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重要的政治学家,本文分析了他的《政治学》一书,并从政治、政府、生活角度探析在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影响下的亚里士多德描述的“最好的国家”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辩证的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关键词:政治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一、绪论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这点历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典型的名师高徒形象由此而生,而且两者的思想观念定是一脉相承,不断发扬光大。但是,事实上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和一般人不一样的道路,他的政治理念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仿佛是分道扬镳,因此亚里士多德曾决定自开一路,自成一家。但是犹如马克思之于黑格尔或是穆勒之于边沁,它们两者之间的断绝是不可能彻底的,这里我们且不论这种不彻底性是如何,我们将重点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念,之所以不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因为我们需要凸显的是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不同之处。
政治问题似乎总是和哲学家一样高高在上,很多哲学家往往也是政治学家。然而和哲学家走入市井就是百姓一样,政治学落入社会也无非也是“权力”、“组织”、“关系”,古往今来各样的政治理念都逃脱不了,无非就是描述理想中的好政治、好政府、好生活。这种理想的描述就是對关系、权力、组织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在这里容许我先阐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几点前提,首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观念是基于经验主义,而他的经验往往要从他生活的时代谈起,他所推崇的雅典传统城邦制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渐渐遭到威胁,亚历山大的帝国时代来临。其次他以自然主义方式处理政治学,他的自然主义始终带着浓厚的目的论色彩。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描述了公民的生活情况、城邦制的组织形式、宪法下的权力制度。下面我们将分析《政治学》中的内容,探析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的好政治、好政府和好生活。
二、关于政治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第三章中谈及宪法,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好的一组是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及“最好的国家”,对应的腐败形态是暴君统治、寡头统治及民主政治(暴民统治),很显然他更倾向于好的一组。其实他在讨论究竟应该是人至上还是法律至上时暧昧的说道:通例法律最高,特例则人最高,他的结论是,王权并非不自然,如果追求国王所有人的利益而行其统治,就是真正的王者。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本人对于王权和法律的关系是并不是对立的,法律的目的,是谋求被要求服从法律者之福,而非指定法律者之利,因此王权是透过法律而谋全体之福的一人统治,贵族政治是透过法律而谋求全体之福的精英统治,“最好的国家”则是多数人以造福为目的的统治(这“多数”不能太多数)。这样亚里士多德眼中好的政治似乎更加明朗了,是对现实中法律下的王权统治、精英统治更加理想的追求,同时又是对寡头、暴君、民主(暴民)统治的唾弃。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点,不能否认现实制度对他的影响,他对希腊现实中法律下的王权统治、精英统治肯定不是反感的。并想将之进一步优化,让这种精英更加普遍化的统治。事实上《政治学》中他甚至论及到了如何维持这种统治,例如服从法律精神(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让很多人钦佩)、教育制度必须充分配合政府形态,民主的方式教育寡头统治者,寡头方式教育民主人。
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口中的“最好的国家”我们还必须看到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认识,首先就是前门已经论述到的希腊现实统治制度对他的影响,其次奴隶等级制度在他看来就是一种自然,人与人的平等在公民(希腊人)中是自然的,在奴隶中就是一种不自然。因此他始终认为是一种阶层统治另一种阶层,即使是“最好的国家”也不例外,不管公民是如何轮流统治的,奴隶在其中始终是被统治的一个阶层。
三、关于政府
前文中已经论述了亚里士多德的“最好的国家”的政治制度,而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的“最好的国家”应该是是什么样子的呢,最好的国家是一种城邦,人口上这种城邦标准是以经济和自卫而言的自足,可以说是一种“小国寡民”;领土要确保悠闲的生活,但是不大到供奢侈之用;公民只有希腊人适合;需要工匠、劳工、农民、士兵等等各种角色;农业工人、技工及奴隶另成阶级,妇女亦然。
国家具备了人口、领土等基本要素,但是还需要人们来治理,由于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公民的平等是处于自然,所以他想到一个折中的安排:既然自由平等公民构成的城邦中没有谁是自然就该统治谁的,则他们必须轮流统治,轮流被统治。这种轮流是透过法律来实行的,对城邦整体能发挥一种节制作用,城邦公民既是统治的产生者也是其消费者。
这样形成的城邦是体制得宜的、合乎自然的,因此城邦出于自然。这里我们不难看到亚里士多德对现实中希腊的城邦制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以至于将其认为是“最好的国家”,并努力将其论述成一种自然状态。
四、关于生活
最后好的生活必定是生活在城邦中,公民想要过上好生活需要很多的因素,首先奴隶制度因为是家务管理的一个条件,因而在他看来是一种自然;其次对待财富的目的不能是“为钱而挣钱”,财富仅仅是为了提供家用;在对待共产的态度上亚里士多德认为财产共有制不会减少犯罪,因为不管人是生来完美或是不完美,人生总是在堕落和追求完美中,不是完美的,因此人在生活基本所需之外,仍会有偷盗之心。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一个自由人最理想的生活追求,青年时期做战士,中年为统治者,老年当教士。即人生一世,青年应保卫国家,中年当为城邦事务而忙碌,暮年用心谋求神佑。
从他的描述中,不难发现政治和城邦对于公民“良好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奴隶制度也是好的生活所必须,这点和城邦一样都是出于自然的,因此好的生活也取决于自然、“理性推出的人生进程”。
五、总结
我们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并希望从中得到一些他对于政治、政府、生活的看法。的确,和柏拉图的《理想国》相比,他的观点带有浓厚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即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这种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背后更是带有目的论的色彩。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我们必须对它加以引号。他的经验主义发挥作用的往往是他偏好的经验,他的自然主义往往是他所认为的自然。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对“最好的国家”的构建,其中很多闪光之处影响甚远,例如他对法律精神的推崇、轮流执政的理念、理想人生的追求等等。这些思想的火花,在后世及当今可以见其端倪。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政治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一、绪论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这点历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典型的名师高徒形象由此而生,而且两者的思想观念定是一脉相承,不断发扬光大。但是,事实上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和一般人不一样的道路,他的政治理念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仿佛是分道扬镳,因此亚里士多德曾决定自开一路,自成一家。但是犹如马克思之于黑格尔或是穆勒之于边沁,它们两者之间的断绝是不可能彻底的,这里我们且不论这种不彻底性是如何,我们将重点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念,之所以不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因为我们需要凸显的是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不同之处。
政治问题似乎总是和哲学家一样高高在上,很多哲学家往往也是政治学家。然而和哲学家走入市井就是百姓一样,政治学落入社会也无非也是“权力”、“组织”、“关系”,古往今来各样的政治理念都逃脱不了,无非就是描述理想中的好政治、好政府、好生活。这种理想的描述就是對关系、权力、组织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在这里容许我先阐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几点前提,首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观念是基于经验主义,而他的经验往往要从他生活的时代谈起,他所推崇的雅典传统城邦制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渐渐遭到威胁,亚历山大的帝国时代来临。其次他以自然主义方式处理政治学,他的自然主义始终带着浓厚的目的论色彩。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描述了公民的生活情况、城邦制的组织形式、宪法下的权力制度。下面我们将分析《政治学》中的内容,探析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的好政治、好政府和好生活。
二、关于政治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第三章中谈及宪法,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好的一组是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及“最好的国家”,对应的腐败形态是暴君统治、寡头统治及民主政治(暴民统治),很显然他更倾向于好的一组。其实他在讨论究竟应该是人至上还是法律至上时暧昧的说道:通例法律最高,特例则人最高,他的结论是,王权并非不自然,如果追求国王所有人的利益而行其统治,就是真正的王者。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本人对于王权和法律的关系是并不是对立的,法律的目的,是谋求被要求服从法律者之福,而非指定法律者之利,因此王权是透过法律而谋全体之福的一人统治,贵族政治是透过法律而谋求全体之福的精英统治,“最好的国家”则是多数人以造福为目的的统治(这“多数”不能太多数)。这样亚里士多德眼中好的政治似乎更加明朗了,是对现实中法律下的王权统治、精英统治更加理想的追求,同时又是对寡头、暴君、民主(暴民)统治的唾弃。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点,不能否认现实制度对他的影响,他对希腊现实中法律下的王权统治、精英统治肯定不是反感的。并想将之进一步优化,让这种精英更加普遍化的统治。事实上《政治学》中他甚至论及到了如何维持这种统治,例如服从法律精神(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让很多人钦佩)、教育制度必须充分配合政府形态,民主的方式教育寡头统治者,寡头方式教育民主人。
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口中的“最好的国家”我们还必须看到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认识,首先就是前门已经论述到的希腊现实统治制度对他的影响,其次奴隶等级制度在他看来就是一种自然,人与人的平等在公民(希腊人)中是自然的,在奴隶中就是一种不自然。因此他始终认为是一种阶层统治另一种阶层,即使是“最好的国家”也不例外,不管公民是如何轮流统治的,奴隶在其中始终是被统治的一个阶层。
三、关于政府
前文中已经论述了亚里士多德的“最好的国家”的政治制度,而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的“最好的国家”应该是是什么样子的呢,最好的国家是一种城邦,人口上这种城邦标准是以经济和自卫而言的自足,可以说是一种“小国寡民”;领土要确保悠闲的生活,但是不大到供奢侈之用;公民只有希腊人适合;需要工匠、劳工、农民、士兵等等各种角色;农业工人、技工及奴隶另成阶级,妇女亦然。
国家具备了人口、领土等基本要素,但是还需要人们来治理,由于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公民的平等是处于自然,所以他想到一个折中的安排:既然自由平等公民构成的城邦中没有谁是自然就该统治谁的,则他们必须轮流统治,轮流被统治。这种轮流是透过法律来实行的,对城邦整体能发挥一种节制作用,城邦公民既是统治的产生者也是其消费者。
这样形成的城邦是体制得宜的、合乎自然的,因此城邦出于自然。这里我们不难看到亚里士多德对现实中希腊的城邦制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以至于将其认为是“最好的国家”,并努力将其论述成一种自然状态。
四、关于生活
最后好的生活必定是生活在城邦中,公民想要过上好生活需要很多的因素,首先奴隶制度因为是家务管理的一个条件,因而在他看来是一种自然;其次对待财富的目的不能是“为钱而挣钱”,财富仅仅是为了提供家用;在对待共产的态度上亚里士多德认为财产共有制不会减少犯罪,因为不管人是生来完美或是不完美,人生总是在堕落和追求完美中,不是完美的,因此人在生活基本所需之外,仍会有偷盗之心。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一个自由人最理想的生活追求,青年时期做战士,中年为统治者,老年当教士。即人生一世,青年应保卫国家,中年当为城邦事务而忙碌,暮年用心谋求神佑。
从他的描述中,不难发现政治和城邦对于公民“良好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奴隶制度也是好的生活所必须,这点和城邦一样都是出于自然的,因此好的生活也取决于自然、“理性推出的人生进程”。
五、总结
我们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并希望从中得到一些他对于政治、政府、生活的看法。的确,和柏拉图的《理想国》相比,他的观点带有浓厚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即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这种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背后更是带有目的论的色彩。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我们必须对它加以引号。他的经验主义发挥作用的往往是他偏好的经验,他的自然主义往往是他所认为的自然。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对“最好的国家”的构建,其中很多闪光之处影响甚远,例如他对法律精神的推崇、轮流执政的理念、理想人生的追求等等。这些思想的火花,在后世及当今可以见其端倪。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