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wz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古文是指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以其不朽的魅力流传了下来,成为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统编本教材的使用,小古文开始进入小学生的视野。教材中所选的小古文浅显易懂、有情有趣。小古文群文阅读是指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阅读较多的小古文,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阅读效率,提升语文素养。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课标的召唤下,笔者在实践操作中采取了相应的策略,让学生在“小古文”中学到“大知识”,从小古文的“深奥”中寻找学习的乐趣。
  一、确定核心主题,精心选择小古文
  小古文群文阅读以教材单篇小古文为“领头羊”,确定一个核心主题,然后围绕一个核心主题精心选择其他小古文,实施一篇带多篇的方法来推动阅读任务的完成。教学完教材中的一篇小古文以后,学生对小古文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到的方法,就以这篇小古文为中心确定教学核心主题,有目的地另选两三篇小古文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对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低年级学生,应当选择一些比较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的阅读材料,《人之初》(统编本一年级下册)主要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让学生进行识字,确定“识记字词,熟读成诵”为核心主题,挑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的部分内容展开群文阅读,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可结合所学的成语故事等适当增加阅读量,如教学《囊萤夜读》(统编本四年级下册)时可以确定以“勤奋好学”为核心主题,选择《怀素写字》《欧阳苦读》《王冕好学》等小古文来了解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对于高年级学生,应根据课文单元主题来选择阅读素材,如教学《书戴嵩画牛》(统编本六年级上册)以后,确定“智慧故事共欣赏”为核心主题,选择《晏子使楚》《破釜沉舟》《塞翁失马》等小古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哲理。
  小古文群文阅读主要通过相同主题的多篇小古文的学习来指导学生打开学习思路,将同一题材的小古文放在一起,在求同阅读策略的引领之下,学生就非常乐意接受拓展的知识,容易发现小古文的乐趣所在,从而迅速提高阅读能力。
  二、构建学习模式,整体呈现小古文
  小古文的群文是多篇小古文的有機组合,是一个重新组合的整体。其教学要根据所制订的核心主题确定教学过程,提取几篇小古文的相同特征或不同之处进行重点教学和探究,取得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篇一篇地单独呈现小古文,或是杂乱无序地全部呈现,那么就不能发挥群文阅读迁移学习的功效。因此,教师要根据所学的小古文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如《司马光》(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一文故事情节比较完整,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可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和热心助人的好品质后,教师就可以确定“智慧少年”为教学主题,再借助《曹冲称象》《道边苦李》等两篇小古文指导学生进行小古文群文阅读。课堂上可以采用举一反三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和技能自主学习新的小古文,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在旧知与新知的对照中培养迁移能力。教学时,首先温习《司马光》的教学过程,然后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师生共同画出小古文的情节结构图,清晰的板书给学生一个可以触摸的起点,营造一个快乐简单的学习氛围,鼓起了学生向新知识挑战的勇气。接下来分层推进,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曹冲称象》《道边苦李》,读通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厘清故事的发展顺序后自己画一画每个故事的情节结构图,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和交流中把三个故事情节放在一起探讨,去发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特征,感受他们观察仔细、勤于动脑、思维敏捷的共同品质。
  以一篇带动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抓住了小古文的共同特征举一反三,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出发点,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总结。上课时教师教得轻松自在,学生学得如鱼得水,教学目标的达成率高,举一反三式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欢迎。
  三、教会阅读方法,延伸学习小古文
  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比较多,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必须教会学生阅读群文的方法,比如类比阅读。类比阅读是将同一类小古文放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比较与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学会类比阅读,不仅容易理解所学的小古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想要阅读更多的小古文的欲望。
  教学了《杨氏之子》(统编本五年级下册)一文后,教师设计了一堂以“妙言妙语”为主题的小古文群文阅读课,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杨氏之子》,说说杨氏之子回答了什么话,他的回答妙在哪里,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向学生介绍还有很多小古文也描写了和杨氏之子一样机灵的少年,比如《徐孺子赏月》《口中狗窦》,组织学生自由阅读这两篇小古文,将小古文读通、读顺,读出韵律,再说一说读懂了什么,徐孺子、张吴兴的回答是什么,你觉得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课堂上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开动脑筋,通过类比阅读的方法找到了这些孩子在交往中讲究大方得体、善于应付的共同点。教师还推荐学有余力的学生去阅读《世说新语》这本书,提出“看原文,多读几遍对话,说说故事人物的回答妙在哪里”的要求,激发学生阅读小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小古文的方法有很多,类比阅读是小古文群文阅读的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找到了一把开启学习小古文之旅的钥匙,那就能兴趣盎然且信心十足地学习小古文。
  四、发挥朗读作用,深刻感悟小古文
  我们常常看到古文化场景中学堂里的小学生一边吟诵,一边摇头晃脑,将古诗文中特有的音律“唱”出来,韵味十足。大部分小古文虽然没有对仗工整的句子,但也有它自身的节奏,这种节奏被许多人称为是“小古文的骨骼”。在进行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格外重视对小古文“骨骼”的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深刻感悟小古文。
  低年级学生喜欢有节奏地读诵课文,因为最先激发他们感兴趣的就是朗诵时的节奏感和音律美。例如教学《人之初》《弟子规》《千字文》(节选)时,三字形式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生读准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示范拍手读一小节,读出节奏,让学生依照教师的样子模仿着读,感受三字韵文的节奏,再采用师生对读、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三字经》的节奏与韵律,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接下来迁移学法读一读《弟子规》与《千字文》的节选,时而让学生用手拍打节奏站起来大声诵读,时而让学生随着节奏的变化摇头晃脑地吟诵,在长短高低、轻重缓急、声情并茂中感悟小古文的韵味,感受这组群文三字或四字短文但句句押韵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受能力很强,通过反复诵读,他们能很快领悟到小古文的特点;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群文时根据小古文的特点可以采用辩读、演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将静止的文字变得灵动起来,感悟到小古文特有的意味与音韵之美;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群文时,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读准确了节奏,就能领悟小古文的韵味。
  在小古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小”中见“大”,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虽然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敢于向新事物挑战,敢于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敢于不断反思总结,就一定能让学生在小古文的学习中找到无穷的乐趣,并获得无尽的养分。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本文所谓的“放手”,是指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进入复习阶段,学生往往会有些懒散,漫不经心。学得较好的学生,觉得该会的都会了,学得不太好的学生,本身就比较懈怠,往往需要教师推一步走一步。其实,复习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复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一、复习计划学生订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是要让学生“当家作主”,使学生有事可做,不
【教学目标】  1.厘清说明顺序,与《太阳》对比阅读,感受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内容角度的不同。  2.品读关键词句,再次对比,体会事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及情感强烈、观点鲜明的特点。  3.整体对比,让学生通过作者的布局谋篇,总览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初次对比,发现内容角度不同  1.太阳和地球都是宇宙中耀眼的星星。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回顾,谁来说说学过的《太阳》一
一、读题导入,了解背景  1. 初次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感受?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什么不是种给自己看呢?我能感受到德国人有一种善良的品质,会将美丽的花让别人看。  生:自己的花怎么样才能让别人看呢?自己的花又是如何讓别人看到的呢?  师:带着这些疑问及不一样的感受,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季羡林先生。  2.简介季羡林: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语言学家、国学家、史学家
【文本解读】  《天地人》是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对于渗透传统文化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篇课文作为无注音识字的第一课,共有6个生字:“天、地、人、你、我、他”,这6个生字分两行排列,“天、地、人”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你、我、他”是“人”的三个代称。背景是国画《一望大江开》,画面近景是岩石松枝,中间是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
主题性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立足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主题性群文阅读中关注学生习作视角的多样化结合,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遵循在常态中找非常态、在偶然中找必然、在对比中发现闪光点等,选择有探讨价值的习作视角组织教学,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温儒敏教授强调要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最管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新时期教学应该在
在“学为中心”的背景下,阅读教学提倡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处于低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好玩也是天性使然,因此在教学中开展适当的游戏,能使学生充满快乐。所以在教学中融入部分游戏元素,营造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从而有效促进他们阅读素养的提升。  一、借助趣味游戏,深化语言积累  语言知识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让学生每天
写景抒情类文本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入中年级之后就开始大量出现,这一类文本借助对景物特点的描绘抒发作者情感,展现景物特质,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欣赏美景,陶冶情操,还要能够从表达视角积累写景抒情的策略。但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能够从学生学情和文体特点入手,合理制订课堂教学的目标,导致教学效益不佳。笔者结合《荷花》一文的教学谈谈写景抒情类文本在目标制订时的常见误区及对应策略。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对教材内容产生深刻理解,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在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从而发展其心理机能。这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设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开始接触生字学习和普通话学习时,首先就需要借助拼音这一语文工具。但是一年级学生常会在认知抽象的拼音字母时感到有难度,加上教师采取的反复读背的方式,势必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针对拼音教学,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三,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学生跑进来慌张地说道:“王老师,你快去看看,黄小青又在教室里发疯了。”我立马来到教室,只见教室里一片狼藉:此时的小青像一头发怒的雄狮,双拳紧握,心中的怒火正熊熊燃烧,上课教师正忙于疏散其他脸色吓得铁青的学生。我急忙上前拉住小青,说道:“小青,有什么事出来和王老师说吧。”可是,小青竟然咆哮着喊出“滚”,我惊愕了——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竟然敢用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可以流畅地进行人际交流。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磨砺,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语言行动上,较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提升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依纲扣本,用教材教  编者对教材中每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