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斯塔尔和“权力美学”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y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读一篇题为《“功德无量”抑或“遗患无穷”?》的文章(《杂文月刊》2016年第6期原创版),方知毛志成先生曾极力倡导编写一部“《权力美学》读本”,“使权力显示出应有的美感,并为此而构建一个专门性的‘权力美学’”。毛先生的高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倡导编写“《权力美学》读本”是一回事,谈论“权力美学”则是另一回事。尽管将权力与美学联姻,不啻是在“拉郎配”,可“权力美学”这一概念毕竟使用并热议了若干年,具有特定的所指,即指称一種崇拜权力的审美观念。记得笔者初识“权力美学”这一概念时,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德国女导演、对希特勒一往情深的莱妮·瑞芬斯塔尔,她无疑是实践“权力美学”最杰出的艺术家。她制作的两部纪录片《意志的胜利》(1934)和《奥林匹亚》(1938),堪称体现“权力美学”的典范。前者宣扬的是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义”),将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推向了极致。后者记录的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将纳粹德国从一战废墟上重新崛起和其称霸世界的野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瑞芬斯塔尔自称不关心政治,不是为了宣传;可她的每一个镜头几乎都凸现出强权的威力,表现了她对极权的极度痴迷与无限崇拜。“权力”一词的拉丁文词源为“fascer”,音译即“法西斯”,说“权力美学”就是“法西斯美学”,应算是恰如其分吧。苏珊·桑塔格在评论瑞芬斯塔尔时,就深刻阐述了这种美学观念的来龙去脉:“法西斯主义美学产生于对控制、屈服的行为、非凡努力以及忍受痛苦的着迷(并为之辩护);它们赞同两种看似相反的状态,即自大狂和屈服”。在苏珊看来,“法西斯主义的戏剧表演集中在强权与其傀儡之间的狂欢交易,它们身穿统一制服,人数呈现出不断膨胀的势头”,将“人群/物群集中在一个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具有无限个人魅力的领袖人物或力量周围”,“歌颂服从,赞扬盲目,美化死亡”。
  “权力美学”进入中国学界的话语系统也有些年头了,但多是作为批判对象论及的,像毛先生这样公然推崇、极力提倡编写“《权力美学》读本”的实为鲜见。与其相反的是朱大可先生,始终对权力美学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和清醒的认知。他曾追溯“中山装”的渊源,指出当年孙中山拿来做样品的乃是日本的士官服,而日本士官服参照的又是德国士官服。因此,“中山装的姓氏,本该名叫德意志”。而之后曾有那么几十年,中山装竟“成为全国民众的单一服装”,这还不足以显示出权力美学的强大征服力?希特勒上台之后的德国青年,为能穿上威严的纳粹军服而纷纷参加党卫军;“文革”时期的中国青年,不分男女,无不以戴上一顶准军帽为荣;直到去年年末上映的影片《老炮儿》,主人公还把一件“将校呢”大衣当作圣物珍藏——这莫非就是毛先生所称赞的权力的“美感”和“魅力”?近年来,朱先生更多的是批评一些象征权力的建筑,并将这种权力美学一直追溯到秦始皇嬴政。对此,我们读一下杜牧的《阿房宫赋》即可明了:“覆盖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不知其几千万落”。如此皇家威仪能不令芸芸众生臣服么?这恐怕也是今人大肆鼓吹并发扬光大的原因吧?我们不妨看看全国各地的政府大楼,哪一座不是盖得富丽堂皇,高大、豪华而又气派十足?恰如两千年前萧何对刘邦所言,“非壮丽无以重威,且令后世有以加也”。可见,府衙之高大府院之开阔,无非是想显示权力的威风与威严,让平民百姓望而生畏。动辄“以大为美”,大手笔、大场面、大制作,可这种整齐划一、思想趋同的大一统观念,势必会泯灭人的个性与自由,无情地扼杀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权力美学的肆虐,恐怕也正是国民奴性延续两千多年的原因所在。将权力“魅力化”,编写什么“《权力美学》读本”,难道还想继续普及奴化教育,让广大民众永远心诚悦服地当一个好奴隶、好奴才?
  毛先生还煞有介事地质问,“真正的罪恶是权力本身造成的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和监督,它随时都会作恶。正因为如此,美国宪法才在修正案的前十条郑重地提出“权利法案”,其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联邦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防止联邦政府干涉和剥夺美国人民的自由”。不知瑞芬斯塔尔生前是否想过,倘若美、英、法三国也像她所心仪的国家权力至上而个人权利阙如的话,她会被“无罪释放”,并安然活到101岁么?
其他文献
时常可以在小区花园里听到两个阿婆聊天:侬退休工资多少?我4000出头一点。我跟侬差不多,4400。啊呀,够用就可以了,阿拉心又不黑。是呀是呀,够用就可以了,要钞票多,是没有底的,过年前政府还发了650块,够用了。   我在小学门口等候放学的小孩,却从来没有听见两个白领妈妈在一起谈论“够用就可以了”之类的话题。有两位妈妈聊天如下:我领了儿子还要赶到外头补课,一节课200块,两节课400块就没了,补课
期刊
朱长官要做两个样式规格相同的橱柜,找来了张木匠和李木匠,要他俩一人做一个。   张木匠因家务脱不开身,拿了图纸,运了木料,在自己的家中加工,李木匠在朱长官的府邸做活。   朱长官一天到晚看在李木匠身边,嘴巴唠叨没完,一会儿说尺寸长了,要缩;一会儿说尺寸短了,要换料;一会儿又说式样不妥,要翻工,经常弄得李木匠左右为难,哭笑不得。   一个星期后,张木匠给朱长官送来了橱柜。朱长官看了,称心如意,
期刊
让了解的人和关心的人参与评判  吴兰友(山东聊城)   2020年12月下《杂文月刊》刊登一文《莫让变味的网络评比空耗基层精力》,批评目前广泛存在的网络投票评比现象。文末呼吁,变味的网络评比之风当刹,别再让这种形式主义噱头徒增基层负担,消耗基层干部的干事精力。   说实话,网络投票对被评对象的客观评价有多大意义,评比组织者也未必认可,因为投票者多是参评者拉来的,即便有少数自愿投票者,又对参评者
期刊
在女儿的语文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可不是嘛,读一本书,就是去串门儿。   读一本新书,是串门儿。就像对门搬来了新邻居,常常怀着好奇的心张望着,假装在楼道里邂逅,期望能聊上几句。终于,有一天,相视而笑,打了招呼,相互认识。又终于,邻居邀请你进门小坐。读一本新书,我往往首先要打量一番——封面、内页,粗略地看看目录、序言以及后记。等到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翻看,就像是听邻
期刊
作家张曼菱曾在某大学对学生们说:“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聪明,有天才,有前途,你们才坐在这里。而是你们比你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与压抑你们的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配合、服从,压抑了你们青春的个性,是这种对压抑的服从,使你们通过了考试机器,使你们得了高分……我称之为‘压抑的胜利’。”  這种“压抑的胜利”,不仅限于考大学。学场、职场、官场、社会,哪个不压抑?哪个不是压抑的胜利?
期刊
午间,逛商场。邂逅一位面善的老年男士,彼此点头,赶在他露出微笑前我想起“他是谁”——同在一个小区,但不同的大楼,几天前我在小区门口找快递件时,帮他搬动过一个大纸箱,但无进一步交往。他说:吃了没?我顺口说:谢谢!吃了,你呢?他说,也吃了……   其实我没吃。客套而已,即使我说“还没呢”,对方也不会请我进五步外的“酸菜鱼快餐”。他这一提醒,倒让我马上感到饿,遂在一家以“现做饺子”为号召的小馆子落座,
期刊
切菜,伤了手,血冒了出来,直呼“创可贴,创可贴”。家里备得最多的就是创可贴,经常切菜时胡思乱想就伤了手。喊声惹出的动静是,先后有三个人涌向厨房:儿子,老公,老母亲。   “我的天,老妈,人肉不能吃,这是基本常识。不管谁的肉,一律都不能吃,哪怕亲妈的!”儿子装出一脸夸张的惊恐,对于我的低能行为,他已见怪不怪了。   “赶紧把你不要的肉皮挑出来扔掉,不敢因为一点皮坏了一盘菜。”老公又开始贫嘴,他已
期刊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贞观之治”。作为一任皇帝在20多年的执政生涯中能留下这么一段治国理政的华章,而且得到后世的公认,确实是非常了不起。  不过我对李世民最感兴趣的不是他创造的“贞观之治”。此类盛世华章,他之前有过“文景之治”,之后也有“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无论前篇后篇,大抵离不了民富国强、天下太平之流。关键是这般盛世多是昙花一现,基本上属于“断章残篇”,让后人浩叹长嗟。  我认
期刊
从熏风荡荡的6月开始,全中国就进入了“烤(考)人时节”:先是兩天大考,继而抓心挠肝地等待分数,继而全家总动员填报志愿,继而没招没落儿地盼着通知,继而……  有些阅历者都知道,国人古来有“人生四大喜”: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中国文字是奇妙的。这“人生四大喜”,每则后面加缀两个字,便成了“人生四大悲”:  金榜题名时——重名;  洞房花烛夜——隔壁;  久旱逢甘霖
期刊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自序中说:“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此言很是确切。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便成为官方学说,历朝历代均以儒学为治国之本,纪统由此划一,法度以此厘定,其间虽曾因“上之所好”有儒佛、儒道之争,但儒学却始终高踞主导地位,以至二千余年。  儒学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自然便是道德治国了,因为儒学乃道德哲学,讲的是伦理纲常,倡导的是“仁、义、礼、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