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这就对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审计从业人员除了要掌握合格的业务操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也必须满足新的要求以外,还应该不断学习,进行职业再教育。笔者将从现代对审计人员的期望和审计从业人员素质现状出发,对建立高水平的、满足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的审计从业人员队伍的途径提出自身的见解,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下将“审计从业人员”简称为“审计人员”。
关键词:审计人员素质提高审计需求
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快速,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新环境,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工作任务也就日益复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审计人员应该具备更高的素质以满足审计需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胜任能力,还要能够目光长远,可以判断出升级体系运作和经济运行的发展方向,更要具备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
1、现代社会对审计人员的期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审计工作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够胜任新时期的审计工作。
1.1、审计职业道德
审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职业道德,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成为一名合格审计师的先决条件。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和规范的总和,它意在使审计人员的行为以及审计工作满足社会需要,同时让审计人员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尤其在物质极大化丰富的今天,审计师必须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保持独立性和职业审慎。
1.2、专业胜任能力
在从业者具备了基本的审计职业道德之后,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专业胜任能力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审计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系统地审计课程教育,具备开展审计业务所必需的审计基础知识,并且要能够实时更新知识储备,掌握新技术,跟上时代发展。
第二,要有职业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审计师要善于明察秋毫,并多加利用逆向思维,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三,要有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审计人员不仅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而且要从宏观角度剖析问题,分析这些弊端的产生根源及其危害的严重性,能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PEST分析。
第四,要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这在执行审计程序时显得颇为重要,通过观察、询问和函证能够发现许多问题。
2、审计人员素质现状和原因
2.1、审计人员素质现状
目前,审计人员大多是学财会类的,通晓财会知识和审计知识,而对宏观经济运行缺乏深刻认识,知识面比较狭窄,掌握工程学、懂法律及会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很“抢手”。
审计人员仍然用着过时的审计手段。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虽已应用多年,但还是有许多审计人员不会使用或不善于使用,其他新型审计手段如“云审计”也没有被广泛接受。
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滞后于时代。审计人员习惯于沿袭传统的审计思维、审计模式、审计思路。审计工作往往停留在发现问题上,而不习惯去寻找原因和后果,思路不开阔,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审计人员缺乏思考能力。
全面信息分析能力不强。不少审计人员在分析性程序中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数据分析审计方法上,尤其是政府审计人员,很少去关注一些“不起眼”的非财务数据,找出隐藏的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
审计人员的创新精神还需加强。这与审计人员的职业审慎也有一定联系。审计人员往往按部就班,机械式地处理审计业务,很难主动地采用一些新思路,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2.2、审计人员素质现状的形成原因
我国审计文化环境制约了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的素质会深刻影响审计质量,而审计文化又影响着审计人员的素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泛行政化。由于泛行政化观念深深根植于审计人员的头脑中,因而审计人员极易产生“审计就是走个过场”的错误思想,这在国家审计当中尤其严重,在民间审计中这种现象已不多见。二是“人情”观念。即部分审计人员在执行具体审计程序之时,习惯按照他人指示或暗示发表审计意见,难以保持独立性。
在岗培训及后续教育没有及时跟上。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时刻变化、较为复杂、与经济同时发展的高级脑力劳动,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当审计人员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后,几乎不用再花时间进行“继续教育”,这使得知识更新速度减慢。
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是我国拥有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但大量的审计资源都集中于几个大型所,其他小型所的生存情况堪忧,对于小型所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此时可能受客户的要求而丧失独立性。二是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素质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大部分是学会计专业的,也有学经济专业的,甚至有许多审计人员是学有非财务专业的,其中仅有一小部分是直接学习审计专业的,当他们进入审计行业之后,可能无法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方向或领域,他们的跨专业技能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事务所的工作量太大,时间集中,临时性的项目又多,审计人员疲于奔命,无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自身技能,甚至影响身体健康,会计事务所的工作已经被戏称为“高危行业”。四是各级政府对审计活动的干预,会影响审计资源的分配,使得一些会计事务所损失部分独立性。
3、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3.1、完善交流机制和职业继续教育机制
现代社会已经是学习型社会了,审计又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领域。因此需要审计人员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并要在硬件上完善职业继续教育机制。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多组织学习研讨活动,邀请审计从业人员和科研、教学人员共同出席会议,交流先进经验和执业心得,分享新创意,新发现,新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联合相关高校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在岗培训、轮岗培训甚至脱产培训,使得审计人员能够与时俱进,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广泛使用这些“新事物”,如计算机辅助审计、云审计、物联网审计等,提高审计效率,始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3.2、为审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审计属于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学科,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强调“学以致用”。而在高等学府中选择审计方向的学生无疑是将来审计师队伍的中坚主干,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人员整体的素质水平。
如果能够在专科、本科以及硕士生教育中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为在校生提供更多专业实习机会,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的在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在基础阶段就能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3.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准则、宣言等形式公布的,其组织成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对于审计从业者来说,其应当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因为无论其是否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审计人员从事的均为“注册会计师业务”,应当使用高标准进行要求。
审计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对社会公众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注册会计师行业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产生和发展,是因为从业者能够站在独立的立场对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或者其他情况进行审计,并发表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作为财务报表使用人进行决策的依据。
为使审计人员切实履行神圣的职责,为社会公众以及利益攸关方提供高质量、可信赖的专业服务,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誉,就必须大力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强化,加强其道德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准。注册会计师是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而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审计行业尤其是民间审计行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恢复与重建时长只有30多年,社会对审计人员的信任度还较低,注册会计师自身也尚未普遍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在推进经济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强调注册会计师以及其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都非常重大。
3.4、减少对事务所的干预
我国一直有“官本位”思想,2000多年的封建集权制度,遗毒至今。政府一般属于“大政府”,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抓,导致其聚敛了过多公共权力。对于会计事务所来说,有的时候当地政府的态度或者暗示直接决定了事务所将会出具什么样的审计报告,对于审计行业最为宝贵的独立性在此时显得十分脆弱,尤其是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之上的小型所,“每一个顾客都是上帝”。
不过在当前社会,行政干预已经越来越少,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干预事务所职业判断和独立性的情形越来越少,非常值得肯定。今后的趋势是将行政干预降为接近零的水平,对于企业干涉事务所的情况,应该制定相关法律完善奖惩机制,使企业为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3.5、降低注册会计师准入门槛
注册会计师是高水平的审计人员。截至201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全科通过率在16%左右,全国共有注册会计师98170人,非执业会员96185人,会计事务所8066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全国注册会计师人数还不到10万,行业需求缺口十分庞大,业内人手严重不足。这一方面使得注册会计师头衔含金量高,但另一方面又导致注册会计师工作量巨大,使得部分工作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降低注册会计师准入门槛,增加注册会计师数量,这能够增加行业内的从业人数,加强审计人员的竞争,满足行业需要;但同时会造成注册会计师质量平均下降,可也仅仅是平均水平下降,总体来看,因为注册会计师人数的增多,量变引起质变,注册会计师总体水平将会提升,人才也会相应增多,同时竞争会更加激烈,每个注册会计师都将具有忧患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拓展新知识。另外,为了保证注册会计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知识,跟上经济发展与法律法规的更新,应该对注册会计师每隔固定年数进行考试,及时进行筛选,淘汰不能适应经济变化的注册会计师。这非常有利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审计从业人员队伍,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翠霞,如何提高内审人员队伍素质[J],中外企业家,2013.11
【2】刘明辉,王恩山,我国审计需求的异化及制度成因[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7
【3】赵润华,赵静,浅议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高的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
【4】王淑琴,审计人员素质一席谈[J],理财,2012.12
【5】刘俊英,在新时期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素质[J],中国外资,2012.4
作者简介:唐正国(1991—),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在读研究生,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审计、会计。
关键词:审计人员素质提高审计需求
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快速,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新环境,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工作任务也就日益复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审计人员应该具备更高的素质以满足审计需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胜任能力,还要能够目光长远,可以判断出升级体系运作和经济运行的发展方向,更要具备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
1、现代社会对审计人员的期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审计工作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够胜任新时期的审计工作。
1.1、审计职业道德
审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职业道德,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成为一名合格审计师的先决条件。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和规范的总和,它意在使审计人员的行为以及审计工作满足社会需要,同时让审计人员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尤其在物质极大化丰富的今天,审计师必须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保持独立性和职业审慎。
1.2、专业胜任能力
在从业者具备了基本的审计职业道德之后,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专业胜任能力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审计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系统地审计课程教育,具备开展审计业务所必需的审计基础知识,并且要能够实时更新知识储备,掌握新技术,跟上时代发展。
第二,要有职业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审计师要善于明察秋毫,并多加利用逆向思维,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三,要有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审计人员不仅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而且要从宏观角度剖析问题,分析这些弊端的产生根源及其危害的严重性,能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PEST分析。
第四,要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这在执行审计程序时显得颇为重要,通过观察、询问和函证能够发现许多问题。
2、审计人员素质现状和原因
2.1、审计人员素质现状
目前,审计人员大多是学财会类的,通晓财会知识和审计知识,而对宏观经济运行缺乏深刻认识,知识面比较狭窄,掌握工程学、懂法律及会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很“抢手”。
审计人员仍然用着过时的审计手段。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虽已应用多年,但还是有许多审计人员不会使用或不善于使用,其他新型审计手段如“云审计”也没有被广泛接受。
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滞后于时代。审计人员习惯于沿袭传统的审计思维、审计模式、审计思路。审计工作往往停留在发现问题上,而不习惯去寻找原因和后果,思路不开阔,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审计人员缺乏思考能力。
全面信息分析能力不强。不少审计人员在分析性程序中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数据分析审计方法上,尤其是政府审计人员,很少去关注一些“不起眼”的非财务数据,找出隐藏的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
审计人员的创新精神还需加强。这与审计人员的职业审慎也有一定联系。审计人员往往按部就班,机械式地处理审计业务,很难主动地采用一些新思路,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2.2、审计人员素质现状的形成原因
我国审计文化环境制约了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的素质会深刻影响审计质量,而审计文化又影响着审计人员的素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泛行政化。由于泛行政化观念深深根植于审计人员的头脑中,因而审计人员极易产生“审计就是走个过场”的错误思想,这在国家审计当中尤其严重,在民间审计中这种现象已不多见。二是“人情”观念。即部分审计人员在执行具体审计程序之时,习惯按照他人指示或暗示发表审计意见,难以保持独立性。
在岗培训及后续教育没有及时跟上。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时刻变化、较为复杂、与经济同时发展的高级脑力劳动,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当审计人员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后,几乎不用再花时间进行“继续教育”,这使得知识更新速度减慢。
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是我国拥有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但大量的审计资源都集中于几个大型所,其他小型所的生存情况堪忧,对于小型所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此时可能受客户的要求而丧失独立性。二是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素质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大部分是学会计专业的,也有学经济专业的,甚至有许多审计人员是学有非财务专业的,其中仅有一小部分是直接学习审计专业的,当他们进入审计行业之后,可能无法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方向或领域,他们的跨专业技能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事务所的工作量太大,时间集中,临时性的项目又多,审计人员疲于奔命,无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自身技能,甚至影响身体健康,会计事务所的工作已经被戏称为“高危行业”。四是各级政府对审计活动的干预,会影响审计资源的分配,使得一些会计事务所损失部分独立性。
3、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3.1、完善交流机制和职业继续教育机制
现代社会已经是学习型社会了,审计又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领域。因此需要审计人员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并要在硬件上完善职业继续教育机制。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多组织学习研讨活动,邀请审计从业人员和科研、教学人员共同出席会议,交流先进经验和执业心得,分享新创意,新发现,新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联合相关高校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在岗培训、轮岗培训甚至脱产培训,使得审计人员能够与时俱进,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广泛使用这些“新事物”,如计算机辅助审计、云审计、物联网审计等,提高审计效率,始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3.2、为审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审计属于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学科,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强调“学以致用”。而在高等学府中选择审计方向的学生无疑是将来审计师队伍的中坚主干,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人员整体的素质水平。
如果能够在专科、本科以及硕士生教育中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为在校生提供更多专业实习机会,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的在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在基础阶段就能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3.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准则、宣言等形式公布的,其组织成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对于审计从业者来说,其应当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因为无论其是否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审计人员从事的均为“注册会计师业务”,应当使用高标准进行要求。
审计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对社会公众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注册会计师行业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产生和发展,是因为从业者能够站在独立的立场对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或者其他情况进行审计,并发表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作为财务报表使用人进行决策的依据。
为使审计人员切实履行神圣的职责,为社会公众以及利益攸关方提供高质量、可信赖的专业服务,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誉,就必须大力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强化,加强其道德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准。注册会计师是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而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审计行业尤其是民间审计行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恢复与重建时长只有30多年,社会对审计人员的信任度还较低,注册会计师自身也尚未普遍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在推进经济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强调注册会计师以及其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都非常重大。
3.4、减少对事务所的干预
我国一直有“官本位”思想,2000多年的封建集权制度,遗毒至今。政府一般属于“大政府”,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抓,导致其聚敛了过多公共权力。对于会计事务所来说,有的时候当地政府的态度或者暗示直接决定了事务所将会出具什么样的审计报告,对于审计行业最为宝贵的独立性在此时显得十分脆弱,尤其是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之上的小型所,“每一个顾客都是上帝”。
不过在当前社会,行政干预已经越来越少,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干预事务所职业判断和独立性的情形越来越少,非常值得肯定。今后的趋势是将行政干预降为接近零的水平,对于企业干涉事务所的情况,应该制定相关法律完善奖惩机制,使企业为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3.5、降低注册会计师准入门槛
注册会计师是高水平的审计人员。截至201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全科通过率在16%左右,全国共有注册会计师98170人,非执业会员96185人,会计事务所8066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全国注册会计师人数还不到10万,行业需求缺口十分庞大,业内人手严重不足。这一方面使得注册会计师头衔含金量高,但另一方面又导致注册会计师工作量巨大,使得部分工作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降低注册会计师准入门槛,增加注册会计师数量,这能够增加行业内的从业人数,加强审计人员的竞争,满足行业需要;但同时会造成注册会计师质量平均下降,可也仅仅是平均水平下降,总体来看,因为注册会计师人数的增多,量变引起质变,注册会计师总体水平将会提升,人才也会相应增多,同时竞争会更加激烈,每个注册会计师都将具有忧患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拓展新知识。另外,为了保证注册会计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知识,跟上经济发展与法律法规的更新,应该对注册会计师每隔固定年数进行考试,及时进行筛选,淘汰不能适应经济变化的注册会计师。这非常有利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审计从业人员队伍,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翠霞,如何提高内审人员队伍素质[J],中外企业家,2013.11
【2】刘明辉,王恩山,我国审计需求的异化及制度成因[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7
【3】赵润华,赵静,浅议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高的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
【4】王淑琴,审计人员素质一席谈[J],理财,2012.12
【5】刘俊英,在新时期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素质[J],中国外资,2012.4
作者简介:唐正国(1991—),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在读研究生,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审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