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煎馒头
生煎馒头,可算是上海最地道的本地小吃了。上海从开埠以来,一直风行,至今不衰。无论劳苦大众、平民百姓,还是阔老板、娇小姐,对它都是情有独钟。
南方人吃东西,讲究细巧。分量太足的肉包子,吃多了会倒胃口。哪及得上这生煎馒头,个儿不大,小巧玲珑,外皮不厚,肉馅不少。急性子的人,一口便能吞下一个。它与锅贴的差别,除了形状以外,还在于注意“包装”的细节。生煎馒头虽小,却也有两种不同的品种。一种是在馒头尖上撒上少许青葱,碧绿可爱,另一种则是在馒头尖上撒些芝麻,以香取胜。小小馒头都有如此讲究,可见上海人的精巧细致。
生煎馒头一般都在当街制作。烟雾弥漫,气势非凡。在制作时,几番掀盖,泼浇香油,已经先声夺人。到了开锅之际,油香四溢,引得众多围着等候的顾客,大大地吊起了胃口。此时,师傅的情绪也开始兴奋,满脸油光,用铁铲猛敲锅边,作响。面对满锅排列齐整的馒头,确实颇能诱人食欲大开。小孩子望着全过程的操作,也是一种企盼享用的乐趣。他们围在锅边,两眼圆瞪,那种迫不及待的模样,很能惹人发笑。品尝生煎馒头,最好就是才出锅的时侯。趁热咬下,又柔又软。但最好吃的还是那略有微焦的底层,嚼来脆香,别有风味。
上海的小吃店,很注重花色品种的搭配。豆浆配粢饭、鸡鸭血汤配葱油饼、油豆腐线粉配百页结、杏仁羹配糕团,就是吃一客葱油拌面,也会搭配一碗榨菜蛋丝汤。实践证明,生煎馒头的最佳“搭档”,应该是黄澄澄、香喷喷的咖喱牛肉汤。如此搭配,干湿皆宜,色香味俱全。上海的生煎馒头有此巧思,难怪能够长盛不衰了。
粢饭情结
我今年已逾七旬,不常外出。每天就在家里吃点超市买来的面包、比萨、豆奶、麦片之类,再煎两个鸡蛋,当作早餐。“洋早餐”吃得多了,有时候就想换换口味。有了兴致,便会跑到小区外面转转。街道一边,小摊林立,花式品种很多。在那毫不显眼之处,摆放着一只散发着热气的木桶。我向一位小伙递交一块五角钱,然后接过那夹着油条的粢饭,双手紧握,便津津有味地享受起来。
我从小生长在上海,那时候卖粢饭的小摊,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上学的时候,照例不在家吃稀饭,向父母要些点心钱,一角钱买团粢饭夹油条,五分钱买碗咸豆浆,吃得舒舒服服,肚子饱饱。直到中午下课,也从来没有饥饿之感。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它竟与我相伴有十年左右,从小学到中学,直至离开上海到外地工作。屈指算来,与它疏远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了。
粢饭是一种大众化的食品,它由富于黏性的糯米煮成。制作方便,价格不高,但是吃口柔软,更能充饥。按照惯例,粢饭团里总要夹着油条,还要搁上一点糖。有时侯,我还要求摊主夹一根油里煎得酥脆的脆油条。咬上一口,软、脆、甜滋滋、油汪汪。味道好,又能管饱,还经济实惠,实在是学生们充当早餐的最佳选择。
粢饭属于“干点”,要有汤搭配。它的最佳“伴侣”就是豆浆,豆浆有三种:淡浆、甜浆与咸浆,可以经常换换花样,变变口味,但我还是喜欢吃咸浆。咸浆的味美,就在于佐料:虾米、榨菜、油条、青蒜,加上酱油、麻油、味精、胡椒粉,热气腾腾,又鲜又香。豆浆粢饭,是上海平民阶层的特色小吃,最为普及。对我来说,真是百吃不厌,数十年如一日的念念不忘,心向往之!
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多少年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粢饭,也是丰富多彩、争妍斗艳,足可使人眼花缭乱。有些摊店的粢饭,已改用营养丰富的“香雪糯”,颜色红艳艳的,别有风味。饭团里包的也不仅限于油条,还有肉片、生菜、黄瓜条、萝卜丝,甚至还有豆沙、枣泥等,满足不同人的口味。不过,我还是喜欢正宗的粢饭包油条,这恐怕也是一种怀旧心理吧。
生煎馒头,可算是上海最地道的本地小吃了。上海从开埠以来,一直风行,至今不衰。无论劳苦大众、平民百姓,还是阔老板、娇小姐,对它都是情有独钟。
南方人吃东西,讲究细巧。分量太足的肉包子,吃多了会倒胃口。哪及得上这生煎馒头,个儿不大,小巧玲珑,外皮不厚,肉馅不少。急性子的人,一口便能吞下一个。它与锅贴的差别,除了形状以外,还在于注意“包装”的细节。生煎馒头虽小,却也有两种不同的品种。一种是在馒头尖上撒上少许青葱,碧绿可爱,另一种则是在馒头尖上撒些芝麻,以香取胜。小小馒头都有如此讲究,可见上海人的精巧细致。
生煎馒头一般都在当街制作。烟雾弥漫,气势非凡。在制作时,几番掀盖,泼浇香油,已经先声夺人。到了开锅之际,油香四溢,引得众多围着等候的顾客,大大地吊起了胃口。此时,师傅的情绪也开始兴奋,满脸油光,用铁铲猛敲锅边,作响。面对满锅排列齐整的馒头,确实颇能诱人食欲大开。小孩子望着全过程的操作,也是一种企盼享用的乐趣。他们围在锅边,两眼圆瞪,那种迫不及待的模样,很能惹人发笑。品尝生煎馒头,最好就是才出锅的时侯。趁热咬下,又柔又软。但最好吃的还是那略有微焦的底层,嚼来脆香,别有风味。
上海的小吃店,很注重花色品种的搭配。豆浆配粢饭、鸡鸭血汤配葱油饼、油豆腐线粉配百页结、杏仁羹配糕团,就是吃一客葱油拌面,也会搭配一碗榨菜蛋丝汤。实践证明,生煎馒头的最佳“搭档”,应该是黄澄澄、香喷喷的咖喱牛肉汤。如此搭配,干湿皆宜,色香味俱全。上海的生煎馒头有此巧思,难怪能够长盛不衰了。
粢饭情结
我今年已逾七旬,不常外出。每天就在家里吃点超市买来的面包、比萨、豆奶、麦片之类,再煎两个鸡蛋,当作早餐。“洋早餐”吃得多了,有时候就想换换口味。有了兴致,便会跑到小区外面转转。街道一边,小摊林立,花式品种很多。在那毫不显眼之处,摆放着一只散发着热气的木桶。我向一位小伙递交一块五角钱,然后接过那夹着油条的粢饭,双手紧握,便津津有味地享受起来。
我从小生长在上海,那时候卖粢饭的小摊,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上学的时候,照例不在家吃稀饭,向父母要些点心钱,一角钱买团粢饭夹油条,五分钱买碗咸豆浆,吃得舒舒服服,肚子饱饱。直到中午下课,也从来没有饥饿之感。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它竟与我相伴有十年左右,从小学到中学,直至离开上海到外地工作。屈指算来,与它疏远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了。
粢饭是一种大众化的食品,它由富于黏性的糯米煮成。制作方便,价格不高,但是吃口柔软,更能充饥。按照惯例,粢饭团里总要夹着油条,还要搁上一点糖。有时侯,我还要求摊主夹一根油里煎得酥脆的脆油条。咬上一口,软、脆、甜滋滋、油汪汪。味道好,又能管饱,还经济实惠,实在是学生们充当早餐的最佳选择。
粢饭属于“干点”,要有汤搭配。它的最佳“伴侣”就是豆浆,豆浆有三种:淡浆、甜浆与咸浆,可以经常换换花样,变变口味,但我还是喜欢吃咸浆。咸浆的味美,就在于佐料:虾米、榨菜、油条、青蒜,加上酱油、麻油、味精、胡椒粉,热气腾腾,又鲜又香。豆浆粢饭,是上海平民阶层的特色小吃,最为普及。对我来说,真是百吃不厌,数十年如一日的念念不忘,心向往之!
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多少年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粢饭,也是丰富多彩、争妍斗艳,足可使人眼花缭乱。有些摊店的粢饭,已改用营养丰富的“香雪糯”,颜色红艳艳的,别有风味。饭团里包的也不仅限于油条,还有肉片、生菜、黄瓜条、萝卜丝,甚至还有豆沙、枣泥等,满足不同人的口味。不过,我还是喜欢正宗的粢饭包油条,这恐怕也是一种怀旧心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