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黃丽 知名绘本画家,代表作品有《安的种子》《外婆家的马》。第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获得者,太阳娃插画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
记者:您研发儿童美育课程已经七年了,这期间一直都在和儿童接触。我特别好奇,从开始到现在,您对儿童的认识有没有什么改变?
黄丽:当然有。我一直都喜欢小孩,或许是因为我的童年过得比较快乐。毕业后,相对于成人的世界,我更想画关于孩子的东西,我好像也更擅长这个。现在回头去看,其实更多时候画的是我看到的那个孩子,并不是真正的孩子。
真正的孩子跟你看到的不一样。大人看到一个孩子在那里站着,也许只是看到他站着的这一面,其实他心里可能想了很多事情,这往往是我们难以觉察到的。跟以前不一样的是,现在我觉得我能画出孩子内心的东西,《外婆家的马》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跨越。这几年给孩子上美育课,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可以进一步接触他们的内心。我只有一个孩子,但是我有机会接触到成百上千个孩子。因此我从他们身上看到更多的共性,之后又通过阅读与儿童心理学相关的书去印证。于是我越来越意识到,对创作而言,真正了解儿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记者:被小朋友信任不是那么容易吧?
黄丽: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分,特别容易被孩子的认可,他们也能接收到我的善意和尊重。孩子在我面前吵闹,我不会认为这是一件不好的事,反而觉得要去理解孩子。我们有一节课叫“我生气了”,让所有的孩子画自己生气时候的状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生气的情绪,最后归纳出三个原因——自己、亲人、朋友。可能很多大人不明白孩子为什么生气,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孩子的孤单,他们需要进行情绪的释放,当孩子闹的时候,我们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去接触孩子,不只是陪伴他们,而是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记者:其实,很多儿童文学创作者是在写和画他们想象中的儿童,并没有真的去接触、了解儿童。
黄丽:我们总认为孩子都比较可爱,其实孩子也有各种烦恼,他们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并与这种情绪对抗。当我们真正去接触孩子的时候,才会知道他们所渴望和苦恼的是什么。我觉得我现在就是越来越了解孩子了。
记者:通过与儿童接触,您是不是也更了解了自己?
黄丽:与儿童相处的确让我有了回到童年的感觉。我会更加了解以前的自己,比如以前我为什么爱幻想。
记者:这是很难得的一种机会,可以接触更多的孩子并从中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黄丽:挺意外的。我们开发美育课程,起初是把它当成一份工作去做的;但是长期做下来,发现不仅孩子受益,自己也同样受益,我们发现了孩子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的感受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都比我们要敏锐的多——这真是教学相长。
记者:接触到那么多小读者,有没有您印象特别深刻的呢?比如他读了您的作品之后,反馈给您的内容超出了您的预期。
黄丽:很多年前《安的种子》出版不久,有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的爷爷在家有点急躁,于是他就说,爷爷您别着急,您要像安一样学会等待。
很多成人以为孩子读不懂这本书,其实孩子最明白了,那是因为里面有一个最简单、朴实的道理——只有春天才能播撒种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时间。其实孩子会理解得更加直接,反而成人会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
随着这几年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开始有意去研究他们,学习了很多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我的感受是,只有足够了解孩子,才能做出适合他们的书来,才知道自己的书对读者是有意义的。
《外婆家的马》出版以后,跟预料中一样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因为很多孩子从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还有好多外婆说,这是给我们写的书吗?最出人意料的是父母,因为这本书讲的是隔代教养,父母基本上没有出场,但是有不少父母表示深受触动,这让我有些意外。
后来我参加过一些亲子活动,很多孩子的父母读了这个故事后哭了,有的甚至会给自己的婆婆或妈妈写道歉信,因为意识到自己平时工作太忙,将孩子甩给了老人,有时候还会怪罪他们较为传统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年轻一代没有理解老人对孩子的爱,也许这种爱比自己的更高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觉得老人的教养方式不科学。很多人通过这本书看到了当代中国养育方式的另一面,看到了老人的智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老人的忽视和陪伴。
常常有人在朋友圈或者发私信告诉我他从这本书获得的感受和思考,并跟我说谢谢。忽然有一天,当我发现有大量的感谢信息传来的时候,做书的价值就发生了改变。刚开始做书时,我可能想的是要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当一个好作者,出一本好书。后来,我开始思考,出一本书到底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也许它的意义就在于,这本书传递出来的人文关怀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而不是我能拿多少版税。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人,给他们带来温暖与感动,这是到现在为止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最大收益。
有的人做很多书,却不一定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或思考。就算通过炒作扩大了知名度,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在别人心中留下真正的东西,就失去了书本身的价值。
记者:关于做绘本,您是走过一些弯路的,回头再看,是什么感觉?
黄丽:创作过程中,所有我跌过的坑,其实都在必经之路上。我曾在一次演讲中以《外婆家的马》为例,阐述了我对绘本的结构的思考,后来有个听过演讲的老师找到我,说当时并不觉得绘本的结构是一个问题,可一旦开始创作,的确会遇到类似的困难,那时候再回头去想我讲的内容,才更有体会,也更有启发。所以,创作这条路上从来没有捷径,你想绕过去、跨过去,是不可能的,必须自己走一遍。
今年在做新书时我陷入一片混乱,无意间看到一篇关于约翰·伯宁罕的报道,他说每做一本书,都觉得自己似乎从来没有做过,觉得特别困难。听到这里我的心顿时就放下了,有了些许安慰。后来我把这个报道发给周翔老师看,他说自己一直都处于这种悲苦的状态中。周翔老师是跟自己较劲的人,所以他才能出好书。可是,像他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是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去引领和鼓舞别人的。 记者:和自己孩子的相处有没有给您的创作带来什么灵感?
黄丽:创作《安的种子》时,儿子是我的模特儿,那个胖胖的本,我就是照着他画的,他们的个性都很急躁。我儿子现在长得又胖又大,所以在《外婆家的马》里我刻意设计了一个特别爱吃东西、长得很高大的马的形象。
记者:男孩儿长大之后会不会逐渐和妈妈不太亲近了?
黄丽:儿子小时候就跟我亲近,从青春期开始我更是有意陪伴他,每天晚上陪他最少10分钟。他上重点中学的时候,每天写作业写到好晚,高中阶段甚至写到凌晨1点,无论再晚我都会等他。有时候他不太想说话,我就静静地陪着他。他想说的时候就说,不想说的时候就不说,我想让他知道,我们之间沟通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青春期是孩子跟父母建立连接最难的一个阶段,如果那会儿父母忙得无暇顾及,等这个阶段过去,通往孩子内心的门也就关上了。我想让孩子知道的是,无论他做得是好是坏,我和他爸爸都是爱他的。也许,在他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栽跟头,但我们都会在爱中接纳他的错误。所以,我和他到现在都像朋友一样,经常交流想法和意见。
记者:他小的时候,您曾给他报过什么班吗?您怎么看现在小孩的时间被各种兴趣班、学习班占满的情况呢?
黃丽:儿子在初中阶段数学特别好,后来落下了,我想让他保持数学的优势就去报班学习数学,后来他的成绩上去了,现在学了工程专业。
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不要强制去让孩子学什么。如果他对科学感兴趣,那就不要非让他去学画画。包括阅读也是一样的,要根据孩子的口味去选择。
记者:小孩子爱幻想,但有时候家长并不接受小孩子的胡思乱想,会认为这是无意义的,您怎么看呢?
黄丽:我觉得这是家长的认识问题。幻想对小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四五岁正是孩子想象力发展的高峰期,想象是一种游戏。孩子在生活中有时候是一个弱者,他需要靠想象来解决和释放自己的情绪困扰,让自己在想象中变成强者。所以,了解孩子很重要,想象是创造的来源,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点。
其实这也是我在构思《外婆家的马》时的逻辑,首先要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然后结合故事去创造,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是对的。
记者:您看了很多关于儿童心理、儿童发展的理论书,是怎么想到要去看的呢?
黄丽:做书是为谁做?是为儿童做。如果不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不去了解儿童文化,那怎么会讲好一个故事呢?我现在越来越明白,绘本为什么要这样讲故事,其实它是在完成一个建构,这个建构要遵循儿童认知的基本规律。如果要向儿童说一个道理,绝对不能是灌输的方式,他们听不懂,我们需要帮他们搭建一座桥。好的绘本就是这样的桥梁,通过文字语言和图画语言让孩子完成一个主题、生活道理的建构。只有明白了这件事,才知道绘本必须得这么做。
记者:您研发儿童美育课程已经七年了,这期间一直都在和儿童接触。我特别好奇,从开始到现在,您对儿童的认识有没有什么改变?
黄丽:当然有。我一直都喜欢小孩,或许是因为我的童年过得比较快乐。毕业后,相对于成人的世界,我更想画关于孩子的东西,我好像也更擅长这个。现在回头去看,其实更多时候画的是我看到的那个孩子,并不是真正的孩子。
真正的孩子跟你看到的不一样。大人看到一个孩子在那里站着,也许只是看到他站着的这一面,其实他心里可能想了很多事情,这往往是我们难以觉察到的。跟以前不一样的是,现在我觉得我能画出孩子内心的东西,《外婆家的马》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跨越。这几年给孩子上美育课,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可以进一步接触他们的内心。我只有一个孩子,但是我有机会接触到成百上千个孩子。因此我从他们身上看到更多的共性,之后又通过阅读与儿童心理学相关的书去印证。于是我越来越意识到,对创作而言,真正了解儿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记者:被小朋友信任不是那么容易吧?
黄丽: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分,特别容易被孩子的认可,他们也能接收到我的善意和尊重。孩子在我面前吵闹,我不会认为这是一件不好的事,反而觉得要去理解孩子。我们有一节课叫“我生气了”,让所有的孩子画自己生气时候的状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生气的情绪,最后归纳出三个原因——自己、亲人、朋友。可能很多大人不明白孩子为什么生气,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孩子的孤单,他们需要进行情绪的释放,当孩子闹的时候,我们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去接触孩子,不只是陪伴他们,而是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记者:其实,很多儿童文学创作者是在写和画他们想象中的儿童,并没有真的去接触、了解儿童。
黄丽:我们总认为孩子都比较可爱,其实孩子也有各种烦恼,他们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并与这种情绪对抗。当我们真正去接触孩子的时候,才会知道他们所渴望和苦恼的是什么。我觉得我现在就是越来越了解孩子了。
记者:通过与儿童接触,您是不是也更了解了自己?
黄丽:与儿童相处的确让我有了回到童年的感觉。我会更加了解以前的自己,比如以前我为什么爱幻想。
记者:这是很难得的一种机会,可以接触更多的孩子并从中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黄丽:挺意外的。我们开发美育课程,起初是把它当成一份工作去做的;但是长期做下来,发现不仅孩子受益,自己也同样受益,我们发现了孩子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的感受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都比我们要敏锐的多——这真是教学相长。
记者:接触到那么多小读者,有没有您印象特别深刻的呢?比如他读了您的作品之后,反馈给您的内容超出了您的预期。
黄丽:很多年前《安的种子》出版不久,有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的爷爷在家有点急躁,于是他就说,爷爷您别着急,您要像安一样学会等待。
很多成人以为孩子读不懂这本书,其实孩子最明白了,那是因为里面有一个最简单、朴实的道理——只有春天才能播撒种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时间。其实孩子会理解得更加直接,反而成人会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
随着这几年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开始有意去研究他们,学习了很多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我的感受是,只有足够了解孩子,才能做出适合他们的书来,才知道自己的书对读者是有意义的。
《外婆家的马》出版以后,跟预料中一样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因为很多孩子从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还有好多外婆说,这是给我们写的书吗?最出人意料的是父母,因为这本书讲的是隔代教养,父母基本上没有出场,但是有不少父母表示深受触动,这让我有些意外。
后来我参加过一些亲子活动,很多孩子的父母读了这个故事后哭了,有的甚至会给自己的婆婆或妈妈写道歉信,因为意识到自己平时工作太忙,将孩子甩给了老人,有时候还会怪罪他们较为传统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年轻一代没有理解老人对孩子的爱,也许这种爱比自己的更高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觉得老人的教养方式不科学。很多人通过这本书看到了当代中国养育方式的另一面,看到了老人的智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老人的忽视和陪伴。
常常有人在朋友圈或者发私信告诉我他从这本书获得的感受和思考,并跟我说谢谢。忽然有一天,当我发现有大量的感谢信息传来的时候,做书的价值就发生了改变。刚开始做书时,我可能想的是要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当一个好作者,出一本好书。后来,我开始思考,出一本书到底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也许它的意义就在于,这本书传递出来的人文关怀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而不是我能拿多少版税。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人,给他们带来温暖与感动,这是到现在为止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最大收益。
有的人做很多书,却不一定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或思考。就算通过炒作扩大了知名度,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在别人心中留下真正的东西,就失去了书本身的价值。
记者:关于做绘本,您是走过一些弯路的,回头再看,是什么感觉?
黄丽:创作过程中,所有我跌过的坑,其实都在必经之路上。我曾在一次演讲中以《外婆家的马》为例,阐述了我对绘本的结构的思考,后来有个听过演讲的老师找到我,说当时并不觉得绘本的结构是一个问题,可一旦开始创作,的确会遇到类似的困难,那时候再回头去想我讲的内容,才更有体会,也更有启发。所以,创作这条路上从来没有捷径,你想绕过去、跨过去,是不可能的,必须自己走一遍。
今年在做新书时我陷入一片混乱,无意间看到一篇关于约翰·伯宁罕的报道,他说每做一本书,都觉得自己似乎从来没有做过,觉得特别困难。听到这里我的心顿时就放下了,有了些许安慰。后来我把这个报道发给周翔老师看,他说自己一直都处于这种悲苦的状态中。周翔老师是跟自己较劲的人,所以他才能出好书。可是,像他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是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去引领和鼓舞别人的。 记者:和自己孩子的相处有没有给您的创作带来什么灵感?
黄丽:创作《安的种子》时,儿子是我的模特儿,那个胖胖的本,我就是照着他画的,他们的个性都很急躁。我儿子现在长得又胖又大,所以在《外婆家的马》里我刻意设计了一个特别爱吃东西、长得很高大的马的形象。
记者:男孩儿长大之后会不会逐渐和妈妈不太亲近了?
黄丽:儿子小时候就跟我亲近,从青春期开始我更是有意陪伴他,每天晚上陪他最少10分钟。他上重点中学的时候,每天写作业写到好晚,高中阶段甚至写到凌晨1点,无论再晚我都会等他。有时候他不太想说话,我就静静地陪着他。他想说的时候就说,不想说的时候就不说,我想让他知道,我们之间沟通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青春期是孩子跟父母建立连接最难的一个阶段,如果那会儿父母忙得无暇顾及,等这个阶段过去,通往孩子内心的门也就关上了。我想让孩子知道的是,无论他做得是好是坏,我和他爸爸都是爱他的。也许,在他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栽跟头,但我们都会在爱中接纳他的错误。所以,我和他到现在都像朋友一样,经常交流想法和意见。
记者:他小的时候,您曾给他报过什么班吗?您怎么看现在小孩的时间被各种兴趣班、学习班占满的情况呢?
黃丽:儿子在初中阶段数学特别好,后来落下了,我想让他保持数学的优势就去报班学习数学,后来他的成绩上去了,现在学了工程专业。
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不要强制去让孩子学什么。如果他对科学感兴趣,那就不要非让他去学画画。包括阅读也是一样的,要根据孩子的口味去选择。
记者:小孩子爱幻想,但有时候家长并不接受小孩子的胡思乱想,会认为这是无意义的,您怎么看呢?
黄丽:我觉得这是家长的认识问题。幻想对小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四五岁正是孩子想象力发展的高峰期,想象是一种游戏。孩子在生活中有时候是一个弱者,他需要靠想象来解决和释放自己的情绪困扰,让自己在想象中变成强者。所以,了解孩子很重要,想象是创造的来源,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点。
其实这也是我在构思《外婆家的马》时的逻辑,首先要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然后结合故事去创造,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是对的。
记者:您看了很多关于儿童心理、儿童发展的理论书,是怎么想到要去看的呢?
黄丽:做书是为谁做?是为儿童做。如果不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不去了解儿童文化,那怎么会讲好一个故事呢?我现在越来越明白,绘本为什么要这样讲故事,其实它是在完成一个建构,这个建构要遵循儿童认知的基本规律。如果要向儿童说一个道理,绝对不能是灌输的方式,他们听不懂,我们需要帮他们搭建一座桥。好的绘本就是这样的桥梁,通过文字语言和图画语言让孩子完成一个主题、生活道理的建构。只有明白了这件事,才知道绘本必须得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