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创”背景下,高校、企业、政府联合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本文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几条建议,希望能凝聚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力量,全方位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此为媒介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校;企业;政府;联合构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国家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带來的变化而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激发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形成创新创业能力是国家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而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是要靠大量的实践,因此,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就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指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提供并保障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与模拟操作的制度设计、项目安排、活动组织以及硬件支持的统称,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条件保障。[1]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可以把学习到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其次,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为大学生锻炼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可能和机会,大学生可以此为媒介在创业实践中展现、检验和锻炼创业“实战”能力,逐步达到应达到的标准;第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创设合适的创业项目或创业单项活动,并为他们提供具体指导,从而消减他们对创业的神秘感,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最后,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直接获得创业体验,从中积累出一定的创业经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大学生来讲都可以参照或借鉴,为他们毕业后走上自主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现状
1.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薄弱
近年来,虽然高校纷纷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多数围绕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创业训练等模拟竞赛的形式进行,纸上谈兵居多,缺乏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薄弱。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实践机会,就不能全面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创新创业的真实环境,不能深刻体会实际创业所带来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心理上自然也就缺乏了责任感和危机感,以至于创新创业的意识不能被真正有效地激发出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被带动起来。与此同时,学生也很难从中获得宝贵的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进而也就不能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2]
2.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欠缺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中硬件条件欠缺,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办公场地、设备、服务管理平台等条件全面的高校数量非常少,投融资服务专业平台更是缺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硬件设施是关键。尤其像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必须有专业的设备、设施、场地,才能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但由于硬件设施需要很大的投入,政府资金支持有限,普通院校的资金又比较紧张,加上校园场地有限,一般高校很难建成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所有需求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园。高校硬件条件的欠缺,限制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广度和高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战训练。
三、政企校联合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学校全力完善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主要教育主体,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搭建新的校内实践平台。
建立以专业实验实训室为基础的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依托专业和学科优势,在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中融入创新元素和创业模拟项目,在提高专业实操水平的同时,积累一定的创业经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在校内设立创业园区、创业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放手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通过提供场地、“一站式”服务等优惠政策,引进和吸纳创新或高新企业,对企业、对社会开放,学生可以在园区的企业内兼职、实习,培养创业技能,进行创业实践积累。[3]
2.校企联合搭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学校要充分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借助企业的平台和技术支持,校企共同搭建集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一体化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积极鼓励师生利用“产、学、研”合作方式,到企业进行实验、研究,参与企业的工作。学校可利用现有的教学实习基地,选择合作时间长、有共同利益、管理上相对规范的企业作为创业基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检验校内创业教育实践成果的同时,促进学校与行业的衔接。在这方面,教育部与海尔集团在2015年底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成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一个典型例证。
3.政府加大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高校的任务,也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制定出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法规,支持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保驾护航。可以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引导和激发学校建设基地的热情。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工商、税务、金融等方面提供行政职能支持,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金融服务、补贴发放等创业服务,及时发布创业信息、服务资源等公共信息,确保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顺利进展得以保障。[4]
参考文献:
[1]李静.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1(6).
[2][4]张丽.“互联网 + ”模式下西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
[3]王晓华.创业教育与实践结合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J].职业时空,2008(6).
作者简介:
宋芹(1983—),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副教授。专业及研究方向:教育学。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校;企业;政府;联合构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国家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带來的变化而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激发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形成创新创业能力是国家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而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是要靠大量的实践,因此,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就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指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提供并保障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与模拟操作的制度设计、项目安排、活动组织以及硬件支持的统称,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条件保障。[1]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可以把学习到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其次,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为大学生锻炼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可能和机会,大学生可以此为媒介在创业实践中展现、检验和锻炼创业“实战”能力,逐步达到应达到的标准;第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创设合适的创业项目或创业单项活动,并为他们提供具体指导,从而消减他们对创业的神秘感,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最后,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直接获得创业体验,从中积累出一定的创业经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大学生来讲都可以参照或借鉴,为他们毕业后走上自主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现状
1.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薄弱
近年来,虽然高校纷纷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多数围绕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创业训练等模拟竞赛的形式进行,纸上谈兵居多,缺乏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薄弱。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实践机会,就不能全面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创新创业的真实环境,不能深刻体会实际创业所带来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心理上自然也就缺乏了责任感和危机感,以至于创新创业的意识不能被真正有效地激发出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被带动起来。与此同时,学生也很难从中获得宝贵的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进而也就不能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2]
2.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欠缺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中硬件条件欠缺,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办公场地、设备、服务管理平台等条件全面的高校数量非常少,投融资服务专业平台更是缺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硬件设施是关键。尤其像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必须有专业的设备、设施、场地,才能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但由于硬件设施需要很大的投入,政府资金支持有限,普通院校的资金又比较紧张,加上校园场地有限,一般高校很难建成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所有需求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园。高校硬件条件的欠缺,限制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广度和高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战训练。
三、政企校联合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学校全力完善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主要教育主体,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搭建新的校内实践平台。
建立以专业实验实训室为基础的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依托专业和学科优势,在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中融入创新元素和创业模拟项目,在提高专业实操水平的同时,积累一定的创业经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在校内设立创业园区、创业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放手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通过提供场地、“一站式”服务等优惠政策,引进和吸纳创新或高新企业,对企业、对社会开放,学生可以在园区的企业内兼职、实习,培养创业技能,进行创业实践积累。[3]
2.校企联合搭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学校要充分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借助企业的平台和技术支持,校企共同搭建集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一体化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积极鼓励师生利用“产、学、研”合作方式,到企业进行实验、研究,参与企业的工作。学校可利用现有的教学实习基地,选择合作时间长、有共同利益、管理上相对规范的企业作为创业基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检验校内创业教育实践成果的同时,促进学校与行业的衔接。在这方面,教育部与海尔集团在2015年底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成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一个典型例证。
3.政府加大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高校的任务,也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制定出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法规,支持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保驾护航。可以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引导和激发学校建设基地的热情。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工商、税务、金融等方面提供行政职能支持,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金融服务、补贴发放等创业服务,及时发布创业信息、服务资源等公共信息,确保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顺利进展得以保障。[4]
参考文献:
[1]李静.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1(6).
[2][4]张丽.“互联网 + ”模式下西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
[3]王晓华.创业教育与实践结合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J].职业时空,2008(6).
作者简介:
宋芹(1983—),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副教授。专业及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