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语文的改革已历时多年,但仍然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探索阶段。文章从大学语文改革的缘由及目的说起,指出了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四大误区,提出了“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改革新观点,并强调了实施“读说写”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得出“读说写”三位一体乃是大学语文的复兴之路。
关键词:读说写;三位一体;大学语文;复兴之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90-02
大学语文作为各类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在大学生的能力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又是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史上,大学语文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是,当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大学语文已面临重重挑战,它的重要性及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质疑,它的生存已受到严重的威胁。虽然教育部门及一些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及其战略意义,但是如果不从大学语文本身进行顺应时代的修正和改革,大学语文的被轻视和边缘化现状就不会彻底解除。在探索大学语文改革的过程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也出现了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盲目冒进的现象。我认为,大学语文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墨守成规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又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目前,有一种所谓的“颠覆式”改革的论调很流行,这一论调一味地强调改革,大有将传统大学语文全盘否定的态势,这显然也是有失公允的。下面,我想从读、说、写相互协调的角度谈谈对大学语文改革的思考,以寻求大学语文的复兴之路。
一、大学语文改革的缘由及目的
无风不起浪,无火不生烟,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缘由,也就是有一个促使它发生的背景。任何改革也都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实施的,那种盲目的为改革而改革的做法简直就是胡闹。大学语文的改革也是一样,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改革的缘由及目的。
(一)大学语文改革的缘由
大学语文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课程,在过去那个较为封闭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大学语文也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己任,为培养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这一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更是日新月异,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必须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改革,大学语文也必须为完成其新的历史任务而创新。
(二)大学语文改革的目的
传统的大学语文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其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对于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重视不够甚至根本置之不理。而当今社会除了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上积累较为雄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技巧。显而易见,大学语文改革的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要改变传统大学语文只重视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局面,而要把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也纳入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以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
二、大学语文改革的误区
语文教学界的同仁们早就致力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使大学语文教学向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一步步地靠近,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但是也要看到,在大学语文改革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偏误,这些偏误需要我们及时地给予纠正,使大学语文的改革早日走上坦途。
(一)“颠覆式”的改革
为什么要对大学语文进行改革?是因为传统的大学语文已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整合融入新的要素,弥补传统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缺失。而所谓“颠覆式”的改革,过分强调改革而忽视了继承,甚至将传统的大学语文全盘否定。在这种论调的支持下,改革者将大学语文改得面目全非,甚至看不出它还是大学语文。比如,轻视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排斥古典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的选篇上极端地厚今薄古,混淆了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区别,内容显得随意而浅薄。
对大学语文进行改革是正确而必要的,但改革是要讲科学的,不能任意而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是大学语文的核心,古典作品是阅读鉴赏的重点,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将其排除在外,它永远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者要戒除好大喜功的心态,不要认为改得越多、改得越与众不同就越好、就越有功。
(二)“换汤不换药式”的改革
“换汤不换药式”的改革是大学语文改革的另一种误区。这种改革的表现是,它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打破了文学作品的一元化模式,融入了口才训练和应用文写作的内容。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却依然按照传统大学语文的模式授课,而把新增加的说和写的内容置于后台或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这种改革的结果是,大学语文依然是文学作品一元化,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依然无法通过课堂得到提高。这种改革只能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而已。
(三)“化妆式”的改革
所谓的“化妆式”的改革,是指在改革的过程中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比如,在教材方面,喜欢多搞几个栏目、多加几个知识链接,而实质性的内容却没有什么新意和实用价值。在授课方式方面,抛弃了黑板和粉笔,采用多媒体教学,而课件要么是教材的压缩,要么是能让学生开心但无文化内涵的影像资料。其实花哨和娱乐绝不等于大学语文,改革者切勿哗众取宠而贻笑大方。
(四)“生搬硬套式”的改革
大学语文是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因此重视大学语文与专业课的配合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改革者把这种配合过分地夸大了,结果其改革成了不顾学科特点的“生搬硬套式”的改革。比如,他们不仅在教材的构架上模仿工科教材,而且还要求大学语文的教学要“产学研”相结合,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强调大学语文配合专业教学、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正确的,但不能邯郸学步,忘记了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三、大学语文改革的坦途——“读说写”三位一体
所有的语言教学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于学习母语的大学生来说,听和译的学习应置于后台,而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读说写上,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说和写的能力,其最高境界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一)“读说写”三位一体应该成为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
就大学生目前的能力结构及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来看,大学语文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说话能力或口才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这三种能力的重任。虽然这对于一门大学语文课来说似乎负担过于沉重,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把对学生的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交给三门课去完成,这对于大多数的院校来说是办不到的,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教学时数可供分配。因此,大学语文便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重任,“读说写”三位一体也应该成为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
(二)“读说写”三位一体符合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
对于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学语文课程只是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都不应该占去太多的学时。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语文只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要求他们去钻研高深的文学理论,也不要求他们成为演说家或文学家。只要他们能顺利地进行阅读鉴赏、能熟练地进行一般的口语表达、能准确而快速地写出常用的应用文章就可以了。所以,“读说写”三位一体的模式,既可以节约学时又可以突出能力培养这个重点,是符合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的。
(三)“读说写”三位一体顺应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传统大学语文以文学鉴赏为重点,内容以古典作品为主,其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过于死板和沉闷,已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对大学语文进行“读说写”三位一体的改革之后,不仅仅是融入了说和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读说写”三位一体的模式之所以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是因为这种模式灵活多变、互动性较强,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学生在不断的参与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正好顺应了当代大学生喜欢自我展示的性格特点和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四)“读说写”三位一体提高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传统大学语文的授课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难以激发其思考与参与的热情,从而严重地影响到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模式之后,这种局面就大为改观,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这是因为,这种新的模式使得教师在授课时有了更多的灵活应变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及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
“读说写”三位一体模式的优点除了高度综合了学生应当具备的语言能力,而且具有传统大学语文或读、说、写三项能力训练单独设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大学语文不仅内容单一,而且教学手法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很难通过教学内容的互动及师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读、说、写三项能力训练单独设课也同样存在单打一的弊端,虽然可以进行师生互动,但却很难或不便在内容上进行互动。当采用了“读说写”三位一体模式之后。我们便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师生之间、内容之间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机会,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师生互动是久已有之的,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讨论和质疑等。而“读说写”内容之间的互动却不是非常流行,也不是人人都能熟练驾驭的,但这确实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这种互动可以是读说之间、读写之间和说写之间的两种形式的互动,也可以是读说写三种形式的综合性互动。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熟练地驾驭这种互动,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且能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四、实施“读说写”三位一体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我们极力推荐“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但也不能盲目地加以使用,在运用这种模式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师生的心理准备
多年来,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虽然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满,但要他们仓促的接受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同样会有难度。因此,必须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并详细地说明这种模式的操作过程,使他们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材的准备
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的专门教材,这种专门教材不能只是将读说写三方面的内容堆砌在教材之中就算完事,而是要经过缜密地思考,使这三方面的内容既分属不同的教学模块,又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水乳交融、多方互动。
(三)设施的准备
“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对教学设施还有一些小小的要求。特别是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方面,需要一个便于学生相互交流的场所和功能完备的多媒体扩音设备,这是因为,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大多都是大班授课,没有良好的扩音设备,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
总之,“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是符合当前各高校的教学实际的,也是具备可行性的,“读说写”三位一体将成为大学语文的复兴之路。
关键词:读说写;三位一体;大学语文;复兴之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90-02
大学语文作为各类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在大学生的能力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又是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史上,大学语文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是,当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大学语文已面临重重挑战,它的重要性及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质疑,它的生存已受到严重的威胁。虽然教育部门及一些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及其战略意义,但是如果不从大学语文本身进行顺应时代的修正和改革,大学语文的被轻视和边缘化现状就不会彻底解除。在探索大学语文改革的过程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也出现了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盲目冒进的现象。我认为,大学语文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墨守成规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又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目前,有一种所谓的“颠覆式”改革的论调很流行,这一论调一味地强调改革,大有将传统大学语文全盘否定的态势,这显然也是有失公允的。下面,我想从读、说、写相互协调的角度谈谈对大学语文改革的思考,以寻求大学语文的复兴之路。
一、大学语文改革的缘由及目的
无风不起浪,无火不生烟,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缘由,也就是有一个促使它发生的背景。任何改革也都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实施的,那种盲目的为改革而改革的做法简直就是胡闹。大学语文的改革也是一样,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改革的缘由及目的。
(一)大学语文改革的缘由
大学语文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课程,在过去那个较为封闭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大学语文也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己任,为培养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这一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更是日新月异,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必须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改革,大学语文也必须为完成其新的历史任务而创新。
(二)大学语文改革的目的
传统的大学语文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其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对于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重视不够甚至根本置之不理。而当今社会除了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上积累较为雄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技巧。显而易见,大学语文改革的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要改变传统大学语文只重视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局面,而要把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也纳入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以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
二、大学语文改革的误区
语文教学界的同仁们早就致力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使大学语文教学向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一步步地靠近,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但是也要看到,在大学语文改革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偏误,这些偏误需要我们及时地给予纠正,使大学语文的改革早日走上坦途。
(一)“颠覆式”的改革
为什么要对大学语文进行改革?是因为传统的大学语文已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整合融入新的要素,弥补传统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缺失。而所谓“颠覆式”的改革,过分强调改革而忽视了继承,甚至将传统的大学语文全盘否定。在这种论调的支持下,改革者将大学语文改得面目全非,甚至看不出它还是大学语文。比如,轻视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排斥古典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的选篇上极端地厚今薄古,混淆了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区别,内容显得随意而浅薄。
对大学语文进行改革是正确而必要的,但改革是要讲科学的,不能任意而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是大学语文的核心,古典作品是阅读鉴赏的重点,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将其排除在外,它永远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者要戒除好大喜功的心态,不要认为改得越多、改得越与众不同就越好、就越有功。
(二)“换汤不换药式”的改革
“换汤不换药式”的改革是大学语文改革的另一种误区。这种改革的表现是,它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打破了文学作品的一元化模式,融入了口才训练和应用文写作的内容。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却依然按照传统大学语文的模式授课,而把新增加的说和写的内容置于后台或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这种改革的结果是,大学语文依然是文学作品一元化,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依然无法通过课堂得到提高。这种改革只能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而已。
(三)“化妆式”的改革
所谓的“化妆式”的改革,是指在改革的过程中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比如,在教材方面,喜欢多搞几个栏目、多加几个知识链接,而实质性的内容却没有什么新意和实用价值。在授课方式方面,抛弃了黑板和粉笔,采用多媒体教学,而课件要么是教材的压缩,要么是能让学生开心但无文化内涵的影像资料。其实花哨和娱乐绝不等于大学语文,改革者切勿哗众取宠而贻笑大方。
(四)“生搬硬套式”的改革
大学语文是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因此重视大学语文与专业课的配合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改革者把这种配合过分地夸大了,结果其改革成了不顾学科特点的“生搬硬套式”的改革。比如,他们不仅在教材的构架上模仿工科教材,而且还要求大学语文的教学要“产学研”相结合,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强调大学语文配合专业教学、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正确的,但不能邯郸学步,忘记了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三、大学语文改革的坦途——“读说写”三位一体
所有的语言教学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于学习母语的大学生来说,听和译的学习应置于后台,而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读说写上,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说和写的能力,其最高境界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一)“读说写”三位一体应该成为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
就大学生目前的能力结构及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来看,大学语文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说话能力或口才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这三种能力的重任。虽然这对于一门大学语文课来说似乎负担过于沉重,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把对学生的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交给三门课去完成,这对于大多数的院校来说是办不到的,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教学时数可供分配。因此,大学语文便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重任,“读说写”三位一体也应该成为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
(二)“读说写”三位一体符合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
对于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学语文课程只是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都不应该占去太多的学时。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语文只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要求他们去钻研高深的文学理论,也不要求他们成为演说家或文学家。只要他们能顺利地进行阅读鉴赏、能熟练地进行一般的口语表达、能准确而快速地写出常用的应用文章就可以了。所以,“读说写”三位一体的模式,既可以节约学时又可以突出能力培养这个重点,是符合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的。
(三)“读说写”三位一体顺应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传统大学语文以文学鉴赏为重点,内容以古典作品为主,其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过于死板和沉闷,已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对大学语文进行“读说写”三位一体的改革之后,不仅仅是融入了说和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读说写”三位一体的模式之所以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是因为这种模式灵活多变、互动性较强,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学生在不断的参与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正好顺应了当代大学生喜欢自我展示的性格特点和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四)“读说写”三位一体提高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传统大学语文的授课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难以激发其思考与参与的热情,从而严重地影响到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模式之后,这种局面就大为改观,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这是因为,这种新的模式使得教师在授课时有了更多的灵活应变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及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
“读说写”三位一体模式的优点除了高度综合了学生应当具备的语言能力,而且具有传统大学语文或读、说、写三项能力训练单独设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大学语文不仅内容单一,而且教学手法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很难通过教学内容的互动及师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读、说、写三项能力训练单独设课也同样存在单打一的弊端,虽然可以进行师生互动,但却很难或不便在内容上进行互动。当采用了“读说写”三位一体模式之后。我们便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师生之间、内容之间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机会,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师生互动是久已有之的,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讨论和质疑等。而“读说写”内容之间的互动却不是非常流行,也不是人人都能熟练驾驭的,但这确实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这种互动可以是读说之间、读写之间和说写之间的两种形式的互动,也可以是读说写三种形式的综合性互动。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熟练地驾驭这种互动,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且能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四、实施“读说写”三位一体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我们极力推荐“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但也不能盲目地加以使用,在运用这种模式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师生的心理准备
多年来,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虽然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满,但要他们仓促的接受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同样会有难度。因此,必须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并详细地说明这种模式的操作过程,使他们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材的准备
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的专门教材,这种专门教材不能只是将读说写三方面的内容堆砌在教材之中就算完事,而是要经过缜密地思考,使这三方面的内容既分属不同的教学模块,又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水乳交融、多方互动。
(三)设施的准备
“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对教学设施还有一些小小的要求。特别是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方面,需要一个便于学生相互交流的场所和功能完备的多媒体扩音设备,这是因为,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大多都是大班授课,没有良好的扩音设备,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
总之,“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是符合当前各高校的教学实际的,也是具备可行性的,“读说写”三位一体将成为大学语文的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