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才是语文课的根本。语文就是教会学生说话、写字、写文章;语文课要像语文课、要是语文课,要学语习文;语文课要履行八字宪法“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文课要姓“语”,不能姓“闹”;不能姓“唱”……”
关键词:语文;说话;写字;写文章;语文课要姓“语”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2-0-02
教了十几年语文了,发现越来越不会教了。问问其它语文老师,他们也有同感。与其它学科的老师们不一样,人家越教越熟练,越教经验越丰富,越教越得心应手,我们语文教师越教问题越多,是语文老师无能吗?一个无能两个无能,如果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有这种感觉,就不单是语文老师无能的问题了。
说不会教语文,也许会有人说咱装。不信,我给你数数:讲现代文,字不认识,人家会查字典;句不理解,教辅资料讲得全面详细,比咱讲的好。语法修辞不能讲,考试不考。咱还会讲啥?讲文言文,文言文翻译比咱讲得详细,有字的解释,也有句的解释,还有同类题材同样难度的文言文扩展阅读,一句话,应有尽有。
我二十年前做学生的时候,老师教语文,就是讲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作业不外乎抄生字抄注释写作文。当我做了语文老师,再去这样讲时,人家说落伍了,现在谁还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我当时茫然,不讲这些,讲什么呢。听听专家的课,看看报刊上的文章,原来是教学生总结,学生七嘴八舌乱说一通,然后老师才把教参上的东西搬到黑板上。咱也如法炮制,学了一阵,教研员来听说,说这样讲落伍了。怎么讲才不落伍呢?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当时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一查,原来此话的发明权不是教研员,是钱梦龙老师。
我跟教研员听了一堂让教研员叫好的课,原来就是让学生做习题,把课文题目化,所讲要点全部变成题目,让讲堂变练堂,练过后,让学生说答案,老师讲答案。整节课听不到学生读课文的声音,也听不到老师讲课文的声音,只能听到讲试题的声音。语文课成了习题课。
又过了几年,这种方法被报刊上口诛笔伐。说语文老师是个屠夫,肢解了课文,把活生生鲜活的课,硬生生地肢解了,让语文课失去了鲜活的生命。要让学生讨论让学生个性化地解读课文,即使观点错了,也要表扬,不能扼杀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讨论课如火如荼时,又兴起了多媒体热,凡是讲优质课,不用多媒体课件,就别想过关。一上课,老师成了放映员,朗读不用动嘴,电脑会读,板书不用动手,电脑会写,试题不用老师设计,网上多的是,练习题不用老师改,学生答过后,电脑自动显示答案。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丰富的内容,弄得学生目不暇接。过了一段时间后,老师们才发现这样做效果并不好。
多媒体热还没降温时,又兴起了分组热。学习小组,课上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形式变了,教学内容也变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自然不用讲了,语法也不用讲了,文言实词虚词也是用讲了。你一讲这些东西,专家们说你知识中心论,现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注重知识,等于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咱又晕了,可晕过之后,才发现虽然不让讲这些东西,考试时人家还考。不让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考试时却让学生答文章思路、文章主旨;不让讲语法,考试时却考病句修改扩句缩句。教参内容也大变脸,以前资料很全,现在语焉不详或者各种观点杂陈,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在乎教者之心。
报刊上这个专家说应按文体教学,这样老师教学有个抓手;那个专家说,得用哲学思维,按文体讲太僵化。这个专家说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落伍了,是五十年代的东西,小说三要素,落伍了,三个要素都没有的小说早已有了。可真让他拿出比这些更系统的东西,他却拿不出来。语文名师层出不穷,语文教学流派不可胜数,什么青春语文,绿色语文,原生态语文等等应运而生。语文老师如我辈,面对着语文水平江河日下的学生,只能慨叹:不是时代变化太快,是咱的思维太慢,跟不上时代的节拍。
我们天天学习,每人光给教师培训送的钱不下千元,可是愣是赶不上教授专家的惊世之语。我们天天给学生改作业给学生讲课,到头来却被骂作“误尽苍生是语文”,我真不明白,难道愚蠢的人都来当语文老师了?聪明的人都教别的科目了?我更不明白,语文教学水平既然如此低下,最出名的教师还是出在语文教师队伍里。不信,你瞅瞅教师队伍中谁比魏书生名气更大。最出名的教改理论也出在语文教师群里,估计没有什么理论比钱梦龙的“三主一线”更被广大教师接受。你说我们不笨,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有不会讲语文的感受。是专家教我们不会讲了,还是我们自己变傻了?
如果有人问:当今语文课堂最缺的是什么?那一定会有人说——语文味。新课标的实施已将近十个年头。一方面新课改在热火朝天中进行;另一方面语文课堂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语文教学中出现学生脱离文本限制,任意解读文本“误读”倾向。如《愚公移山》中愚公挖山不止,破坏生态平衡;《背影》中父亲不注意自身形象,严重违反交通法规;解读《归去来兮辞》时,学生结合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读出想过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意愿。面对学生这种超越文本界限,主观臆断的“创造性解读”,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语文课中的“语文味”离我们似乎愈来愈远。失落的,需要找回;破碎的,需要重构。当语文已成为课堂座椅上的一块“鸡肋”时,让语文“回家”,也就成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幸运的是,余映潮老师让语文“迷途知返”找到了一条“回家”之路。
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心中顿觉豁然开朗。原来语文课的根本还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书写)”, 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才是语文课的根本。就像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说的“语文就是教会学生说话、写字、写文章;语文课要像语文课、要是语文课,要学语习文;语文课要履行八字宪法“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文课要姓“语”,不能姓“闹”;不能姓“唱”……”
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因为语文的“语文味”,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没有文本的阅读,怎能从缓缓升腾的热气中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怎能听到“鸡鸣桑树巅,狗吠深苍中”的天籁;怎能品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的况味;又怎能感喟“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凄美。天生万物,总在宇宙的造化中,自得其乐地呈现着一份成长中的激情。这些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又怎能不让我们心驰之,神往之。刘勰云:“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文本,用它有限的文学,将无限的生活浓缩成岁月的“压缩饼干”,无法压缩的却是字里行间掩抑不住的情感波澜。故此,语文的“语文味”,需要在对文本亲近中获得。要在亲近文本的同时, 找寻并发掘出文本的情感因素。只有当我们的心灵,因为这些情感因素的碰撞而爆发出灵性的火花时,语文的“语文味”才能够焕发。
语文是离不开生活的。语文的内涵,固然不及生活的内涵那般深刻丰富。但语文的外延,却隐约可以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发现、感受、体会语文的激情,如果不能将语文文本和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将表层的文字与深层的情感结合起来。那么,语文也就不能彰显“语文味”,而仅仅是汉语知识的集合。
语文的“语文味”,是需要在生活中获取的。原生态的生活,将现实人生的五味日复一日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景观,正是我们走进语文文本的依托。没有经历过长久的离别与思念,便难以品读出《静夜思》中言浅意深的思乡之情;没有遭遇过生离死别的丧亲之痛,便难以感受出《祭十二郎文》朴实言语背后的骨肉亲情 ;没有亲近过名山大川,便难以体会秀美风光的怡情养性;没有历练过岁月的坎坷挫折,便难以领略《赤壁赋》渗透人生后的顿悟与超脱。语文就是这样,没有厚重的生活积累,一切的解读,便都成了跑马观花浮光掠影之举。正基于此,在余老师的教学中,他让语文回归到生活。在他看来,语文的“语文味”,是必须在生活的海洋中滋养的。惟有生活的阔大,才有语文的阔大;惟有生活的火热,才有语文的火热;惟有生活的激情,才有语文的激情。当有人把语文朝着通向分数、通向名次、通向录取通知书、通向老师的奖金和学校的声誉这条路指引时,把语文引向了通向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激情这条路时。这无疑是条真正通向语文“回家”的路。
走近文本,就是与作者进行交流融会,对自身进行反思超越的过程。回归生活,则是学生走近文本的依托。他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人的存在状态,感悟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进行连续的自我反思,精神的批判,才会使自己从一个成功点迈向另一个成功点,最终演绎一个完美的人生,这难道不是语文的初衷吗?
余老师的教学让语文找到了“回家”的路,而在语文“回家”的路上,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还有许多,许多……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中学语文案例品评100篇[M].武汉出版社.
[2]曹明海.语文教学本体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3]曹明海.语文陶冶性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语文;说话;写字;写文章;语文课要姓“语”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2-0-02
教了十几年语文了,发现越来越不会教了。问问其它语文老师,他们也有同感。与其它学科的老师们不一样,人家越教越熟练,越教经验越丰富,越教越得心应手,我们语文教师越教问题越多,是语文老师无能吗?一个无能两个无能,如果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有这种感觉,就不单是语文老师无能的问题了。
说不会教语文,也许会有人说咱装。不信,我给你数数:讲现代文,字不认识,人家会查字典;句不理解,教辅资料讲得全面详细,比咱讲的好。语法修辞不能讲,考试不考。咱还会讲啥?讲文言文,文言文翻译比咱讲得详细,有字的解释,也有句的解释,还有同类题材同样难度的文言文扩展阅读,一句话,应有尽有。
我二十年前做学生的时候,老师教语文,就是讲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作业不外乎抄生字抄注释写作文。当我做了语文老师,再去这样讲时,人家说落伍了,现在谁还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我当时茫然,不讲这些,讲什么呢。听听专家的课,看看报刊上的文章,原来是教学生总结,学生七嘴八舌乱说一通,然后老师才把教参上的东西搬到黑板上。咱也如法炮制,学了一阵,教研员来听说,说这样讲落伍了。怎么讲才不落伍呢?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当时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一查,原来此话的发明权不是教研员,是钱梦龙老师。
我跟教研员听了一堂让教研员叫好的课,原来就是让学生做习题,把课文题目化,所讲要点全部变成题目,让讲堂变练堂,练过后,让学生说答案,老师讲答案。整节课听不到学生读课文的声音,也听不到老师讲课文的声音,只能听到讲试题的声音。语文课成了习题课。
又过了几年,这种方法被报刊上口诛笔伐。说语文老师是个屠夫,肢解了课文,把活生生鲜活的课,硬生生地肢解了,让语文课失去了鲜活的生命。要让学生讨论让学生个性化地解读课文,即使观点错了,也要表扬,不能扼杀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讨论课如火如荼时,又兴起了多媒体热,凡是讲优质课,不用多媒体课件,就别想过关。一上课,老师成了放映员,朗读不用动嘴,电脑会读,板书不用动手,电脑会写,试题不用老师设计,网上多的是,练习题不用老师改,学生答过后,电脑自动显示答案。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丰富的内容,弄得学生目不暇接。过了一段时间后,老师们才发现这样做效果并不好。
多媒体热还没降温时,又兴起了分组热。学习小组,课上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形式变了,教学内容也变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自然不用讲了,语法也不用讲了,文言实词虚词也是用讲了。你一讲这些东西,专家们说你知识中心论,现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注重知识,等于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咱又晕了,可晕过之后,才发现虽然不让讲这些东西,考试时人家还考。不让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考试时却让学生答文章思路、文章主旨;不让讲语法,考试时却考病句修改扩句缩句。教参内容也大变脸,以前资料很全,现在语焉不详或者各种观点杂陈,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在乎教者之心。
报刊上这个专家说应按文体教学,这样老师教学有个抓手;那个专家说,得用哲学思维,按文体讲太僵化。这个专家说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落伍了,是五十年代的东西,小说三要素,落伍了,三个要素都没有的小说早已有了。可真让他拿出比这些更系统的东西,他却拿不出来。语文名师层出不穷,语文教学流派不可胜数,什么青春语文,绿色语文,原生态语文等等应运而生。语文老师如我辈,面对着语文水平江河日下的学生,只能慨叹:不是时代变化太快,是咱的思维太慢,跟不上时代的节拍。
我们天天学习,每人光给教师培训送的钱不下千元,可是愣是赶不上教授专家的惊世之语。我们天天给学生改作业给学生讲课,到头来却被骂作“误尽苍生是语文”,我真不明白,难道愚蠢的人都来当语文老师了?聪明的人都教别的科目了?我更不明白,语文教学水平既然如此低下,最出名的教师还是出在语文教师队伍里。不信,你瞅瞅教师队伍中谁比魏书生名气更大。最出名的教改理论也出在语文教师群里,估计没有什么理论比钱梦龙的“三主一线”更被广大教师接受。你说我们不笨,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有不会讲语文的感受。是专家教我们不会讲了,还是我们自己变傻了?
如果有人问:当今语文课堂最缺的是什么?那一定会有人说——语文味。新课标的实施已将近十个年头。一方面新课改在热火朝天中进行;另一方面语文课堂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语文教学中出现学生脱离文本限制,任意解读文本“误读”倾向。如《愚公移山》中愚公挖山不止,破坏生态平衡;《背影》中父亲不注意自身形象,严重违反交通法规;解读《归去来兮辞》时,学生结合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读出想过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意愿。面对学生这种超越文本界限,主观臆断的“创造性解读”,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语文课中的“语文味”离我们似乎愈来愈远。失落的,需要找回;破碎的,需要重构。当语文已成为课堂座椅上的一块“鸡肋”时,让语文“回家”,也就成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幸运的是,余映潮老师让语文“迷途知返”找到了一条“回家”之路。
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心中顿觉豁然开朗。原来语文课的根本还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书写)”, 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才是语文课的根本。就像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说的“语文就是教会学生说话、写字、写文章;语文课要像语文课、要是语文课,要学语习文;语文课要履行八字宪法“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文课要姓“语”,不能姓“闹”;不能姓“唱”……”
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因为语文的“语文味”,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没有文本的阅读,怎能从缓缓升腾的热气中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怎能听到“鸡鸣桑树巅,狗吠深苍中”的天籁;怎能品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的况味;又怎能感喟“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凄美。天生万物,总在宇宙的造化中,自得其乐地呈现着一份成长中的激情。这些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又怎能不让我们心驰之,神往之。刘勰云:“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文本,用它有限的文学,将无限的生活浓缩成岁月的“压缩饼干”,无法压缩的却是字里行间掩抑不住的情感波澜。故此,语文的“语文味”,需要在对文本亲近中获得。要在亲近文本的同时, 找寻并发掘出文本的情感因素。只有当我们的心灵,因为这些情感因素的碰撞而爆发出灵性的火花时,语文的“语文味”才能够焕发。
语文是离不开生活的。语文的内涵,固然不及生活的内涵那般深刻丰富。但语文的外延,却隐约可以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发现、感受、体会语文的激情,如果不能将语文文本和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将表层的文字与深层的情感结合起来。那么,语文也就不能彰显“语文味”,而仅仅是汉语知识的集合。
语文的“语文味”,是需要在生活中获取的。原生态的生活,将现实人生的五味日复一日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景观,正是我们走进语文文本的依托。没有经历过长久的离别与思念,便难以品读出《静夜思》中言浅意深的思乡之情;没有遭遇过生离死别的丧亲之痛,便难以感受出《祭十二郎文》朴实言语背后的骨肉亲情 ;没有亲近过名山大川,便难以体会秀美风光的怡情养性;没有历练过岁月的坎坷挫折,便难以领略《赤壁赋》渗透人生后的顿悟与超脱。语文就是这样,没有厚重的生活积累,一切的解读,便都成了跑马观花浮光掠影之举。正基于此,在余老师的教学中,他让语文回归到生活。在他看来,语文的“语文味”,是必须在生活的海洋中滋养的。惟有生活的阔大,才有语文的阔大;惟有生活的火热,才有语文的火热;惟有生活的激情,才有语文的激情。当有人把语文朝着通向分数、通向名次、通向录取通知书、通向老师的奖金和学校的声誉这条路指引时,把语文引向了通向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激情这条路时。这无疑是条真正通向语文“回家”的路。
走近文本,就是与作者进行交流融会,对自身进行反思超越的过程。回归生活,则是学生走近文本的依托。他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人的存在状态,感悟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进行连续的自我反思,精神的批判,才会使自己从一个成功点迈向另一个成功点,最终演绎一个完美的人生,这难道不是语文的初衷吗?
余老师的教学让语文找到了“回家”的路,而在语文“回家”的路上,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还有许多,许多……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中学语文案例品评100篇[M].武汉出版社.
[2]曹明海.语文教学本体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3]曹明海.语文陶冶性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