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规定,小学数学课堂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要更注重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不要让数学课堂过于以成绩为教学目的,应当充分地把握小学生的興趣教育与学生对数学课堂的领悟能力,因此,老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
关键词:自主能力 学生 数学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更多的创新发展机遇以及挑战。教学改革,改变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体系,也丰富了数学教材内容。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代小学数学教师让教学行为满足新课程要求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数学教学效率越来越高。
一、自主学习的重点解析
学习是一个大胆设想的过程,数学是通过不同的公式与算法为大家带来充满逻辑感受的想象力空间。所以数学课堂需要讲究学习方法,并且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学生自主能力发挥为基础,由起初的教师教导模式发展到学生主动学习模式的过程。那么,在新课改发展形势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性。这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前让学生预习一些数学知识,然后主动地去寻找答案。二是,让学生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们在教导的过程中,不要怕学生出错,有些老师习惯以考试成绩和分数来定义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学生在思考能力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要勇于引导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敢于面对困难与错误,树立正确的学习精神。三是,要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有些比较内向与懒散,这表现在对学习态度较为不认真。老师在教导的过程中,一定要不厌其烦地指导,面对提问循循善诱,用最真诚的教学态度面对学生的疑问。这三点是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核心重点所在,我们要把握三个基本点,然后坚持运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二、新课标下数学课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策略
(1)鼓励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
在学习模式的构建上,老师需要做出一定的指导也要注意适当配合学生的学习模式。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是听从老师的安排,其实数学的价值在于从学习过程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比如“寻找等同1/4图形”讲解里面,有些学生习惯于正方形整体对折,从而得到四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有些学生习惯将正方形纸张的四角对折,从而得到四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其实一道题的答案有很多种,我发现我的学生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来表达相同的答案。作为老师,一定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开拓一定的思维模式,真正锻炼自己。
(2)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针对数学课程,我认为学生的内在潜力其实是无穷的。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去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应该让学生充满想象力,成为创造者。比如,在教学“圆形和梯形的定义”时,老师可以按照正常的理论去教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圆形与梯形。但是在我看来,这种定义其实可以进行另一种理解,那就是说我们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用他们自己所理解的语言去重新定义这两个图形,但是要保持与实际定义内容的一致。结果发现其实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其实非常强,他们不仅能够拥有思考能力,同时也具备自己的开拓性和独特视角。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学生自主能力的探究其实是一种潜在力的发挥,或许当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没有发现学生有哪些我们想象不到的长处,可是当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后,就会发现其实学生内心有很多想法,只是他们习惯了听老师讲课,有些也不敢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内在能力,这个时候老师的鼓励与推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的看法是让学生变成数学学习的创造者,让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老师梳理出一个大概的针对课堂知识的框架,然后对学生进行课堂式的互动模式。教育工作者主动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然后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不能够让数学教学成为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尤其在面对一些习题练习和课堂讲解时,笔者发现学生的提问比较少,有些学生不敢直接面对老师。我认为在这方面,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耐心与教学的渗透性,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几十名鲜活的同学,在讲课过程当中肯定有一些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定义和一些习题。很多时候,老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一让每位同学都拥有优异的成绩,这个时候教学的方式就非常重要,那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十分关键,也就是说让他们做好提前巩固、作业练习和主动思考这三个方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要具备一定的主动性,也就是说思维的拓展和老师教导是要相统一的。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情境创设,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课堂氛围
对于学生的学习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与直观化。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顺应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课堂中进行有趣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小学生快乐学习。利用情境的创设,寓教于乐,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比如在讲解有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小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描述应用题:我家到学校距离3公里,我每天早上骑车来学校,骑车行进1公里需要3分钟,那么我需要多久才能到学校呢?将应用题目与教师自身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小学生想象力的激活,促进课堂教学形象性提高,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2)促进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有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教师要利用具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受益。
比如在讲解《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分享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再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出题比赛,促进学习氛围的激烈,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四、结语
总的来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超强的课程,经常一味地授课,不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忽略他们的内在潜能,使学习不能够达到高效,因此,我们要找到学生的学习价值,并且充分地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让他们以开拓的思维和独立的精神观念去学习数学,以此来提升每个人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自主能力 学生 数学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更多的创新发展机遇以及挑战。教学改革,改变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体系,也丰富了数学教材内容。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代小学数学教师让教学行为满足新课程要求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数学教学效率越来越高。
一、自主学习的重点解析
学习是一个大胆设想的过程,数学是通过不同的公式与算法为大家带来充满逻辑感受的想象力空间。所以数学课堂需要讲究学习方法,并且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学生自主能力发挥为基础,由起初的教师教导模式发展到学生主动学习模式的过程。那么,在新课改发展形势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性。这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前让学生预习一些数学知识,然后主动地去寻找答案。二是,让学生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们在教导的过程中,不要怕学生出错,有些老师习惯以考试成绩和分数来定义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学生在思考能力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要勇于引导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敢于面对困难与错误,树立正确的学习精神。三是,要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有些比较内向与懒散,这表现在对学习态度较为不认真。老师在教导的过程中,一定要不厌其烦地指导,面对提问循循善诱,用最真诚的教学态度面对学生的疑问。这三点是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核心重点所在,我们要把握三个基本点,然后坚持运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二、新课标下数学课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策略
(1)鼓励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
在学习模式的构建上,老师需要做出一定的指导也要注意适当配合学生的学习模式。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是听从老师的安排,其实数学的价值在于从学习过程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比如“寻找等同1/4图形”讲解里面,有些学生习惯于正方形整体对折,从而得到四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有些学生习惯将正方形纸张的四角对折,从而得到四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其实一道题的答案有很多种,我发现我的学生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来表达相同的答案。作为老师,一定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开拓一定的思维模式,真正锻炼自己。
(2)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针对数学课程,我认为学生的内在潜力其实是无穷的。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去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应该让学生充满想象力,成为创造者。比如,在教学“圆形和梯形的定义”时,老师可以按照正常的理论去教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圆形与梯形。但是在我看来,这种定义其实可以进行另一种理解,那就是说我们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用他们自己所理解的语言去重新定义这两个图形,但是要保持与实际定义内容的一致。结果发现其实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其实非常强,他们不仅能够拥有思考能力,同时也具备自己的开拓性和独特视角。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学生自主能力的探究其实是一种潜在力的发挥,或许当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没有发现学生有哪些我们想象不到的长处,可是当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后,就会发现其实学生内心有很多想法,只是他们习惯了听老师讲课,有些也不敢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内在能力,这个时候老师的鼓励与推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的看法是让学生变成数学学习的创造者,让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老师梳理出一个大概的针对课堂知识的框架,然后对学生进行课堂式的互动模式。教育工作者主动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然后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不能够让数学教学成为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尤其在面对一些习题练习和课堂讲解时,笔者发现学生的提问比较少,有些学生不敢直接面对老师。我认为在这方面,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耐心与教学的渗透性,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几十名鲜活的同学,在讲课过程当中肯定有一些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定义和一些习题。很多时候,老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一让每位同学都拥有优异的成绩,这个时候教学的方式就非常重要,那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十分关键,也就是说让他们做好提前巩固、作业练习和主动思考这三个方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要具备一定的主动性,也就是说思维的拓展和老师教导是要相统一的。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情境创设,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课堂氛围
对于学生的学习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与直观化。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顺应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课堂中进行有趣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小学生快乐学习。利用情境的创设,寓教于乐,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比如在讲解有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小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描述应用题:我家到学校距离3公里,我每天早上骑车来学校,骑车行进1公里需要3分钟,那么我需要多久才能到学校呢?将应用题目与教师自身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小学生想象力的激活,促进课堂教学形象性提高,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2)促进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有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教师要利用具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受益。
比如在讲解《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分享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再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出题比赛,促进学习氛围的激烈,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四、结语
总的来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超强的课程,经常一味地授课,不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忽略他们的内在潜能,使学习不能够达到高效,因此,我们要找到学生的学习价值,并且充分地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让他们以开拓的思维和独立的精神观念去学习数学,以此来提升每个人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天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9).
[2]任敏肖.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学周刊,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