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经过教师及同伴等的辅助下达到的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我们称其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认为好的教学是“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因此它对现代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整合各个教学环节,适时地进行分层教学,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质疑和辩论,尽力排除“相异构想”所带来的干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因材施教 有效教学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而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二、创“最近发展区”施教的意义
在如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发展式教学观,这一观点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现代发展式教学观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争取“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简而言之,这个理论就是要求老师确立让学生们“跳一跳”,能达到的学习目标。
三、如何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1、建立新型的因材施教观,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人们对因材施教的最本质的解读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而当我们通过“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来透视传统的因材施教观时,就会发现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教育是保守的,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而有效的教学应远远地走在发展的前面,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逐步上升的过程。因此,教育者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且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
教师能否准确的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师能否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最近发展区”就是最近学生的原有基础,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起点不是唯一的,而是三唯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最近学生的起点,创“最近发展区”施教。同一班级,各学生的起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也不尽相同,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一个适合他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公共教学应该关注大部分学生的起点,同时在教学中尽可能关注每一位学生。
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就要研究学生的原有英语知识水平特别是初一新生的或接手新班时学生的原有英语知识水平,研究好中差三个档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便于我们在教学中设置问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获取成功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被动语态时,可以按“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方案如下:
教师给出二句句子,请同学辨别哪句是含有被动语态的,哪句是主动语态的
Nancy Jackson designed‘Online traveller’
This kind of computer is made in China.
并询问学生这二句句子中的哪个是动作执行者,哪个是动作承受者,这二句句子在动作执行者和动作承受者位置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了解学生什么是知道的,什么是不知道的,理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寻找最近的“古着点。”只有对学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才能合理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对其实施有效教学,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教学环节的科学整合,创“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如何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要备学生,即人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备上课的内容,而且应该将可能要提的问题都备进教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各自潜在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设置这些问题应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可接受性,即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问题就太难了,否则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二是障碍性,即学生不能直接看出问题的答案,必须经过深入的研究思考才能得出其结果,问题若太容易了,学生凭借记忆就能回答,这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如提问过于简单,多数为 yes/no questions 或 single-word questions,或学生只需要读课文中现成的句子就能回答的问题,则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实践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在最近发展区内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准备不同难度的问题,因此只有当问题难易适中,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非常有效。
课堂提问是组织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一门集设疑、激趣、引思为一体的教学艺术,教师设立的问题要循序渐进,有梯度,在明确他们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差距的基础上,小幅度设疑解疑,使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地突破“最近发展区”,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学习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发扬民主,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创设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要注意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投影机,幻灯,卡片等,要充分调动眼,耳,手,脑各种器官,以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各种能力,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学会自觉,探索学习,从而帮助他们顺利突破“最近发展区”,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作业的布置也要进行分层,分类。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类,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达成目标,一般将班级的学生大致分成三类,A类,英语学习能力强者,B类,英语学习能力尚可,学习习惯较好着,C类学习习惯不好,基础有问题的学生。对于A类的学生,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拓宽加深,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B类学生,掌握单词,词组及基础语法的熟练运用,C类学生,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是主要目标。当然并不是所有作业都分层
次,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内容。分层次教学是基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也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一种教学,使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了最大化。
3、关注“相异构想”,确保“最近发展区”的质量
学生在学习某一项知识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他们通过日常生活及先前学习的知识,形成了对事物的看法,他们的这种看法及思维方式有时与正确的概念及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这种想法我们称它为“相异构想”。例如我曾让学生做过这样一道题,My sister spends as much time as she can play (playing) the piano.好多同学看到情态动词马上想到动词原形,完全没理解这里是指花时间做某事。这就是“相异构想”。
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具有特异性,隐蔽性和顽固性,教师要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质疑和辩论,让学生清楚而深刻地发现“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及其荒谬之处,对于学生中存在相异构想多的内容,教师尽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把学生的“相异构想”暴露出来后,然后进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如果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相异构想”尚未得到纠正,其结果必然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给的正确认识又不见了,剩下的还是原来的,如果我们把原来的“相异构想”显现出来,与正确的知识碰撞,这样才是有效学习,才能保证“最近发展区”的质量。
不同的教学水平不但影响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大小,而且还会影响发展区域的质量,追求“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不断地突破“最近发展区”,不断地创“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人利.创“最近发展区”施教.
[2] 朱燕丽.基于维果茨基理论的教学观.
[3] 袁菁.最近发展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因材施教 有效教学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而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二、创“最近发展区”施教的意义
在如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发展式教学观,这一观点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现代发展式教学观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争取“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简而言之,这个理论就是要求老师确立让学生们“跳一跳”,能达到的学习目标。
三、如何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1、建立新型的因材施教观,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人们对因材施教的最本质的解读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而当我们通过“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来透视传统的因材施教观时,就会发现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教育是保守的,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而有效的教学应远远地走在发展的前面,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逐步上升的过程。因此,教育者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且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
教师能否准确的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师能否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最近发展区”就是最近学生的原有基础,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起点不是唯一的,而是三唯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最近学生的起点,创“最近发展区”施教。同一班级,各学生的起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也不尽相同,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一个适合他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公共教学应该关注大部分学生的起点,同时在教学中尽可能关注每一位学生。
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就要研究学生的原有英语知识水平特别是初一新生的或接手新班时学生的原有英语知识水平,研究好中差三个档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便于我们在教学中设置问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获取成功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被动语态时,可以按“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方案如下:
教师给出二句句子,请同学辨别哪句是含有被动语态的,哪句是主动语态的
Nancy Jackson designed‘Online traveller’
This kind of computer is made in China.
并询问学生这二句句子中的哪个是动作执行者,哪个是动作承受者,这二句句子在动作执行者和动作承受者位置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了解学生什么是知道的,什么是不知道的,理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寻找最近的“古着点。”只有对学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才能合理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对其实施有效教学,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教学环节的科学整合,创“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如何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要备学生,即人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备上课的内容,而且应该将可能要提的问题都备进教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各自潜在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设置这些问题应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可接受性,即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问题就太难了,否则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二是障碍性,即学生不能直接看出问题的答案,必须经过深入的研究思考才能得出其结果,问题若太容易了,学生凭借记忆就能回答,这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如提问过于简单,多数为 yes/no questions 或 single-word questions,或学生只需要读课文中现成的句子就能回答的问题,则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实践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在最近发展区内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准备不同难度的问题,因此只有当问题难易适中,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非常有效。
课堂提问是组织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一门集设疑、激趣、引思为一体的教学艺术,教师设立的问题要循序渐进,有梯度,在明确他们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差距的基础上,小幅度设疑解疑,使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地突破“最近发展区”,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学习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发扬民主,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创设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要注意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投影机,幻灯,卡片等,要充分调动眼,耳,手,脑各种器官,以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各种能力,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学会自觉,探索学习,从而帮助他们顺利突破“最近发展区”,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作业的布置也要进行分层,分类。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类,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达成目标,一般将班级的学生大致分成三类,A类,英语学习能力强者,B类,英语学习能力尚可,学习习惯较好着,C类学习习惯不好,基础有问题的学生。对于A类的学生,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拓宽加深,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B类学生,掌握单词,词组及基础语法的熟练运用,C类学生,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是主要目标。当然并不是所有作业都分层
次,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内容。分层次教学是基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也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一种教学,使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了最大化。
3、关注“相异构想”,确保“最近发展区”的质量
学生在学习某一项知识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他们通过日常生活及先前学习的知识,形成了对事物的看法,他们的这种看法及思维方式有时与正确的概念及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这种想法我们称它为“相异构想”。例如我曾让学生做过这样一道题,My sister spends as much time as she can play (playing) the piano.好多同学看到情态动词马上想到动词原形,完全没理解这里是指花时间做某事。这就是“相异构想”。
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具有特异性,隐蔽性和顽固性,教师要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质疑和辩论,让学生清楚而深刻地发现“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及其荒谬之处,对于学生中存在相异构想多的内容,教师尽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把学生的“相异构想”暴露出来后,然后进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如果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相异构想”尚未得到纠正,其结果必然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给的正确认识又不见了,剩下的还是原来的,如果我们把原来的“相异构想”显现出来,与正确的知识碰撞,这样才是有效学习,才能保证“最近发展区”的质量。
不同的教学水平不但影响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大小,而且还会影响发展区域的质量,追求“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不断地突破“最近发展区”,不断地创“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人利.创“最近发展区”施教.
[2] 朱燕丽.基于维果茨基理论的教学观.
[3] 袁菁.最近发展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