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学校德育的艺术化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_3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德育教育的艺术化是通过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以艺术的视角进行价值判断和思维选择,从而做出合乎逻辑的教育内容、方法及其评价机制,而这种选择又必然影响到人们对自身思想和行动。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化
  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的耦合点,在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评价层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从教育目的看,思想政治教育着眼塑造美的心灵和人格,善于用真善美来进行思想批判。教育目的的美学特性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各方面、各环节都必须以美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主体要美,如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人格美;教育内容要美,如先进思想美、高尚品德美、崇高理想美、科学理论及其理论结构美;教育过程要美,如教育环境美、教育氛围美、过程和谐美、方法艺术美。只有美才能塑造美,没有这样一些美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要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而不美的教育,必然塑造出不美的人。
  一、中学德育教育艺术化的必然性
  在中学德育教育艺术化的过程中,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律,同时,要结合艺术自有的特征,用艺术的视角分析中学德育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用艺术的观点指导中学德育教育的全过程,用艺术的方法对教育的受众群体进行再教育。值得明确的是,在中学德育教育艺术化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此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实际效益与预期效益,这里包括思想效益和行为效益。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将艺术创造性地内化于中学德育教育中具有显性直白推向隐形智慧的艺术。
  首先,中学生在思想成长的过程中,在与社会的交往互动中,需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引导作用,以此来助其正确分析目标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合理差距,也即自我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差距。
  其次,在中学德育教育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获得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理解、认同和接受,能够增强德育教育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这就要求从青年群体的自身实际出发,探索青年习惯性的话语表述,迎合青年的偏好,以个性化的服务形式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教育理论,淡化中学德育教育话语体系的刻板印象,使可塑性强的中学生逐步认同、喜爱。
  二、中学德育教育艺术化的路径选择
  (一)教育主体的艺术化
  艺术就是感情。教育主体也即教育者,是施教过程中的主导型力量,教育主体艺术化最重要的就是善用感情进行说理教育、说服教育、生命教育。中学德育教育必须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取材教育的资源,贴近他们生活的情景进行思想引领和政治洗礼,做到以生为本。同时,在讲求谈话的时机、场合、情景等隐性因素的同时,要注重语言说理的艺术化,按照这个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活跃性和思想的多元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进行渐进说理,分层次地进行渐进说理;要考虑到学生相对成熟的生理特点和半成熟的心理特征把大道理掰开说,揉碎谈,传小灌大,点到为止;借用校园真实典型案例进行叙事说理,善于寓理于事,善用感情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进行形象喻理。
  (二)教育对象的艺术化
  中学生作为中学德育教育的主体,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是相对较低的,尤其是在头脑中形成了大众思想、外来思维、青少年亚文化等多元共存的现状,同时,在新媒体语境下,微思想也逐渐兴起,意识形态淡化,非常有必要从艺术化的角度去权衡中学德育教育的对象。教育主体需要在对受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时,引导其发现他们的艺术细胞,诸如以绘画、诗歌、小说为承载来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制度优势就是一种艺术,以此来引导教育对象扩充思考和学习的范围,促使他们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中发现培养艺术思维和细胞。
  (三)教育内容的艺术化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完成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要桥梁。教育内容的取材,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同和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教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理想信念是党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壮大的核心灵魂,中学德育教育的首要内容。历史证明,中学德育教育对理想信念的宣传和巩固具有基础性作用,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群体对国家主流思想的认同和接受,这就要求中学德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探索中学德育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和艺术化。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教学相长。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的支撑,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底线原则和道德羞耻感,具备基本的道德规矩,然后辅之以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具有国家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队伍,标准的心理咨询实验室,权威的心理测验问卷以及多样的心理共享平台,进行团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形式,用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和两课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四)教育方法的艺术化
  通过教学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学校互联网平台和心理咨询平台等载体,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个人体验,与经典产生良好的代入感。开拓的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的接力朗诵“红色经典”中学德育教育新形式,并辅之以交流会读摘录、讲故事、谈体会等形式,刷新了学生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时代感和紧迫感。以微平台为形式的微博电台故事,以班主任 “周日记”为形式的教育方式,以“小金人”为标志的志愿服务队伍,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开拓了中学德育教育的新形式。以班级文化品牌为特色的“超级演说家”、“微笑31天”等宣传片和系列活动的举行,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开拓了中学德育教育的新形式。
  (五)教育评价的艺术化
  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实现依赖于系统的评价机制的制定。在制定评价机制的过程中,要着眼于评价机制的刚性标准和弹性标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制定制定评价的具体指标。在评价的主体上体现多元化,不仅班主任评价,還包括任课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管理者和归纳者对他们的评价。在评价的内容上体现综合性,不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现有德育水平,而且要发现和发展他们潜在的思想动向,鼓励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思维智能,而且要重视与思维智能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如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在评价的方法上也要体现多元化,如集纸笔测验、问卷调查、成长报告等与一体,提高测评的科学性。同时,在中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关注个体思想差异,通过分析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以及学生思想成长的轨迹。
其他文献
摘要:在翻译工作中,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二者珠联璧合,紧密相连,难以分离。深入分析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辩证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翻译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原文理解;词性转换;定语从句  一、翻译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从哲学观点来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个准则在翻译领域里也完全说得通。只学习翻译理论,而不注重翻译实践只是“坐而论道”,根本无法将所学的理论化为实
期刊
摘 要:微课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资源,是一种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大推进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速度。在“微课”支持下的德育课堂,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大创新。本文结合抗疫背景探索“德育微课”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运用。  关键词:抗疫;德育微课;班主任;运用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蔓延全国。全国人民足不出户,一起对抗疫情。在这一个时代背景下,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里的买菜软件
期刊
摘 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班级灵魂的班主任,应当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管理班级中不断推进德育理念的渗透,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论述了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班级管理;德育教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不仅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压力和疲倦感,还能够让大家共享思维,在学习中更加高效。无论何种形式的课程教学中,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初中生的态度一直都不够积极,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
期刊
摘 要: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到大型城市,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国家和教育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农村初中来说,留守少年有着特有的群体特征,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是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的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人格教育;留守学生  农村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不仅给农村
期刊
摘 要:伴随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学生创设了优质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各个学科知识。对初中教学来讲,为了能够保障学生高效学习知识,则需要重视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全方面分析每个学生道德水平,进而能够制定针对性德育管理对策,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德育管理实效性问题,笔者阐述了自身意见,仅供参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行为和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基于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旨在更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以电子報刊、微博、微信为代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慕课兴起与迅猛发展,设计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随之更新。本文探讨设计教育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建设慕课课程,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协同的设计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设计类慕课;020教学模式  现在是一个全息学的时代,互联网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业也不例外,教育业在互联网的迅猛展中实现了自身的变革,慕课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裂变,慕课已成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一种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受到先天条件、后天因素的诸多影响,他们的性格、爱好、特长是千变万化的,智力、思想、学习习惯也存在着差异。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从实际出发,在坚定信念中彰显本色,在坚守岗位中敬业奉献,以阳光心态去关注每个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高等学校的生源数正在逐年提升。对于这一庞大的群体,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结合新媒体技术开展好安全教育和管理服务,对于高校管理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现阶段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剖析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模式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教育的优势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研究提供一些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