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呼唤开放式教学。因为只有在开放的教学中,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和智力的全面提高。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开放式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在以往的封闭教学状态下,教科书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来。因为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各种教学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利用网络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政治课学习提供了方便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因此我充分利用我校在电脑网络方面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例如我在教授《经济常识》第三课“公司”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们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股票的认识,我在网络上下载了有关的阅读材料,从而使学生们对课本知识有了深入的认识。二是精选报刊资源。报刊资源的优势就是时效性强,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国内外各个方面的最新动态,是政治课教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我极为重视积累一些重要报刊。如《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或是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学习以开拓知识视野。
二是教学过程的开放。以往的教学过程完全是封闭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念,学生记”,其结果是“教师累,学生苦”。不但效果不佳,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几乎被完全抹杀了。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努力在课堂教学方面大胆创新,努力营造一种具有开放性特征的课堂教学。一是师生关系的开放。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学生的信息和智慧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师,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和权威的陈旧观念。要充分尊重信任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二是师生信息交流的开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对学生的正确发言要及时肯定,错误的部分要加以引导,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不应拘泥原有的教学设计,而实现师生间信息交流的畅通无阻。三是实现学生间信息交流的开放。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应实现师生之间信息的开放,也要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开放。实现学生间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如开展讨论式、小组合作式学习。通过经验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开放中实现共同发展。四是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下课铃声绝不是课堂教学的“休止符”,教室外也绝不是教学的“禁区”。开放的教学要求把问题带出教室,走向火热的现实生活,联系国内外重要事实和现实问题。
三是进行跨学科的开放。为了适应文科综合考试的要求,就必须打破学科之间的封闭,实现政、史、地三科之间的开放。在立足政治学科的基础上,适当向历史、地理学科开放,适当渗透历史、地理学科的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文科综合的能力和开放性思维具有极大作用。因此我一直密切关注史地两科的教学内容,并重新系统学习了史地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结合高考实际,对可以进行跨学科联系的知识点和时事热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对于历史、地理两学科的知识就可以信手拈来,融入到政治课教学中。例如在学习“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针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从地理角度给学生指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原因,除人口不断增长外,还和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城市、公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面积扩大等有关;从历史角度让学生回忆,我国明清时期,通过了哪些途径增加粮食产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的开放性思维就得到了锻炼。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学生们不再拘泥于某一学科的范畴,逐渐形成了开放性的思维,从而也提高了应对文科综合高考的能力。当然,在渗透其他学科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好适度、适量、适时原则。
四是学习方式的开放。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须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际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使学生能够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如对话讨论式、参与体验式、辩论式、社会调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式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如我在讲解《哲学常识》中“集体主义”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让学生们自己编排了小品《邻里关系》,加深了对树立集体主义精神重要性的认识。还有,改变过去的那种题海战术,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选择国内外的重大热点问题为材料,设计新问题情境,答案不要求唯一,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还应该处理好开放与秩序的关系。开放不等于无序,如果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动起来,越热闹越好,那就错了。教师不应忽视自身的主导作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控课堂气氛,使学生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以上是我在探索开放式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限于水平,肯定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在以往的封闭教学状态下,教科书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来。因为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各种教学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利用网络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政治课学习提供了方便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因此我充分利用我校在电脑网络方面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例如我在教授《经济常识》第三课“公司”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们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股票的认识,我在网络上下载了有关的阅读材料,从而使学生们对课本知识有了深入的认识。二是精选报刊资源。报刊资源的优势就是时效性强,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国内外各个方面的最新动态,是政治课教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我极为重视积累一些重要报刊。如《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或是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学习以开拓知识视野。
二是教学过程的开放。以往的教学过程完全是封闭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念,学生记”,其结果是“教师累,学生苦”。不但效果不佳,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几乎被完全抹杀了。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努力在课堂教学方面大胆创新,努力营造一种具有开放性特征的课堂教学。一是师生关系的开放。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学生的信息和智慧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师,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和权威的陈旧观念。要充分尊重信任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二是师生信息交流的开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对学生的正确发言要及时肯定,错误的部分要加以引导,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不应拘泥原有的教学设计,而实现师生间信息交流的畅通无阻。三是实现学生间信息交流的开放。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应实现师生之间信息的开放,也要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开放。实现学生间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如开展讨论式、小组合作式学习。通过经验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开放中实现共同发展。四是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下课铃声绝不是课堂教学的“休止符”,教室外也绝不是教学的“禁区”。开放的教学要求把问题带出教室,走向火热的现实生活,联系国内外重要事实和现实问题。
三是进行跨学科的开放。为了适应文科综合考试的要求,就必须打破学科之间的封闭,实现政、史、地三科之间的开放。在立足政治学科的基础上,适当向历史、地理学科开放,适当渗透历史、地理学科的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文科综合的能力和开放性思维具有极大作用。因此我一直密切关注史地两科的教学内容,并重新系统学习了史地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结合高考实际,对可以进行跨学科联系的知识点和时事热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对于历史、地理两学科的知识就可以信手拈来,融入到政治课教学中。例如在学习“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针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从地理角度给学生指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原因,除人口不断增长外,还和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城市、公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面积扩大等有关;从历史角度让学生回忆,我国明清时期,通过了哪些途径增加粮食产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的开放性思维就得到了锻炼。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学生们不再拘泥于某一学科的范畴,逐渐形成了开放性的思维,从而也提高了应对文科综合高考的能力。当然,在渗透其他学科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好适度、适量、适时原则。
四是学习方式的开放。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须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际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使学生能够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如对话讨论式、参与体验式、辩论式、社会调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式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如我在讲解《哲学常识》中“集体主义”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让学生们自己编排了小品《邻里关系》,加深了对树立集体主义精神重要性的认识。还有,改变过去的那种题海战术,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选择国内外的重大热点问题为材料,设计新问题情境,答案不要求唯一,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还应该处理好开放与秩序的关系。开放不等于无序,如果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动起来,越热闹越好,那就错了。教师不应忽视自身的主导作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控课堂气氛,使学生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以上是我在探索开放式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限于水平,肯定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