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相当于给其他学科的学习扎下了坚实的基础。乘法是数学基础中的基本运算法则之一,熟记乘法口诀在学生的计算方面有巨大的帮助。本文就“5的乘法口诀”,来回顾数学课的教学片段并加以反思。
关键词:5的乘法口诀;数学教学;反思
引言:
据学生家长反映,不少学生在“5的乘法”课程结束回家后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并向家长反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分享有趣的上课过程。这让我对自己的备课和授课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加以反思,以求突破。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极高,接受能力强,因此可塑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特点,结合实际生活,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设计有趣的课程环节,及时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打造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5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该堂课的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页“5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模式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通过结合日常生活来对每句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得以理解并牢记于心。这有利于之后乘法运算的学习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亲身经历乘法口诀产生的过程。
(三)教学核心
该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完全理解“5的乘法口诀”,并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型,体会探索的乐趣,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做充分准备。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了解其来源,理解每句的含义,从而熟练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方法
采用PPT课件教授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氛围更为活跃。
二、“5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分析及总结
在整堂课的前五分钟,我先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1-4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回顾。PPT上展示出题目:“1×1,2×3,3×4,4×2”,并通过点名的方式让学生背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并将提前准备好的小红花送给了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们,完成这四道题之后,我又要求学生一起背出1-4的乘法口诀。温习前几节课的知识之后,我便展开了新课内容的教学。
(一)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引出新课课题
首先在PPT上展示出《西游记》中孙悟空打妖怪的情节,并发问:“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孙悟空,那你们知道他在打妖怪时的绝招吗?对!当他同时面对很多妖怪时,他就会从头上拔下毫毛,轻轻一吹,就会变出更多的猴子和他一起并肩作战了。有一回,孙悟空先从头上拔下了一根毫毛,变成了五只猴子,再拔一根,又变出五只猴子,他一共拔了三回,最后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那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多少只小猴子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然后点名提问,并在黑板上写出“5+5+5=15,3×5=?”。继续说:“大家都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但是如果每次遇到乘法问题时,将乘法转化为加法计算,肯定会因为数据繁多出现步骤繁琐的问题,因此,为了让乘法算的又快又准确,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编写了乘法口诀。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5的乘法口诀。”同时在黑板上写下课程标题——5的乘法口诀。
这种开课模式,有利于在一开始就将学生们带入课堂之中,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之后做准备。
(二)利用对新知识的探究,创编出乘法口诀
教学案例:课件中出示一盒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主角玩偶,并问:“同学们,有谁知道这些玩偶分别是谁吗(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大家数一数,一盒里有几只小羊呢?这应该怎么用乘法算式表示呢?(依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5 5×1=5)谁能用算式编一句口诀?(板书:一五得五)谁知道这句口诀的意思呢?(解释口诀:1乘5或者5乘1等于5,口诀的前半句表示5的数量,后半句是得数。一和五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乘数,我们习惯于将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得”字表示等于,后面的五表示乘得的积,在乘法口诀中,数字都是用汉字表示的)”
之后,课件中出示两盒玩偶,并问:“现在有几盒(两个)?有几个5(两个)?两个5相加等于几(10)?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依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10;5×2=10)表示什么意思?谁能编一句口诀?(二五一十)这句口诀表示什么呢?(2×5或者两个5相加,结果是10)‘得’字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积不满10的情况下使用)”最后再展出3盒、4盒、5盒玩偶,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并进行小组讨论,再派代表上台写下小组结果,由台下学生判断正误。从而得出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这种教学方式生动地再现了生活中的问题,将问题与小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角色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并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口诀的内容、来源和含义。
(三)巩固练习
进行小组成员之间互问互答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熟悉乘法口诀中的每个部分,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诀。
(四)总结
询问学生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首先,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作业,其次让学生主动寻找生活中能用到5的乘法口诀的地方,最后让学生根据本堂课的学习思路,尝试着编写5×6、5×7的乘法口诀。
三、“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是1-4乘法口诀的衍生,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通过实际问题了解口诀的来源、感受口诀的作用、学会口诀的记忆方法是本堂课的重点任务,我着力向学生教授了以上内容,目的在于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方法,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丰富多彩的问题形式,创建了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轻松、高效地掌握整节课的知识。同时,整节课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学生。
结束语
5的乘法口诀是之后乘法学习的基础,这节课让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沿用这种方法,创建快乐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林燕婷.研究活动细节 完善认知结构——以“5的乘法口诀”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9(19):31-32.
[2]提秀雷.“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J].小学数学教育,2019(18):46-47+50.
[3]吴恢銮,张锋.玩游戏 学口诀——“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意图[J].小学数学教师,2019(09):54-57.
[4]陈丽.教学实施多样化,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记教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诀[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97.
关键词:5的乘法口诀;数学教学;反思
引言:
据学生家长反映,不少学生在“5的乘法”课程结束回家后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并向家长反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分享有趣的上课过程。这让我对自己的备课和授课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加以反思,以求突破。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极高,接受能力强,因此可塑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特点,结合实际生活,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设计有趣的课程环节,及时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打造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5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该堂课的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页“5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模式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通过结合日常生活来对每句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得以理解并牢记于心。这有利于之后乘法运算的学习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亲身经历乘法口诀产生的过程。
(三)教学核心
该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完全理解“5的乘法口诀”,并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型,体会探索的乐趣,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做充分准备。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了解其来源,理解每句的含义,从而熟练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方法
采用PPT课件教授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氛围更为活跃。
二、“5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分析及总结
在整堂课的前五分钟,我先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1-4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回顾。PPT上展示出题目:“1×1,2×3,3×4,4×2”,并通过点名的方式让学生背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并将提前准备好的小红花送给了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们,完成这四道题之后,我又要求学生一起背出1-4的乘法口诀。温习前几节课的知识之后,我便展开了新课内容的教学。
(一)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引出新课课题
首先在PPT上展示出《西游记》中孙悟空打妖怪的情节,并发问:“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孙悟空,那你们知道他在打妖怪时的绝招吗?对!当他同时面对很多妖怪时,他就会从头上拔下毫毛,轻轻一吹,就会变出更多的猴子和他一起并肩作战了。有一回,孙悟空先从头上拔下了一根毫毛,变成了五只猴子,再拔一根,又变出五只猴子,他一共拔了三回,最后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那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多少只小猴子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然后点名提问,并在黑板上写出“5+5+5=15,3×5=?”。继续说:“大家都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但是如果每次遇到乘法问题时,将乘法转化为加法计算,肯定会因为数据繁多出现步骤繁琐的问题,因此,为了让乘法算的又快又准确,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编写了乘法口诀。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5的乘法口诀。”同时在黑板上写下课程标题——5的乘法口诀。
这种开课模式,有利于在一开始就将学生们带入课堂之中,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之后做准备。
(二)利用对新知识的探究,创编出乘法口诀
教学案例:课件中出示一盒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主角玩偶,并问:“同学们,有谁知道这些玩偶分别是谁吗(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大家数一数,一盒里有几只小羊呢?这应该怎么用乘法算式表示呢?(依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5 5×1=5)谁能用算式编一句口诀?(板书:一五得五)谁知道这句口诀的意思呢?(解释口诀:1乘5或者5乘1等于5,口诀的前半句表示5的数量,后半句是得数。一和五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乘数,我们习惯于将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得”字表示等于,后面的五表示乘得的积,在乘法口诀中,数字都是用汉字表示的)”
之后,课件中出示两盒玩偶,并问:“现在有几盒(两个)?有几个5(两个)?两个5相加等于几(10)?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依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10;5×2=10)表示什么意思?谁能编一句口诀?(二五一十)这句口诀表示什么呢?(2×5或者两个5相加,结果是10)‘得’字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积不满10的情况下使用)”最后再展出3盒、4盒、5盒玩偶,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并进行小组讨论,再派代表上台写下小组结果,由台下学生判断正误。从而得出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这种教学方式生动地再现了生活中的问题,将问题与小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角色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并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口诀的内容、来源和含义。
(三)巩固练习
进行小组成员之间互问互答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熟悉乘法口诀中的每个部分,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诀。
(四)总结
询问学生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首先,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作业,其次让学生主动寻找生活中能用到5的乘法口诀的地方,最后让学生根据本堂课的学习思路,尝试着编写5×6、5×7的乘法口诀。
三、“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是1-4乘法口诀的衍生,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通过实际问题了解口诀的来源、感受口诀的作用、学会口诀的记忆方法是本堂课的重点任务,我着力向学生教授了以上内容,目的在于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方法,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丰富多彩的问题形式,创建了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轻松、高效地掌握整节课的知识。同时,整节课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学生。
结束语
5的乘法口诀是之后乘法学习的基础,这节课让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沿用这种方法,创建快乐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林燕婷.研究活动细节 完善认知结构——以“5的乘法口诀”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9(19):31-32.
[2]提秀雷.“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J].小学数学教育,2019(18):46-47+50.
[3]吴恢銮,张锋.玩游戏 学口诀——“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意图[J].小学数学教师,2019(09):54-57.
[4]陈丽.教学实施多样化,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记教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诀[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