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文化品格 引领特色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何办有文化有特色的幼儿园,才能赢得园所自身进步和发展的主动权?笔者围绕设计文化品位,为园所特色发展之本;提炼文化品味,为园所特色发展之魂;滋养文化品格,为园所特色发展之精展开阐述,通过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探究,带领广大教师躬身践行,谋求园所走内涵发展、文化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办有文化、有特色、有张力的幼儿园。
  关键词:滋养; 文化品格; 引领; 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18-002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学前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学前教育同样面临着教育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只有优秀的幼儿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前教育,才能适应学前教育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只有重视幼儿园文化建设,才能求得自身进步和发展的主动权。
  近年我园将园所文化建设与市级“十二五”立项课题“吴地节日文化在园本化的实践研究”相融,精心营造育人环境,倾力打造“一园一品”之“虎娃节节高”,分别从品位、品味、品格三个层次深入推进,谋求园所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为此笔者经过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探究,带领广大教师躬身践行,进而带动园所整体工作的优化发展。
  一、设计文化品位,为园所特色发展之本
  笔者清晰地认识到:园所文化是园所历史的积淀,属于“历史”的范畴,但同时园所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与时俱进。因此笔者带领广大教师深入分析了园所的发展轨迹、地域特点和区域优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走文化塑园内涵发展的正确之路,为此确立传承吴地文化,将古老的节日与现代的教育相融合,进一步开拓创新,挖掘教育价值,丰富教育内涵,为园所特色发展之本。
  1.文化定位,寻找根性文化
  为探究我园文化品位,我们追寻办园历史,寻找园所的根性文化,聆听我园在其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声音。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究,构建文化品位,确立我园的办园理念:用民族优秀文化濡化(“濡化”是指园所文化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涵化(“涵化”指幼儿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接纳和内化,用适合幼儿认知发展的活动方式,促进每一个幼儿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儿童,早期培养幼儿“德艺双华·乐学敏行”的儒雅风范。倡导“大爱、和谐、书香、人文”的园所愿景,逐步形成我园的办园价值观、思想理念及园所精神。
  2.文化品位,确立核心价值
  办园理念的确立,它体现了园所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是园所精神的内核,也是园所对社会的宣言书,它既要体现办园者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又要体现具有运作中的战术可操作性。在办园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办园目标是:在学前教育普惠公平的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构建园所文化新体系,一年普惠特质、三年优质特色、五年形成品牌。五年内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在市区内享有知名度,使在籍幼儿在认知、情感、体质、习惯和学习意向等方面跟区域内同龄幼儿有显著性差异,被上一级学校认可。
  3.文化品牌,虎娃节节高
  在设计文化品位、确立核心价值后,我园精心挖掘和打造文化品牌,深入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十二个节日”,并提炼文化品牌的核心词,即“虎娃节节高”。“虎娃”是我园全体师生和家长心中的偶像,健康、活泼、积极、进取,虎头虎脑。“节节高”跟“天天向上”同意义,指借助节日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每天有进步,每人有进步,每事有进步,促使每个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后继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幼儿园设计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虎娃”卡通形象,为所有幼儿树立一种健康偶像,用榜样唤醒幼儿的学习意识,达到教育目的。我们还在全体家长中征集“虎娃节节高”的徽标,最终王语涵妈妈设计的徽标脱颖而出,形象、寓意简明贴切,深得所有虎幼人的认同。
  4.文化内涵,实施素质教育
  《指南》中明确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依据指南精神,我们将凝聚园所的文化传统、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融入园训,视它为园所的“心灵窗户”。我们的园训—虎风童趣:“外追童趣,内炼虎风”,以符合幼儿兴趣和身心发展需求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不怕输的虎威霸气,把意志品质、习惯培养作为教育目标的核心。
  我们出台和完善了“虎娃培养方案”,成立“虎娃志愿者”和“虎娃腰鼓队”,建立了“虎娃星星榜”激励机制,认真制定虎娃评比细则,“健康虎娃”、“文明虎娃”、“爱心虎娃”每月展开评比;“巧手虎娃”、“智慧虎娃”、“伶俐虎娃”和“大拇指虎娃”每学期末进行评选;近期还新增了“虎娃好习惯班集体”的评比,“星星榜”还及时公示在幼儿园网站及园门口,大大激励幼儿的上进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积累和展现成长之路上的点滴进步,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园风。
  二、提炼文化品味,为园所特色发展之魂
  品味,源于文化,成于内涵,始于理念,成于特色。在《指南》中突出强调的教育理念中就提出: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重视家园共育等。因此,我们扎根课程,坚持以课程形式开展活动,那活动必然能深入幼儿生活,丰富幼儿经验,给幼儿留下最深刻的体验、及最美好的印象,而我们的园所文化品味才具有独特的韵味,特色发展才富有内涵和灵魂。
  1.专家引路,学习实践
  我们分别定期邀请民俗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丰富了教师的传统节日知识、知晓了民俗民风,让教师获益良多,如金桂节的香斗、腊八节的传说等。科研专家则对课题进展的情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指导梳理了课题成果框架,明确了课题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及目标。
  结合教研,我们组织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活动,加强对艺术领域的研究,切实掌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美术和音乐目标。同时,我们邀请资深美术老师来园进行艺术指导,“多媒材”美术理论也逐步走进教师实践工作中,丰富和拓展了“多媒材”的运用,使民俗文化作品的表现手法更具魅力。
  2.规范制定,课程指南
  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根据本园课题“吴地节日文化的园本化实践研究”及本班幼儿特点,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家长、社区环境资源,合理设置、积极构建“园本课程”,努力再构“班本课程”。规范制定和出台了“虎丘中心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指南”,分别从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计划的制订、课程的实施、环境创设的要求及课程评价需注意的问题,提炼关键词,增强教师园本化课程意识,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园本化课程实施的核心。
  3.园本课程,引向纵深
  在开展园本节日主题时,每个年级组同时开展同一个节日主题活动,加强资源共享、经验交流,使受众面更广,幼儿获益更多。同时一个班级至少开3个园本节日主题,提高了教师的课题研究力度。同时将节日主题与常规主题巧妙融合,如将“新米节”融入秋天主题,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让孩子进一步感知农作物收获的喜悦,知道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将“消寒节”融入冬天主题,使常规主题有特色,节日主题更扎实。
  4.课程活动,家长参与
  节日教育离不开家庭,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如中班每次开展节日重大活动前,都会张贴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节日活动,同时也邀请家长积极报名,家长能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报名,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家长的尊重,加强了家园互通。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园本节日主题”中“调查表”和“学习单”的研究,尽量提高幼儿的可操作性,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既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节日课程,又避免增加家长的负担。
  三、滋养文化品格,为园所特色发展之精
  品格源于格调,成于滋养,始于涵养,成于精髓。在推进园所特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依循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秉持“发展好每一个孩子,成就好每一位教师,打造好一所幸福幼儿园”的办园宗旨,纳新弃旧,以前瞻的眼光、理性的思考,为园所发展注入活力,彰显出园所与时俱进的生命张力和独具特色的园所个性。
  1.优化环境,根植育人文化
  结合我园“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和特色发展蓝图,我们优化了园所育人环境,一是从生本理念出发,为幼儿营造浓郁的吴地文化氛围,师幼共同创设富有特色的班级环境;二是从园本课程出发,创设校园文化墙、吴地节日展板、班本节日主题墙等;三是从人、物和谐原则出发,使人、物相互点缀,和谐相生,文化才能自然地流溢;四是从园所发展出发,凝练园所文化传统,强化吴地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共生的精神文化,进一步形成浓郁的园所特色发展氛围。
  2.改革制度,助推特色发展
  制度文化作为园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因此唯有进行制度文化建设,才能助推特色发展。一是积极推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外圆内方、合理调整”的管理理念,先后修订和完善了十五个管理制度、十二个岗位职责和十个应急预案等;二是倡导上岗靠竞聘,晋级凭能力,报酬看贡献的激励机制,如骨干教师的奖励、项目管理奖等;三是畅通渠道,充分发挥教代会组织和园务公开阵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园务管理,增强透明度,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听取广大教师的民意,如教师请假制度,通过反复讨论和论证,最终全体教师对该项修订的制度达成共识。这也体现了将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也切切实实为教师解决了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和幸福感,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专业引领,优化师资队伍
  我们紧紧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贯彻落实《新纲要》和《指南》精神,通过制定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挖掘师资潜在力量,以骨干引领先行,以梯队培养紧随,以团队成长发展勾画师资队伍建设,每学期扎实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如园本培训、节日课例研讨、各领域目标及教学研讨、主题审议及反思、青年教师的每月一课等,让每一位教师清清楚楚知晓唯有专业化发展,提升学科素养,才能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学前教育,稳步提升我园的保教水平。
  笔者通过近年的思考和实践,深深感受到园所的特色发展在品位、品味和品格的递进中前行,才有生生不息的文化张力;园所的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不断地传承,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延伸,不断滋养着自身文化,才能养成园所的特质,它的理念、价值、目标、行为、风格以及外化的形象标识,才会烙上鲜明的园所印记;老师的学养、幼儿的素质以及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等也是反映园所文化的内在名片;园所教育品质的成长,也必将会成为优秀的育人之所。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清臣,卢元锴编著.《学校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线亚威,刘晓娟编著.《幼儿园文化建设指导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主备课是一种新型的备课方式,是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和智慧,是有效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对主备课有效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反思在备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要真正实现主备课的实效,必须坚持四个阶段的反思:即初备时反思、研讨时反思、上课后反思、下次备课时反思。关键词:主备课; 教学反思; 有效中图分类号:G6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
摘 要:正确对待小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看准正确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式,巧妙地将错误融为教学资源,从而引导学生探求出“错”蕴含的真理,让学习的过程像呼吸一样自由,让出错的过程美好起来,让融错的经历温暖起来,让我们的英语课堂生动起来。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融错; 容错; 溶错; 荣错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85-001基于小学生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兴趣; 快乐学英语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88-00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在班上和孩子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只要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要增加课堂教学方法的趣味性,能够
摘 要: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够自觉的排除各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因此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关键词:轻松; 快乐; 学英语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89-001德国教育家第期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培养
摘 要:科技活动,形式多样,日常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项目,已成为常态环节。小组的合作程度不尽相同,效果也不会完全一样。关键词:科技活动; 有效合作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96-001如何巧施“粘合计”,使各小组有效合作,呈现有如“粘合剂”的效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构建令人羡慕的优秀团队?我们试加探讨:一、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汇报交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理清、调整思路,掌握探究技能,最终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小学科学; 有效交流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98-001我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探究的结果、效果如何?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等,都要靠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展示与检验。可见,交
摘 要:江苏的音乐基础深厚,各地山歌、民谣,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众多。笔者以苏南音乐为例,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本土音乐文化,让小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系统地了解家乡的本土音乐,更多地了解江苏的风土人情,感受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本土民间音乐的魅力。关键词:本土音乐; 苏南民歌; 小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04-001《音乐课程标准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倡导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尊重、准确、机智、幽默的特点。教师只有适时、灵活和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教学语言,才能营造一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幼儿的心智,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关键词:教师; 语言; 魅力中图分类号:G6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07-001教育
摘 要:对于幼儿园该不该主张幼儿识字这一问题一直是饱受大家争议的话题,国内外早期教育专家研究认为:对幼儿提前进行识字和阅读教育是可能的。“分享阅读启蒙教育”就是紧紧围绕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兴趣培养为核心,以快速识字为载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游戏活动为手段,重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训练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倾听能力、手眼脑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
摘 要:科学区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的一个领域,也是对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的好机会。因此如何创设科学区,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区域化科学探索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科学区; 材料投放; 指导中图分类号:G6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16-001科学区是指为幼儿创设的、可以自由进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索的空间。笔者认为,科学区的创设,应该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