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程,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形成浓厚的以人为本、 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之情,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精神;构建
多少年来,在传统教学思想观念和升学的压力下,历史教学走入了一种误区,陷入了一种困境。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主宰课堂;放弃了历史学习中更大的空间,更丰富鲜活的内容,原本应该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历史学习被呆板的说教、枯燥的记忆、僵化的理解所取代。但伴随着新课改的进程,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形成浓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之情,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等。
一、中学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1)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历史教师应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也必须具备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品质。
(1)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教育就是为新时代的民族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每位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一切,即在人身上实现伟大的创造。”有了这样的思想,才能产生相应的积极行动。
(2)教师要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创设平等、人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充分开放自己的心态,凸现主体性,张扬个性,释放创造力。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历史教师应不断要加强人文修养,主要是加强中国传統文化修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同时,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努力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教学境界。
三、历史教学应注重多种形式的尝试
历史教学的核心要体现人文关怀,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造潜力。
(1)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推进师生共同发展,是历史教学中實行人文关怀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师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扮演权威角色,而是以一种民主、宽容的心态对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允许学生出错,给予学生畅谈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学生将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与鞭策,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学生在学习中也体会到了浓厚的关爱,树立了自我意识,变老师的灌输为自我思考、自我提高。
(2)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历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教学手段。新课程下要求教师会使用信息传播资源,多媒体教学已发展成当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特别是一些图片,能将知识更直观生动的呈现出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郑和下西洋时,多媒体可再现古代的船、船队,可与西欧新航路开辟的船、船队直观对比。教师不用多讲,学生可直接从多媒体的图片对比中得出相关的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比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但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著名的教育家叶小兵教授认为,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但要讲,要讲好,而且不能少讲。因此,实践中要注意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有机结合。
(3)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历史活动也是历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说千遍,道万遍,不如你去走一遍。历史事件,许多学生都觉得它很遥远,感悟不深刻。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动手、动脚、动脑亲自体验生活,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磨练、去获取知识信息,并积累、丰富实践经验,从而培养自主、自立的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历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实现历史课堂上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精神;构建
多少年来,在传统教学思想观念和升学的压力下,历史教学走入了一种误区,陷入了一种困境。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主宰课堂;放弃了历史学习中更大的空间,更丰富鲜活的内容,原本应该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历史学习被呆板的说教、枯燥的记忆、僵化的理解所取代。但伴随着新课改的进程,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形成浓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之情,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等。
一、中学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1)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历史教师应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也必须具备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品质。
(1)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教育就是为新时代的民族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每位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一切,即在人身上实现伟大的创造。”有了这样的思想,才能产生相应的积极行动。
(2)教师要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创设平等、人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充分开放自己的心态,凸现主体性,张扬个性,释放创造力。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历史教师应不断要加强人文修养,主要是加强中国传統文化修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同时,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努力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教学境界。
三、历史教学应注重多种形式的尝试
历史教学的核心要体现人文关怀,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造潜力。
(1)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推进师生共同发展,是历史教学中實行人文关怀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师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扮演权威角色,而是以一种民主、宽容的心态对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允许学生出错,给予学生畅谈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学生将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与鞭策,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学生在学习中也体会到了浓厚的关爱,树立了自我意识,变老师的灌输为自我思考、自我提高。
(2)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历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教学手段。新课程下要求教师会使用信息传播资源,多媒体教学已发展成当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特别是一些图片,能将知识更直观生动的呈现出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郑和下西洋时,多媒体可再现古代的船、船队,可与西欧新航路开辟的船、船队直观对比。教师不用多讲,学生可直接从多媒体的图片对比中得出相关的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比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但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著名的教育家叶小兵教授认为,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但要讲,要讲好,而且不能少讲。因此,实践中要注意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有机结合。
(3)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历史活动也是历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说千遍,道万遍,不如你去走一遍。历史事件,许多学生都觉得它很遥远,感悟不深刻。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动手、动脚、动脑亲自体验生活,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磨练、去获取知识信息,并积累、丰富实践经验,从而培养自主、自立的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历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实现历史课堂上教与学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