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关上所有的窗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上一个人,是一瞬间的事;不再爱一个人,也是一瞬间的事。前者通称“一见钟情”,后者呢?
  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中,奎斯特小姐行进在通往神秘岩洞的山道上。“前面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形状像一个倒扣的碟子。当她吃力地攀登时,心里琢磨着:那么爱情呢?”为什么会想到爱情?因为岩石上有两排“凿出的立足点”。这使她想到了自己和未婚夫的感情:“她突然意识到这一点,就像登山运动员突然发现自己拉住的绳子断了一样。她将与她不爱的男人结婚!直到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并不爱他。”奎斯特的这一瞬,动摇了她的全部生命感,顿时陷入生活的瓦解中。奎斯特的“不爱”来得突然,却无法复原,只能说原来的“爱”就充满了虚构,在时间的某个神秘瞬间,原质化的感觉被“凿出的立足点”蓦然打开,发现了自已真实的内心。这种心理的自我发现,是爱情幻象的清除,水落石出之后,是一片无痛的空白。
  《琴声如诉》中的肖万和安娜却不同,他们有一点儿爱,甚至有时候还很强烈,“她忍受着腰肢撕裂那样的剧痛,像野兽一样无声地躲在洞穴里喘息”,直到“戴在她乳房之间的那朵木兰花完全凋谢”。然而,小说最终,在他们第一次相聚的咖啡馆,“她向他凑近去,往前靠拢,让他们的嘴唇叠在一起;互相紧紧地压在一起,目的就是这样,就像他们冰冷战栗的手按照葬礼仪式紧紧握在一起。”安娜在这一瞬间选择了放弃,因为女也知道了自己的有限,不可能和自己丈夫公司的小职工开辟爱情童话。这道一进一退的情感曲线;印证着现代社会格式化的力量。人们乐于在安全的限度内释放爱,更果断地在危险区前放弃爱。安娜的这“一瞬”,看似突然,其实是在大局上早有命定,不前不后准确地落在这个最佳时间点上。这难道不是现代人格的一种普遍病症,或者说是一种流行智慧吗?杜拉斯当然不是这样的人,她敢爱敢恨,所以,能把安娜的凋谢写得像木兰花一样美丽。
  皮兰德娄作为“开始重新估价现代环境中的个性之谜的”作家,他对“一瞬间”的最佳描写在小说《西西里盼柠檬》中。西西里岛的长笛演奏员米库乔倾尽全力带动女孩黛莱茜娜,使她一步步变成罗马最红的歌手。好几年里,他只能从书信中得到关于她的零星讯息,于是他带着家乡西西里最香浓的柠檬来到罗马,探望黛莱茜娜,她终究是他的恋人!但当他等候久久,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她怎么会是这样的呢?胸脯裸露着,双肩裸露着,臂腕裸露着……身上的宝石和绸缎熠熠闪烁……他再也认不出站在他面前的她,认不出她就是那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黛莱茜娜。”这一瞬,黛莱茜娜变成了“别人”,走出了米库乔的世界。当然,米库乔还会长久地悲哀,还会忆起黛莱茜娜,但那是因为曾经付出的巨大的爱。黛莱茜娜已经没有意义,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她。但向自己深切真挚的感情告别,还是一个寸寸刺痛的过程。
  伊莎贝尔的“一瞬间”却是地狱化的。亨利·唐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这位主人公坚信“结婚本来就是冒险”,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和没落贵族奥斯蒙德结了婚。这本书最令人心痛的是第三十四章,表兄拉尔夫苦心劝阻伊莎贝尔:“你嫁的人应该有更生动、更宽广、更丰富的性格。……奥斯蒙德显得……嗯,太渺小。”这样的话,出自深爱伊莎贝尔的拉尔夫口中,是多么不合适,又是多么深情、多么苦涩和高贵!伊莎贝尔盲目的决绝终于在结婚后遇到了那一瞬:“她看到了一个场面。梅尔夫人戴着帽子站在那里,奥斯蒙德正跟她谈话。……梅尔夫人站在离壁炉不远的一块小地毯上,奥斯蒙德坐在一张高背椅子里,身子靠在背上,眼睛望着她。她像平时一样,昂起了头,但眼睛却垂下去对着他的目光。”这情形看似平常,却完全违反了英国社会男女社交礼仪的规范。伊莎贝尔“感到诧异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坐着,梅尔夫人却站着。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这仅仅在一刹那间造成的印象,像闪电一样照亮了她的心”。她明白了奥斯蒙德与梅尔夫人的情人关系,闪电之后陷入黑暗。她婚前相信,“一个女孩子飞行的最高点就是结婚——跟一个她心爱的人结婚”。此刻最高点坠落为最低点,冒险遇到了最悲惨的结局。伊莎贝尔的“一瞬间”正是古希腊悲剧的核心要素——发现。一个你如此信任的人,一个看上去如此明净,“具有最亲切、最温柔、最高尚精神”的人,却是一个操弄计谋的玩家,这种发现岂不天崩地裂!
  耶茨的《革命之路》,不爱的一瞬间出现在将近结局。热爱艺术化生活的爱波,在丈夫弗兰克富于设计感地坦白了自己的外遇之后,彻底丧失了对他的期待:“我不再爱你了,事实上我连看都不愿意看到你。如果你再靠近我一点儿,如果你走过来触碰我,或者做别的什么,我想我会大声喊叫的。”这样的一瞬间,犹如渐渐装满的滴漏,日子里积蓄的种种失望、忧闷、创伤哗然泻下,甚至连滴漏本身也粉身碎骨。富于深意的是,爱波并不为弗兰克的外遇痛心,这个她已经不在乎。她备感绝望的是自己的不在乎,由此她清晰地明白了自己已经不爱他。不但此刻不爱他,而且“我现在不爱你,从前也不曾爱过”。从前!多少浪漫、多少狂喜、多少温馨原来都是“不爱”,生命岂能承担这样的黑色幽默,它直接删除了人生的幸福。
  看到《革命之路》的这一段,我默默地给耶茨先生献上一朵野玫瑰,他写出了时间的消失,因为人生常在虚幻中。也因为讲授《革命之路》,引发了我对“一瞬间”的种种联想。
  不爱的“一瞬间”无声无息,精神深处却发出震撼的巨响,那是全部的爱情之窗一起关闭的声音。碎裂的玻璃哗哗落下,阳光倾泻却黑暗无比。但这并不可悲,它意味着真实的生存回到了身边。真实,往往在悲剧中得到最大的彰显。
其他文献
尽管尼采出生于普鲁士治下的小村庄洛肯(Rockcn),又在瑙姆堡(Naumburg)度过少年时光,然而在他的自述中,无论洛肯还是瑙姆堡均非心灵之故乡。一八八三年六月,他从西尔斯一玛丽亚(sils-Maria)写信给友人格斯朵夫(Carlvon Gersdorff):  我再次感到,唯有此地才是我真  正的故乡和发源地(《考订平装版尼采  书信全集》[KSB,以下简称《书信全  集》(第6卷,第38
期刊
这本小书保留了我走进学术殿堂的最初心路,彼时还年轻,却自以为很成熟,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计利害地写下一些文字。除了编书的时候,我一般是不看旧作的,因为忙乱和新知识与新课题的逼迫,所以从来就没有别人悔其少作,或者少作不悔的思量。因为没有一定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抱负,所以也没有太多的紧张。对于自我的兴趣,永远无法战胜对世界的好奇,读书是从小养成的生活方式,写作是职业的习惯。上学的时候,毕竟
期刊
九、“磨以玉粉缘金黄”  古代歌诗中的及“物”之作,每有虚与实之别。实,自然是物的写实;虚,却是用了颇有渊源的古称以为雅名,以助诗意,以蔚诗情。如此之“名”,与当日之“实”,则未必相符。这里所谓及物之作,所指不限于别为一类的咏物诗,更包括了大量的诗中有“物”者。对于这一类诗作,笺注的极要紧处,必是辨明虚实,以见真身。那么援以考古发现以及传世的相关实物,并解得此器此物的发展演变史,如此之“看图说话”
期刊
作为以色列独立之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卫·格罗斯曼显然有别于年长其十五岁的阿摩司·奥兹。较之后者擅长从家庭角度描绘以色列建国前后的世态人心,格罗斯曼更热衷于刻画家庭之外的更多主题:大屠杀、移民、巴以冲突,特别是当代以色列社会复杂多元的世俗风貌。两人的创作风格也彼此迥异,奥兹多师法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笔触细腻、优美、典雅、深沉;而格罗斯曼则从欧美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浓墨重彩且风格诡谲,犹如一幅
期刊
本书主要收集了我近年所撰写的十四篇批评文字,严格说,它算不上什么批评史,充其量不过是批评史中的碎片或边角料。当然,这里的碎片并非本雅明所言寓言式的书写,但它同样携带着历史的印痕。即便如此,为了使全书更趋于完整性,我邀请四位年轻有为的同行补充撰写的四篇文章也一并收入其中。此书以我的文章为主,倘若此类“批评史中的作家”能有续篇的话,我想应该以他们为主,届时我能为辅配合几篇已属幸事。说这些话不是因为美德
期刊
开拓文化史  一九八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学术界萌发“文化研究热”,朱先生的著述渐渐增多。一批卓有见识的中年学者率先摆脱用“阶级斗争”解释历史的“唯物史观”窠臼,想到的另一个解释体系首先就是“文化模式”,于是“文化史”研究应运而生。“文革”以后,全国只有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挂着“半块文化史的招牌”(庞朴先生语),这批学者常来上海活动,复旦就名正言顺地成为全国学术界提倡“文化史研究”
期刊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基于西方历史背景的调查:你愿意生活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选项有二十世纪初年的巴黎、维多利亚治下的伦敦、维吉尔和奥维德的罗马、伯里克利的雅典等等。最终,得票最多的是提香生活的威尼斯。  同样的问题如果放在中国,不知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竹林七贤的山阳、开元天宝的长安、蒙元入侵前的临安,抑或是永乐年间的江南?这无疑令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没有人对当下全然满意。现实即牢笼,必须逃离。人之悲
期刊
中国古典武艺形态,常以一种神秘而模糊的轮廓出现在人们的观念中。尽管于十五世纪帝国内忧外患之后,涌现诸如戚继光、俞大猷、吴殳等武艺大家,并有大量重要武学文献传世,但对古典武艺进行文献式研究的尝试,至今仍显单薄;虽有民国唐豪、徐震二位先生的努力,但武学一直没有成为古代文史界的显学。其中原因颇多,不过有一点,也与民国以来武艺文献鱼龙混杂、以传说替代史料有关。但这种借文学想象的自我标榜,至少清代以前尚未成
期刊
从福楼拜那里得来的灵感  要想真正了解文学天才的本质,略萨曾经建议某位文学青年去读一下福楼拜写给其情人科莱的书简,因为其中隐藏着福楼拜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秘诀,而略萨从中获益匪浅。曾挨过略萨老拳的马尔克斯也是福楼拜的信徒,也一样花很多工夫来准备小说的材料,譬如在写作《霍乱时期的爱情》时研究十九世纪的历史和风俗、向父辈们作详细的调查等,并有意从福楼拜那里学习十九世纪小说的结构。马尔克斯原本“打算用后期
期刊
针床上的思想(下)  李炜14,15,16,17,18,19,20,21,22,23,  你让我想到站在窗户后面的那种人,  怎么都看不懂路人的奇怪举止,也没意识  到外面正刮着台风,路人不过是拼命想要  站稳而已。  他曾这么责备他大姐,因为她不理解  也不支持他的选择。  谁,窝在自己安宁的栖身之处,真能  了解别人生命里的狂风暴雨?  既然已把世界从胡言乱语中解救出  来,维特根斯坦就无事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