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信息教材《计算机小画家》第8课《彩色橡皮》。“彩色橡皮”工具是画图基本工具中的一个。考虑到对图像色彩的处理,一个封闭的区域可以直接用“颜色填充”工具完成,因此在制作素材时特意将需要擦除的色彩制作得零散、不易使用“颜色填充”工具,从而引出需要一个能够快速修改图像的工具,运用“彩色橡皮”工具可以实现快速擦除图像的效果。
●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矩形、填充、橡皮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绘图制作。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乐于尝试,渴望掌握画图软件中更多绘画技巧。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知道“彩色橡皮”工具与“橡皮”工具的区别;进一步了解在“彩色橡皮”工具中,前景色与背景色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擦除油漆”的任务,学会“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装饰自己的家”的练习中,了解“彩色橡皮”工具的作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设想、勤于动手操作,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彩色橡皮”工具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关系。
●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到老师今天的装扮有些特别,你们猜一猜老师今天要做什么呢?(播放课件《我是一个粉刷匠》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做个粉刷匠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对整节课的学习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任务驱动,获取新知
任务一:擦帽子上的油漆
师:画面中的小粉刷匠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帽子上都是油漆,你能利用画图中学过的工具把它擦干净吗?
通过思考,学生可能会得到以下方法。
方法一:“用颜色填充”工具修改。这种方法不能够很快擦干净。
方法二:“画笔”工具修改。这种方法容易画出边。
方法三:“橡皮”工具修改。这种方法容易擦出边。
设计意图:学生正处在一个兴奋的状态中,通过擦油漆任务,他们的学习热情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任务二:擦衣服上的油漆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帽子像崭新的一样了。你们能帮助他把衣服也擦干净吗?
由于油漆颜色不同,衣服颜色不同,因此学生在操作中对于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选取会遇到困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请一名学生上来试着给课件中的粉刷匠擦除衣服上的油漆。同时提问:油漆和衣服,谁是前景色?谁是背景色?衣服上有几种油漆颜色?要几次用到“彩色橡皮”工具?
举例说明:前景色是漆的颜色,背景色是衣服本身的颜色。
设计意图:此环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具展示,突破难点的学习,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巩固拓展,综合应用
任务三:粉刷自己的家
师:在家里,我们每人都有可能不小心洒上一些脏东西,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彩色橡皮”工具将它们擦除掉并利用你会的绘图工具将房间粉刷得更漂亮,添加一些装饰品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分层次的教学。让大部分学生掌握新知,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从而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在这个环节寻找知识遗漏,寻求教师帮助。
4.交流评价,总结提高
本节课的结尾,学生可以离开座位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出示评价标准,通过评价环节,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肯定与鼓励。
● 教学反思
本课我以“我是一个粉刷匠”的情境导入课堂,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氛围。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其实只是个引导者,更多的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去实践,充分体现了学案导学的思想和理念。
但在本节课中还是有不少不足的地方。
1.讲解“彩色橡皮”工具时不到位
本课在新授部分时,我想通过学生利用填充、刷子、填充工具等对油漆进行擦除,由于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从而引出“彩色橡皮”工具,通过对比,能够让学生从工具的基本作用上理解每一种工具的特性,从而渗透不同工具的应用。而课堂中我的讲授并没有更深层地将不同的工具进行比较和说明,因此,学生对于“彩色橡皮”工具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学习此工具并不能很好地理解。
2.点评要详细明确,注意学科的整合
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对于美术方面的学习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指点,如颜色搭配、设计合理等方面。对于此环节,我觉得还应该针对学生的作品,从使用不同工具画出的同一内容角度进行比较和点评,让学生学会选择相应的工具进行绘画。
点评
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运用歌曲《我是一个粉刷匠》创设情境,贯穿教学课堂的始末,起到了较好的整合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情境为基础,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对本课知识的传授以及信息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奇妙橡皮”快速擦除图像,懂得运用“彩色橡皮”来修饰、美化图像;其教学任务的设置是层层递进的,学习程度由易到难,符合认知规律,且与“粉刷匠”内容层层相扣,学生感兴趣,便于学生掌握。教师在本课中设置了不同的擦除任务,难度逐层递进,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本节课有所收获,充分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相信学生在学习这堂课时,学习兴趣会很高,效率应该也不错,但是在这堂课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1.师生互动要加强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时常只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教师自身的作用,以为只需简单地下达一个命令,就可以叫学生去完成,这样的教学组织,势必使学生学习放任自流,学习难有成效,比较不容易达到学习目的,这点任课教师要多注意。
2.教师的点拨要有力度
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生自主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组织与点拨也非常重要。在本课中,如果教师能点拨得当,那么就可以使学生事半功倍,因此教师的点拨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要有深度,点拨到点上,如此就便于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知识创新的天地。
本课选自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信息教材《计算机小画家》第8课《彩色橡皮》。“彩色橡皮”工具是画图基本工具中的一个。考虑到对图像色彩的处理,一个封闭的区域可以直接用“颜色填充”工具完成,因此在制作素材时特意将需要擦除的色彩制作得零散、不易使用“颜色填充”工具,从而引出需要一个能够快速修改图像的工具,运用“彩色橡皮”工具可以实现快速擦除图像的效果。
●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矩形、填充、橡皮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绘图制作。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乐于尝试,渴望掌握画图软件中更多绘画技巧。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知道“彩色橡皮”工具与“橡皮”工具的区别;进一步了解在“彩色橡皮”工具中,前景色与背景色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擦除油漆”的任务,学会“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装饰自己的家”的练习中,了解“彩色橡皮”工具的作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设想、勤于动手操作,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彩色橡皮”工具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关系。
●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到老师今天的装扮有些特别,你们猜一猜老师今天要做什么呢?(播放课件《我是一个粉刷匠》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做个粉刷匠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对整节课的学习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任务驱动,获取新知
任务一:擦帽子上的油漆
师:画面中的小粉刷匠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帽子上都是油漆,你能利用画图中学过的工具把它擦干净吗?
通过思考,学生可能会得到以下方法。
方法一:“用颜色填充”工具修改。这种方法不能够很快擦干净。
方法二:“画笔”工具修改。这种方法容易画出边。
方法三:“橡皮”工具修改。这种方法容易擦出边。
设计意图:学生正处在一个兴奋的状态中,通过擦油漆任务,他们的学习热情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任务二:擦衣服上的油漆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帽子像崭新的一样了。你们能帮助他把衣服也擦干净吗?
由于油漆颜色不同,衣服颜色不同,因此学生在操作中对于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选取会遇到困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请一名学生上来试着给课件中的粉刷匠擦除衣服上的油漆。同时提问:油漆和衣服,谁是前景色?谁是背景色?衣服上有几种油漆颜色?要几次用到“彩色橡皮”工具?
举例说明:前景色是漆的颜色,背景色是衣服本身的颜色。
设计意图:此环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具展示,突破难点的学习,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巩固拓展,综合应用
任务三:粉刷自己的家
师:在家里,我们每人都有可能不小心洒上一些脏东西,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彩色橡皮”工具将它们擦除掉并利用你会的绘图工具将房间粉刷得更漂亮,添加一些装饰品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分层次的教学。让大部分学生掌握新知,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从而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在这个环节寻找知识遗漏,寻求教师帮助。
4.交流评价,总结提高
本节课的结尾,学生可以离开座位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出示评价标准,通过评价环节,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肯定与鼓励。
● 教学反思
本课我以“我是一个粉刷匠”的情境导入课堂,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氛围。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其实只是个引导者,更多的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去实践,充分体现了学案导学的思想和理念。
但在本节课中还是有不少不足的地方。
1.讲解“彩色橡皮”工具时不到位
本课在新授部分时,我想通过学生利用填充、刷子、填充工具等对油漆进行擦除,由于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从而引出“彩色橡皮”工具,通过对比,能够让学生从工具的基本作用上理解每一种工具的特性,从而渗透不同工具的应用。而课堂中我的讲授并没有更深层地将不同的工具进行比较和说明,因此,学生对于“彩色橡皮”工具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学习此工具并不能很好地理解。
2.点评要详细明确,注意学科的整合
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对于美术方面的学习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指点,如颜色搭配、设计合理等方面。对于此环节,我觉得还应该针对学生的作品,从使用不同工具画出的同一内容角度进行比较和点评,让学生学会选择相应的工具进行绘画。
点评
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运用歌曲《我是一个粉刷匠》创设情境,贯穿教学课堂的始末,起到了较好的整合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情境为基础,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对本课知识的传授以及信息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奇妙橡皮”快速擦除图像,懂得运用“彩色橡皮”来修饰、美化图像;其教学任务的设置是层层递进的,学习程度由易到难,符合认知规律,且与“粉刷匠”内容层层相扣,学生感兴趣,便于学生掌握。教师在本课中设置了不同的擦除任务,难度逐层递进,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本节课有所收获,充分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相信学生在学习这堂课时,学习兴趣会很高,效率应该也不错,但是在这堂课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1.师生互动要加强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时常只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教师自身的作用,以为只需简单地下达一个命令,就可以叫学生去完成,这样的教学组织,势必使学生学习放任自流,学习难有成效,比较不容易达到学习目的,这点任课教师要多注意。
2.教师的点拨要有力度
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生自主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组织与点拨也非常重要。在本课中,如果教师能点拨得当,那么就可以使学生事半功倍,因此教师的点拨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要有深度,点拨到点上,如此就便于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知识创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