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数的意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本节课的重点是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和感悟小数的意义,弄清“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从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片段一:创设情境,唤起经验
(课前布置学生跟着妈妈去逛超市,每人购买一件物品,并要求开据发票。)
师:同学们,你们都跟着妈妈去逛过超市,下面是1张购物发票(课件显示)。
师:从购物发票中,你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1:A同学买了5盒巧克力饼干,单价3.70元,一共是18.50元。
生2:还买了一瓶牛奶,花了6.8元。
生3:一共花了25.30元。
师:同学们说的都是些什么数呀?
生(齐):小数。(板书:小数)
师:关于小数,你们了解了些什么?
生4:我知道小数中有小数点。
生5:我会读、写小数。
师:那你就写几个小数读一读,好吗?
……
(学生读、写小数,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利用“购物发票”,使学生感知“小数”,这种真实存在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生活中的探究素材,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关于小数,你们了解了些什么?”激发了学生内存的生活经验,为展开有效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活动引入,感悟新知
师:现在我们玩“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出示一条红色彩带)这条红色彩带有多少米?谁估一估?
生1:这条彩带长1米。
生2:这条彩带长2米。
生3:这条彩带长3米。
师:凭眼睛看很难说准这条红色彩带有多长,谁能用米尺来测量它的长度?
生:(测量后回答)这条红色彩带正好2米长。
师:(又出示一条绿色彩带)这条绿色彩带又有多长?谁能估一估?
(学生估为1米;1米多一点;不到1米……)
师:我们还是请一位同学上来测量一下。
生:(测量后回答)这条绿色彩带的长是90厘米。
师:合多少米呢?
生(思索后):0.9米。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揭示:测量一件物品的长度,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90厘米还不够1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就要用小数表示。所以小数是在人们实际测量和计算中产生的。(板书:小数的产生)
评析: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游戏活动来认识小数的产生,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产生于实际需要,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和“用教材教”的教学观,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片段三: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相互说出图意。
师:(课件出示米尺图)我们先看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师:1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
师:我们看下面的问题: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6厘米呢?
(同桌互说,教师参与讨论,学生把答案写在书上,教师随后板书。)
师:(课件出示放大的米尺图)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适时引导、启发。)
师:现在请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
教师揭示:上面的例子分别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几),表示成小数就是0.1、0.01、0.001。)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是小数?
生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生2:小数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揭示出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黑板上的板书,先自己试读一遍,再读给同桌同学听,并说说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生: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师: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生: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看课本第51页,默记并填出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评析:教师以分数的初步认识、长度计量单位及其进率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合作交流完成认知过渡,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真切感受和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学生学得轻松、主动。
作者单位
祥云县城区四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片段一:创设情境,唤起经验
(课前布置学生跟着妈妈去逛超市,每人购买一件物品,并要求开据发票。)
师:同学们,你们都跟着妈妈去逛过超市,下面是1张购物发票(课件显示)。
师:从购物发票中,你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1:A同学买了5盒巧克力饼干,单价3.70元,一共是18.50元。
生2:还买了一瓶牛奶,花了6.8元。
生3:一共花了25.30元。
师:同学们说的都是些什么数呀?
生(齐):小数。(板书:小数)
师:关于小数,你们了解了些什么?
生4:我知道小数中有小数点。
生5:我会读、写小数。
师:那你就写几个小数读一读,好吗?
……
(学生读、写小数,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利用“购物发票”,使学生感知“小数”,这种真实存在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生活中的探究素材,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关于小数,你们了解了些什么?”激发了学生内存的生活经验,为展开有效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活动引入,感悟新知
师:现在我们玩“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出示一条红色彩带)这条红色彩带有多少米?谁估一估?
生1:这条彩带长1米。
生2:这条彩带长2米。
生3:这条彩带长3米。
师:凭眼睛看很难说准这条红色彩带有多长,谁能用米尺来测量它的长度?
生:(测量后回答)这条红色彩带正好2米长。
师:(又出示一条绿色彩带)这条绿色彩带又有多长?谁能估一估?
(学生估为1米;1米多一点;不到1米……)
师:我们还是请一位同学上来测量一下。
生:(测量后回答)这条绿色彩带的长是90厘米。
师:合多少米呢?
生(思索后):0.9米。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揭示:测量一件物品的长度,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90厘米还不够1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就要用小数表示。所以小数是在人们实际测量和计算中产生的。(板书:小数的产生)
评析: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游戏活动来认识小数的产生,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产生于实际需要,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和“用教材教”的教学观,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片段三: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相互说出图意。
师:(课件出示米尺图)我们先看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师:1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
师:我们看下面的问题: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6厘米呢?
(同桌互说,教师参与讨论,学生把答案写在书上,教师随后板书。)
师:(课件出示放大的米尺图)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适时引导、启发。)
师:现在请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
教师揭示:上面的例子分别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几),表示成小数就是0.1、0.01、0.001。)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是小数?
生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生2:小数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揭示出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黑板上的板书,先自己试读一遍,再读给同桌同学听,并说说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生: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师: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生: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看课本第51页,默记并填出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评析:教师以分数的初步认识、长度计量单位及其进率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合作交流完成认知过渡,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真切感受和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学生学得轻松、主动。
作者单位
祥云县城区四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