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课堂中经历“有效”的数学学习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_yan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培养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也是改善数学课堂的要求.本文结合核心素养要义,分析传统数学课堂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以情景化教学构建“真实”数学课堂为切入点,对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情景教学;有效性
  小学教育是儿童开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后期高层次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的学科中,数学是一门难度相对较高的学科,但是最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科.要动脑筋、想办法优化数学教学课堂,下功夫营造教学情景,给予学生数学学习“真实”之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实现数学知识的教授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提升小学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及意义
  核心素养,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学生将来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与重要品格,是新时期教育培养学生的必然要求.聚焦到小学生,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他们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品格和能力.随着教育转型的深入,要求小学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获得优良品德、健康身心以及扎实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应做的工作.
  培养核心素养要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融合.一方面,经过数学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小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研究分析、逻辑推导、抽象认知等多方面能力,促进他们创造力、创新力和创作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将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纳入数学教学之中,有助于改善当前数学课堂的不良现状,在优化教学思路、改善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实效方面都有巨大的帮助.因此,将培养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于是,需要探索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但是,小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都较为有限,如何贴近他们的学习特点,让数学课堂“重生”,让学生从枯燥乏味到津津有味,从一知半解到全盘吸收,实现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双促进,是老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分析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教为主、学为辅,学生学习自主性无法调动.老师按照教材以说教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充分交流,知识教授灌输有余,而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足.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严谨逻辑分析能力的课程,但往往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没有到达独立自学的地步,因此更加需要老师通过教学设计加以引导.老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少,会让学生过度的依赖老师,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相违背.其次是听课多、实践少,学生学习获得感受到限制.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载体,老师教学中缺乏适度的课外延伸,没有联系生活和学以致用的过程,容易造成学生在数学这门课中学习获得感不强烈,从而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在学习主动性和发展主体性方面动力严重缺失,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最后是重沿袭,轻改变,课堂有效性难以真正提高.尽管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一些老师在数学课程设计中没有真正把握要求,仍旧沿袭过往课程模式,在创新方式方法,进行课程研发上缺乏有效办法.数学对理性思维要求很高,课程当中无法令小学生清晰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就无法达到提高课堂效果,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创造“真实”的课堂环境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要在数学学习中培养核心素养,就需要改变课堂的模式,结合小学生学习特性,借助情景化教学,营造一种“真实”的课堂环境.所谓真实,即生活化的体现,通过情景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借助小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数学、开展学习,并由此培养他们分析、思考、创新的能力.下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对具体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用“物品”创造情景
  小学阶段的数学侧重于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算,与生活的关联度也比较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拿到教室中来,或者让学生走出教室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生活中的实物.如此,通过“物品”来营造学习情景,拉近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提高兴趣,并养成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比如在开展《认识钟表》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带来各式各样的闹钟,课堂上引导学生“讲一讲”“比一比”“找一找”.即让学生自告奋勇讲一讲自己的闹钟的特点,比一比每个人的闹钟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再找一找各个闹钟上面共同的元素,最后引出这堂课的关于钟表认识的主要内容.从自己最熟悉的物品展开,更加有利于学生认知,并通过实物观察,提高见微知著的能力.再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可以设计“寻找各种各样的角”为课堂的引入环节,让学生离开座位找一找教室里的各种“角”,并从中构建起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角.请他们到黑板上写出来(如下表),再从中总结出规律.用小学生每天能够接触到的东西丰富课堂,提高数学活动的创新性.
  (二)用活动创造情景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个阶段他们具有爱玩的天性,而且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主动性强,学习力高.因此老师可以捕捉小学生的兴趣点,增设一些数学教学活动,包括小游戏、小竞赛、小剧场等等,以此来丰富课堂内容,也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发展创新思维.
  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可能因为较难进行几何图形的联想,而感到学习困难,兴趣降低.老师可以组织开展“七巧板”的小活动,将学生们进行分组,每组分发一副七巧板,并给出一道题,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对七巧板进行“拼一拼”,对面积进行“算一算”得出最后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小组中发言、动手组合的情况,以及计算出结果的时间,在后续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提问.在进行《扇形统计图》教学时,可以开展模拟演练,让学生利用数学统计的基础知识,为学校开展某一活动出谋划策.具体案例:学校要组织一场体育比赛,希望尽可能多的同学参加,于是选择了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如下表,如果你是学校的体育老师,你会选择组织什么活动?为什么?   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要求他们根据所学计算出各类运动在抽样学生中的占比,并利于所学的知识制作“扇形统计图”,分别上台展示,为学校到底应该组织什么体育运动提出建议,并说明原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并且从中提高他们的思考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用信息化创造情景
  尽管小学阶段的数学属于启蒙阶段,但这是与后续数学教育相较而言的.但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数学始终不如语文等学科具象化.仅仅以传统的二维平面的内容去展示数学的概念,很難表达出抽象概念的全貌,以至于光靠发挥想象力去解读,学生无法清晰地认识到数学问题的本质.现在,信息化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普遍运用,教师可以借助技术红利变抽象理论为动态化、形象化的展示,引导学生开展联想,挖掘规律、探索本质.
  六年级下册中《圆柱与圆锥》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一直是教学难点,老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可以充分结合信息化教学设备,通过计算机动画图形的应用,帮助老师以动画的形式绘制几何图形,从而使其解析图形的教学变得更直观、形象,再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具有类似的特性.再如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简易方程》时,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授课.比如针对具体的方程式的解题过程制作详细的思维导图,在教学后,隐藏局部的思维导图内容,请学生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归纳,并与课前预习相联系,加深学生们的理解.
  (四)用语言创造情景
  老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数学课本身晦涩难懂,老师更应该选择生动、表述准确的语言,给学生以代入感.这就需要老师在深入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生活化的表达,或者有趣的比喻等方式,转化抽象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以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整数》的学习为例,如果只是灌输运算法则,将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老师可以调整语言,用生活中的表达方式替代.比如:在表达“1[]4 ×8=?”时,可以这样提问“老师现在有八本书,有四名同学都想要,请问每个人平均可以分到多少本 ”.即将抽象的运算转化成小学生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让他们走入老师语言所营造的情景中,在情景中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数学学习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老师以优化课堂情景为出发点,完善教学模式,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如实物引入、活动代入、信息化辅助、语言引入等吸引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切实发挥课堂优势,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体系,也可以有效提高逻辑分析和创新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芳艺.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0(48):98-99.
  [2]陈丽芳.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6):31-32.
其他文献
【摘要】對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能够促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自身的优势与价值发挥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教学情境、确保分组合理性等方式,  促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得到更好的应用,这样数学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在此背景下,怎样
【摘 要】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颁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中第二条明确规定:“严格依照课标教学。”落实课标要求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举措。教学过程必须是在课标统领下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依照课标,用好教材则尤为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目标制定  本文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为例,谈谈如何通过五步解读教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让课标要求
【摘要】中考复习是要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与归纳,形成系统性、条理性的知识体系,渗透多维度、多方法的思想方法,以便大范围地解决综合问题.笔者以“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的中考专题复习课为例,搭建不等式与方程、函数的关系,呈现不等式的不同形式,帮助学生深刻地了解不等式在初中代数学习中的角色,渗透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思想方法,构建有效的中考代数复习策略.  【关键词】不等式;函数;中考专
【摘要】压轴题的命题通常以知识生长结构为导向,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打通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道路,通过知识关系链的逻辑环环相扣,建立一条思维链,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命题设计起点低,立意高,又遵循学生思维从最近发展区走向未知发展区,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能检验和落实核心素养教学,是对深度学习效果的体现和延伸.  【关键词】命题立意;知识生长结构;核心素养;指导教学  一、题目来源  
【摘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无处不在的,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数学意识,这是新课改背景之下提出的客观要求.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综合能力,在本文中详细分析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培养,推动学生逐渐
【摘要】本文基于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为例,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数学软件的辅助、课程信息化平台及资源的利用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期有效实现三维目标,推动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不定积分;實际案例;信息化  高等数学是高职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学好高等数学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而高职生是基础相对较差的一类学生群体,缺乏学习的主动
【摘 要】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阅读教学注重的是阅读方法和技巧的传授,限制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的目的在于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修养,让“读书留痕”——批注式阅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挥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特点,立足教材而高于教材,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
【摘要】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课程思政仍处于探索改革阶段,本文结合疫情现实开展线上教学,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充分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深度思考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必要性,主要介绍在“矩阵及其应用”模块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路径,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理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为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数学;线上教学;矩阵及其应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正在经历学生时代。在学生时代,小学是基础,是人生大厦的“基石”。这个“基石”既包括知识增长,又包括人生成长。“基石”打牢了,人生大厦就不会倾斜,否则人生大厦就会有倒塌的可能。可以说,教育成功的第一阶梯就是小学。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
【摘要】我们知道,错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错题教学,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解题正确,固然可喜,而解题出现错误,也不需要可悲.因为教师可将其作为最好的学习素材,和学生一起找到错误的原因,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升华.正如心理学家盖耶所言:“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下面笔者通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