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学习的过程中,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学生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课堂上才会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有效的预习可以调节上课的气氛,既能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几年来,课前有效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养成预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当前书店里的工具书(参考书)五花八门,学生一本工具书在手,所有预习要求便迎刃而解。
假如抛开一切参考资料,我们的孩子是否也能按要求预习呢?六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枣核》是一篇新选编的课文。老师教参、教案,学生工具书都没有这一课的参考资料,就连同步练习都是原来的《山海关》。这可把孩子们难住了:平时依赖教学工具书,组词、笔画笔顺、课文主题、课后练习等等,只要一打开书,所要找的答案便一目了然!说是预习,还不如说抄袭!
考验孩子们的时候到了。我提前几天布置预习这一课,第一次检查预习发现全班同学几乎都只把生字的预习按要求完成而已,少数同学写出课文的主题,少数同学文中有少量的批注。我不得不再一次布置预习,且强调不按要求完成任务要重罚!这把同学们给震住了。他们不得不认真地投入预习中。于是热闹的场面出现了:
(1)查字典词典。不少同学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来理解一些难懂的词语。如:“蹊跷”“风烛残年”等。也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还有抓住重点词语造句的。如彭生华造的句子:哥哥虽然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但思想还是很幼稚。
(2)简单做阅读笔记。一个班级中,自然会存在学生之间的差异,诸如兴趣、爱好等等。我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他们有弹性地去完成,没有死定条款,以至于束缚学生,而应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如:哪几节你最喜欢读?为什么?课文中哪些词语你觉得好,把它摘录下来,想一想,这些词语可不可以换成其他词语?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选择优美的词句,或选择感情深沉的片段,或选择幽默风趣的章节。
(3)质疑有层次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我常鼓励学生在预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如基础性的质疑:学困生银贵瑜提出“故弄玄虚”“风烛残年”的意思是什么?优生韦礼楠提出标点符号的质疑:第8自然段的“北海”和第9自然段的“北海”为什么一个是单引号一个是双引号?这两个“北海”各指什么?有对课文内容质疑的:“劈头”说明了什么?课题为什么以“枣核”命名?风烛残年了栽种有什么用?
(4)写体会。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那些让人有感触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对经过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处则要做些批注,培养思维能力。如:“托在手心”說明这位旧时同窗得到枣核后视若珍宝;想起“在北海的日子”说明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呼应了开头,从更深层次揭开了悬念。
(5)朗读。“眼过三遍。不如用嘴读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通过这课的预习指导,我懂得了:只要有计划地认真启发,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没有借助工具书(参考书)的情况下更能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有效教学十讲》中,老师把“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归为“有效教学中三条铁律”中的第一条,可见课前预习有多重要,但课前预习绝不能仅仅是抄袭了事!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在学习的过程中,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学生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课堂上才会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有效的预习可以调节上课的气氛,既能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几年来,课前有效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养成预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当前书店里的工具书(参考书)五花八门,学生一本工具书在手,所有预习要求便迎刃而解。
假如抛开一切参考资料,我们的孩子是否也能按要求预习呢?六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枣核》是一篇新选编的课文。老师教参、教案,学生工具书都没有这一课的参考资料,就连同步练习都是原来的《山海关》。这可把孩子们难住了:平时依赖教学工具书,组词、笔画笔顺、课文主题、课后练习等等,只要一打开书,所要找的答案便一目了然!说是预习,还不如说抄袭!
考验孩子们的时候到了。我提前几天布置预习这一课,第一次检查预习发现全班同学几乎都只把生字的预习按要求完成而已,少数同学写出课文的主题,少数同学文中有少量的批注。我不得不再一次布置预习,且强调不按要求完成任务要重罚!这把同学们给震住了。他们不得不认真地投入预习中。于是热闹的场面出现了:
(1)查字典词典。不少同学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来理解一些难懂的词语。如:“蹊跷”“风烛残年”等。也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还有抓住重点词语造句的。如彭生华造的句子:哥哥虽然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但思想还是很幼稚。
(2)简单做阅读笔记。一个班级中,自然会存在学生之间的差异,诸如兴趣、爱好等等。我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他们有弹性地去完成,没有死定条款,以至于束缚学生,而应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如:哪几节你最喜欢读?为什么?课文中哪些词语你觉得好,把它摘录下来,想一想,这些词语可不可以换成其他词语?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选择优美的词句,或选择感情深沉的片段,或选择幽默风趣的章节。
(3)质疑有层次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我常鼓励学生在预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如基础性的质疑:学困生银贵瑜提出“故弄玄虚”“风烛残年”的意思是什么?优生韦礼楠提出标点符号的质疑:第8自然段的“北海”和第9自然段的“北海”为什么一个是单引号一个是双引号?这两个“北海”各指什么?有对课文内容质疑的:“劈头”说明了什么?课题为什么以“枣核”命名?风烛残年了栽种有什么用?
(4)写体会。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那些让人有感触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对经过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处则要做些批注,培养思维能力。如:“托在手心”說明这位旧时同窗得到枣核后视若珍宝;想起“在北海的日子”说明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呼应了开头,从更深层次揭开了悬念。
(5)朗读。“眼过三遍。不如用嘴读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通过这课的预习指导,我懂得了:只要有计划地认真启发,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没有借助工具书(参考书)的情况下更能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有效教学十讲》中,老师把“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归为“有效教学中三条铁律”中的第一条,可见课前预习有多重要,但课前预习绝不能仅仅是抄袭了事!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