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以由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法转变,主张给学习者更多的参与机会,提倡教师不再只是专业知识的提供者,学习者也不再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的获得将通过多种途径,其中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等的交流合作,经验共享。本文从如何充分发挥交互式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帮助英语教师创造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环境,使英语课堂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交互式;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62-02
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逐步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communicate),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和交流,不是我教你学。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也是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努力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交流-互动”式(即交互式)教学模式。
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英语教学过程只是执行教案过程,教学目标死板,教学形式单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是绝对的权威,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完成教案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久而久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丧失学习兴趣,被动学习,使教学难以起到较高的效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主体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主体性就是能动性。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共同指向是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学生要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学生是学习的能动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是导学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成效。
2 交互式教学的认识
“交流-互动”教学是立足于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 英语新教材,从数量和内容等方面加强和丰富了各种类型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会使用某个知识点后,可以练习一些演变题。通过演变这些练习题,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迁移,使认识的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如何充分发挥交互式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生已具有近十年的学习经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相对固定的思考方式,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需要通过确立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在于积极探索并科学地总结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导学策略,以成功地实施导学策略来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1 个人自学
“交流-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教材,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 ,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3.2 小组讨论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名(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后进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
3.3 组际交流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针对一些与课文的问题,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组际讨论解答,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使学生获得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4 练习评定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交流-互动”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4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互动型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是动态的。在互动型活动启动阶段,教师是设计者,根据学生、语言材料和教师自身等因素,设计活动的形式、语境和任务,学生也应参与设计,使课堂活动更能体现他们自我;在活动的展开阶段,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和辅导者,负责帮助和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是参与者,与学生形成平等关系,创设轻松和真实的交际环境,学生主要是活动参与者但也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比如:组织自己的小组活动,帮助同伴参与活动等;在活动的深入阶段,教师主要起学习促进者的作用,诱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使他们积极想象、探究和创新,把活动推向更高层次;在活动的结果阶段,教师是评价者和观赏者,积极评估学生的活动,鼓励学生持续发展,同时学生不但是成果的呈现者和报告者,也是活动的评价者和观赏者。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
4.1 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4.2 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4.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交互式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互动型的语言活动。在一定的自然或非自然语境中,参与者的互动是多维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个人,从小组到小组等。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只有当学生有了交流的能力、交流的欲望和交流的内容,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互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的自然性,使学生逐渐适应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体现多维和多层的互动。
【关键词】 交互式;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62-02
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中心已开始逐步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communicate),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和交流,不是我教你学。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也是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努力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交流-互动”式(即交互式)教学模式。
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英语教学过程只是执行教案过程,教学目标死板,教学形式单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是绝对的权威,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完成教案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久而久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丧失学习兴趣,被动学习,使教学难以起到较高的效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主体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主体性就是能动性。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共同指向是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学生要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学生是学习的能动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是导学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成效。
2 交互式教学的认识
“交流-互动”教学是立足于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 英语新教材,从数量和内容等方面加强和丰富了各种类型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会使用某个知识点后,可以练习一些演变题。通过演变这些练习题,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迁移,使认识的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如何充分发挥交互式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生已具有近十年的学习经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相对固定的思考方式,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需要通过确立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在于积极探索并科学地总结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导学策略,以成功地实施导学策略来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1 个人自学
“交流-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教材,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 ,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3.2 小组讨论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名(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后进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
3.3 组际交流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针对一些与课文的问题,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组际讨论解答,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使学生获得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4 练习评定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交流-互动”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4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互动型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是动态的。在互动型活动启动阶段,教师是设计者,根据学生、语言材料和教师自身等因素,设计活动的形式、语境和任务,学生也应参与设计,使课堂活动更能体现他们自我;在活动的展开阶段,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和辅导者,负责帮助和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是参与者,与学生形成平等关系,创设轻松和真实的交际环境,学生主要是活动参与者但也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比如:组织自己的小组活动,帮助同伴参与活动等;在活动的深入阶段,教师主要起学习促进者的作用,诱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使他们积极想象、探究和创新,把活动推向更高层次;在活动的结果阶段,教师是评价者和观赏者,积极评估学生的活动,鼓励学生持续发展,同时学生不但是成果的呈现者和报告者,也是活动的评价者和观赏者。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
4.1 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4.2 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4.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交互式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互动型的语言活动。在一定的自然或非自然语境中,参与者的互动是多维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个人,从小组到小组等。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只有当学生有了交流的能力、交流的欲望和交流的内容,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互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的自然性,使学生逐渐适应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体现多维和多层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