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语是一种教育手段,写评语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份好的评语,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既能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又能适当指出缺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体会到班主任评语的用意,也能使家长了解到子女的情况,有效地配合学校。然而,现在老师期末评语撰写存在空话套话多,内容笼统、大同小异,千人一面等问题,甚至有的评语是家长学生不愿看的网上抄袭拼凑、随意粘贴的无效评价。
关键词:自评;互评;众评;综评;掌握;个性特点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37-02
每学期期末,班主任老师都要对班级每个学生在校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学生报告手册》上写上评语。评语是一种教育手段,写评语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份好的评语,应该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既能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又能适当指出缺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体会到班主任评语的用意,也能使家长了解到子女的情况,有效地配合学校。
一、期末评语撰写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末评价至关重要,有时候肯定的评价会激励学生获得成功,但有时候不当的评价也会毁掉一个学生。评价如同搭建一个个平台,或帮助学生展示自己,或引导学生走出迷津。
然而,翻开学生的《报告手册》,比对班主任老师不同时间给自己的孩子或同学写的评语,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老师期末评语撰写存在以下的问题:1、空话套话多,内容笼统、大同小异,千人一面;2、指责性的话语多,激励欣赏的评价少,有损学生和家长的自尊;3、评价语言枯燥贫乏、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清新之感;4、用老眼光看待学生,很难发现学生的进步;5写评语用时过境迁再回头算老帐、话旧事的做法,难以发挥出评价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反感。6、评价标准单一,往往以成绩优劣来评价学生,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7、家长学生不愿看的网上抄袭拼凑、随意粘贴的无效评价。
二、评语改革设计思路与实施步骤
每到学期末,学生的期末评语该怎么写?不少老师正发愁,作为一名有着二十余年班主任经历的老班主任,我也发愁。评语是按照老方式去写,还是按照现在时尚的新方式去“写”呢?所谓按照老方式去写,就是先谈优点,后指缺点,然后提出希望。如:某某同学,你是个乖巧的孩子,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班级,学习较为刻苦,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个乖巧的孩子,老师很希望你今后能大胆发言,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所谓“时尚的新方式”,其实就是到网上去下载评语,打印后按照评语内容,找到合适的学生对象,然后粘贴在他们的《报告手册》上;还有一种形式是,先找到学生对象,然后老师把网上下载的评语根据学生的特点作适当的修改,然后打印后粘贴在他们的《报告手册》上。
老方式写的评语,多为班主任手写。一二十年前在用这种“格式”写评语,现在还在沿用,这种方式的评语太公式化了,学生看了几年、家长看了几十年,能不看厌吗,没有一点新意。“时尚的新方式”“写”出的评语,虽然语句优美,很能吸引大家的眼球,但是让家长和学生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与学生的特点似像非像。又因是打印的,非手写的,给学生家长有种距离感,没有温度,其实评语应该是有温度的。
能写评语让班主任有了“权威”。学生们都知道,每学期《报告手册》上的学生评语都是由班主任来写的,自己不听班主任的话,表现不好,班主任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真实表现如实的写进自己的《报告手册》中,家长看了会责罚自己的,亲朋好友看了,自己会很没有面子的。正因为有这样的“权利”,所以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学生时,是很有“权威”的,而其他任课教师因没有这个“权利”,所以他们的话语学生一般不当回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课堂纪律也就有了天壤之别。
班主任有“权”写评语,让班主任增添了“权威”,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一个班主任一年要给学生写两次评语,有的班主任带同一个班少则一年,多则六年,对同一个学生少则写一两次评语,多则要写十二次评语。其实,孩子的变化是缓慢的,要想把孩子的评语写出新内容,对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时候写出的评语不免雷同。再说,让班主任一人来给学生写评语,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不全面的。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一年前,我开展了“期末评语学生‘自评’,家长、科任课教师、学生间‘众评’,班主任再总结提炼‘综评’”的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学生“自评”。“自评”是指学生给自己写评语,采用此法能有利于学生在自评时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审度从而了解自我的表现,使自己幡然顿悟,继而奋起。此举目的,绝非老师想偷懒,而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也是锻炼学生的机会。如:“小捣蛋鬼” 辰辰(化名)给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个心地善良的学生,乐于助人,但是喜欢捉弄人,爱看书。今后我要努力改掉捉弄人的坏毛病。在自评环节中,绝大多数学生有自知之明,能像刘奕辰这样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表现,通过自评,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最终发展自己的目的。
(2)同学“互评”。俗话说:兼听则明.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同学间相处的时间较多,相互了解较深,得到的信息也较真实和具体。这样的同学间进行互评,既有利于班主任老师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又能使学生从对方的透视中认识自己,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有的学生爱做表面工作,表里不一。开展了学生互评,由于评议的人同在一个班级,朝夕相处,就形成了互相约束、互相监督的局面,还能促使同学们做到老师在和老师不在一个样。同学间进行互评,能使他们在互评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有些同学互评的却很准确。如:“你虽不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但你动手能力强,乐于助人……”这是班上同学给辰辰(化名)写的评语,看完这条评语,确实令我有些吃惊:辰辰(化名)是由严厉的外婆带大的,平时很难看到优点,没想到在同学眼中却是另一番模样,过去从未发现刘奕辰的“动手能力强”这一优点。 (3)家长“参评”。 家长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邀请家长“参评”,可以使班主任能从家长那里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有效教育学生。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还能让家长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观察孩子,从多方面配合学校教育。
(4)任课教师“点评”。为了让任课教师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也很有“权威”,我邀请班级任课教师一起来给学生“写”评语。由于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班级多,接触的学生也多,任务重,我请任课教师对全班每位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用一两句话进行“点评”。由于任课教师有“权利”写评语,在第二学期的教学管理中,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班级课堂纪律好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成绩明显提升了,任课教师们赢得了家长和学生更多的尊重,同时也享受到了教育带来的乐趣。
(5)班主任“综评”。
所谓评语,就是对一个人的全面(包括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印象、评价之类的语言。评价并不是目的,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发现,一种提醒,一种尊重,一种信任,一种期待。在给每位学生写评语前,我首先查看他们的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然后结合我这位语文任课教师的评价,最后履行班主任角色的进行归纳“综评”。完成每位学生的“综评”后,我就亲自把他们的“综评”用钢笔书写在小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报告手册》)上。在给辰辰(化名)同学“综评”时,他的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让我惊喜连连,经过调查,我不得不接受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客观评价。于是,我在自己动笔书写的辰辰(化名)的评语中全盘照录老师和学生们给出的评价,还特意加上一句“五个手指各有长短,相信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你能找到那根属于自己的手指。”
三、反思与效果
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这种多元、多面、多角度的全方位评价,换一种视角掌握孩子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可学生之间的是非判断,打破了班主任一言堂的评价模式,让家长、同学、老师都能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来,让他们都有“权威”,完善了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找回自信,使每一个学生享有成功,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对于学生评语采用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班主任“综评”的方式进行,学生梁欣称,我在评价同学的时候,也被同学评价,还被写到“下课爱大吼大叫,做事不细心。”“虽然说的不是好话,但感觉说的很对,准备好好改正。”家长、任课教师得知自己也能参与学生评价,也都非常乐意。刘奕辰的外婆家看到外孙的评语,高兴的合不拢嘴,说:“在我眼里,毫无优点可言的辰辰,居然有这些优点,看来我们家长对他关心、了解得太少,今后我们要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对他多些关注、多些赏识、少些指责。”家长们还认为这样做,让家校沟通更畅通了,对学生的了解也就更全面了;任课教师认为这样做,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在学生中有了更多的“威信”。
学生评语采用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班主任“综评”的方式进行,这一创新做法被《武汉晨报》登载,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好评,真是一举多得呀!
关键词:自评;互评;众评;综评;掌握;个性特点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37-02
每学期期末,班主任老师都要对班级每个学生在校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学生报告手册》上写上评语。评语是一种教育手段,写评语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份好的评语,应该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既能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又能适当指出缺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体会到班主任评语的用意,也能使家长了解到子女的情况,有效地配合学校。
一、期末评语撰写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末评价至关重要,有时候肯定的评价会激励学生获得成功,但有时候不当的评价也会毁掉一个学生。评价如同搭建一个个平台,或帮助学生展示自己,或引导学生走出迷津。
然而,翻开学生的《报告手册》,比对班主任老师不同时间给自己的孩子或同学写的评语,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老师期末评语撰写存在以下的问题:1、空话套话多,内容笼统、大同小异,千人一面;2、指责性的话语多,激励欣赏的评价少,有损学生和家长的自尊;3、评价语言枯燥贫乏、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清新之感;4、用老眼光看待学生,很难发现学生的进步;5写评语用时过境迁再回头算老帐、话旧事的做法,难以发挥出评价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反感。6、评价标准单一,往往以成绩优劣来评价学生,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7、家长学生不愿看的网上抄袭拼凑、随意粘贴的无效评价。
二、评语改革设计思路与实施步骤
每到学期末,学生的期末评语该怎么写?不少老师正发愁,作为一名有着二十余年班主任经历的老班主任,我也发愁。评语是按照老方式去写,还是按照现在时尚的新方式去“写”呢?所谓按照老方式去写,就是先谈优点,后指缺点,然后提出希望。如:某某同学,你是个乖巧的孩子,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班级,学习较为刻苦,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个乖巧的孩子,老师很希望你今后能大胆发言,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所谓“时尚的新方式”,其实就是到网上去下载评语,打印后按照评语内容,找到合适的学生对象,然后粘贴在他们的《报告手册》上;还有一种形式是,先找到学生对象,然后老师把网上下载的评语根据学生的特点作适当的修改,然后打印后粘贴在他们的《报告手册》上。
老方式写的评语,多为班主任手写。一二十年前在用这种“格式”写评语,现在还在沿用,这种方式的评语太公式化了,学生看了几年、家长看了几十年,能不看厌吗,没有一点新意。“时尚的新方式”“写”出的评语,虽然语句优美,很能吸引大家的眼球,但是让家长和学生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与学生的特点似像非像。又因是打印的,非手写的,给学生家长有种距离感,没有温度,其实评语应该是有温度的。
能写评语让班主任有了“权威”。学生们都知道,每学期《报告手册》上的学生评语都是由班主任来写的,自己不听班主任的话,表现不好,班主任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真实表现如实的写进自己的《报告手册》中,家长看了会责罚自己的,亲朋好友看了,自己会很没有面子的。正因为有这样的“权利”,所以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学生时,是很有“权威”的,而其他任课教师因没有这个“权利”,所以他们的话语学生一般不当回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课堂纪律也就有了天壤之别。
班主任有“权”写评语,让班主任增添了“权威”,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一个班主任一年要给学生写两次评语,有的班主任带同一个班少则一年,多则六年,对同一个学生少则写一两次评语,多则要写十二次评语。其实,孩子的变化是缓慢的,要想把孩子的评语写出新内容,对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时候写出的评语不免雷同。再说,让班主任一人来给学生写评语,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不全面的。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一年前,我开展了“期末评语学生‘自评’,家长、科任课教师、学生间‘众评’,班主任再总结提炼‘综评’”的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学生“自评”。“自评”是指学生给自己写评语,采用此法能有利于学生在自评时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审度从而了解自我的表现,使自己幡然顿悟,继而奋起。此举目的,绝非老师想偷懒,而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也是锻炼学生的机会。如:“小捣蛋鬼” 辰辰(化名)给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个心地善良的学生,乐于助人,但是喜欢捉弄人,爱看书。今后我要努力改掉捉弄人的坏毛病。在自评环节中,绝大多数学生有自知之明,能像刘奕辰这样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表现,通过自评,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最终发展自己的目的。
(2)同学“互评”。俗话说:兼听则明.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同学间相处的时间较多,相互了解较深,得到的信息也较真实和具体。这样的同学间进行互评,既有利于班主任老师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又能使学生从对方的透视中认识自己,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有的学生爱做表面工作,表里不一。开展了学生互评,由于评议的人同在一个班级,朝夕相处,就形成了互相约束、互相监督的局面,还能促使同学们做到老师在和老师不在一个样。同学间进行互评,能使他们在互评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有些同学互评的却很准确。如:“你虽不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但你动手能力强,乐于助人……”这是班上同学给辰辰(化名)写的评语,看完这条评语,确实令我有些吃惊:辰辰(化名)是由严厉的外婆带大的,平时很难看到优点,没想到在同学眼中却是另一番模样,过去从未发现刘奕辰的“动手能力强”这一优点。 (3)家长“参评”。 家长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邀请家长“参评”,可以使班主任能从家长那里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有效教育学生。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还能让家长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观察孩子,从多方面配合学校教育。
(4)任课教师“点评”。为了让任课教师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也很有“权威”,我邀请班级任课教师一起来给学生“写”评语。由于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班级多,接触的学生也多,任务重,我请任课教师对全班每位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用一两句话进行“点评”。由于任课教师有“权利”写评语,在第二学期的教学管理中,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班级课堂纪律好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成绩明显提升了,任课教师们赢得了家长和学生更多的尊重,同时也享受到了教育带来的乐趣。
(5)班主任“综评”。
所谓评语,就是对一个人的全面(包括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印象、评价之类的语言。评价并不是目的,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发现,一种提醒,一种尊重,一种信任,一种期待。在给每位学生写评语前,我首先查看他们的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然后结合我这位语文任课教师的评价,最后履行班主任角色的进行归纳“综评”。完成每位学生的“综评”后,我就亲自把他们的“综评”用钢笔书写在小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报告手册》)上。在给辰辰(化名)同学“综评”时,他的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让我惊喜连连,经过调查,我不得不接受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客观评价。于是,我在自己动笔书写的辰辰(化名)的评语中全盘照录老师和学生们给出的评价,还特意加上一句“五个手指各有长短,相信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你能找到那根属于自己的手指。”
三、反思与效果
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这种多元、多面、多角度的全方位评价,换一种视角掌握孩子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可学生之间的是非判断,打破了班主任一言堂的评价模式,让家长、同学、老师都能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来,让他们都有“权威”,完善了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找回自信,使每一个学生享有成功,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对于学生评语采用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班主任“综评”的方式进行,学生梁欣称,我在评价同学的时候,也被同学评价,还被写到“下课爱大吼大叫,做事不细心。”“虽然说的不是好话,但感觉说的很对,准备好好改正。”家长、任课教师得知自己也能参与学生评价,也都非常乐意。刘奕辰的外婆家看到外孙的评语,高兴的合不拢嘴,说:“在我眼里,毫无优点可言的辰辰,居然有这些优点,看来我们家长对他关心、了解得太少,今后我们要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对他多些关注、多些赏识、少些指责。”家长们还认为这样做,让家校沟通更畅通了,对学生的了解也就更全面了;任课教师认为这样做,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在学生中有了更多的“威信”。
学生评语采用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家长“参评”、 任课教师“点评”、班主任“综评”的方式进行,这一创新做法被《武汉晨报》登载,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好评,真是一举多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