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上一个人,是一瞬间的事;不再爱一个人,也是一瞬间的事。前者通称“一见钟情”,后者呢?
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中,奎斯特小姐行进在通往神秘岩洞的山道上。“前面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形状像一个倒扣的碟子。当她吃力地攀登时,心里琢磨着:那么爱情呢?”为什么会想到爱情?因为岩石上有两排“凿出的立足点”。这使她想到了自己和未婚夫的感情:“她突然意识到这一点,就像登山运动员突然发现自己拉住的绳子断了一样。她将与她不爱的男人结婚!直到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并不爱他。”奎斯特的这一瞬,动摇了她的全部生命感,顿时陷入生活的瓦解中。奎斯特的“不爱”来得突然,却无法复原,只能说原来的“爱”就充满了虚构,在时间的某个神秘瞬间,原质化的感觉被“凿出的立足点”蓦然打开,发现了自已真实的内心。这种心理的自我发现,是爱情幻象的清除,水落石出之后,是一片无痛的空白。
《琴声如诉》中的肖万和安娜却不同,他们有一点儿爱,甚至有时候还很强烈,“她忍受着腰肢撕裂那样的剧痛,像野兽一样无声地躲在洞穴里喘息”,直到“戴在她乳房之间的那朵木兰花完全凋谢”。然而,小说最终,在他们第一次相聚的咖啡馆,“她向他凑近去,往前靠拢,让他们的嘴唇叠在一起;互相紧紧地压在一起,目的就是这样,就像他们冰冷战栗的手按照葬礼仪式紧紧握在一起。”安娜在这一瞬间选择了放弃,因为女也知道了自己的有限,不可能和自己丈夫公司的小职工开辟爱情童话。这道一进一退的情感曲线;印证着现代社会格式化的力量。人们乐于在安全的限度内释放爱,更果断地在危险区前放弃爱。安娜的这“一瞬”,看似突然,其实是在大局上早有命定,不前不后准确地落在这个最佳时间点上。这难道不是现代人格的一种普遍病症,或者说是一种流行智慧吗?杜拉斯当然不是这样的人,她敢爱敢恨,所以,能把安娜的凋谢写得像木兰花一样美丽。
皮兰德娄作为“开始重新估价现代环境中的个性之谜的”作家,他对“一瞬间”的最佳描写在小说《西西里盼柠檬》中。西西里岛的长笛演奏员米库乔倾尽全力带动女孩黛莱茜娜,使她一步步变成罗马最红的歌手。好几年里,他只能从书信中得到关于她的零星讯息,于是他带着家乡西西里最香浓的柠檬来到罗马,探望黛莱茜娜,她终究是他的恋人!但当他等候久久,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她怎么会是这样的呢?胸脯裸露着,双肩裸露着,臂腕裸露着……身上的宝石和绸缎熠熠闪烁……他再也认不出站在他面前的她,认不出她就是那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黛莱茜娜。”这一瞬,黛莱茜娜变成了“别人”,走出了米库乔的世界。当然,米库乔还会长久地悲哀,还会忆起黛莱茜娜,但那是因为曾经付出的巨大的爱。黛莱茜娜已经没有意义,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她。但向自己深切真挚的感情告别,还是一个寸寸刺痛的过程。
伊莎贝尔的“一瞬间”却是地狱化的。亨利·唐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这位主人公坚信“结婚本来就是冒险”,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和没落贵族奥斯蒙德结了婚。这本书最令人心痛的是第三十四章,表兄拉尔夫苦心劝阻伊莎贝尔:“你嫁的人应该有更生动、更宽广、更丰富的性格。……奥斯蒙德显得……嗯,太渺小。”这样的话,出自深爱伊莎贝尔的拉尔夫口中,是多么不合适,又是多么深情、多么苦涩和高贵!伊莎贝尔盲目的决绝终于在结婚后遇到了那一瞬:“她看到了一个场面。梅尔夫人戴着帽子站在那里,奥斯蒙德正跟她谈话。……梅尔夫人站在离壁炉不远的一块小地毯上,奥斯蒙德坐在一张高背椅子里,身子靠在背上,眼睛望着她。她像平时一样,昂起了头,但眼睛却垂下去对着他的目光。”这情形看似平常,却完全违反了英国社会男女社交礼仪的规范。伊莎贝尔“感到诧异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坐着,梅尔夫人却站着。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这仅仅在一刹那间造成的印象,像闪电一样照亮了她的心”。她明白了奥斯蒙德与梅尔夫人的情人关系,闪电之后陷入黑暗。她婚前相信,“一个女孩子飞行的最高点就是结婚——跟一个她心爱的人结婚”。此刻最高点坠落为最低点,冒险遇到了最悲惨的结局。伊莎贝尔的“一瞬间”正是古希腊悲剧的核心要素——发现。一个你如此信任的人,一个看上去如此明净,“具有最亲切、最温柔、最高尚精神”的人,却是一个操弄计谋的玩家,这种发现岂不天崩地裂!
耶茨的《革命之路》,不爱的一瞬间出现在将近结局。热爱艺术化生活的爱波,在丈夫弗兰克富于设计感地坦白了自己的外遇之后,彻底丧失了对他的期待:“我不再爱你了,事实上我连看都不愿意看到你。如果你再靠近我一点儿,如果你走过来触碰我,或者做别的什么,我想我会大声喊叫的。”这样的一瞬间,犹如渐渐装满的滴漏,日子里积蓄的种种失望、忧闷、创伤哗然泻下,甚至连滴漏本身也粉身碎骨。富于深意的是,爱波并不为弗兰克的外遇痛心,这个她已经不在乎。她备感绝望的是自己的不在乎,由此她清晰地明白了自己已经不爱他。不但此刻不爱他,而且“我现在不爱你,从前也不曾爱过”。从前!多少浪漫、多少狂喜、多少温馨原来都是“不爱”,生命岂能承担这样的黑色幽默,它直接删除了人生的幸福。
看到《革命之路》的这一段,我默默地给耶茨先生献上一朵野玫瑰,他写出了时间的消失,因为人生常在虚幻中。也因为讲授《革命之路》,引发了我对“一瞬间”的种种联想。
不爱的“一瞬间”无声无息,精神深处却发出震撼的巨响,那是全部的爱情之窗一起关闭的声音。碎裂的玻璃哗哗落下,阳光倾泻却黑暗无比。但这并不可悲,它意味着真实的生存回到了身边。真实,往往在悲剧中得到最大的彰显。
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中,奎斯特小姐行进在通往神秘岩洞的山道上。“前面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形状像一个倒扣的碟子。当她吃力地攀登时,心里琢磨着:那么爱情呢?”为什么会想到爱情?因为岩石上有两排“凿出的立足点”。这使她想到了自己和未婚夫的感情:“她突然意识到这一点,就像登山运动员突然发现自己拉住的绳子断了一样。她将与她不爱的男人结婚!直到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并不爱他。”奎斯特的这一瞬,动摇了她的全部生命感,顿时陷入生活的瓦解中。奎斯特的“不爱”来得突然,却无法复原,只能说原来的“爱”就充满了虚构,在时间的某个神秘瞬间,原质化的感觉被“凿出的立足点”蓦然打开,发现了自已真实的内心。这种心理的自我发现,是爱情幻象的清除,水落石出之后,是一片无痛的空白。
《琴声如诉》中的肖万和安娜却不同,他们有一点儿爱,甚至有时候还很强烈,“她忍受着腰肢撕裂那样的剧痛,像野兽一样无声地躲在洞穴里喘息”,直到“戴在她乳房之间的那朵木兰花完全凋谢”。然而,小说最终,在他们第一次相聚的咖啡馆,“她向他凑近去,往前靠拢,让他们的嘴唇叠在一起;互相紧紧地压在一起,目的就是这样,就像他们冰冷战栗的手按照葬礼仪式紧紧握在一起。”安娜在这一瞬间选择了放弃,因为女也知道了自己的有限,不可能和自己丈夫公司的小职工开辟爱情童话。这道一进一退的情感曲线;印证着现代社会格式化的力量。人们乐于在安全的限度内释放爱,更果断地在危险区前放弃爱。安娜的这“一瞬”,看似突然,其实是在大局上早有命定,不前不后准确地落在这个最佳时间点上。这难道不是现代人格的一种普遍病症,或者说是一种流行智慧吗?杜拉斯当然不是这样的人,她敢爱敢恨,所以,能把安娜的凋谢写得像木兰花一样美丽。
皮兰德娄作为“开始重新估价现代环境中的个性之谜的”作家,他对“一瞬间”的最佳描写在小说《西西里盼柠檬》中。西西里岛的长笛演奏员米库乔倾尽全力带动女孩黛莱茜娜,使她一步步变成罗马最红的歌手。好几年里,他只能从书信中得到关于她的零星讯息,于是他带着家乡西西里最香浓的柠檬来到罗马,探望黛莱茜娜,她终究是他的恋人!但当他等候久久,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她怎么会是这样的呢?胸脯裸露着,双肩裸露着,臂腕裸露着……身上的宝石和绸缎熠熠闪烁……他再也认不出站在他面前的她,认不出她就是那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黛莱茜娜。”这一瞬,黛莱茜娜变成了“别人”,走出了米库乔的世界。当然,米库乔还会长久地悲哀,还会忆起黛莱茜娜,但那是因为曾经付出的巨大的爱。黛莱茜娜已经没有意义,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她。但向自己深切真挚的感情告别,还是一个寸寸刺痛的过程。
伊莎贝尔的“一瞬间”却是地狱化的。亨利·唐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这位主人公坚信“结婚本来就是冒险”,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和没落贵族奥斯蒙德结了婚。这本书最令人心痛的是第三十四章,表兄拉尔夫苦心劝阻伊莎贝尔:“你嫁的人应该有更生动、更宽广、更丰富的性格。……奥斯蒙德显得……嗯,太渺小。”这样的话,出自深爱伊莎贝尔的拉尔夫口中,是多么不合适,又是多么深情、多么苦涩和高贵!伊莎贝尔盲目的决绝终于在结婚后遇到了那一瞬:“她看到了一个场面。梅尔夫人戴着帽子站在那里,奥斯蒙德正跟她谈话。……梅尔夫人站在离壁炉不远的一块小地毯上,奥斯蒙德坐在一张高背椅子里,身子靠在背上,眼睛望着她。她像平时一样,昂起了头,但眼睛却垂下去对着他的目光。”这情形看似平常,却完全违反了英国社会男女社交礼仪的规范。伊莎贝尔“感到诧异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坐着,梅尔夫人却站着。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这仅仅在一刹那间造成的印象,像闪电一样照亮了她的心”。她明白了奥斯蒙德与梅尔夫人的情人关系,闪电之后陷入黑暗。她婚前相信,“一个女孩子飞行的最高点就是结婚——跟一个她心爱的人结婚”。此刻最高点坠落为最低点,冒险遇到了最悲惨的结局。伊莎贝尔的“一瞬间”正是古希腊悲剧的核心要素——发现。一个你如此信任的人,一个看上去如此明净,“具有最亲切、最温柔、最高尚精神”的人,却是一个操弄计谋的玩家,这种发现岂不天崩地裂!
耶茨的《革命之路》,不爱的一瞬间出现在将近结局。热爱艺术化生活的爱波,在丈夫弗兰克富于设计感地坦白了自己的外遇之后,彻底丧失了对他的期待:“我不再爱你了,事实上我连看都不愿意看到你。如果你再靠近我一点儿,如果你走过来触碰我,或者做别的什么,我想我会大声喊叫的。”这样的一瞬间,犹如渐渐装满的滴漏,日子里积蓄的种种失望、忧闷、创伤哗然泻下,甚至连滴漏本身也粉身碎骨。富于深意的是,爱波并不为弗兰克的外遇痛心,这个她已经不在乎。她备感绝望的是自己的不在乎,由此她清晰地明白了自己已经不爱他。不但此刻不爱他,而且“我现在不爱你,从前也不曾爱过”。从前!多少浪漫、多少狂喜、多少温馨原来都是“不爱”,生命岂能承担这样的黑色幽默,它直接删除了人生的幸福。
看到《革命之路》的这一段,我默默地给耶茨先生献上一朵野玫瑰,他写出了时间的消失,因为人生常在虚幻中。也因为讲授《革命之路》,引发了我对“一瞬间”的种种联想。
不爱的“一瞬间”无声无息,精神深处却发出震撼的巨响,那是全部的爱情之窗一起关闭的声音。碎裂的玻璃哗哗落下,阳光倾泻却黑暗无比。但这并不可悲,它意味着真实的生存回到了身边。真实,往往在悲剧中得到最大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