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已逐渐步入理性的轨道,正实现着从追求情感目标的发展到关注“双基”的落实、从追求教学形式的变化到注重课堂的真实有效地转变。“真实有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目标。如何做到真实有效呢?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关注课堂的细节开始。所谓的细节,按照字面的理解:“细”者小也,“节”指单位或要点也。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更不容忽视。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细节,就能实现课堂的真实活力。
  
  一、让学生跟上节奏
  
  [案例]一位老师执教《北大荒的秋天》,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紧接着,老师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找一找。学生陆陆续续地打开课本,当读书声渐高时,老师宣布:“停下来,谁来说一说。”此时高举的小手寥寥无几。
  [反思]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老师提出问题到请学生回答问题,用了不足一分钟。大部分的孩子读书的速度比较慢,当老师宣布停的时候,他们还在默读,还在找,以至错过了老师讲的重要内容。其实,老师既然提出了学生去读一读,找一找,就应该给学生时间去完成。自己要观察学生。当他们读完、找完,都抬起头看着自己的时候,再开始讲课。这样先读完的孩子可以充分地考虑,后读完的孩子也不会落下,使得所有的同学都能跟上上课的节奏。
  这样的细节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要是都能及时发现并给予足够的关注,对教学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二、还全体学生的“幸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让全体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幸福。
  【案例】一位老师在指导朗读《世界多美呀》中“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老师请一名学生站起来朗读。第一遍,学生把“湛”读成了平舌音,老师纠正之后,让他重读。第二遍,没有出现读音错误,只是没有读出颜色的美,老师强调“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要重读,又让学生再试一试。第三遍,学生把这三个词重读了,就是有些别扭,而且把每个词后面的“的”都读漏了。还好,老师又不厌其烦地教他。就这样,读错了纠正,纠正了再读,前前后后,用了将近10分钟。在这10分钟里,只有这个学生在学习朗读,其他的学生呢,有的在说话,有的在书上画太阳,有的在用手互相捅……而这一切,老师根本没在意。
  【反思】本课中,我们看到了这个老师为了一个学生的朗读而左一遍、右一遍地纠正,大有读不好不罢休的决心,大有不纠正到位就会戴上“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罪名。难道我们只有这样做,“幸福”课堂上出错的学生,才是所谓的面向全体学生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应该从这个误区中走出来,要知道,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对于这个学生来讲,他可能受益匪浅;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他们(一年级的学生)就是在浪费时间,一个学生10分钟,全班几十个学生,就是几百分钟。这几百分钟,什么时候才能补回来?为了几十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后去“幸福”这一个学生,从而多挤一点时间给其他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也感到幸福。
  
  三、教学生最优化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时,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教给学生最优化的方法。
  [案例]在“景”的识字教学中,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老师出示生字“景”,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识字方法。
  生1:日加上点横头加上口再加上一个小字。
  师:很好!
  生2:日字头加上北京的京。
  师:真棒!
  生3:我给大家猜个谜语,“一个小朋友叫京京,在太阳底下晒太阳”。
  师:不错。刚才这些同学都说得不错,你想怎么记就怎么记,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识记“景”。
  【反思】本案例中,教师把提倡识记方法多样化当成让学生“你想怎么记就怎么记”。笔者以为,提倡识记方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但提倡多样化不等于说我们不应追求“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未经学生充分思索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好但又适合自己的方法。
  本案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以上三种识记方法,总结出第三种方法更合理,即猜谜语的方法。这样的记法,不但让学生了解了记法的多样性,理解了记法的合理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课堂上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让我们自细节人手,从小事做起,立足平淡。让语文课堂真正实现“真实、有效”的目标要求。
其他文献
评语分作业评语和学期评语。学期评语是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阶段性的综合评价,一则好的评语。会起到好的教育导向作用,因此我特别注意利用赏识的眼光来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在评语写作上下了一些功夫,收到了一定成效。  首先,我努力去接近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兴趣爱好等,让评语有话可写,避免千人一面。担任二十几年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哪个孩子好动,哪个孩子自制力较差,哪个孩子
期刊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令学生生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终身受益,就是好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吕叔湘说:“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能力的提高,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而是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写不好作文,因为有“厚积”才有“薄发”。
期刊
一、利用数学工具。把某些化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使其简化。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期刊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品德学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也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关注。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已成为品德教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笔者结合实践探索,从找资源、“借”资源、用资源等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品德学科课程资源“贫瘠”的现状,从而促进农村小学品德学科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一、以“小”见“大”找资源  品德课程是以个人
期刊
语文课程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学科,教师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在主体实践、思维创新上做文章。  一、在自主中探究,个性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摒弃以老师的讲解分
期刊
前不久,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听了常培玲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她讲的是五年级的古诗: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常老师是我县的市级教坛新秀,她新颖独特的教学技巧、出口成章的演讲口才、丰富老练的教学经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校认真思考总结后,写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同行们共勉分享。    一、巧妙导课,引人入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一直是块“难啃的骨头”,老师缺乏激情,学生没有兴趣。然而常老师
期刊
在听海门东洲小学吴建英老师执教苏教版第4册的识字之前,我心里不免有点犯嘀咕:识字教学通常显得枯燥无味,要想上得生动有趣是有难度的,更何况她还是借班上课呢?谁知听着听着心中不禁暗暗叫好:这的确是一节高效的识字课!  高效的课堂必定体现教者的高明之处。那么,这节课“高”在何处呢?    一、“趣”字贯穿始终  1.课前激趣  由于古汉字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是陌生而难懂的,为了激起学生对古汉字的兴趣,在课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教学领域。但从目前语文教改和实际教学来看,文言文教学相对现代文教学,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单一的实际状况。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入手,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教学。    一、新旧联系,古为今用架起学生与文本间的桥梁  文言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都和今天有遥远的距离,尤其是与中学生的喜好和知识阅历有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法宝,让整个班集体充满温暖,让学生的心田沐浴阳光。爱是老师播撒在学生心田里感情的种子,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让爱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有让孩子们学会享受爱、懂得爱、付出爱,我们的教育才真正有了成效,整个社会才会到处充满爱。现在我把自己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把孩子溶入爱河  在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把爱的阳光遍洒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