配置,考虑个体的独立性及互相之间的互补性,利用模块化解构思路,进行系统“分解”并建立模块系统,同时进行模块“组合”,提高模块效率,做到各地创新活动的同时性、共享性、互促性、协调性合作。
  (4)企业应重视知识共享与管理升级,建立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信任体系,保障节点企业的权益,提高企业知识共享的意识。通过节点间知识创新要素和创新过程的协同机制,实现更高效知识创新的各种制度安排。消除网络中知识粘性,促进知识的分享与转移,深挖企业隐形知识,提高整体知识总量。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人口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在养老行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A国在应对人口老龄亿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人口老龄化 A国养老 专业人才  借鉴A国经验的重要意义  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0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
期刊
在《社会实在的建构》导言中,赛尔就说明写本书的目的、一些各门社会科学的基础的问题,然而令西蒙、涂尔于也未回答。作者在此认为他们缺少一种适当的关于语言行为的理论,关于述形式、意向性、集体意向性和规则支配的行为等理论。本书总共九章,主要论题在前五章,论述社会实在基本构件、制度性事实的含义及一般理论、语言等。后三章主要是讨论实在论和对真理符合论的辩护。  社会实在 建构 科学本体论  关于《社会实在的建
期刊
格兰仕创建于1978年,前身是一家乡镇羽绒制品厂。1992年,带着让中国品牌在微波炉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并且进入家家户户的雄心壮志,格兰仕大胆闯入家电业。1993年,格兰仕试产微波炉1万台;1995年,以25.1%的市场占有率登上中国市场第一席位;1999年,产销突破600万台,跃升为全球最大专业化微波炉制造商;2001年,全球产销量飙升到1200万台。至2006年,格兰仕已经12年蝉联了中国微波炉市
期刊
海洋产业 海洋经济 大连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1)渔业资源约束日益增强  大连市虽然渔业资源丰富,但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连市捕捞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近海捕捞规模太大,造成渔业资源资源匮乏,部分捕捞品种濒临灭绝,传统作业渔场缩小,一些渔场已经形不成渔汛。其次,相关单位积极性不高、项目审批程序繁琐等致使建设工作无法及时展开,基础设施薄弱、规模能力不足、公共
期刊
高新技术企业 税收优惠 政策建议  绪论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突出强调目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部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核心技术,拥有核心科技,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链的周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1983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颁布改变了中国综合系统性的科技计划为零的局面,成为我国指
期刊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的增长速度是从高速度发展趋势变成中高速发展趋势,在动力方面是从要素驱动变成创新驱动,在结构方面要优化升级我国的经济结构。在这种新常态的背景下,许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经常会采用赊销的手段达到增加销售量的效果,因此会导致应收账款存在于各个企业中。合理的应收账款可以扩大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帮助企业与客户维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增强企业在同行内的竞争力,增加存货
期刊
农夫山泉 饮用水市场 广告策略 创意  随着中国饮用水市场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各种饮用水企业及品牌蜂拥而起,在国外品牌冲击与国内品牌激烈的竞争下,如何使自己的品牌在众多的品牌中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市场并站稳脚跟,获得口碑收益双丰收,在占领市场后又能长青不动摇,无疑成为当前各大饮用水企业努力想要做到的事情。在我国饮用水市场中,农夫山泉作为一线领军品牌,其广告策略是其品牌的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有其非凡的
期刊
引言  早在近60年前,Gary Becker(1957)就提出,竞争有助于削弱企业工资定价和就业歧视的能力。尤其是放松管制了的运输业,为检验Becker假说提供了沃土。由于管制放松带来的竞争加剧,应该使得雇主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用以实现歧视偏好。诸如Nancy L.Rose(1987),PeoplesandLisa Saunders(1993),John S.Heywood and Peoples
期刊
互联网金融 网络信贷 创新模式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全国大范围的推动,互联网融入了各个行业,同时也包括了传统的金融行业。所谓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多元的金融参与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这个媒介平台展开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对于当代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成为金融发展的主导趋势。电子商务集合大数据和信息时代等优势,已经向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公司、理财和金融销
期刊
黔东南自治州 节事旅游 品牌 民族  引言  目前,我国节事旅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不少地区旅游业的支柱,带动该地区其他旅游行业的发展。黔东南自治州是苗族、侗族聚居地,民族节事众多,有“百节之州”的美誉,其民族文化魅力值得深入挖掘。大力开发黔东南自治州节事活动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可以极大促进黔东南自治州交通、通信、地区现代化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优化该州的环境。  节事旅游概念  节事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