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 课前开放,搜集教学信息 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是上课时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时时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开放式教学则在课前先向学生透露教学内容,事先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学生对新知识的基础有了了解和准备,新知识教学时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课前开放,搜集教学信息
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是上课时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时时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开放式教学则在课前先向学生透露教学内容,事先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学生对新知识的基础有了了解和准备,新知识教学时则处在相当的起点,使学习过程中时时处在主动探索之中。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前,先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农村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农民家庭收入情况、村人口情况及受教育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揭示新知识、探究新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了探究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这种方法的渗透,把课堂教学向课前延伸,拓展了学习渠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课上开放,注重学生发展
开放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给予每个学生创造、表现、成长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
2.1 让学生自主提问。提问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是开启通向有效、有意义学习大门的金钥匙。不论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学生都必须学会提出有现实意义和有创造性的问题,如果只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提问的契机,引领学生学会“问”,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质疑:为什么从个位上不能发现规律?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和个性发展的要求,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然后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启动思维、活跃思想,探究知识的奥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2 让学生主动探究。要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如潘小明老师执教“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课前老师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你们知道发两根小棒是干什么用的吗?
生:因为课题是三角形边的关系,我以为会发3根小棒,可发了2根,我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生:可能是摆角用的。
师:是让大家摆三角形用的。
生:2根怎么摆呢?
师:让大家做一件事情,现有2根小棒,一根长5厘米,另一根长3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有几种配法?在纸上画出需要的长度的线段,然后用2根小棒上去试一试、围一围。
从“用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到“只给2根小棒创造出第3根小棒”,减少了一根小棒,却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的提出,迫使着学生去主动思考到底需要一根怎样的小棒,也把传统的、机械的、被动的探究转化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主动发展,真正让学生从原来的盲目探究变成了有目的地探究。
2.3 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对数学而言,题目答案可以唯一,而解题途径是不唯一的,课堂上有一种解法后,还要求两种、三种甚至更多,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这就需要开放性的练习方式。如练习:“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6棵,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有学生提出可以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端角上的,再数另一组对边,不数两端角上的;也有学生提出将正方形拉直来考虑。让学生比较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认真审题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构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
3 课后开放,提高实践能力
开放式教学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生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如在学习利息后,我要求学生帮助家长计算如何存钱最合算,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零花钱存入银行,既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又教会了学生如何理财。另外,我还让学生自主设计数学小报,开辟数学园地介绍有关数学知识,开设数学信箱,开展有关数学图形、图案设计的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其他文献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求异思维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通过多起点、多层次、多结局的思考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不落俗套,善于标新立异,是创造发明中的一个宝贵的要素。中学物理,有相当多的问题,从常规的直接思考或逻辑推理往往不易解决,需要做一些灵活的变通,寻觅解题的途径或扩大解题的收获。这类问题给我们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天地,也是锻炼求异思维极好的机会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文言阅读教学呢?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变为以学生阅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鄙人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十几年,且长期致力于初三语文教学。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对初中文言文的阅读教学颇有心得。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已被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部首,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教学生写好字呢? 1 养成写字习惯,让学生“备”写 1.1 选择适合的铅笔。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俊字亦是如此。按照惯例,我
1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方法不当,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好数学课的关键。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做 了一些尝试。 1 精心设计新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教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针对教材内容,用有趣的游戏或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用一则小故事进
综观小语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性题材的课文几乎在各版本各册中都有编排,有的甚至以主题单元板块的形式出现。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等。这些课文有经典名著的节选,有千古传诵的故事,有个性鲜明的剧本……尽管体裁不同,但都通过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引导学生触摸历史的脉搏,去领略古代或近代神州大地的历史知识
【摘 要】 本文针对中考中有关物理科学方法的试题进行分析和简述,希望能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科学方法 研究 试题 物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思想,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推理法、类比法、图象法等,近几年各省、
【摘 要】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问题,使其成为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在教师角色、利用多媒体、挖掘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探讨中,更新了观念,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小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小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就如何开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没有情感的唤醒,没有思想的灵动,就谈不上语言文字的学习。语文课堂应采取生命活动的方式,在感性的方式中感受理性的愉悦,引导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体味语言、生成语言。 1 触摸语言“肌肤”,诠释词句色彩 语言是民族的根,文章的精华在词句之中,词句中有情感、有气韵。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孩子与语言亲密接触,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让语言首先在孩子的嘴上活起来,继而在他们
【摘 要】 “对象”包含“存在着”与“存在过”,它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思维的对象(存在过),而是在时间的框架内被规定出来的两个同原而不同状态的“存在”。然而,对于这个作为形而上意义的“存在”的追问似乎已不是可谈的话题或者说不是思维的对象。毕竟,无论是从时间还是逻辑上来讲,它总是先于认识主体的思维而有。因此,在从可感知的时间范围之内做对对象的性质和状态的追问与划分倒是显得更实在。因此,在主体的认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