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认识事物的感性特征,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化学奥妙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我们农村初中缺器材、少药品、无实验员、教师任课杂等现象导致很多实验难做。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准备实验,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自制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们地处贫困县最边远的山区,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实验室的装备很低,很多器材缺乏,导致很多实验无法操作。我就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找实验仪器的替代品。如:在学习化学药品的取用时,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取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今后的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这些基本操作。因此,同学们亲自动手非常重要,但试管、药匙、镊子、滴管都不够。我就组织学生到农村合作医疗站去找废弃的一次性医用注射器代替滴管,藿香正气液或葡萄糖口服液空瓶代替试管,家里不用的勺子代替药匙,两根小木棍代替镊子。这样,同学们人人都可以动手实验了。在学习水的净化时,过滤是我们掌握的重要方法。过滤时的几点注意事项即一贴、二低、三靠,同学们必须掌握,但光凭老师讲或老师演示实验,同学们都难以掌握,这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但烧杯、漏斗、玻璃棒都不够。我就让学生自己找器材、自己制器材,用生活中的塑料杯代替烧杯,用塑料瓶剪制烧杯和漏斗,用卫生纸代替滤纸,实验器材全部找齐,同学们都可以亲自操作了。这样一来,很多分组实验都可以完成,既有利于解决实验仪器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我们实验室药品和器材的缺乏,有的实验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替代品,也就无法让学生分组实验,只有教师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我在上课前认真准备,并先做一遍,演示时做到操作正确和熟练,以保证演示实验中有效现象的产生。接着运用比较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清楚地把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使现象更明显直观便于学生观察。然后加强引导学生要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有效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实验分析,最后通过正确推理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如: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高锰酸钾较少,生活中也找不到替代品,我就只有认真做好演示实验。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再讲清实验步骤、收集方法、验证方法、验满方法,接着边示范边引导学生观察。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装药品的注意事项,安装时从左到右,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要等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均匀时才能收集,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然后熄灭酒精灯。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为什么要等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均匀时才收集?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做好演示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引导性学习,也可以达到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实验,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化学实验家学中,尽管有许多验证性实验,也应该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设计探究实验。
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实验,好奇心大,而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精心创设化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那么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我在上绪言课时拿出一杯澄清石灰水,让学生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进而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另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这时老师用课前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挂在黑板上的一张白纸喷液,两个醒目的大红字“化学”跃然纸上。至此,使学生感到化学学科的奥妙无比,趣味无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些趣味实验的设计,使学生完全沉浸在充满趣味的实验现象之中。再加上及时的启发引导,可有效地把学生观察到现象的喜悦之情转化为探索知识的动力,强化了学习的动机,增强了学习兴趣,达到了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目的。
四、重视家庭实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家庭小实验是化学活动课的一种独特形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通过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有时同一实验会因家庭实验条件各异,而产生的实验现象有所不同,这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他们定要问个究竟,怎么相同的条件相同实验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呢?有些实验现象是教科书未提及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未提及,却在实验中出现了。如有些学生测定鸡蛋壳成份实验时,将盐酸倒入装有鸡蛋的玻璃杯时,发现鸡蛋壳周围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还发现鸡蛋会上下沉浮,这意外发现使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大增,产生了一定要解开沉浮之谜的欲望。他们查阅课外书,请教老师,再次做实验等,不断寻找答案。学生非常兴奋,自己发现的问题,又由自己找到了答案,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更加坚定了学习好化学的信心。良好的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也得到了培养。家庭实验的实验题材跟我们农村日常生活和活动有着较密切的联系,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际意义,学生对其也有一定的兴趣。它可给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供较好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更好地把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农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实验教学方式,掌握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基本实验及探究性实验学习的学习方法;其次,教师要熟练地创设适宜的实验教学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望与科学态度,促使学生积极参实验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与竞争,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认识事物的感性特征,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化学奥妙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我们农村初中缺器材、少药品、无实验员、教师任课杂等现象导致很多实验难做。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准备实验,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自制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们地处贫困县最边远的山区,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实验室的装备很低,很多器材缺乏,导致很多实验无法操作。我就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找实验仪器的替代品。如:在学习化学药品的取用时,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取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今后的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这些基本操作。因此,同学们亲自动手非常重要,但试管、药匙、镊子、滴管都不够。我就组织学生到农村合作医疗站去找废弃的一次性医用注射器代替滴管,藿香正气液或葡萄糖口服液空瓶代替试管,家里不用的勺子代替药匙,两根小木棍代替镊子。这样,同学们人人都可以动手实验了。在学习水的净化时,过滤是我们掌握的重要方法。过滤时的几点注意事项即一贴、二低、三靠,同学们必须掌握,但光凭老师讲或老师演示实验,同学们都难以掌握,这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但烧杯、漏斗、玻璃棒都不够。我就让学生自己找器材、自己制器材,用生活中的塑料杯代替烧杯,用塑料瓶剪制烧杯和漏斗,用卫生纸代替滤纸,实验器材全部找齐,同学们都可以亲自操作了。这样一来,很多分组实验都可以完成,既有利于解决实验仪器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我们实验室药品和器材的缺乏,有的实验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替代品,也就无法让学生分组实验,只有教师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我在上课前认真准备,并先做一遍,演示时做到操作正确和熟练,以保证演示实验中有效现象的产生。接着运用比较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清楚地把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使现象更明显直观便于学生观察。然后加强引导学生要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有效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实验分析,最后通过正确推理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如: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高锰酸钾较少,生活中也找不到替代品,我就只有认真做好演示实验。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再讲清实验步骤、收集方法、验证方法、验满方法,接着边示范边引导学生观察。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装药品的注意事项,安装时从左到右,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要等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均匀时才能收集,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然后熄灭酒精灯。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为什么要等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均匀时才收集?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做好演示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引导性学习,也可以达到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实验,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化学实验家学中,尽管有许多验证性实验,也应该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设计探究实验。
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实验,好奇心大,而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精心创设化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那么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我在上绪言课时拿出一杯澄清石灰水,让学生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进而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另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这时老师用课前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挂在黑板上的一张白纸喷液,两个醒目的大红字“化学”跃然纸上。至此,使学生感到化学学科的奥妙无比,趣味无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些趣味实验的设计,使学生完全沉浸在充满趣味的实验现象之中。再加上及时的启发引导,可有效地把学生观察到现象的喜悦之情转化为探索知识的动力,强化了学习的动机,增强了学习兴趣,达到了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目的。
四、重视家庭实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家庭小实验是化学活动课的一种独特形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通过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有时同一实验会因家庭实验条件各异,而产生的实验现象有所不同,这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他们定要问个究竟,怎么相同的条件相同实验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呢?有些实验现象是教科书未提及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未提及,却在实验中出现了。如有些学生测定鸡蛋壳成份实验时,将盐酸倒入装有鸡蛋的玻璃杯时,发现鸡蛋壳周围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还发现鸡蛋会上下沉浮,这意外发现使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大增,产生了一定要解开沉浮之谜的欲望。他们查阅课外书,请教老师,再次做实验等,不断寻找答案。学生非常兴奋,自己发现的问题,又由自己找到了答案,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更加坚定了学习好化学的信心。良好的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也得到了培养。家庭实验的实验题材跟我们农村日常生活和活动有着较密切的联系,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际意义,学生对其也有一定的兴趣。它可给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供较好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更好地把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农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实验教学方式,掌握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基本实验及探究性实验学习的学习方法;其次,教师要熟练地创设适宜的实验教学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望与科学态度,促使学生积极参实验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与竞争,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