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深度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将这一理念融入语文教学中,不仅能使语文教学本身大放异彩,还能使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产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理解。有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地把“深度学习”的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而使语文教学奏响“高效课堂”的主旋律。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深度学习”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而诞生的新理念,落实“深度学习”是学科教学的题中之义。如果教师不能把“深度学习”落到实处,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处于形式化、流程化、机械化、简单化的状态之中。如此一来,学生只能对所学语文知识产生肤浅表层的认识与理解。为了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教师应当把“深度学习”理念落到实处。
1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当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各种考点,而应该把获取知识的方法告诉学生。然而,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往往只顾考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不束缚于“教学业绩”的牢笼里,并积极主动地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就各种疑难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既能获得“鱼”,又能获得“渔”,可谓一举多得,而这均得益于“深度学习”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
2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2.1创新教法营造良好情境,激活深度学习之思维
随着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学校对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地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以不落俗套、不拘一格为原则,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激活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使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
例如,教师在施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时候,就以全新的教学方法替代了“灌输”这一陈旧的模式,从而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上课伊始,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拉开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序幕。教师对学生说:“有这么一座园林,兼具中西风格,融合南北气象,恰似人间仙境。说它美丽,可“美丽”又不足以表达它的美丽;说它神奇,可“神奇”又不足以说明它的神奇。这究竟是哪座园林呢?请看大屏幕。”之后,教师向学生播放《圆明园》纪录片。在讲授环节中,教师创设了互动情境,与学生就如下几个话题进行互动: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展现了昔日的圆明园?作者借助圆明园的毁灭想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你从《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在就这些话题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友好互动。有的学生说:“本篇课文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面是写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神奇美丽,实际上是反衬出美好事物被毁灭的悲哀。而进行毁灭的正是外国侵略者,这就让读者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以史为鉴,不忘历史,心怀一份民族使命感与真挚爱国情。”有的学生说:“课文既描绘了昔日圆明园的美丽与辉煌,也写了圆明园被毁的悲惨遭遇。美好的事物被硬生生地毁灭了!對比之下,一种爱憎分明之情流淌于字里行间,展现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阅读思维。
2.2转变学法开展小组合作,美化深度学习之生态
小学语文教师在践行“深度学习”理念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改变学生“坐井观天”之状态,破解学生“闭门造车”之困局,从而使学生在自由自在的课堂生态中进行合作学习、深度探究。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暮江吟》这一课的时候,主要扮演了引导者与观察者的角色,而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首先,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组内进行角色的分配。有的担任记录员,有的担任发言员,有的担任协调员,还有的担任组内主持人。大家各有分工,各有任务。其次,各个小组就《暮江吟》有关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以热情的姿态进行发言、讨论、探究。有的小组成员自告奋勇,首先就《暮江吟》的写作背景进行了发言;而后有的小组成员就《暮江吟》的语言美进行了分析;还有的小组成员竟然从诗画结合的角度对《暮江吟》进行了赏析。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大家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更使深度学习之理念有了具体可见的物质载体。
3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刻地体悟深度学习这一理念,对深度学习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与探究,使学习方法呈现新颜,并对教研活动进行有效创新,从而推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而使学生捕捉语文知识之趣,深挖语文知识之美。
参考文献
[1]杜海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
[2]刘亚丽.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6)∶35-36.
贵州黔西南望谟县乐元镇中心小学 陈华丽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深度学习”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而诞生的新理念,落实“深度学习”是学科教学的题中之义。如果教师不能把“深度学习”落到实处,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处于形式化、流程化、机械化、简单化的状态之中。如此一来,学生只能对所学语文知识产生肤浅表层的认识与理解。为了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教师应当把“深度学习”理念落到实处。
1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当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各种考点,而应该把获取知识的方法告诉学生。然而,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往往只顾考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不束缚于“教学业绩”的牢笼里,并积极主动地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就各种疑难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既能获得“鱼”,又能获得“渔”,可谓一举多得,而这均得益于“深度学习”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
2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2.1创新教法营造良好情境,激活深度学习之思维
随着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学校对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地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以不落俗套、不拘一格为原则,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激活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使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
例如,教师在施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时候,就以全新的教学方法替代了“灌输”这一陈旧的模式,从而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上课伊始,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拉开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序幕。教师对学生说:“有这么一座园林,兼具中西风格,融合南北气象,恰似人间仙境。说它美丽,可“美丽”又不足以表达它的美丽;说它神奇,可“神奇”又不足以说明它的神奇。这究竟是哪座园林呢?请看大屏幕。”之后,教师向学生播放《圆明园》纪录片。在讲授环节中,教师创设了互动情境,与学生就如下几个话题进行互动: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展现了昔日的圆明园?作者借助圆明园的毁灭想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你从《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在就这些话题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友好互动。有的学生说:“本篇课文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面是写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神奇美丽,实际上是反衬出美好事物被毁灭的悲哀。而进行毁灭的正是外国侵略者,这就让读者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以史为鉴,不忘历史,心怀一份民族使命感与真挚爱国情。”有的学生说:“课文既描绘了昔日圆明园的美丽与辉煌,也写了圆明园被毁的悲惨遭遇。美好的事物被硬生生地毁灭了!對比之下,一种爱憎分明之情流淌于字里行间,展现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阅读思维。
2.2转变学法开展小组合作,美化深度学习之生态
小学语文教师在践行“深度学习”理念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改变学生“坐井观天”之状态,破解学生“闭门造车”之困局,从而使学生在自由自在的课堂生态中进行合作学习、深度探究。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暮江吟》这一课的时候,主要扮演了引导者与观察者的角色,而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首先,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组内进行角色的分配。有的担任记录员,有的担任发言员,有的担任协调员,还有的担任组内主持人。大家各有分工,各有任务。其次,各个小组就《暮江吟》有关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以热情的姿态进行发言、讨论、探究。有的小组成员自告奋勇,首先就《暮江吟》的写作背景进行了发言;而后有的小组成员就《暮江吟》的语言美进行了分析;还有的小组成员竟然从诗画结合的角度对《暮江吟》进行了赏析。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大家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更使深度学习之理念有了具体可见的物质载体。
3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刻地体悟深度学习这一理念,对深度学习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与探究,使学习方法呈现新颜,并对教研活动进行有效创新,从而推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而使学生捕捉语文知识之趣,深挖语文知识之美。
参考文献
[1]杜海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
[2]刘亚丽.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6)∶35-36.
贵州黔西南望谟县乐元镇中心小学 陈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