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赋形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l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简案
   [教材分析]
   《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乡土文化为基本要素组成的。《端午的鸭蛋》反映的是乡土食文化,通过端午的鸭蛋重现了童年的记忆,表达出对家乡独特的认知和深深的情怀。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中国味”的语言特色。
   2.体认和理解乡土文化赋形的“鸭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端午的鸭蛋》的抒写旨趣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乡土文化的本真面相、个体的强烈归属感以及个体与乡土间的互动关系。因此,对乡土文化赋形为“鸭蛋”的认识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乡土文化是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结晶,它无处不在而又难以把捉,要想对其进行抒写必然要赋予乡土文化以具体的形态,从而获得对乡土文化的体悟。一个小小的鸭蛋怎么就成了宽泛的乡土文化的赋形呢?在理解上学生肯定会有障碍。因此,本课把乡土文化赋形的过程作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想]
   本课一课时完成。文化虽是一个极难讲说的东西,但课文的难点并非不能突破。如此安排,主要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一是作者作为擅长言说乡土文化的著名作家,有能力对乡土文化的隐性特征进行艺术化处理,即赋形于“鸭蛋”之上,使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体认更集中、更有型;二是学生对故乡都有着深厚的情感积聚,作者对故乡的言说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古人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了“愤”“悱”的心理机制,学生就很容易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预先准备一个真实的鸭蛋,上课时出示给学生看。教师进行有关鸭蛋的独白,引发学生思考,力求顺利地进入课文。
   导入示例:同学们,这是一个鸭蛋,没有人不认识吧!它有着灰白的蛋壳、雪白的蛋清和光亮的蛋黄。看到鸭蛋,老师突然想到,鸭蛋吃到嘴里是一个味道,放到盘子里是一种形象,那么,在鸭肚子里它会是怎样的呢?我想,它肯定有色彩、有温度,更是一种生命的孕育吧!如果把鸭蛋放在故乡的端午节上,它又有着怎样的意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
   二、设问文题 诱读文本
   第一问:题目上有几个关键词?
   学生不难回答:“端午”、“鸭蛋”。
   第二问:既然如此,课文应该是按照这两个关键词来展开,事实是这样吗?
   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课文内容,即家乡的端午、家乡的鸭蛋和端午的鸭蛋。
   第三问:课文实际的内容与题目的关键词信息一致吗?
   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提炼出“家乡的鸭蛋”这一信息,这对于从乡土维度理解文化赋形——“鸭蛋”必不可少。同时,“家乡的鸭蛋”也是进一步设问、继续教学流程的要点。
   三、理清结构 整体感知
   第四问:题目信息是“端午的鸭蛋”,文题的重心在“鸭蛋”上,为什么花了不少的篇幅写家乡的端午呢?
   目的指向:这一问题旨在使学生理解家乡的本质是什么?获得这样的认识——家乡是自我的精神之乡,是特定的文化场域。
   教师引导:家乡的端午是一个盆,我们看它盛满了什么?系百索子、做香粽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在家乡的端午盆里,盛满了风俗,这些风俗有吃的、喝的、玩的,还有避邪的;它们有着自己的称呼,有着特定的程序,有着不可考究的目的,让我们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既亲切又敬畏,这些难以说清的东西像磁场一样吸引着我们,盼望着置身其中。
   第五问:在文章的开头,作者为何特意点明:“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目的指向:教师让学生细读了“家乡的端午”,重在使他们明白这一部分对于全篇的作用,它既是在渲染乡土文化场域的氛围,又是为特殊对象的出场造势。这是文本本身所蕴含的召唤结构,这里教师设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期待与召唤结构达成一致,以使学生产生进入文本的强烈愿望。
   教师点拨:我们的故乡不同,很多风俗却是一样的,这说明我们是一根之家,但“很多”不代表“全部”,作者家乡的什么东西与众不同呢?鸭蛋!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的与众不同吧!
   第六问:作者把鸭蛋分别放到哪里去写的?对鸭蛋不同角度的抒写,在内容上有侧重吗?
   目的指向:使学生明白作者对不同场域中鸭蛋的抒写,在内容上是有所侧重的。
   教师点拨:“家乡的鸭蛋”,在内容上侧重于对鸭蛋名气的抒写,比如:“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等等。“端午的鸭蛋”,在内容上一方面细腻地描摹鸭蛋的质地。比如:“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一方面叙谈鸭蛋文化。诸如:“敲空头的吃法、朱砂豆腐、鸭蛋络子、挑鸭蛋、囊萤映雪的故事”等等。
   第七问:从整体上看,作者是如何呈现鸭蛋的?
   目的指向:这一问题的设计,旨在使学生发现鸭蛋与家乡的关系,理解鸭蛋之于文化场域中的特定含义。对该问题的追问,一方面可以理清作者的行文结构,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发现鸭蛋是由一般宽泛的乡土文化向具体文化形态赋形的结果。
   教师点拨:作者先写了家乡的端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之乡,里面有着多种特定的事物和行为方式,这是对家乡一种宽泛的体验和认识,并没有特别凸现任何特殊的事物,它写的是与家乡端午相关的所有事物,突出的是整体而非个体,正如一个扇面的外弧。在文章的召唤结构和读者阅读期待的契合下,“家乡的鸭蛋”这一有形的事物呼之欲出,它是宽泛的乡土文化的进一步收缩,是扇面中外弧向圆心的推移。从外延上看,“家乡的鸭蛋”比“端午的鸭蛋”大,这样就像一个长镜头,由远及近,把鸭蛋从乡土文化中逐步凸显出来,愈来愈清晰。
   四、钩玄提要 难点突破
   第八问:鸭蛋处在浓郁的家乡风俗之中,那么,我们怎么理解鸭蛋呢?
   目的指向:猛一看,学生可能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其实这一问题的价值不在于鸭蛋的蛋质之身,而在于鸭蛋的文化之身,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和探寻,旨在获得对“鸭蛋是文化赋形”这一课文难点的突破。
   教师点拨:文章安排了“家乡的鸭蛋”和“端午的鸭蛋”两块内容,“家乡”代表着空间场域,端午标示着特定的时间场域。作者把“鸭蛋”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场域中来展示,标示出鸭蛋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的符号,它把雾气般弥散的乡土文化凝结成固态的“鸭蛋”,完成了乡土文化的典型性聚焦,即为乡土文化赋形。
   隐喻呈现、印证认知:
   第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意思是说:他乡的咸鸭蛋与家乡的咸鸭蛋是无法比拟的。
   第二句:“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意思是说:我不怎么喜欢袁子才,但他提到的高邮咸鸭蛋使我有共同荣耀之感。
   第三句:“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意思是说:鸭蛋有着细微的差别。
   第四句:“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还不如用鸭蛋来装萤火虫。”用一个故事引出壳萤读书的设想。
   这四句话除了弄懂含义之外,更应让学生进一步追问,来揭示鸭蛋的真正内涵。四个隐喻引出的追问:
   追问一:为什么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独钟不二?
   追问二:“与有荣焉”中“我”因“谁”有荣?
其他文献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活动理论为分析写作学习过程和结果、设计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活动理论的视点去构建写作教学活动,一是要关注写作学习的交际实践取向,核心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二是发挥中介途径的功能,主要是如何提升教材和教师的教学
关于《木兰诗》的主题意义,教学参考书中是这样定位的:“《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公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送别诗、思亲诗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诗,或描叙,或抒情,或议论,虽表达技巧各异,但大多是实写。为不落俗套,有的诗人创造了“从对面生情”这一虚写手法。  作为虚写手法,“从对面生情”主要有如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不说“我”关心对方,而将关心置于一种悲凉的情境之中。如唐代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说起“课文的性质与作用”,让我们联系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两个同“性质与作用”密切相关的命题。“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辨析曾经在“语文教学内容”论域里展开。研究者根据课程理论,把“内容”按“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划分。“课程内容”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是“为了有效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
2009年3月9日下午3时,午后明媚的阳光中我正在准备一份会议材料,突然收到师母周梅珍教授的一条手机短信:顾黄初先生已于3月9日上午8时10分不幸与世长辞!巨大的悲痛顿时如潮水般向我袭来,我捧着手机的手一直抖个不停,因为我的手机中所存的正是顾先生的号码,“联系人”也正是他自己,现在却像是由他自己来告诉我这个惊人的消息,我一下子难以接受。反复读着那条短信,我不知道如何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惊慌失措中,
《阿Q正传》中,侯外庐先生认为“Q”是“Question”(问题)的第一个字母。“阿Q”即用来反映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而通讯工具QQ则与网上寻呼ICQ(英文“I seek you”的谐音)有关。这两种“Q”前人已讲过,我同大家谈另外几种“Q”的含义和用法。  一、“Q”作“可爱”讲,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看。①从字形看,“Q”丰满圆润,拖上一条小尾巴,显得俏皮可爱。②从语音和蕴涵的意义上看,近来有用“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证是很多同学都喜欢使用的,但在使用时常常出现重材料陈述、轻道理论述等情况的发生,如何克服,并进而提升事实论证的水平呢?我们以下面的语段为例,一起来看看其中的技巧。  (一)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只得出家以求能得到一顿饱饭。但是寺门有一条规矩,就是不能在寺中画画,从小就酷爱画画的他怎能受得了呢?于是他每天偷偷画画,但最终被主持逮住,并且每次逮到
在海子的诸多诗作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疑是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平易、朴素,调子明朗、热烈,意境开阔、放达,对他人饱含温暖的情愫,给他人美好的祝福。说不定你读着读着,会受其感染而不知不觉脸上浮现出笑容。是的,这是一首有热度的诗,那么多的人喜爱这首诗,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来源于此。  但是,对本诗,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此,或满足于此。我们的阅读就会过于简单化。至少是过于表面化。因为诗中的某些信息和
在“合作教研,学术为先”这一宗旨的指引下,为了推动语文教学迈向专题研究,加强语文学术思想交流,实践语文先进教育理念,推动语文教学健康发展,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室于2012年5月18日在吉林长春自由校区举行了主题为“诗歌教学与研究”的第二届语文学术节。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七百余位中学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学术节活动。活动邀请了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
《人民教育》2006年第10期教学专栏重提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话题,推出了闫学老师上的六年级《东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同时刊载了王晓春老师与闫学老师就这堂语文课该教什么的8篇争鸣文章。两位老师争论的焦点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是语文知识还是人文熏陶。  闫学老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人文熏陶方面的。闫学老师认为,人文熏陶是这个文本的内在要求。王晓春老师对闫学老师的这节课很不以为然,认为闫老师只是带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