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带领学生领略古诗魅力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b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有着其他文体所不具备的独特美感,同时它在高考中的占比又一直比较稳定,因此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在新阶段的语文教学背景下,很多教师都渐渐意识到了古诗教学方法有待改进这一情况。因此,本文就对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现状做出分析,并以《将进酒》为例为教师深入探讨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对策;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从近些年的高中语文教学趋势来看,古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实际教学中,古诗晦涩难懂的特点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诗提不起兴趣,也没法找到学习古诗的窍门所在,所以导致他们的古诗赏析能力一直无法提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克服这些难点呢?
  一、精读:注重朗读,感受内涵
  在古代,古诗都不是像如今一般朗诵的,而是唱出来的。虽然课堂上无法唱出来,但教师还是应该要求学生能够深情地朗诵出古诗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出诗人写作时的内心情感,渐渐感悟出古诗中的内涵所在。这才是朗读的意义所在。但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朗读也是不正确的。在学生没有准备的前提下,倘若教师生硬地要求学生站起来读,学生很容易紧张,同时也容易对古诗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教学工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分寸。
  首先,教师要明白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古诗教学的备课工作,例如提前一天将学案发给学生、提醒学生预习等。第二,关于教学氛围的构建。古诗朗读是一种充满文学气息的学习过程,其中氛围的重要性尤为明显。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在学生学会诗句后就让他们自主朗读,而大部分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都只是进行毫无感情的复述,根本无法感悟出古诗的意蕴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朗读课文时,首先就要营造出一种文艺、轻松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诵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感受出古诗中的那种意境,然后再让学生自主朗读。而在学生自主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出古诗中的意境。例如在《将进酒》中,教师就可以模仿出李白喝酒时的动作神情。在学生读到“将进酒,杯莫停”时,教师又可以模仿出李白劝酒时豪迈的语气和神情。在这种情景模拟中,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融入古诗中去,对古诗的理解也得到了升华。
  阻碍学生朗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字词问题。古诗毕竟是古代文学的产物,即使是高中学生也会遇到很多难点字词。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在诗词教学前就将这些生词挑出来并让学生重点记忆。如在《将进酒》中,诸如“樽”“将”“沽”“谑”等字词都是教师需要重点教学的。只有教师在朗读的这一步骤中做好上述教学工作,开一个好头,才能使得接下来的古诗教学变得轻松、高效。
  二、感悟:深入赏析,把握关键
  《将进酒》这一篇古诗的创作有着其独特的背景,而作者李白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这就使得诗句的感悟环节变得格外重要。首先教师要明白,这首诗是诗人在酒后所作,因此这其中包含的感情更为丰富。在感悟的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情境导入。在这一方面,教師可采用提问导入的方式,让学生怀着探索的心情去感悟诗句。例如:从《将进酒》 这一句中,我能感受到诗人 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就有了方向。
  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探讨的方式来感悟古诗。品味古诗原本就是一件仁者见仁的事,因此个人思想的表达也极为重要。但是现阶段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学生自主思维发散的重要性,而是强硬地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上的标准答案,这虽然是满足了应试教育的需要,却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感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名句时,教师不应追求教学效果而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而是应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思考作者写下这一句时的内心情感,进而再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研究诗句的核心思想。从这一例子中可以看出,感悟中加入学生的自主思考,正是对上述错误现状的一种有效纠 正;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思维的碰撞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古诗的感悟程度,教学效率有了质的改变。
  三、练习:巩固成果,拓展思路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清晰地意识到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感悟环节结束后,需要如何做好课后练习呢?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练习手段。俄国诗人希普金有一首著名的抒情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是一篇极为优秀的对比范例。这首国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将进酒》有着众多类似之处,都意在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积极心态,鼓励人们勇敢地探索生活。利用这样一首诗,不仅达到了品味经典、拓展知识面的作用,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的古诗教学虽然有众多难点等待教师们去攻克,但是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古诗作为先辈遗留给现代人的珍贵遗产,如何正确地流传给下一代是每一个教师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诚切希望教师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家贵,王佩贤.论区域间古诗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认为让学生掌握赏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对其今后的自主阅读是大有裨益的。作为教者,我们在平时就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授其以渔”,让他们在课内和课外走进作者,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日积月累,终会“识得庐山真面目”。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赏析;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无论是公开课教学还是中考
【摘要】在浙江省实行新高考政策的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语文作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语文作业设置需要做出新的创设。本文从“经度”和“纬度”两个方面提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创设新探索。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作业;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业设计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之间非常重要的一座桥梁。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因为语文学科的特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各个学段的朗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主要以班级共读课外书——《木偶奇遇记》为例,探讨了朗读在课外阅读中的意义。  【关键词】课外阅读;朗读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
【摘要】一直以来,作文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在这一个特殊的阶段里,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提高?笔者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以课堂为主阵地,渗透写作方法。虽然说现在的习作教学大多重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但并不意味着在习作教学中就要完全摒弃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的指导。二、从小处入手,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三、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以期通
【摘要】语文课堂上,只有摒弃功利主义的浮躁心态、形式主义的虚假繁荣,正确认识并践行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日新月异的提升。只有适时、适合、适量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主体存在于我们的课堂,生本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运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本理念愈见深
【摘要】苏轼是北宋诗文大家,他虽屡遭贬谪,但他诗文中无不显示着他的乐观旷达,通过复习课本知识和课外延伸,以课程整合的形式,让学生对苏轼、对他的诗文有个整体与系统的了解、掌握,进而感悟他的豪放情怀。  【关键词】苏轼;贬谪;乐观;豪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逝世——是金人征服
【摘要】语文素养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学生低素养,高学历,尤其语文素养低下的现象,往往被社会诟病。国家提出文化自信战略,语文素养自然要再增传统文化。高考是指挥棒,专家现在正在说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让15%的同学读不完试卷”“作文教学要有颠覆,要考文学作品的仿写”。看来,学生语文素养要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因为语文素养提升是
【摘要】经过一学期的引导,我们班孩子的阅读兴趣极大地调动起来,早读、午读、课间都能见到孩子们阅读的身影,阅读量急剧上升,表达能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陈芷彤小朋友,通过系统地听读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指导训练,她从一开始听别人讲故事,到后来一步一步地自主阅读,阅读兴趣的不断提升,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阅读效果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阅读;低年级;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摘要】《图书借阅公约》是一节口语交际课,主要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感同身受,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要求。  【关键词】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教材简介:  这是本册第三次口语交际,话题
【摘要】小学作文需要从生活的源头开始,促进学生乐于表达,以生活的真实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本文从“体验多彩生活,积累真实材料;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体验;指导习作练习,抒写生活本真”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寻找生活的写作素材,归纳积累素材的方法以及运用于写作的技巧,以此抒写自我、畅享写作本真。  【关键词】生活;本真;体验;积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