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文章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借助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借助课后思考题练习,巩固运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目的地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目的不同,选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在阅读中我们根据阅读目的和任务来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本文着重谈谈对小学生语文“有目的地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有目的地阅读,首先要有目的。正常的阅读中,读者一般是先有阅读目的。在本单元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习得有目的阅读策略,阅读目的由教材提供。
例如在教学《竹节人》一课时,让学生看看课文学习提示中布置的三个阅读任务,对阅读目的大致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教学可以分三步:第一步,明确阅读任务;第二步,独立阅读课文,尝试找到答案;第三步,记录自己所使用的阅读方法。带着阅读目的浏览课文,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在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回到学习提示,明确三个人物分别做什么:1. 写了竹节人如何制作,教会别人怎么玩竹节人;2. 体会玩竹节人的乐趣;3. 讲一讲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
再如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也是首先要让学生阅读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阅读目的是什么,让学生针对课题和学习提示提出问题,比如,除了地球,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课文会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学习伙伴是怎样阅读这篇文章的?他的疑问有没有得到解决?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学习伙伴是怎样带着阅读目的,弄清“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一步步展开阅读的;二是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像学习伙伴一样,带着阅读目的去寻找阅读材料。
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主要任务是学习并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的具体方法,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再次通读课文,要一边读一边想:这一段与要完成的阅读任务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那就不用特别关注;如果有,下一步则要仔细阅读。这就为以后细读打下基础。以教学《宇宙生命之谜》为例,交流总结出“有目的地阅读”的阅读方法。
(一)浏览内容法
通过浏览过滤无关内容。如阅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时,首先用到的就是浏览内容的方法,发现第1自然段跟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不大,很快就跳过去了,而第2—8自然段跟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密切,所以进行了细读。浏览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到需要细读的内容,过滤一些跟阅读目的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二)勾画中心句
通过寻找中心句把握主要内容。阅读《宇宙生命之谜》第2自然段时运用了这一方法。这段的中心句就是:地球绝不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抓住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抓住了中心句,还决定了接下来我们是否需要细读这一段。
(三)圈画关键词法
圈画关键词,可以很快把握住整段话的意思,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宇宙生命之谜》第3自然段时运用了这一方法。通过圈画出“温度、水分、大气、光热”这四个关键词,理清了天体上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关键词之外的部分,都是用来说明关键词的,专业性较强,却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读读即可,不必细究。
(四)提取关键信息
在看似繁杂的内容中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解决问题。在某些信息量特别大的段落,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对于达到阅读目的尤为重要。如《宇宙生命之谜》第4自然段讲了六大行星的情况,学习通过归纳,提取关键信息:水星、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我们就可以归纳本段大意:水星等六大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五)比对筛选法
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是正确的、有用的。我们要善于通过比对筛选,去伪存真,避走弯路。
(六)查找资料法
查找资料帮助我们进行判断。最后一条旁批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在有目的地阅读中,我们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资料对已有资料进行补充,获得的信息才是全面的、新鲜的。而有些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也需要通过查找其他资料帮助我们进行判断。如第5自然段中有天文学家提出火星上有运河、植物,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接下来的三段文字就推翻了这一说法。课文提到的最新证据是1976年的,那么,从1976年到现在,在最近40多年,科学家又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呢?我们可以进一步收集查找资料,以求更好地达到阅读目的。
三、借助课后思考题练习,巩固运用方法
当学生梳理了“有目的地阅读地”相关阅读方法,最后还可以借助课后提出的问题,巩固运用策略进行阅读。
如教学《竹节人》时,根据课后题主要围绕“带着不同的人物应该怎样阅读这篇文章”这个话题展开,三位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从三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呼应了课前的学习提示。课后题的设置,向学生介绍了阅读文章的方法:阅读任务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但不论带着哪个任务来读,都应该这样做:首先認真审题,找出任务中的关键词;然后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内容;最后读相内容,归纳出答案。意在引导学生明确“有目的地阅读”。
再如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根据课后两道思考题,一是引导学生对自己阅读时的做法进行梳理和小结,并以一位同学分享自己阅读方法的形式,给学生一些启发,启发学生不能尽信书,遇到不准确的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比较,判断。二是课后题安排了两个新的阅读任务,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在小组内交流,进一步巩固阅读方法: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分别需要细读哪些内容?让学生带着阅读目的去读,相关的段落要仔细读。如,第一个问题: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首先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认真审题,也是自己阅读的目的,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怎么判断”,那么我们就从课文中找到和“判断”相关的段落(第4自然段)仔细读。第二个问题“人类是否可能移居火星?”,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移居火星”,我们就找到与火星相关的段落(5—8自然段),需要细读的内容,尤其是第7、第8自然段。其他内容可以快速读,不需要特别关注。
本文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个阅读策略展开论述,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可以节约我们的阅读时间,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让我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是阅读高效的一种表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当加强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清楚了解有目的地阅读单元教学现状,选择有效途径及方式合理开展教学,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秀英.依据阅读目的推进文本细读[J].语文天地,2020(01).
[2]管虹虹.依托阅读目的,合理选择阅读方法[J].小学语文教学,2020(17).
[3]宋连海.阅读目的 阅读品位 阅读智慧——《竹节人》教学思考与实践[J].小学语文,2020(04).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广州510000)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目的地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目的不同,选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在阅读中我们根据阅读目的和任务来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本文着重谈谈对小学生语文“有目的地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有目的地阅读,首先要有目的。正常的阅读中,读者一般是先有阅读目的。在本单元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习得有目的阅读策略,阅读目的由教材提供。
例如在教学《竹节人》一课时,让学生看看课文学习提示中布置的三个阅读任务,对阅读目的大致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教学可以分三步:第一步,明确阅读任务;第二步,独立阅读课文,尝试找到答案;第三步,记录自己所使用的阅读方法。带着阅读目的浏览课文,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在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回到学习提示,明确三个人物分别做什么:1. 写了竹节人如何制作,教会别人怎么玩竹节人;2. 体会玩竹节人的乐趣;3. 讲一讲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
再如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也是首先要让学生阅读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阅读目的是什么,让学生针对课题和学习提示提出问题,比如,除了地球,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课文会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学习伙伴是怎样阅读这篇文章的?他的疑问有没有得到解决?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学习伙伴是怎样带着阅读目的,弄清“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一步步展开阅读的;二是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像学习伙伴一样,带着阅读目的去寻找阅读材料。
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主要任务是学习并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的具体方法,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再次通读课文,要一边读一边想:这一段与要完成的阅读任务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那就不用特别关注;如果有,下一步则要仔细阅读。这就为以后细读打下基础。以教学《宇宙生命之谜》为例,交流总结出“有目的地阅读”的阅读方法。
(一)浏览内容法
通过浏览过滤无关内容。如阅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时,首先用到的就是浏览内容的方法,发现第1自然段跟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不大,很快就跳过去了,而第2—8自然段跟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密切,所以进行了细读。浏览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到需要细读的内容,过滤一些跟阅读目的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二)勾画中心句
通过寻找中心句把握主要内容。阅读《宇宙生命之谜》第2自然段时运用了这一方法。这段的中心句就是:地球绝不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抓住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抓住了中心句,还决定了接下来我们是否需要细读这一段。
(三)圈画关键词法
圈画关键词,可以很快把握住整段话的意思,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宇宙生命之谜》第3自然段时运用了这一方法。通过圈画出“温度、水分、大气、光热”这四个关键词,理清了天体上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关键词之外的部分,都是用来说明关键词的,专业性较强,却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读读即可,不必细究。
(四)提取关键信息
在看似繁杂的内容中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解决问题。在某些信息量特别大的段落,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对于达到阅读目的尤为重要。如《宇宙生命之谜》第4自然段讲了六大行星的情况,学习通过归纳,提取关键信息:水星、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我们就可以归纳本段大意:水星等六大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五)比对筛选法
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是正确的、有用的。我们要善于通过比对筛选,去伪存真,避走弯路。
(六)查找资料法
查找资料帮助我们进行判断。最后一条旁批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在有目的地阅读中,我们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资料对已有资料进行补充,获得的信息才是全面的、新鲜的。而有些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也需要通过查找其他资料帮助我们进行判断。如第5自然段中有天文学家提出火星上有运河、植物,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接下来的三段文字就推翻了这一说法。课文提到的最新证据是1976年的,那么,从1976年到现在,在最近40多年,科学家又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呢?我们可以进一步收集查找资料,以求更好地达到阅读目的。
三、借助课后思考题练习,巩固运用方法
当学生梳理了“有目的地阅读地”相关阅读方法,最后还可以借助课后提出的问题,巩固运用策略进行阅读。
如教学《竹节人》时,根据课后题主要围绕“带着不同的人物应该怎样阅读这篇文章”这个话题展开,三位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从三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呼应了课前的学习提示。课后题的设置,向学生介绍了阅读文章的方法:阅读任务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但不论带着哪个任务来读,都应该这样做:首先認真审题,找出任务中的关键词;然后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内容;最后读相内容,归纳出答案。意在引导学生明确“有目的地阅读”。
再如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根据课后两道思考题,一是引导学生对自己阅读时的做法进行梳理和小结,并以一位同学分享自己阅读方法的形式,给学生一些启发,启发学生不能尽信书,遇到不准确的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比较,判断。二是课后题安排了两个新的阅读任务,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在小组内交流,进一步巩固阅读方法: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分别需要细读哪些内容?让学生带着阅读目的去读,相关的段落要仔细读。如,第一个问题: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首先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认真审题,也是自己阅读的目的,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怎么判断”,那么我们就从课文中找到和“判断”相关的段落(第4自然段)仔细读。第二个问题“人类是否可能移居火星?”,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移居火星”,我们就找到与火星相关的段落(5—8自然段),需要细读的内容,尤其是第7、第8自然段。其他内容可以快速读,不需要特别关注。
本文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个阅读策略展开论述,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可以节约我们的阅读时间,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让我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是阅读高效的一种表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当加强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清楚了解有目的地阅读单元教学现状,选择有效途径及方式合理开展教学,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秀英.依据阅读目的推进文本细读[J].语文天地,2020(01).
[2]管虹虹.依托阅读目的,合理选择阅读方法[J].小学语文教学,2020(17).
[3]宋连海.阅读目的 阅读品位 阅读智慧——《竹节人》教学思考与实践[J].小学语文,2020(04).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