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做好高考散文阅读题的常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高考结束后,老师家长总问学生老生常谈的问题:试卷好做吗?学生大都苦笑一下:做是做了,对不对不太清楚。其实何止学生不清楚,说实在话,假如让老师做,也很难吃准。要么在高考阅卷中,为什么要添加许多“额外”的答案呢?因为连出卷专家经过少日日夜夜苦思冥想定下的答案也很难十全十美,所以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难免有缺失,只是多少而已,不足为奇。
  然而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同样专家们在出卷时也该有“路”,学生答题时也应该遵其“路”。
  那么出卷的专家出题有什么“路”呢?我们不妨对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江苏高考语文卷中的散文阅读题作一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出题的规律。
  一、2008年汪曾祺写的散文《侯银匠》考题如下:
  1.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分)
  3.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二、2009年张笑天写的散文《都江堰》考题如下:
  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
  三、2010年阿城写的散文《溜索》考题如下:
  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6分)
  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
  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从上面考试题目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特点: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题干中出现的基本概念的内涵。譬如什么叫表现手法,什么叫思想感情,什么叫深层含意,什么叫修辞手法,什么叫直抒胸臆。如果这些概念的含意你不太清楚,那么答案的时候你就犯迷糊了,因此掌握语文的相关概念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要弄清楚出题者出题的角度及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主要是考查“写了什么”。它主要是考查散文的内容。如2008年《侯银匠》中的第三小题“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以及第一小题第四小题的相关内容;2009年《都江堰》中的第二小题“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要回答这一类的问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这样做就不会出现答非所问了。
  在答题时应该遵循基本的答题程序。第一步,回答主要写了什么对象,第二步,回答对象有什么特点,第三步,要回答作者什么情感。
  附上文的答案分别如下:
  ①要花轿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2008年《侯银匠》第三题)
  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2009年《上善若水》第二题)
  第二是考查“怎么写的”。它主要是考查写作特色。2009年的第一小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以及第三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2010年的第一小题“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以及第二小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要回答这一类问题时,我们就要掌握写作手法的特点。其回答的程序一般为:第一步,要指出使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步,要回答其作用;第三步,结合文本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人事景物的精神。(如果只要求你写出其手法就另当别论了。)
  附上文的相应答案分别如下:
  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2009年《上善若水》第一题)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2009年《上善若水》第三题)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角、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2010年《溜索》第一题)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其作用有二:①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②与“我”战战兢兢相互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2010年《溜索》第二题)
  第三是考查“为什么这样写”。这主要是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如2008年第二小题“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以及“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2009年第四小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2010年第三小题“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以及第四小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就应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也是分析的最难点,因此学生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要综合运用“查”、“读”、“品”、“悟”的能力。“查”就是查作者的写作背景,这为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读”就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一步把握散文的内容,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就是抓住关键词进行猜测,领悟作者此时此际的心情;“悟”就是读者要运用想象与联想的手法,尽可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其人生的体悟。这也是非常高的要求。假如能做到以上几个要求,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当然我们在答题时应该遵循基本的答题程序。首先指出题目中的内容使用了什么写法(用术语),其次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所在,然后结合文章主旨对其作用进行总结。
  附上文的答案分别如下:
  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②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2008年《侯银匠》第二题)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2008年《侯银匠》第三小题)
  以水比喻“上善”,即指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2009年《上善若水》第四小题)
  ①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②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③瞟一眼吼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④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狂豪迈。(2010年《溜索》第三小题)
  深刻意蕴: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队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的崇高的赞美。②领队、精瘦的汉子: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本文所写的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2010年《溜索》第四小题)
  因此解读散文,只要掌握散文的相关知识概念,掌握阅读散文的规律,同时遵循出卷专家的“思路”,再经过若干时段的有效训练,你要想考不好都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首先是要转变教学观念  真正与时代精神相称的教育观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如何看待学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一旦我们能够树立这种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的教育观,则现实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就会减少乃至消失。在真正坚持学生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就是教育真正的主人,这也回归到了“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教育定义的本来
【内容摘要】江苏“五严禁令”后,学生在校时间、作业减少了,负担减轻了。但“减负”并不意味着“减质”,老师迫切需要加强课前指导,课堂增效,课后巩固。只有转变传统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教师积极配合指导,才能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 高效 课堂 减负    2009年6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发出“五严禁令”①。一石激起千层浪,全新的规定,
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和听力技能策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教师,不妨可以借鉴以下这些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听力教学前的准备  首先,对学生的听力现状做一次摸底调查,这一步骤必不可少。具体分析材料的内容和难度是否适合学生使用,材料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据此对某些材料删减或通过适当的调整来降低难度和要求,以防挫伤学生的信心。开始时可以选
今年3月28日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汛情、灾情严重,特别是进入6月,西南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哪里有险情就冲锋在哪里,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为了尽最大力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人民子弟兵以灾情为号令,闻讯而动,向险而行。他们从祖国各地迅速集结、昼夜兼程、马不停蹄驰援抗洪抢险一线;他们与时间赛跑,同洪水较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
【内容摘要】德育教育中的班级管理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教师管得太严,强调“师律”;二是过于注重自主管理;由此笔者提出循序渐进的“三律”——“师律”“生律”“自律”的班级管理招术,三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且循序渐进。  【关键词】班级管理 师律 生律 自律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更是德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两个极端:一、班主任管理学
前段时间听了本校老师一节语文课。听完后,不论是听课的老师,学生,还是上课的老师都给人以同一种感觉,那就是——累!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风筝》的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进行了朗读和字词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堂课,老师备教材备得很充分,可是一上课,老师就发现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设去进行思考,他们的回答很多都让老师“没有想到”,所以措手不及的老师只好对学生强拉硬拽,迫使他们走进自己为他们设置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和解释。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自主进行的。教学不是传递知识,而是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速度相当的快,这和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系统认识有关,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是非常零散的,感觉它们之间彼此是互不相关的,认为会做题目就行了。但往往结果是有些学生很用功,做了很多题目
古诗鉴赏的复习难度很大,高考得分也较低。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复习效果,得到理想的分数?  一、把握文体,积累知识  古诗鉴赏的诗歌材料不管是诗、词、还是散曲,它们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鉴于这一点,我们得出古诗鉴赏必须注意的五大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五点的把握对于老师来说不是难事,而学生在复习时,大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国教育界早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点,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法律上明确规定:使受教育的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在基础教育中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为了贯彻国家的义务教育方针,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切实可行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