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道路地基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要克服软土地基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就需要选择可行、适用的处理方法,利用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控制软土基层的弱应力性能,提高固结的强度,以此克服所产生的病害。
关键词:病害特征;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14-01
一、地基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特征
道路的地基工程是道路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道路建设正在快速的拓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在施工中遇到的地基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道路不断拓展不得不面临更多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将会使路基沉陷过大而导致路基失稳、路面开裂、路面无规则起伏、路堤彻底破坏,这就给地基工程施工带来了必须面对的软土地基的病害。这种病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软土地基具有松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率高、压缩性高、强度低及渗透性小、沉降严重等特点。所以在路基修筑的过程中或者道路竣工后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道路病害。
(二)以软土作为道路的地基所产生的危害
1、地基抗剪强度不够引起路堤侧向整体滑动,边坡侧土体隆起。
2、人工构造物与路堤衔接处产生差异沉降,引起跳车。
3、路堤的变形以及地下水位过高,将导致路面的破坏。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基施工,都要求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其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包括改善地基土的变形特性和渗透性,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消除其他不利的影响。
(二)软基路面处理不彻底的病害
1、路面出现车辙,这种情况就是在车辆反复碾压的作用下,路基出现了不规则的沉降,尤其是在车轮碾压部位,因为压力较大而形成了严重的路基变形而引起表面的沥青路面也随之发生了形变,导致了路面形成明显的车辙痕迹。
2、路面损坏。道路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的某个段落出现大面积的蜂窝、麻面、松散破碎的情况,再加之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和冲击作用就会出现槽坑,严重影响路面的质量,甚至是交通的安全,同时增加了道路维护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3、路面横纵向开裂。道路在投入使用不久后就出现路面的横向或者纵向的开裂,深度较大,甚至是大面积的开裂造成开裂破碎带,面积大,影响车辆行驶。
以上问题都是因为在软土地基上施工时没有做好相应的加固措施而导致的地基沉降和滑动。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施工应做好对软土的处理。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种工程手段改变软土的基本特性,使之具有的变形特征、渗透特性、低抗剪性、高液化性得到改善,消除软土对地基强度的影响,从而保证道路的质量。
二、地基工程施工中应对病害的处理方法
(一)道路软土地基处理一般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在有限的施工期内,要通过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完全消除工后沉降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在施工后修补沉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软土地基处理应结合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施工工期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使处理后的工后沉降满足地基处理设计的控制指标。
通过近几年对软土区修建的道路工程项目跟踪监测结果,当路堤填筑高度小于临界高度时,天然地基在低路堤荷载作用下,总沉降量不大,且很快就能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路堤填筑高度小于临界高度的路段可不作地基处理。
当填筑路堤高度大于临界高度时,在施工工期允许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堆载预压法,即尽早用堆载预压而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这种以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的作法,是一种最经济也简单的方法。但按照我国道路基本建设的程序和不能尽早拔款、征地和从容施工的情景,一旦工程项目付诸实施后,又往往限于工期,所以一般情况下用自然沉降法很难实现。
(二)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堆载预压法:对于施工工期允许的工程项目可采用堆载预压法,即在路基施工完毕后,在路基顶面加载重量等于或大于路面结构层的土方,使软土地基固结沉降,达到稳定状态后再继续施工。预压荷载分为超载、等载和欠载3种类型,其中超载预压是减少工后沉降的有效方法,对于天然地基和砂井处理地基,采用超载或等载预压形式效果比较理想,但据统计分析,不论采用哪种荷载形式,堆载预压处理法都需要有足够的预压期。
2、排水固结法:在道路方面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是排水固结,多用各种不同长度和间距的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与砂垫层相结合。
3、轻质路堤法:我国轻质路堤采用的材料一般是粉煤灰,国外也有用大块型硬质泡沫塑料。粉煤灰路堤有三种类型,即单一填筑粉煤灰型、土和粉煤灰分层混填型和土砂及粉煤灰等混合填筑型。轻质路堤的作用是减轻路堤自重,减小软土地基的附加应力,从而达到减少工后沉降的目的,同时它作为填料还有节约投资、减少占地等效益。
三、结束语
从以上情况来看,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均有其针对性、适用范围,面对地基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采用灵活而实际的处理方法,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方法,道路软土地基病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庞伟.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J].科技信息,2010,(17).
[2]郭日明.软土地基引起的病害和处理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04).
[3]朱建华.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J].西部探矿工程,2009,(01).
[4]郭新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措施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
[5]杨位洗.地基及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6]张鸽.浅析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11).
关键词:病害特征;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14-01
一、地基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特征
道路的地基工程是道路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道路建设正在快速的拓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在施工中遇到的地基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道路不断拓展不得不面临更多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将会使路基沉陷过大而导致路基失稳、路面开裂、路面无规则起伏、路堤彻底破坏,这就给地基工程施工带来了必须面对的软土地基的病害。这种病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软土地基具有松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率高、压缩性高、强度低及渗透性小、沉降严重等特点。所以在路基修筑的过程中或者道路竣工后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道路病害。
(二)以软土作为道路的地基所产生的危害
1、地基抗剪强度不够引起路堤侧向整体滑动,边坡侧土体隆起。
2、人工构造物与路堤衔接处产生差异沉降,引起跳车。
3、路堤的变形以及地下水位过高,将导致路面的破坏。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基施工,都要求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其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包括改善地基土的变形特性和渗透性,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消除其他不利的影响。
(二)软基路面处理不彻底的病害
1、路面出现车辙,这种情况就是在车辆反复碾压的作用下,路基出现了不规则的沉降,尤其是在车轮碾压部位,因为压力较大而形成了严重的路基变形而引起表面的沥青路面也随之发生了形变,导致了路面形成明显的车辙痕迹。
2、路面损坏。道路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的某个段落出现大面积的蜂窝、麻面、松散破碎的情况,再加之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和冲击作用就会出现槽坑,严重影响路面的质量,甚至是交通的安全,同时增加了道路维护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3、路面横纵向开裂。道路在投入使用不久后就出现路面的横向或者纵向的开裂,深度较大,甚至是大面积的开裂造成开裂破碎带,面积大,影响车辆行驶。
以上问题都是因为在软土地基上施工时没有做好相应的加固措施而导致的地基沉降和滑动。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施工应做好对软土的处理。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种工程手段改变软土的基本特性,使之具有的变形特征、渗透特性、低抗剪性、高液化性得到改善,消除软土对地基强度的影响,从而保证道路的质量。
二、地基工程施工中应对病害的处理方法
(一)道路软土地基处理一般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在有限的施工期内,要通过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完全消除工后沉降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在施工后修补沉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软土地基处理应结合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施工工期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使处理后的工后沉降满足地基处理设计的控制指标。
通过近几年对软土区修建的道路工程项目跟踪监测结果,当路堤填筑高度小于临界高度时,天然地基在低路堤荷载作用下,总沉降量不大,且很快就能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路堤填筑高度小于临界高度的路段可不作地基处理。
当填筑路堤高度大于临界高度时,在施工工期允许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堆载预压法,即尽早用堆载预压而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这种以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的作法,是一种最经济也简单的方法。但按照我国道路基本建设的程序和不能尽早拔款、征地和从容施工的情景,一旦工程项目付诸实施后,又往往限于工期,所以一般情况下用自然沉降法很难实现。
(二)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堆载预压法:对于施工工期允许的工程项目可采用堆载预压法,即在路基施工完毕后,在路基顶面加载重量等于或大于路面结构层的土方,使软土地基固结沉降,达到稳定状态后再继续施工。预压荷载分为超载、等载和欠载3种类型,其中超载预压是减少工后沉降的有效方法,对于天然地基和砂井处理地基,采用超载或等载预压形式效果比较理想,但据统计分析,不论采用哪种荷载形式,堆载预压处理法都需要有足够的预压期。
2、排水固结法:在道路方面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是排水固结,多用各种不同长度和间距的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与砂垫层相结合。
3、轻质路堤法:我国轻质路堤采用的材料一般是粉煤灰,国外也有用大块型硬质泡沫塑料。粉煤灰路堤有三种类型,即单一填筑粉煤灰型、土和粉煤灰分层混填型和土砂及粉煤灰等混合填筑型。轻质路堤的作用是减轻路堤自重,减小软土地基的附加应力,从而达到减少工后沉降的目的,同时它作为填料还有节约投资、减少占地等效益。
三、结束语
从以上情况来看,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均有其针对性、适用范围,面对地基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采用灵活而实际的处理方法,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方法,道路软土地基病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庞伟.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J].科技信息,2010,(17).
[2]郭日明.软土地基引起的病害和处理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04).
[3]朱建华.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J].西部探矿工程,2009,(01).
[4]郭新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措施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
[5]杨位洗.地基及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6]张鸽.浅析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