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广东绘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岭南画派”,既而想到的是现今活跃于广东画坛的那些名画家。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广东绘画的历史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在广东,“岭南画派”只是众多绘画群体中的一部分。广东绘画包涵的元素还有很多,比如明清绘画、外销画、现代版画、油画、漫画、国画研究会、青年艺术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等,因为有众多元素的构成,使得我们看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广东绘画状态。
不过,接下来的问题是;广东绘画与中国主流画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对于中国主流画坛,广东绘画的发源要远远晚于中原、江浙和西南地区。在史前和春秋战国时代,偶尔有些岩画、印纹陶和青铜纹饰传于后世,或许这可作为目前所见广东绘画的最早起源,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珠海高栏岛宝镜湾之岩画,是广东地区早期民间绘画的雏形。
但通常意义上的绘画史,往往是指画家及其作品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东绘画的历史要比其他地区晚得多。岭南自古以来,代有才人。明朝黄佐云;“自会稽以南,逾岭皆粤地也。秦汉之先,盖已有闻人者。”但惟独于绘画不尽然。从先秦至隋朝一千多年间,岭南工画者在史籍上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流传于世的最早作品,现在发现的,却是到了明朝景泰、天顺年间颜宗的《湖山平远图》卷(现藏广东省博物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从魏晋至唐宋时期,中原、江浙一带,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画科均已取得长足发展,且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画迹遗世也丰。而在广东地区,则显得异常荒寂。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由于广东僻处岭海,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极为不利,很多身怀绝艺者,遂湮没无闻;另一方面,因南粤潮湿多雨,于书画保存不利,且不善装裱,画迹不传,于是画史所载,寥寥无几。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广东绘画史,一直要到唐代才开始显山露水。据考证,文献资料显示画史上记载最早的岭南画家,是到晚唐信宗时期的张询。
至于明清两代,广东绘画则有过辉煌的发展历史。从明代的林良、清初的遗民画家(如彭睿堆、高俨、僧深度等)、清中期的“黎谢”(黎简、谢兰生)到清晚期的“二苏”(苏六朋、苏仁山)、“二居”(居巢、居廉)等,都是在绘画史上可圈可点的风云人物。他们中的很多人本身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名家(如林良等),是主流画坛的精英。
近现代以来,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与北方的京津画派、上海的海上画派并驾齐驱,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其“折衷中西”的艺术理念及其创作模式至今仍备受争议,但其鲜明的画学主张及变革思潮在全国产生的影响,则是不争的事实。很显然,这一时期,广东绘画已经成为主流画坛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画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广东地区最大的美术社团,其宗旨是以复兴中国画为目的,以弘扬传统来启发新意,其成员构成了广东传统派画家的主体。在当时特定的时空环境下,他们在发扬国光、阐幽发微方面居功至伟。尤为难得的是,他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美术体系,在出版、展览及资料保存方面为学术界提供了范本,其嘉惠学林之功,不可胜计。他们丰富的艺术作品成为留给后人的笔文化遗产。此外,一些在清代末年成名的传统派画家,在这一时期也相当活跃。这一群体是当时传统派的中坚力量。
广东是近现代最早开设通商口岸的地区,也是最早开眼看世界之地,在绘画上也最早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晚清时期风靡一时的外销画已成为广东绘画最早受到西画影响的明证。同时,一批画人走出国门,留学西方,带回西洋画技法,成为中国早期油画的先驱。他们或在广州开办西式学校或成立西画社团,传道授业,扩大西画的影响,培养了一批早期西画家。20世纪初期的美术留学潮流中,广东籍学生出国得最早,人数所占比重亦最大。广东外来画种的迅速崛起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在这一画家群中,有不少是在中国现代油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继“决澜社”之后另一重要现代主义美术团体“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大多便为广东人,在广东现代美术史上地位不可小觑。
广东是中国现代版画和漫画的发祥地。在中国版画和漫画史上,如果离开了广东画家的参与,虽然不能说难以为继,但至少失去了很多耀眼的光芒。现代版画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广东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20世纪广东美术中的批判现实主义便发端于漫画。
如果说明代以前广东绘画一片清寂、远离主流的话,则明清以后,广东绘画开始缓慢地靠近主流画坛,并在近现代实现了大的飞跃,成为主流画坛的一部分。如今,这种局部与全部的关系已然成为广东绘画的一种表征,成为我们今天认识广东绘画的一把重要标尺。
不过,接下来的问题是;广东绘画与中国主流画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对于中国主流画坛,广东绘画的发源要远远晚于中原、江浙和西南地区。在史前和春秋战国时代,偶尔有些岩画、印纹陶和青铜纹饰传于后世,或许这可作为目前所见广东绘画的最早起源,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珠海高栏岛宝镜湾之岩画,是广东地区早期民间绘画的雏形。
但通常意义上的绘画史,往往是指画家及其作品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东绘画的历史要比其他地区晚得多。岭南自古以来,代有才人。明朝黄佐云;“自会稽以南,逾岭皆粤地也。秦汉之先,盖已有闻人者。”但惟独于绘画不尽然。从先秦至隋朝一千多年间,岭南工画者在史籍上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流传于世的最早作品,现在发现的,却是到了明朝景泰、天顺年间颜宗的《湖山平远图》卷(现藏广东省博物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从魏晋至唐宋时期,中原、江浙一带,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画科均已取得长足发展,且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画迹遗世也丰。而在广东地区,则显得异常荒寂。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由于广东僻处岭海,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极为不利,很多身怀绝艺者,遂湮没无闻;另一方面,因南粤潮湿多雨,于书画保存不利,且不善装裱,画迹不传,于是画史所载,寥寥无几。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广东绘画史,一直要到唐代才开始显山露水。据考证,文献资料显示画史上记载最早的岭南画家,是到晚唐信宗时期的张询。
至于明清两代,广东绘画则有过辉煌的发展历史。从明代的林良、清初的遗民画家(如彭睿堆、高俨、僧深度等)、清中期的“黎谢”(黎简、谢兰生)到清晚期的“二苏”(苏六朋、苏仁山)、“二居”(居巢、居廉)等,都是在绘画史上可圈可点的风云人物。他们中的很多人本身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名家(如林良等),是主流画坛的精英。
近现代以来,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与北方的京津画派、上海的海上画派并驾齐驱,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其“折衷中西”的艺术理念及其创作模式至今仍备受争议,但其鲜明的画学主张及变革思潮在全国产生的影响,则是不争的事实。很显然,这一时期,广东绘画已经成为主流画坛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画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广东地区最大的美术社团,其宗旨是以复兴中国画为目的,以弘扬传统来启发新意,其成员构成了广东传统派画家的主体。在当时特定的时空环境下,他们在发扬国光、阐幽发微方面居功至伟。尤为难得的是,他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美术体系,在出版、展览及资料保存方面为学术界提供了范本,其嘉惠学林之功,不可胜计。他们丰富的艺术作品成为留给后人的笔文化遗产。此外,一些在清代末年成名的传统派画家,在这一时期也相当活跃。这一群体是当时传统派的中坚力量。
广东是近现代最早开设通商口岸的地区,也是最早开眼看世界之地,在绘画上也最早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晚清时期风靡一时的外销画已成为广东绘画最早受到西画影响的明证。同时,一批画人走出国门,留学西方,带回西洋画技法,成为中国早期油画的先驱。他们或在广州开办西式学校或成立西画社团,传道授业,扩大西画的影响,培养了一批早期西画家。20世纪初期的美术留学潮流中,广东籍学生出国得最早,人数所占比重亦最大。广东外来画种的迅速崛起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在这一画家群中,有不少是在中国现代油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继“决澜社”之后另一重要现代主义美术团体“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大多便为广东人,在广东现代美术史上地位不可小觑。
广东是中国现代版画和漫画的发祥地。在中国版画和漫画史上,如果离开了广东画家的参与,虽然不能说难以为继,但至少失去了很多耀眼的光芒。现代版画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广东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20世纪广东美术中的批判现实主义便发端于漫画。
如果说明代以前广东绘画一片清寂、远离主流的话,则明清以后,广东绘画开始缓慢地靠近主流画坛,并在近现代实现了大的飞跃,成为主流画坛的一部分。如今,这种局部与全部的关系已然成为广东绘画的一种表征,成为我们今天认识广东绘画的一把重要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