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智慧旅游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本文以C移动为重庆市旅游局量身定做旅游大数据平台实践为例,探索运营商如何借助得天独厚的用户基础以及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帮助景区实时掌控游客人数、来源地、逗留时间等信息,对客流趋势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为景区建设及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智慧景区 大数据 通信运营商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个性化、智慧化的旅游服务日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旅游作为互联网深入融合的重要领域,将互联网作为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积极营造旅游与互联网相互开放、相互包容、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旅游+互联网运行模式”,为顺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许多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及景区纷纷加入智慧景区建设的浪潮当中,以期推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创新能力和创新优势,挖掘旅游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一、文献回顾
随着智慧城市的兴起,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已成为旅游信息化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纵观现有研究文献发现:“智慧旅游”是在“智慧地球”背景下产生的,2008年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們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伴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IBM 相继推出了各种“智慧”方案,其中“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落地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又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虽然国外并无“智慧旅游”这一专业术语,但国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比较系统,波林·谢尔登(1995)较全面的介绍了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架构,并对该系统的开发、管理和推广进行了详细研究;Buhalis(2009)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旅游景区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观点。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章小平,邓贵平(2010)认为“智慧景区”是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最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科学的可视化管理的创新型景区管理系统。李宏、吴东亮等(2011)对数字景区框架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评述,并从系统化、人性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景区建设的不足。随着旅游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不少景区管理部门纷纷投入智慧景区的建设中:如九寨沟景区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手段,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景点游客拥挤、车辆调度不畅等问题;泰山景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了景区 94 处旅游景点、遗产资源的详细建模,构建了景区三维可视化的虚拟旅游平台等。文献回顾发现基于运营商大数据视角下探索智慧旅游的理论和实践鲜见,本文就以C移动为重庆市旅游局建设旅游大数据平台的实践为例,旨在为智慧旅游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
二、旅游大数据平台需求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部,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山城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浓郁的民族风俗风情,使得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条件,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旅游城市吸引力排行榜》,重庆居第三位,列上海、北京之后。2016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4.5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45.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7.5%。然而,重庆旅游信息化已明显滞后于其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静止”的信息多,更新的信息少,游客无法及时的掌控景区的现况。因此重庆市旅游局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向外地来渝游客,实时推送旅游服务关怀信息短信以及景区游客流量监控等需求,C移动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用户基础以及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开发了旅游大数据平台,较好的满足了重庆市旅游行业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全面的要求。
三、建设方案
为了帮助景区实时掌控景区游客人数、游客来源地、逗留时间等信息,对客流趋势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为景区建设及经营提供决策依据,C移动充分借助丰富数据资源(如用户上网行为、地理位置、时间、内容偏好等)形成用户画像标签信息,并利用 hadoop、内存数据库集群和流处理的技术处理日均 20 亿条信令数据,100 亿条上网日志数据及 10 亿条话单数据,自主开发构建了商用的旅游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包含后端采集和处理模块,实时流计算模块及前端展示模块,具体功能设计如下:
C移动旅游大数据平台是基于用户的信令数据,利用自身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流处理能力,对外提供智慧服务的一次很好的实践,本次实践不但证明了大数据的使用价值,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该平台自2015年上线以来,已在多个旅游局成功上线运行,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发展启示
智慧的时代化发展要求旅游景区及其管理部门不能“闭关锁国”,理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开放创新,兼容并包,积极开展“旅游+互联网”创新政策试点,破除影响互联网旅游市场准入、数据开放、行业政策障碍,整合包括通信运营商在内的多方大数据等资源,发展智慧景区,才能在旅游市场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带给广大旅客更加舒心的体验。
参考文献:
[1]Hannes Werthner, Stefan Kle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urism: a challenging relationship[M].New York,1999.
[2]波林·谢尔登,武彬译.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J].旅游学刊,1995,10
(4):43-51.
[3]章小平,邓贵平.“智慧景区”建设浅探: 上[N].中国旅游报,2010-01-18.
[4]李宏,吴东亮,吴乾隆,等.数字景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5):39-45.
关键词:智慧景区 大数据 通信运营商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个性化、智慧化的旅游服务日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旅游作为互联网深入融合的重要领域,将互联网作为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积极营造旅游与互联网相互开放、相互包容、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旅游+互联网运行模式”,为顺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许多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及景区纷纷加入智慧景区建设的浪潮当中,以期推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创新能力和创新优势,挖掘旅游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一、文献回顾
随着智慧城市的兴起,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已成为旅游信息化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纵观现有研究文献发现:“智慧旅游”是在“智慧地球”背景下产生的,2008年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們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伴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IBM 相继推出了各种“智慧”方案,其中“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落地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智慧旅游”、“智慧景区”又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虽然国外并无“智慧旅游”这一专业术语,但国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比较系统,波林·谢尔登(1995)较全面的介绍了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架构,并对该系统的开发、管理和推广进行了详细研究;Buhalis(2009)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旅游景区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观点。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章小平,邓贵平(2010)认为“智慧景区”是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最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科学的可视化管理的创新型景区管理系统。李宏、吴东亮等(2011)对数字景区框架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评述,并从系统化、人性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景区建设的不足。随着旅游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不少景区管理部门纷纷投入智慧景区的建设中:如九寨沟景区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手段,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景点游客拥挤、车辆调度不畅等问题;泰山景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了景区 94 处旅游景点、遗产资源的详细建模,构建了景区三维可视化的虚拟旅游平台等。文献回顾发现基于运营商大数据视角下探索智慧旅游的理论和实践鲜见,本文就以C移动为重庆市旅游局建设旅游大数据平台的实践为例,旨在为智慧旅游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
二、旅游大数据平台需求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部,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山城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浓郁的民族风俗风情,使得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条件,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旅游城市吸引力排行榜》,重庆居第三位,列上海、北京之后。2016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4.5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45.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7.5%。然而,重庆旅游信息化已明显滞后于其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静止”的信息多,更新的信息少,游客无法及时的掌控景区的现况。因此重庆市旅游局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向外地来渝游客,实时推送旅游服务关怀信息短信以及景区游客流量监控等需求,C移动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用户基础以及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开发了旅游大数据平台,较好的满足了重庆市旅游行业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全面的要求。
三、建设方案
为了帮助景区实时掌控景区游客人数、游客来源地、逗留时间等信息,对客流趋势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为景区建设及经营提供决策依据,C移动充分借助丰富数据资源(如用户上网行为、地理位置、时间、内容偏好等)形成用户画像标签信息,并利用 hadoop、内存数据库集群和流处理的技术处理日均 20 亿条信令数据,100 亿条上网日志数据及 10 亿条话单数据,自主开发构建了商用的旅游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包含后端采集和处理模块,实时流计算模块及前端展示模块,具体功能设计如下:
C移动旅游大数据平台是基于用户的信令数据,利用自身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流处理能力,对外提供智慧服务的一次很好的实践,本次实践不但证明了大数据的使用价值,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该平台自2015年上线以来,已在多个旅游局成功上线运行,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发展启示
智慧的时代化发展要求旅游景区及其管理部门不能“闭关锁国”,理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开放创新,兼容并包,积极开展“旅游+互联网”创新政策试点,破除影响互联网旅游市场准入、数据开放、行业政策障碍,整合包括通信运营商在内的多方大数据等资源,发展智慧景区,才能在旅游市场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带给广大旅客更加舒心的体验。
参考文献:
[1]Hannes Werthner, Stefan Kle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urism: a challenging relationship[M].New York,1999.
[2]波林·谢尔登,武彬译.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J].旅游学刊,1995,10
(4):43-51.
[3]章小平,邓贵平.“智慧景区”建设浅探: 上[N].中国旅游报,2010-01-18.
[4]李宏,吴东亮,吴乾隆,等.数字景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5):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