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面对偶像崇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描述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模仿着偶像的装扮、唱着偶像的歌曲,课桌上贴着偶像明星的大头照,上课还偷看明星的杂志……曾经有一次有个同学问我:“老师,你喜欢李宇春吗,你的偶像是谁?”我茫然了,似乎我也曾经有过偶像,只是感觉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几乎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偶像,然而,由于身心发展特点,知识、经验的限制,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并不总是理智的,有时还存在着走极端的倾向。为此,我设计了这堂偶像教育的活动课,引导高中生正确地认识明星偶像,理性地追星,促进健康成长。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多媒体展示杨丽娟的照片,一位同学动情地介绍以下材料。
  十六岁的兰州女孩杨丽娟迷恋刘德华,倾家荡产去追星,最后父亲自杀(具体内容略)。
  活动二:借助多媒体屏幕看一组视频
  视频1:刘德华演唱会、周杰伦演唱会实况的简短播放。
  视频2: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回失去已久的金牌场面。
  视频3:钱学森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报效祖国的简短纪录片。
  视频3:日本影星酒井法子涉毒事件的报道视频。
  活动三:结合以上材料与视频让大家谈谈对偶像崇拜的看法,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并讨论以下话题。
  话题1:你的偶像是谁?
  同学的回答有:周杰伦、蔡依林、姚明……
  话题2:你喜欢偶像的标准是什么?
  同学的回答有:帅、酷、漂亮、歌、才艺、成就……
  话题3:你是如何表达你对偶像的喜欢的?
  同学的回答有:收集有关他的资料、新闻,学他的歌、看他的作品,如果有可能希望见见他……
  话题4:你的偶像各方面都完美吗?
  大部分同学的回答:不全部完美,有些方面也不完美,等等
  话题5:你怎么看待追星问题?
  同学A:追星本身是没有错的,但盲目地、不理智地追星就是一种错误。
  同学B: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内容,并不全是为明星而活着,业余时间追星无伤大雅,但过于盲目就不好。
  同学C:杨丽娟太过分了,无论是出于一种什么心态崇拜,都不应该不顾自己,不顾家人的感受,其实最关心我们的人一直是我们身边的人。
  同学D:明星有耀眼之处也有许多缺陷,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如痴如醉地追求的,我们要冷静。
  同学E:偶像是我们的青春生活一种幻想与寄托;我们在浪漫与现实中成长。
  ……
  活动四:我也讲述了自己当年学生时代偶像崇拜的经历及想法:我是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改革开放浪潮已经兴起了,可是对我们家乡总体文化环境影响并不大,因此那时候的我也特别崇拜革命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就是我们崇拜的榜样,有关他们的课文我都背得很熟,还自制麻雀弹弓打击敌人——实际上是无辜的村民(学生大笑),长大后也立志要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保卫祖国。后来到镇上读初中时第一次听到了台湾小虎队的歌,从小听惯革命歌曲的我第一次听到这么温馨的歌时,顿时被迷住了,随即我给学生唱起了那首曾经打动我心灵的歌(借助多媒体音乐的伴奏):
  蝴蝶飞呀
  海风在我耳边倾诉着老船长的梦想
  白云越过那山冈在寻找它的家
  ……
  学生陶醉在我的歌声中,若有所思,也许青春的歌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突然有同学说:“老师,你唱得真好,怎么平时没听到你唱歌呢?我们班里有好几个‘歌星’老是喜欢在教室里、走廊里、厕所里大吼大叫地唱。”我笑了笑,说道:“老师年少时也喜欢不时地吼几句,年纪大了自然就不会了。”接着我也讲了一些我高中时也算是追星的经过,省吃俭用买了些港台歌星的海报、大头贴,放假时就跑去录像厅看偶像主演的影视剧等,到了大学时代以后,对原有的这些偶像认识渐渐淡化,除了偶尔的娱乐消遣外,港台歌星也渐渐退出自身心灵的深处,特别工作后感觉自己可以有许多偶像,或者说没什么偶像,值得我们学习崇拜的人很多……随后和学生问答交流,我借机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知识、修养和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拜的是那些对事业、对人生执著追求和不断进取的优秀人物,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偶像。在喜爱偶像的同时,我们要了解其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了解其成长史,学习其奋斗精神、开拓精神、创造精神,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不断充实自己,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说不定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的偶像。最后我送给学生一首郭沫若先生于1920年写的诗引导学生,不要局限在偶像人物的崇拜。
  诗文如下: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哟!
  我崇拜太阳,崇拜山岳,崇拜海洋;
  我崇拜水,崇拜火,崇拜火山,崇拜伟大的江河;
  我崇拜生,崇拜死,崇拜光明,崇拜黑夜;
  我崇拜苏伊士、巴拿马、万里长城、金字塔,
  我崇拜创造的精神,崇拜力,崇拜血,崇拜心脏;
  我崇拜炸弹,崇拜悲哀,崇拜破坏;
  我崇拜偶像破坏者,崇拜我!
  我又是个偶像破坏者哟!
  三、活动反思
  我曾经以为榜样教育就是当我们唱起东方红的伟大旋律的时候,就是当我们在教室的墙上挂上牛顿、爱因斯坦的画像的时候,当我们撇开面对强烈的升学压力与应试教育残酷环境,试着走進学生的内心,感受他们的爱好与崇拜,进而体会他们的憧憬与理想的时候,忽然发觉日常教育所未走进的另一片天地。通过与学生的活动交流,我体会到,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因生理和心理的原因而崇拜偶像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从原来榜样教育提倡的政治角度对待高中学生的偶像崇拜问题,而是应该从高中学生的心理、情感角度关注高中学生的偶像崇拜问题,让他们学会用常态的心理面对自己的偶像,不能在虚幻的追星中浪费美好的青春。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呼唤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为此作者尝试构建了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一共分六个环节:定标明向、创境激趣、自主学习、质疑问难、讨论评议、达标检测。该模式具有和谐性、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 六个环节 特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以授受为主的
摘 要: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贯彻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实现初中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从词汇、词组、基本句型入手,把听、说、读的训练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熟读经典范文,运用正确的写作方法,勤动手,多练习,练好英语写作的基本功,就能做好英语书面表达题,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写作能力 训练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
摘 要: 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只有教师“乐教”,才能让学生“乐学”。作者在结合中职卫生学校多年临床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教师应做“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文化素养”这一“清如许”的源头,才能达到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乐学精神,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教师 快乐教学 重要因素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膨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更是给大学生就业创业雪上加霜。如何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培养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能力,是高等院校所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创业 高校教育 可行性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
摘 要: 译者主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理论往往忽略了译者这一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本文借助乔治·斯坦纳提出的翻译活动中“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在分析霍克斯版的英译本《红楼梦》的基础上,关注和考察了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键词: 阐释过程 译者主体性 霍克斯版《红楼梦》    1.引言  纵观中西翻译史,大多数译者长期以来都奉行一条原则,那就是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这本教材的编写体例与其他选修模块不同: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教材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诗文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而且,本模块的编写与设计有着强烈的方法指导意识,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
摘 要: 作者从《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的使用入手,谈了该系列教材的鲜明特点所在,阐述了其在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思辨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 学生能力 教师素养    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需要通过教材来实现。因此外语教材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体现最新理论实践成果,体现
怎样搞好中考语文复习?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初中语文教师,种种问题降低了中考复习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复习原则  1.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
摘 要: 批判性语篇分析不只是一种语篇分析方法,也是人们处理问题的态度。它以批评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又不脱离规则。2010年11月23日朝鲜向韩国延坪岛发射了数枚炮弹,之后韩国做出了相应反击。鉴于两国冲突事件的发展,事件波及的宽度和特殊性,作者以第三方的角度,采取特殊分析工具——批评性语篇分析,从收集的10个时间前后新闻报道文件中分析选取的两篇及时新闻文本。  关键词: 朝韩冲突新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理念有如下表述:“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因此,高中科普文阅读不仅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当今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深刻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