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的守望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e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远的乡村教育
  张俊平 朱从卫
  
  为了本期关于“乡村教育”的独家策划,我们整整酝酿了两年。
  当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迁。伴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的脚步。乡村的处境也变得愈来愈不尴不尬:一方面。村里的人只要有一点办法和可能。总是想着“逃离”;另一方面,城里的人每逢休息日或节假日,总是将乡村作为休闲放松的理想去处。正应了钱钟书先生《围城》里的一句话: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在这种历史大格局下,中国乡村教育这支美丽的“田原牧歌”也在失落与希望的交织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曲调。
  相关调查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人人有学上”到现今学杂费全免除的“人人上好学”,我国的乡村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中国的乡村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学校越来越“小”,学生越来越少。老师越来越“老”……这一系列问题,是在当前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改革引发的一种必然的普遍的阵痛与无奈。为此,我们有必要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可以真正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的贫困?什么样的教育可以使得乡村的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什么样的教育可以使得乡村的孩子也能和城市的孩子一样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也建立起內心里一份真诚的自信?
  回望百余年中国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总是基于中国社会的建设与改造的:因为只有乡村教育走向现代化。得到高水平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
  江苏,位处经济较发达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其发展状况如何呢?或许,东西部经济、教育的差距让我们忽略了像江苏这样经济较发达地区内部在经济和教育上的差距。这,或许正是我们这期策划的初衷。
  问题显然是存在的,因为在二元结构尚存、城市乡村差距仍然没有消除的背景下,教育的公平仍然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目标。在文化的视角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乡村学校的地位与作用。思考乡村学校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我们还需要思考。关于乡村教育。什么是需要我们坚守的?什么又是我们必须超越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版的乡村教育?
  我们期待更多的同志参与到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中来,重建乡村文明、乡村教育、乡村生活方式,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找回自我,通过促进他们对乡村文明与乡土价值的内在理解,增进他们的乡土认同,厚实他们的乡土精神底气。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如此,或许有一天。我们每一个置身现代化之中的人才会有一份回望乡土和自然的慰藉。
  
  中国乡村教育的百年
  张乐天
  
  20世纪初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至今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建设”的两大时期。在1912年-1949年这段称之为“中华民国”的时期内,没落的封建帝制阴影不散,内忧外患不断,救亡图存、解放中华、建立具有现代性的独立、民主的国家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追求与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纪元。1949年至今的6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新的发展。尽管在这一时期内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新的艰难与坎坷,但在整体上是朝着现代化的航向破浪前进。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时至今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以新的风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寓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共同变革和多方面发展。其中,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始终贯穿于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成为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力量。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的民国时期,一批有识之士怀抱教育救国的愿望,秉承教育救国的思想,并躬行教育变革的实践:在新中国成立和向前行进的过程中,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科教兴国”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基本国策。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昭示着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是:救国必须救教育,建国必须建教育,兴国必须兴教育。
  鉴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和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不能不关注于中国乡村的变革与发展,而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也同样不能不关注乡村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现代化本质上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化,从乡土社会向城市社会的演化,在这种演化的过程中,乡村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凸显着乡村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而乡村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又凸显着乡村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基于此,本文对百年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思想与实践予以回望与述记。
  民国时期中国的乡村教育,值得珍记的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这一时期乡村教育运动所显现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宝贵财富。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当时的中国社会依然呈现出一派混乱、凋敝与落后的景象。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在探寻中国落后的原因和寻求拯救中国之道路时,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中国的乡村和乡村教育。在他们看来,中国的落后,关键在乡村的落后:而乡村的落后,又突出表现为乡村教育的落后。由此认为拯救中国之道在于推进乡村教育。“一些知识分子正是持改造中国社会在于改造中国农村,改造农村在于改造中国农村教育的改良主义思想进入20世纪20年代的。”倡导和引领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性人物是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和陶行知。他们对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有着共同的认识,有着各具特色的关乎乡村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并且躬行乡村教育的实践。正是他们的思想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了那一时期特有的乡村教育运动。
  1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晏阳初是享有国际盛誉的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1918年,他结束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后,即致力于平民教育。1920年回国后,他大力推行平民教育,并将平民教育的重点从城市移到农村。他从实地调查出发,认为农村问题虽然千头万绪,归根结底是“四大病根”,即贫、愚、弱、私。由此,“他主张用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加以攻克,并采用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进行推动。”1929年7月,他举家迁往河北定县,全力进行乡村教育改革试验。定县试验自1926年开始,至1937年日寇侵占华北,被迫终止,前后历时11年。定县试验首开以一个县作为乡村教育改革单位区域的先河,在乡村教育改革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2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是其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内核。他认为拯救中国重要的是拯救乡村,乡村建设是拯救中 国、恢复伦理本位社会的出路。而乡村建设的关键又在于乡村教育。“教育即乡村建设”,“一点一滴的教育就是一点一滴的建设”(梁漱溟语)。“他的具体作法就是通过乡农学校、乡学村学,尽量用情意教育、道德教育去进行精神陶炼,建立情谊化的乡村组织,以便恢复固有的中国民族精神,而保持乡村文明。”梁漱溟于1931年在邹平县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以邹平及菏泽两县为试验县,推进以乡村教育为重心的乡村建设。
  3 黄炎培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黄炎培是近代职业教育的首倡者,同时也是对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切认识的教育家。1917年,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该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实施职业教育为职志。职教社成立数年之后,开始将职教事业发展的重心转向乡村社会的教育发展与改进,并以江苏昆山徐公桥为乡村改进实验区。黄炎培将乡村改进实验的动机阐述为“以富以教以治”。基于此,实验区确定了一条以教育为先导、以经济为主体、以社会改进为目标的指导方针。徐公桥的教育改进实验将发展普通小学教育与发展乡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提倡健康卫生教育有机结合,并将教育改进与经济改进和社会改进有机结合,以此达成向乡村整体改进之目标。徐公桥的教育改进实验对乡村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由此也显现出黄炎培乡村教育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4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平民教育的实践中转向农民和乡村教育。他的乡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教育脱离乡村生活实际的尖锐批判,提倡教育下乡。“陶行知认为乡村学校要做乡村生活改造的中心,乡村教师要做乡村生活的灵魂。为此。他提出师范教育下乡,举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实验乡村幼稚园。”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实验乡村学校,即著名的晓庄师范学校,以培养乡村学校的教师和改造乡村的新人。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以继续进行乡村教育实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迄今仍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1912年至1949年的30余年间,中国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不只是反映在20年代至30年代几位先驱所引领的乡村教育运动中,也还反映在其他的乡村教育内容与形式中。其中,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乡村教育。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教育,还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抑或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教育,都是以发展工农教育,以发展乡村教育,以唤醒和解放劳苦大众为重要目标与使命。并创造了乡村教育的新的特色与经验。革命根据地乡村教育的特色与经验成为新中国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元素,对新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1949年至1966年的“前十七年”、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和1977年后的改革开放时期。60年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成就斐然。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乡村教育的发展。由于新中国社会发展也经历着曲折与动乱,这里仅对“前十七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予以回望与分述。
  1 “前十七年”乡村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1949年至1966年的十七年间,中国乡村教育事业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新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是与引领其发展的新的方针政策和新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家制定了新的建国纲领,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样的性质规定,决定着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也必须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因为中华民族是以乡村人口为主体的民族,中国的大众突出地体现为农民大众。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内在地规定着需要发展中国的乡村教育。换言之,舍弃乡村教育,民族的、大众的教育便无所依附,也不可思议。将新中国的教育确定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性质的规定,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表达,这对乡村教育的发展有着鲜明的引领作用和驱动作用。其二,实行学制改革,赋予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与机会。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学制改革是针对旧中国学制的弊端进行的。旧学制的重要弊端是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在教育上没有权利和地位。新学制的特点与最大亮色便是赋予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及其子女的切实的受教育权利与机会。新学制凝聚着新的教育思想,其重要的思想是教育真正向人民开放,向长期缺乏教育的乡村开放。其三,把发展乡村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任务。“前十七年”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是把这种发展作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任务对待的,这也成为新中国乡村教育的重要思想。发展乡村教育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须。新中国的文化教育革命,是紧紧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来实现的。由此,革命的思想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中国新的教育思想指导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从实践层面上看,“前十七年”乡村教育的发展可谓轰轰烈烈、大步向前。首先,乡村初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1951年开始,新中国提出大力发展初等教育的任务。并要求大力发展乡村初等教育。是以在全国乡村,公立小学普遍设立,并辅之以民办小学的继续存在与发展,与此同时,国家通过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尤其是发展中等师范教育,为乡村初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师资。十七年间,中国乡村初等教育的学龄儿童入学率由50年代初的不到30%提高到1965年的70%以上。其次,乡村扫盲教育的大规模展开。1956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扫盲。全国扫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大张旗鼓地在农村开展扫盲工作成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农村教育发展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扫除文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因此,新中国乡村的扫盲工作既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实践,也是一种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第三,乡村农业中学的发展。这也是“前十七年”乡村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实践。1958年党确立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乡村教育开始强调为乡村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农业生产知识的劳动者。农业中学作为乡村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应运而生。农业中学的发展,也在改变着中国乡村教育的结构,使新中国的乡村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内涵。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文革十年”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破坏。“文革”中的乡村教育在形式上也有着发展,但质量受到严重损害。结束“文革”之后的1978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经历拨乱反正、进入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体制改革时期和迎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间,中国的乡村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与面貌,更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育的新发展,是与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发展紧密联系。这一时期中国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具有发展性、变革性和创新性。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对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乡村教育发展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优先发展乡村教育的思想得以确立。20世纪80至90年代,党和政府就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发布了若干重大政策决定,这些重大政策决定对于改变人们关于乡村教育的观念和推进乡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强调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因此,新世纪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被置于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乡村教育的思想在全社会得以进一步确立与强化。
  (2)普及乡村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乡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践推进。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普及小学教育包含普及乡村小学教育的思想便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普及教育的思想有着新的发展并赋予新的内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成为国家法律意志与行动。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重点是针对中国农村地区而言。进入新世纪后的2006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新颁布。新《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从国家政策法律的演进中,我们可以认识我国普及教育的思想,其中包含普及乡村义务教育思想的发展。在实践层面上,我国乡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全面展开,城乡义务教育在同步发展。
  (3)乡村“三教统筹”思想的确立和乡村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村教育强调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样,乡村教育不能仅仅寓于普通学校教育,也不能仅仅寓于乡村青少年的教育。一种新的乡村教育结构观,即乡村“三教统筹”的观念得到确立。这也成为指导新时期乡村教育新发展的思想。“三教统筹”是指乡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在大力推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乡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也在向前推进,并创新出“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多样化发展模式。跨入新世纪之后,中国乡村教育结构在进一步调整与变革,“三教统筹”被赋予新的更丰富的内涵。例如,乡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不仅要为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服务,同时要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种种新的对农业劳动者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程在积极实施中。
  (4)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理念与新行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同时也鉴于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有着新的理念与追求,这就是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的协调并进,整合式发展。它要求消解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形成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在现阶段。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首先要求正视城乡教育发展依然存在的严重差距,致力于缩小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为此,要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从长远看,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中国教育发展新的愿景,它指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的目标与方向。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予以颁布,这是指引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政策文献。《规划纲要》明确了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由此凸显出对加强乡村教育发展和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要求与措施。《规划纲要》正在指引中国乡村教育和整个国家教育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理念也正在转化为新的教育发展行动。
  20世纪初叶至今,中国乡村教育经历了百年发展。百年来乡村教育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教育思想,有着不断推进的教育实践。从百年中的两大时段看,在“中华民国”时期的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有过一场立足于拯救乡村的乡村教育运动。乡村教育运动的倡行者们既有对乡村的同情也有对改造乡村的热情,他们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依然被视之珍贵。然而,他们的乡村教育运动虽然呈现于一时,终以夭折或饱受挫折而消匿。这既与战乱有关,更与民国政府的腐败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乡村教育才真正进入发展的春天。60余年的乡村教育发展体现了新的具有现代性和人民性的教育思想的指引。60年乡村教育发展的实践,是乡村教育思想指引着的实践。另一方面,乡村教育的实践也在检验着乡村教育思想,同时也呼唤着乡村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变革与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发展所积淀的优秀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定会得到良好的传承,中国的乡村教育一定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①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②杜成宪 丁钢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46)
  ③张彬 李更生冲国农村教育改革先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224)
  ⑤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88)
其他文献
责任编辑:朱从卫    《江苏教育》2006年第10期刊登了王红扣老师撰写的《荣辱观不是默出来的》一文,看完后总感觉文中有的观点与结论需要商榷。  在一次集体展会后,王老师发现某小学的校长将部分学生带到了多功能教室,要求这些学生把“八荣八耻”的内容默下来,并对班与班之间的默写质量进行了评比。据此,王老师就得出了这样的观点与结论:“荣辱观不是默出来的”,“但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摒弃某些形式主义的做法”
[摘 要] 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自己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可以让知识建构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利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会更加顺利. 同时,可以在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当中高效地体验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过程,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跟许多教学研究一样,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也会追逐一些热点. 比如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背
英语环境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基本条件,同时,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英语环境的连续刺激,这一点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优化英语环境来改善教与学的氛围,逐步形成蕴含丰富信息的环境资源。  教材文本是语言性环境之“本”。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环境由教师、学生、教科书及其他相关语言资源组成。在课堂交际圈里,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实现教学。它是基于教材文本话题的“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牧羊式的
“以学定教”,主要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理念,把教的目光铆定在学生的“学”上。它包含两个层面:  课程内容层面:以学生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层面:以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方法。  过去,我们谈得较多的是教学策略层面,即从“教”的角度,思考用什么教学方法来体现“以学定教”。“学生需要什么”,应从课程内容层面,探讨教学内容的确定,这样思考“以学定教”,或许更有价值。以下笔者以说明文《鲸》为
一、“课堂公约”的研制背景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课堂规范不可缺少。可以说,自班级授课制诞生起,课堂教学规范就相伴而生了。不过,就现实教学而言,课堂规范大多为单向性的指令,即总是教师在“规范”学生,且“规范”的随意性很大,系统性不强,空话套话成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恐怕还是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中心思维在作怪。  教育交往理论认为,课堂是师生互动对话、共生发展的天地,课堂规范在本质上应该是师生共
一、我的教育追求与探索    教了一辈子语文,思考了一辈子语文。语文是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永恒话题,就像爱情一样。  刚教语文时,是“跟着感觉走”——觉得教什么就教什么,觉得该怎样教就怎样教。好在自己从小喜欢读书,喜欢舞文弄墨,有点书法、朗读、写作等方面的功底,虽然基本上是分析和“满堂灌”,但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还没行完全走偏,还比较重视写字、读书、作文,学生在写字、作文方面尚取得了些许成绩,部分学生对
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一些音乐教师不注意音乐课程自身的特点,片面追求个性教学风格和热闹的课堂气氛,忽略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感悟能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进入了误区,出现了一些浮躁现象,以致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健康推进。  现象1:在《荧屏之声》中,一位教师在讲述了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之后,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打击乐器为一小段动画片配音乐。顿时,教室里如同炸开了锅
[摘要]本文结合10余年的科学认读实验,对识字教育究竟应该何时识、如何教的问题,亦即识字教育的科学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不仅明确提出了“科学的识字教育应从3岁开始”的结论,而且对为什么科学的识字教育应从3岁开始进行了回答,同时指出了进行科学的识字教育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识字教育 科学认读 儿童    识字教育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说它是个老问题,是因为识字教育很久很久以前就已
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编写,多是以“主题”或者“话题”的形式出现的,而这些主题或者话题是偏向人文意义的。课文的选择是按照“主题”和“话题”的内涵,也就是按照人文内涵进行编排。这种编排方式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按照话题组元的方式,有利于课文内容的整合。但是,语文教学不能只有“人文”的一面,还应该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策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如何利用已有课文中的单元,进行语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为了反映生活,要想准确地反映生活,就必须了解生活。了解生活的方法是学会观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电闪雷鸣”“狂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