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中所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体验发现知识、技能中的“新”,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创造学习方法的“新”。究竟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体系的变革,并具体到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极大的尊重。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甚至是教材、学习目标、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多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原则始终是课堂教学卓有成效的前提。因此,计算机教师更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一定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提高,提高业务素质。
二、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交流,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此外还要注意创设创新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环境,如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比赛,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
三、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 "疑" 与 "思" 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如在(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激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学生学习,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因此计算机教学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真实任务”组织教学。它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力出发,实现从“维持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就是提供综合反映学习内容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实材料或真实情况,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的过程。创设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社会热点、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来创设情境
2、提出任务
明确的任务给学生钻研树立目标,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很重要,学生自己提出的任务更具有驱动力。如:创建个人网站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几个现成的学生网站的内容和结构。
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并不局限于个人单独学习,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度、多样性和具体设备限制等情况,也可以两人或三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并不局限于在教室里学,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到因特网、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进行多渠道地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程序表。学生研究时,教师成了真正的辅导员。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教师还要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引导,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如学生自主用WORD创作一期黑板报后,先同桌三人相互说说自已的制作中应用的小技巧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协作学习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结合计算机课特点,我们常用的形式有:集体讨论、分组讨论、先分组后集中、一对一双向交流、多对多充分交流。特别是一对一双向交流和多对多充分交流这两种方式是电脑网络教学环境下特有的协作学习方式。
5、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自主学习能力;(3)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4)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总之,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体系的变革,并具体到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极大的尊重。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甚至是教材、学习目标、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多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原则始终是课堂教学卓有成效的前提。因此,计算机教师更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一定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提高,提高业务素质。
二、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交流,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此外还要注意创设创新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环境,如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比赛,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
三、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 "疑" 与 "思" 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如在(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激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学生学习,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因此计算机教学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真实任务”组织教学。它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力出发,实现从“维持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就是提供综合反映学习内容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实材料或真实情况,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的过程。创设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社会热点、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来创设情境
2、提出任务
明确的任务给学生钻研树立目标,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很重要,学生自己提出的任务更具有驱动力。如:创建个人网站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几个现成的学生网站的内容和结构。
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并不局限于个人单独学习,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度、多样性和具体设备限制等情况,也可以两人或三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并不局限于在教室里学,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到因特网、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进行多渠道地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程序表。学生研究时,教师成了真正的辅导员。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教师还要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引导,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如学生自主用WORD创作一期黑板报后,先同桌三人相互说说自已的制作中应用的小技巧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协作学习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结合计算机课特点,我们常用的形式有:集体讨论、分组讨论、先分组后集中、一对一双向交流、多对多充分交流。特别是一对一双向交流和多对多充分交流这两种方式是电脑网络教学环境下特有的协作学习方式。
5、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自主学习能力;(3)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4)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总之,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