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虚谈”为“模拟再现”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代教育技术替代传统教学
  《平移》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领域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平移”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且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来对其进行表述。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调动直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引入多媒体技术是适当和必要的,意在借助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制作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的概念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现象,在导入环节我改变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乐园,用学生生活中每天常见的汽车、风车、电风扇、观光缆车、国旗来代替,且全部用动态的画面的形式展现。情境创设的有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新知。呈现动态的平移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平移的特点,在几种不同物体运动的对比中,就感受到了汽车、观光缆车、国旗它们的运动都是直线的,而且都有一定的运动方向。这样的形式展现能够让学生看到的事物比较直观、更加形象,对物体的运动感知会更加深刻。
  接着让学生来说说各种物体的运动,并且伸出手,学着来做做各种物体的运动。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就初步感知到了平移的运动现象。紧接着让学生说完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后,我再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生活中的平移,有打开窗户、电梯上下、抽屉打开、首次载人火箭上空等,让学生在形象的动态演示下,充分的去体验与感知;在教学“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环节时,分层次出示了教材上的房子例图和填空;在“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这一环节制作了分步指导學生画平移的演示;在拓展延伸环节载入了上海音乐厅的图片及有关其作平移的一段新闻。整个课件在PowerPoint 2003中以直线型流程组合,以按任意键响应从上至下切换各环节画面。
  通过第一次课堂实践,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
  传统教学认为演示课件只相当于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图片和小黑板,不过比小黑板“时尚”了一些,画面更清晰了一些,老师的教学似乎也比较潇洒了,只需敲击键盘便可“指点江山”了。值得深思的是这样的辅助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了吗?由于指导学生“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过程是在敲击键盘的瞬间一现而过的,有些反应比较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领会就已经结束了,反而是传统手段在黑板上边讲解边板演更好。师生之间通过眼神、肢体语言进行的情感交流也因老师忙于敲击键盘而忽视了,更尴尬的是如果老师不小心多击了一下键盘,尚未揭示的答案就会跃然屏上。
  通过分析,也发现多媒体教学的一些缺点。虽然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但教法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仍旧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虽然教学节奏加快了、容量加大了,但学生的思维过程、交流过程被电脑演示所取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未必就也能随着教学节奏加快也提高。因此说,仅仅作为黑板、图片替代品的现代教育不是我们所知足的,而是一种更好的运用。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获得对简单几何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本课教材内容受篇幅和传媒方式等限制只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平移和旋转现象,且又是静止的、平面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能突破这种限制,必将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生动的学习素材和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思维过程和结果应有充分的预设,对灵动的课堂生成应能巧妙点拨,而非强拉回教案预设的轨道的教学理念同样应在课件中充分体现。基于这种设想,对本课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了修改。
  此次修改,教学效果大有改观,并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是因为抽象的概念化为了生动、形象的动画,清晰的平移运动画面使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对独立思考阶段产生的认知矛盾达成了共识。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心,体验到了“空间与图形”学习的乐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是可喜的进步。二是因为课件结构的修改,带来了方便灵活的课堂调控,便于老师应对学生问题启发引导而不必受课件接下去流程的约束。尤其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这一环节中,因为课件中预设了学生可能想到的各种平移方法的动画演示,大大扩充了学生独立探究和交流的空间,不必再担心学生的方法课件中无法演示或与课件流程的画面不符合。学生表述完自己的想法后老师再辅以课件演示,使得交流更有效。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化使用
  为了解决前一次教学中遗留的问题,对教学设计和课件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豁然开朗。教师的作用在于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利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在前一次基础上,我把用于教学平移方法的方格图和图形设计、制作成了每个顶点、每条线点击后都能先闪烁再显示移动的热对象交互。彻底解除了预设多种方案的形式,形成了一个能配合学生上台交流画法时讲到哪演到哪的智能课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主动尝试积累了一些画平移的方法,在多媒体课件的支持下整理展示自己的操作流程并清楚地交流自己在操作中总结的经验。同学们分享着彼此的思想和成果,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晶。孩子们以小主人的身份畅游在数学的王国里,现代教育技术真正为学生的探究、交流搭起了广阔的平台。
  四、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思考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学
  从用于替代黑板、图片直线演示的“傻瓜式”课件到直观灵活的智能课件,从传统的灌输式教法到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所构建的新的教学环境、产生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深化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强有力的杠杆。
  (二)媒体库的建立
  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从每一个素材开始制作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在技术和时间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如能建立与教材配套的专业而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库、资料库(包括背景、图片、动画、音效等),为教师建造“课件大厦”备足“素材砖”,那教师就只需根据自己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对素材进行巧妙组合和链接了。这将对加快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在目前情况下,将现成的多媒体课件与自己制作的课件互补切换使用,不可否认是一种既能适合个人教学需要又能促进资源共享的捷径。当然在开发课件时提高其共用性是促进教学资源有效保留、推广和共享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外出演讲,他先在讲台上撒一把米,又从怀里掏出一只大公鸡,右手用力摁着大公鸡的头,左手掰开大公鸡的嘴,让它吃米。那只鸡被卡得眼直翻,就是一粒米也不肯吃。先生放下手,让大公鸡自己站在讲台上,不一会儿,那只大公鸡竟然悠闲地啄起米来了。大公鸡吃米不能强制,小学生学习数学就更要调动他们的兴趣。对此,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设计习题,增添兴趣  现行的教材至今能见到“供销社”,“生产队”一类的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要使课堂更具魅力,教师要以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更要做到“一生备一课,人课合一”。所以在教学上,我以名家大师为榜样,用心领悟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尽量使自己的教学能够做到实中求活,活中求新,使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为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我注意到以下三点:  (一)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习数学,学习内容体现生活性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
期刊
案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一、游戏引入,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一个用七巧板拼图的游戏,请大家拿出学具袋(内装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若干个有一条直角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每次只许用一个正方形,两个直角三角形拼图,比一比,看谁拼出的图形既多又漂亮?  師:谁愿意到前边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你的作品,让我们欣赏一下?(学生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小
期刊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每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每个人都具有极其丰富的创新潜能意识,而小学生正处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之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倡导自主学习,增强创新意识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中倡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增长能力,提高素质,这就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在教学“
期刊
一、何为“错误资源”  小学生处于接受数学教育的初级基础阶段,由于思维方式、学术水平尚不成熟,出现一些错误在所难免,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正确认识这些“错误资源”,将其看作正常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初步反思。  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都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探究“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挖掘形形色色的错误资源能够有效
期刊
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三年级习作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如果一开始走不稳,那就谈不上奔跑了。  一、观察——做个有心人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学会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
期刊
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渗透方法及效果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积极渗透思想教育  数学知识从表面上是枯燥无味的,其实每一类数学知识都蕴含着不同的观念、思想等。所以,就必须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运用情境的渲染,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会收到
期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计算器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及我们的生活中,这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人认为既然可以使用计算器了,就不用再学计算了,想算什么,用计算器就行了。殊不知,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一直以来,它都被披上了枯燥乏味的“外衣“,让老师怕教,学生烦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计算教学精彩并富有活力,从而提高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缩短数学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因此为了能更好的贴近学生生活,更好得利用生活化数学素材,缩短数学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学好数学,学到有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脑理解和动口表达有机的联系结合起来,能够把学生的感知有效的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目的。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能?我个人有以下粗浅的理解。  一、教会学生阅读,积累数学语言,为“说”做好准备  阅读是了解和学习数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基本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材料不仅仅限于数学书,也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