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对学生“量感”提出了要求,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感受“量”,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基于此,本文秉承体验式教学理念,从生活实物、数学活动、逻辑关系三个方面提出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旨在加强“量感”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量感
引言:“量感”是指对“量”的直观性感受,屬于数学感觉,具体代指学生对长度、质量、面积等单位的感知,在以往教学中,多注重知识的讲授与应用,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有所忽略,导致学生面对“量”的学习中经常出现错误,此时教师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培养学生“量感”,以此增强教学实效。
一、生活实物加强“量”的感知
(一)实物对比
通过实物对比可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计量单位与生活实物间的关系,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效果较好。在《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中,学生需掌握“毫升”这一计量单位,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提前准备量杯、吸管、水等仪器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吸管吸取量杯中的水,取出1毫升,并要求学生记录吸取过程所产生的水柱高度变化,完成1毫升水吸取后,教师使学生分别将1毫升水滴在纸面与手心,观察水滴变化,此时学生可得出1毫升水在手心中的形状大小类似于硬币,此时学生构建了“1毫升”的“量感”。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通过生活实物进行对比,可带领学生直观性体验“量感”。在“量感”生活实物对比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观察与触摸培养学生“量感”,在《体积和体积单位》课程中,教师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1立方厘米),通过实物对比观察形成“量感”,并引导学生以小正方体为参照物展开联想,寻找日常生活中“1立方厘米”的实物,拓展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对“量”的感知。
(二)实物测量
日常生活实物是培养学生“量感”的良好方式,除上述实物对比外,教师还可直接测量实物,给予学生最直观的“量感”体验。例如:在《比较图形的面积》知识学习中,为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形成对面积计量单位的“量感”,使学生选择身边某一物品展开面积计算,学生采用5厘米小木棒作为计量工具,测量练习册、课本、书桌、文具盒等物品,并计算以上物品面积,在测量及计算过程中直观感受面积“量感”,当学生后续遇到面积测量问题时,可在脑海中直接呈现出“量感”表象,在练习册、课本、书桌、文具盒等实物测量中加深对面积计量的理解,同时明确了16个文具盒的面积约等于书桌面积,使学生对面积的感知更为具象化,便于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面积问题;除此之外,在《认识厘米和米》课程中,教师可准备带领学生直接测量身边生活物品,直观感受厘米与米,并在测量过程中明确厘米与米间的转换关系,增强学生课堂体验。
二、数学活动丰富“量”的体验
(一)数学实验
“量感”培养是观察、体验、思考、感悟的过程,应借助数学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量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对“量”的感受,并根据以往“量感”经验丰富自身对“量”的体验,完善数学计量知识结构。例如:《认识厘米和米》一课中,教师讲解“厘米”单位时,为强化学生对“厘米”的理解,并产生“量感”,由教师准备易折断的小木棒(约10厘米),分发给学生,使学生不运用测量工具,运用自身“量感”将小木棒折成六厘米,此时有学生指出:“运用大拇指宽度测量,宽度1厘米左右,对比后得出6厘米小木棒”,学生在独立思考并发言后,教师可了解学生“量感”情况,并引导学生运用直尺测量小木棒,验证“量感”估量准确度,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厘米的认知更为透彻,且形成了厘米的“量感”[1]。
(二)迁移想象
“量感”为抽象化概念,没有实体,却可影响学生数学思维,为培养学生“量感”,教师可带领学生展开迁移想象小游戏,借助多元化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构建“量感”概念。面对较大的计量单位时,学生难以运用现有“量感”体系进行准确估量,在《吨的认识》认知一课中,学生接触到了“吨”,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吨”的“量感”,教师设定50千克物品数据,在学生现有“量感”体系中可初步得出“50千克”的“量”,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指明,20个“50千克”为1000千克,就是1吨,并引导学生回家称体重,了解1000kg相当于多少个自己,在迁移想象中明确“吨”这一量级,同时在对比与想象中明确了吨与千克间量级关系,弱化抽象化数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量感”。
三、逻辑关系深化“量”的感悟
学生间数学基础存在差异,因此在“量感”培养时,教师应立足于实际,结合学生学情帮助学生深化“量”的感悟,帮助学生厘清计量单位间的关系,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构建清晰的计量逻辑关系,以此正确理解“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若学生“量感”较弱,可采用结构化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发散思维,提升估测水平,若学生已初步厘清计量关系,此时可带领学生构建概念系,进一步深化理解“量感”。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学生在以往课程中已完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知识,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带领感受面积产生的“量”,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并逐步延伸至三角形的面积中,在公式推导时,使学生思考三角形与其他图形间的关系,进行知识整合,以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面积计算单位,深化对“量”的感悟[2]。
结束语:综上所述,“量感”培养在新课改期间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为给予学生直观性“量感”体验,教师应灵活运用生活实物,采用实物对比与实物测量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量”的感知,从实验与想象两个方面开展数学活动,丰富学生对“量”的体验,聚焦“量”的本质,加强逻辑感悟,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梅.培养数学“量感” 提升数学素养[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04):62.
[2]陈冬菊.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62+64.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量感
引言:“量感”是指对“量”的直观性感受,屬于数学感觉,具体代指学生对长度、质量、面积等单位的感知,在以往教学中,多注重知识的讲授与应用,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有所忽略,导致学生面对“量”的学习中经常出现错误,此时教师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培养学生“量感”,以此增强教学实效。
一、生活实物加强“量”的感知
(一)实物对比
通过实物对比可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计量单位与生活实物间的关系,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效果较好。在《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中,学生需掌握“毫升”这一计量单位,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提前准备量杯、吸管、水等仪器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吸管吸取量杯中的水,取出1毫升,并要求学生记录吸取过程所产生的水柱高度变化,完成1毫升水吸取后,教师使学生分别将1毫升水滴在纸面与手心,观察水滴变化,此时学生可得出1毫升水在手心中的形状大小类似于硬币,此时学生构建了“1毫升”的“量感”。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通过生活实物进行对比,可带领学生直观性体验“量感”。在“量感”生活实物对比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观察与触摸培养学生“量感”,在《体积和体积单位》课程中,教师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1立方厘米),通过实物对比观察形成“量感”,并引导学生以小正方体为参照物展开联想,寻找日常生活中“1立方厘米”的实物,拓展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对“量”的感知。
(二)实物测量
日常生活实物是培养学生“量感”的良好方式,除上述实物对比外,教师还可直接测量实物,给予学生最直观的“量感”体验。例如:在《比较图形的面积》知识学习中,为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形成对面积计量单位的“量感”,使学生选择身边某一物品展开面积计算,学生采用5厘米小木棒作为计量工具,测量练习册、课本、书桌、文具盒等物品,并计算以上物品面积,在测量及计算过程中直观感受面积“量感”,当学生后续遇到面积测量问题时,可在脑海中直接呈现出“量感”表象,在练习册、课本、书桌、文具盒等实物测量中加深对面积计量的理解,同时明确了16个文具盒的面积约等于书桌面积,使学生对面积的感知更为具象化,便于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面积问题;除此之外,在《认识厘米和米》课程中,教师可准备带领学生直接测量身边生活物品,直观感受厘米与米,并在测量过程中明确厘米与米间的转换关系,增强学生课堂体验。
二、数学活动丰富“量”的体验
(一)数学实验
“量感”培养是观察、体验、思考、感悟的过程,应借助数学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量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对“量”的感受,并根据以往“量感”经验丰富自身对“量”的体验,完善数学计量知识结构。例如:《认识厘米和米》一课中,教师讲解“厘米”单位时,为强化学生对“厘米”的理解,并产生“量感”,由教师准备易折断的小木棒(约10厘米),分发给学生,使学生不运用测量工具,运用自身“量感”将小木棒折成六厘米,此时有学生指出:“运用大拇指宽度测量,宽度1厘米左右,对比后得出6厘米小木棒”,学生在独立思考并发言后,教师可了解学生“量感”情况,并引导学生运用直尺测量小木棒,验证“量感”估量准确度,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厘米的认知更为透彻,且形成了厘米的“量感”[1]。
(二)迁移想象
“量感”为抽象化概念,没有实体,却可影响学生数学思维,为培养学生“量感”,教师可带领学生展开迁移想象小游戏,借助多元化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构建“量感”概念。面对较大的计量单位时,学生难以运用现有“量感”体系进行准确估量,在《吨的认识》认知一课中,学生接触到了“吨”,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吨”的“量感”,教师设定50千克物品数据,在学生现有“量感”体系中可初步得出“50千克”的“量”,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指明,20个“50千克”为1000千克,就是1吨,并引导学生回家称体重,了解1000kg相当于多少个自己,在迁移想象中明确“吨”这一量级,同时在对比与想象中明确了吨与千克间量级关系,弱化抽象化数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量感”。
三、逻辑关系深化“量”的感悟
学生间数学基础存在差异,因此在“量感”培养时,教师应立足于实际,结合学生学情帮助学生深化“量”的感悟,帮助学生厘清计量单位间的关系,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构建清晰的计量逻辑关系,以此正确理解“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若学生“量感”较弱,可采用结构化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发散思维,提升估测水平,若学生已初步厘清计量关系,此时可带领学生构建概念系,进一步深化理解“量感”。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学生在以往课程中已完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知识,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带领感受面积产生的“量”,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并逐步延伸至三角形的面积中,在公式推导时,使学生思考三角形与其他图形间的关系,进行知识整合,以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面积计算单位,深化对“量”的感悟[2]。
结束语:综上所述,“量感”培养在新课改期间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为给予学生直观性“量感”体验,教师应灵活运用生活实物,采用实物对比与实物测量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量”的感知,从实验与想象两个方面开展数学活动,丰富学生对“量”的体验,聚焦“量”的本质,加强逻辑感悟,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梅.培养数学“量感” 提升数学素养[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04):62.
[2]陈冬菊.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