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渝两地同时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机遇,也是挑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应是带有全局性、探索性的改革,试验方案要从整体和全局着手考虑和设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普遍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3—0045—04
成、渝两地同时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提供给成都和重庆加速区域发展、追赶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好机遇。中共重庆市委前书记汪洋在“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上指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是改革,目标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这就是说,试验要求审视不利于统筹城城乡发展的制度,探索和总结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并上升到制度的层面,用制度加以固定,使之成为保证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他还强调:综合配套带改革是有全局性、探索性的改革,既是对改革内容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单独进行某一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完成综合配套改革的任务。这就要求试验方案要从整体、全局着手考虑和设计。整体是什么?全局是什么?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去进行思考才能找到答案,才能统一全体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认识,才能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行动和做事。
一、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普遍规律
(一)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与文化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社会形态包括城市和农村,其经济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因素问题,而是一个包括政治与文化在内的多种社会因素的问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际上是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紧密联系的问题。人类社会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市县,从城市到农村无一不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们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矛盾统一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基本原理和一贯思想,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就揭示了任何社会形态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即经济、政治生活即政治、精神生活即文化三个方面,它们构成统一的整体,并且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因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实质就是“经济、政治和智力的发展”,就是“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应同时抓、同时发展的角度,表述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发展目标的思想。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里邓小平同志已经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总目标提了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于1991年在党的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有机构成的整体”;并提出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还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可见,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遵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以此为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全面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经济、政治与文化三者的辩证关系
首先,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看,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代表。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建立于这个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第一性的,政治是第二性的,政治来源于经济,经济对政治起决定性作用。政治包括国家制度及法律制度、国家政策等,总是体现和代表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需要。这些制度、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总是受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所制约。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政治总是要与一定的经济相适应,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正如马克思指出:“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另一方面,政治不是消积地适应经济,它还对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和保证作用。政治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它是上层建筑中最强有力的部分,居于特殊地位,它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最有力的影响。政治特别是政党和国家的活动,是实现和保证经济要求的基本手段。一种经济要求和经济利益,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有借助于政治权力的支持保障才能得到实现,如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收、统筹城乡“试验区”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必须要依靠农村基层的政治权力的支持才能实现。因此,没有农村基层的政治权力有力支持的保证,必然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成渝统筹城乡“试验区”成功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
其次,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从本源上看,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传统的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发展上看,文化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智力源泉和精神后盾,即经济是第一性的,文化是第二性的。一般地说,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关系基础 之上的。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决定文化发展规模与水平。但是,文化也不是消积地被决定,当一定文化形态形成以后,文化特别是先进的文化又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智力源泉与精神后盾,而且“文化已成为我们文明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其能量超过了技术本身,……,也主宰着现代经济与现代技术”,并决定一个国家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这就是经济与文化共生互动的两类社会现象。
最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政治与文化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代表,因此它是上层建筑中最强有力的部分,居特殊地位,甚至是统治地位。因此,文化不仅被经济决定,也被政治决定,政治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政治的文明水平、民主程度决定文化的文明和民主水平。文化不是消积地、被动地由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形态形成以后,也会积极反作用于政治。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系统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是人类社会创造性活动成果的长期积累和积淀。
综上所述,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政治与文化是在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被经济基础所制约和决定。但政治、文化都不是被动被制约、被决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代表并处于上层建筑中核心地位,制约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文化一旦形成稳定形态,也是经济与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社会的有机统一整体。
二、成、渝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策略
(一)经济发展策略
加速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城乡工业,推动农村工业化,以农村工业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互动、城乡融合,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
1 制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
2 稳步推进“三个集中”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方式,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实现途径。(1)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县区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县区工业,促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2)以农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动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促进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3)运用工业化思路,面向城镇,面向海内外大力发展规模化都市农业、绿色农业、花卉农业、创汇农业、效益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规模化经营基础。(4)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在二、三产业就业和增收。
(二)民主政治建设策略
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政治保证。
1 为农民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主体作用提供组织与政治保障。
2 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3 继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4 发挥农村村党支部的积极作用。
(三)文化与社会建设策略
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及其带头人为重点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智力后盾和社会基础。只要认真实行,必然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局面。
1 实施农民文化、技术及管理知识免费培训工程。(1)力争5~10年将成渝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复员转业员的军人都提高到中、初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与管理知识能力水平,新增的青年劳动力提高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水平,并且都掌握2—3种实用技术。(2)建立政府扶植、面向市场的多元化培训机构,重点提高农民的应对市场的就业能力、科技兴农的技术能力、职业转换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大力培养各类适用人才。(3)农村教育实行农、科、教、管、普教、职教、成教相结合,一切农村学校应实行青少年与农村青壮年同校学习,农村初、高中增加实用性技能培训。(4)进一步提高中央、省、市、县财政分担的农民培训费用比例。(5)各级党校要免费培训农村乡镇村与合作社的干部。(6)实行一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制度。
2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3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各项改革,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实行“三个集中”的重要保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主要包括:(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改水、改厕和农村道路等级化、灰黑化;(2)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低保面,建立农村居民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健全覆盖全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设,增加财政向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农村各项改革主要有三项:一是积极探素农村股份合作制,包括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三大合作组织。按照合作与股份制章程,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社区合作股份制度改造,将资产股份量化到人。让农民“持股进城,按股分红”;使农民长期持有土地不动产股份,长期享受土地开发收益分配。二是加快就业制度改革,用工单位对城乡居民一样签订劳动合同,做到最低工资标准一致、提供同等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建立农村受益的就业信息网络以及失业就业管理制度。三是构建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的机制,加强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引导与控制;构建城乡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新机制,组织落后区县与大中城市内的中央企业、市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合作开发项目。加强城乡新型服务对接,特别是城乡金融对接,在各区县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信贷与农村“绿色通道”。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和农村联户贷款业务,为全国农民建立信用档案,发放农户贷款应达到农业贷款的50%,全国农业贷款年递增30%。
以上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创新策略的整体实施,必将出现1+1+1>3的整体效果,即成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
(责任编校:夏 冬)
关键词: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3—0045—04
成、渝两地同时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提供给成都和重庆加速区域发展、追赶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好机遇。中共重庆市委前书记汪洋在“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上指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是改革,目标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这就是说,试验要求审视不利于统筹城城乡发展的制度,探索和总结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并上升到制度的层面,用制度加以固定,使之成为保证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他还强调:综合配套带改革是有全局性、探索性的改革,既是对改革内容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单独进行某一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完成综合配套改革的任务。这就要求试验方案要从整体、全局着手考虑和设计。整体是什么?全局是什么?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去进行思考才能找到答案,才能统一全体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认识,才能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行动和做事。
一、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普遍规律
(一)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与文化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社会形态包括城市和农村,其经济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因素问题,而是一个包括政治与文化在内的多种社会因素的问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际上是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紧密联系的问题。人类社会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市县,从城市到农村无一不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们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矛盾统一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基本原理和一贯思想,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就揭示了任何社会形态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即经济、政治生活即政治、精神生活即文化三个方面,它们构成统一的整体,并且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因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实质就是“经济、政治和智力的发展”,就是“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应同时抓、同时发展的角度,表述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发展目标的思想。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里邓小平同志已经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总目标提了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于1991年在党的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有机构成的整体”;并提出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还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可见,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遵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以此为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全面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经济、政治与文化三者的辩证关系
首先,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看,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代表。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建立于这个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第一性的,政治是第二性的,政治来源于经济,经济对政治起决定性作用。政治包括国家制度及法律制度、国家政策等,总是体现和代表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需要。这些制度、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总是受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所制约。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政治总是要与一定的经济相适应,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正如马克思指出:“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另一方面,政治不是消积地适应经济,它还对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和保证作用。政治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它是上层建筑中最强有力的部分,居于特殊地位,它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最直接、最有力的影响。政治特别是政党和国家的活动,是实现和保证经济要求的基本手段。一种经济要求和经济利益,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有借助于政治权力的支持保障才能得到实现,如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收、统筹城乡“试验区”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必须要依靠农村基层的政治权力的支持才能实现。因此,没有农村基层的政治权力有力支持的保证,必然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成渝统筹城乡“试验区”成功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
其次,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从本源上看,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传统的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发展上看,文化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智力源泉和精神后盾,即经济是第一性的,文化是第二性的。一般地说,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关系基础 之上的。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决定文化发展规模与水平。但是,文化也不是消积地被决定,当一定文化形态形成以后,文化特别是先进的文化又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智力源泉与精神后盾,而且“文化已成为我们文明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其能量超过了技术本身,……,也主宰着现代经济与现代技术”,并决定一个国家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这就是经济与文化共生互动的两类社会现象。
最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政治与文化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代表,因此它是上层建筑中最强有力的部分,居特殊地位,甚至是统治地位。因此,文化不仅被经济决定,也被政治决定,政治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政治的文明水平、民主程度决定文化的文明和民主水平。文化不是消积地、被动地由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形态形成以后,也会积极反作用于政治。这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系统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是人类社会创造性活动成果的长期积累和积淀。
综上所述,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政治与文化是在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被经济基础所制约和决定。但政治、文化都不是被动被制约、被决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代表并处于上层建筑中核心地位,制约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文化一旦形成稳定形态,也是经济与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社会的有机统一整体。
二、成、渝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策略
(一)经济发展策略
加速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城乡工业,推动农村工业化,以农村工业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互动、城乡融合,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
1 制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
2 稳步推进“三个集中”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方式,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实现途径。(1)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县区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县区工业,促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2)以农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动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促进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3)运用工业化思路,面向城镇,面向海内外大力发展规模化都市农业、绿色农业、花卉农业、创汇农业、效益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规模化经营基础。(4)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在二、三产业就业和增收。
(二)民主政治建设策略
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政治保证。
1 为农民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主体作用提供组织与政治保障。
2 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3 继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4 发挥农村村党支部的积极作用。
(三)文化与社会建设策略
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及其带头人为重点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智力后盾和社会基础。只要认真实行,必然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局面。
1 实施农民文化、技术及管理知识免费培训工程。(1)力争5~10年将成渝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复员转业员的军人都提高到中、初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与管理知识能力水平,新增的青年劳动力提高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水平,并且都掌握2—3种实用技术。(2)建立政府扶植、面向市场的多元化培训机构,重点提高农民的应对市场的就业能力、科技兴农的技术能力、职业转换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大力培养各类适用人才。(3)农村教育实行农、科、教、管、普教、职教、成教相结合,一切农村学校应实行青少年与农村青壮年同校学习,农村初、高中增加实用性技能培训。(4)进一步提高中央、省、市、县财政分担的农民培训费用比例。(5)各级党校要免费培训农村乡镇村与合作社的干部。(6)实行一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制度。
2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3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各项改革,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实行“三个集中”的重要保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主要包括:(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改水、改厕和农村道路等级化、灰黑化;(2)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低保面,建立农村居民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健全覆盖全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设,增加财政向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农村各项改革主要有三项:一是积极探素农村股份合作制,包括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三大合作组织。按照合作与股份制章程,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社区合作股份制度改造,将资产股份量化到人。让农民“持股进城,按股分红”;使农民长期持有土地不动产股份,长期享受土地开发收益分配。二是加快就业制度改革,用工单位对城乡居民一样签订劳动合同,做到最低工资标准一致、提供同等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建立农村受益的就业信息网络以及失业就业管理制度。三是构建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的机制,加强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引导与控制;构建城乡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新机制,组织落后区县与大中城市内的中央企业、市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合作开发项目。加强城乡新型服务对接,特别是城乡金融对接,在各区县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信贷与农村“绿色通道”。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和农村联户贷款业务,为全国农民建立信用档案,发放农户贷款应达到农业贷款的50%,全国农业贷款年递增30%。
以上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创新策略的整体实施,必将出现1+1+1>3的整体效果,即成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
(责任编校:夏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