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动因分析
1.海外扩张的理论解释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银行业进行海外扩张、谋求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期间积累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就目前对我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行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可供解释:
(1)国际资本流动论
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克杜格尔在其发表的《外国私人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理论分析》一书中提出,后经肯普等人进一步完善。该理论认为,在资本边际产出递减和国际市场自由竞争、资金能够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资本富裕国的资本由于其边际产出较低,从而资本会向资本短缺国流动以实现新的平衡,同时扩大资本产出的总和。一方面,银行作为一种企业,同样遵循上述规律,需要向资本收益更高的国家进行投资;同时,其他企业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客观上扩大了对银行的国际业务的需求。这两者共同构成了银行海外扩张的动因。
(2)规避风险论
汪建和吴英蕴(2000)认为,银行进行海外扩张、推进国际化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规避国别风险,并用托宾和马科维茨建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理论来证明,资产组合多样化就可以在同等收益下降低风险,或在同等风险下实现收益最大化。资产组合理论说明,通过国际化经营,银行可以降低其资产组合的风险系数。一些学者的研究和银行案例支持了资产组合理论。如花旗银行2004年在日本由于私人银行业务被禁并被迫关闭4家分行,导致日本业务大幅下挫,同时在欧洲由于新清算政策的影响引致大量重置成本导致利润下降,但由于墨西哥、亚洲、波兰等新兴市场的强劲发展,部分补偿了集团在前两个地区所遭受的损失。规避风险论强调同等收益下降低风险,或在同等风险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3)追随效应论
该理论的观点是:银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其通过向社会提供一种特殊的商品——金融服务来实现利润目标。银行只有在向客户提供最优服务的同时,它才能获得利润的最大化,满足自己的经营目标。因此,银行海外扩张是为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或跨国经营服务的,是银行自身适应客户国际化经营的一种手段。
2.我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经济环境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银行对外扩张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国际上,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为标志,大批全球性金融机构出现亏损及流动性危机,美国经济开始走向下滑,各国经济发展也深受美国衰退的拖累,出现不成程度的减速甚至倒退。国际经验表明,在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过程中,银行并购机会将大大增加。例如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欧美银行就一举并购了韩美银行、韩国第一银行和韩国外换银行。最新的数据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08年前5个月亚太地区银行业并购交易额总计达到353亿美元,远远高于07年同期190亿美元的水平。而另一方面,在我国随着股改完成和几大银行境内外上市,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财务实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并获得了充足外汇。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为其海外扩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在国内,由于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走弱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使得国内物价不断攀升。国家为应对通胀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政策,数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在2008年6月10日达到了17.5%的历史高位。在国内严厉紧缩的背景下,银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紧缩的银根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的难度,特别是中小银行,其流动性压力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由于宏观货币环境紧缩,导致银行信用风险进一步上升,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面对如此严峻的国内形势,以及国外难得的扩张机遇,银行业选择此时“出海”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对国家而言,银行业扩大对外投资也有利于改变当前贸易投资“双顺差”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对银行迈出国际化步伐也给予了相当的支持。
二、我国银行业海外扩张之策略探析
1.“中心突破”——提升我国银行国际化水平的捷径
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众多跨国银行在国际和国内业务的飞速扩张,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国内市场发展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加快我国银行国际化步伐就成了当务之急。
而选择在北美、欧盟等地区进行扩张,对提升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首先,欧美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乃是如今全球金融业的中心。在这里会聚了大量金融优秀人才,每天都有新的金融创新产生。而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最大的障碍,莫过于缺乏国际化管理经验以及优秀的业务人才。在金融中心地区开拓自身业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吸引优秀的国际金融人才加盟,快速提升自身的国际业务水平。同时,国际化人才的引入,也有利于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尽快提升我国本土从业人员的素质,最终实现我国银行业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
其次,欧美金融市场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市场环境和法律体系相对成熟,政局稳定,市场操作规范,系统性风险相对较低。虽然最近发生的次贷危机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投资银行业造成了巨大打击,但是其金融体系的根基并未动摇,其相应法规也变得更加完善。从长远来看,欧美地区金融业务会将继续执世界金融之牛耳,其长期的风险仍小于新兴国家市场。而欧美较大的经济和金融市场规模也更有利于巩固我们的国际化成果。
最后,在西方发达国家,银行混业经营合法且普遍存在。这就为我国银行试水混业经营、走向多元化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宽松的制度为各种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而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机构盈利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通过对国外金融创新的借鉴,可以进一步拓展我国银行可开发的市场,提高持续盈利的能力,为我国银行在海外获得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但是,这种“捷径”却并非“坦途”。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我们首先面对的可能就是与各种市场准入相关的法律政策等问题。在欧美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对于外资银行直接在国内开设分行有着严格的资本要求,同时其审批手续也相当复杂和繁琐。对于中国这样被美国政界视为“潜在对手”的发展中大国,更是掺杂了不少的政治因素。不久前,美国暂缓批准中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在美经营的执照就是一例。从表面上看,是因为美国认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作为工行和建行第一大股东的角色,有可能使这两家银行的经营存在着某些非商业目的,同时也可能在两家银行间产生关联行为。但在深层角度上,这一事件很有可能是美国作为与中国开放资本市场谈判的施压筹码。
当然,若通过收购美国本土银行进入美国市场,相对而言能够较为容易地避开各种准入壁垒,但是收购后的整合仍然是中国国内银行面对的一道难题。国际经验表明,一桩跨国并购案的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只占20%,而并购之后的整合阶段却占到了80%。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对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人事的任免,以及对东道国法律环境的适应,更包含了融合不同国家文化这样巨大的难题。而我国银行业在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对其中经验的总结和结果成功与否的检验还需要时间。这给我国银行的跨国经营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最后,由于金融发达国家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对于我国银行业务能否真正在当地市场立足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2.“远交近攻”——稳定持久的扩张策略
相对于“中心突破”这种迅速占领全球金融制高点的策略而言,“远交近攻”则是众多银行出海的又一选择。这种策略,将海外扩张的目标重点放在了中国周边的东亚,东盟以及中东等地区,通过开设分支机构和并购当地银行等多种手段进行扩张,并逐步将触角延伸至非洲和拉美地区。而同时,在欧美的扩张则相对缓和,往往更多地采取代理行方式。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首先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据商务部发布的《2006对外投资报告》显示,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中亚洲地区已占到了63.9%,如下图所示
注:图片根据商务部《2006对外投资报告》整理
我国对亚洲的投资,多属实际扩张中的产业。它们在亚洲各地开设有实际业务,因此对于跨国银行服务的需求也更大,是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和支撑点。如前文理论分析所言,银行在这些地区开展业务,是追随效应的一种体现,有利于银行效益最大化。
同时,亚洲地区也不乏像香港、新加坡这样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在这里设立扩张点,同样能接触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并进一步成为我国银行挺进欧美地区的桥头堡。且这些地区有着与我国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容易沟通,管理文化易于融合,能够有效降低扩张成本。
最后,亚洲特别是东盟地区仍属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发展潜力大。且自97年金融危机后,大部分国家都放宽了金融准入、特别是外资并购的限制,例如泰国和印尼都允许外资持有最高达100%的国内银行股权。较高的增长前景和相对较低的扩张成本,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众多国内银行青睐的投资对象。
当然,作为新兴市场,其存在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东盟和中东地区,近年来政局颇多波折,成为了制约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同时也增加了我国银行在这些地区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新兴市场往往存在着经济结构单一和对外依赖严重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大了其经济层面的风险。
3.笔者的观点——练好内功,稳步前行
上述两种银行海外扩张的策略均有其可取和不足之处,但二者的目的却是殊途同归——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新的市场份额,最终实现银行效益的最大化。
笔者认为,在我国银行对外扩张的道路上,虽然影响因素很多,在其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银行自身的资金、管理、人才等综合实力水平。不可否认,自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至今,各大国内银行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无论是在服务水平、管理经验还是人才培养上,仍与国际先进银行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国内广大消费者尚对银行服务颇存微词之际,银行贸然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与众多老牌跨国银行直接竞争,其面临的压力和风险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欧美地区次贷危机的影响并未彻底消除,从谨慎的角度考虑,进军欧美市场也不应操之过急。因此,笔者认为,银行应在充分完善自身管理体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在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地拓展业务,站稳脚跟,待时机成熟再大举进军欧美市场,切勿重蹈上世纪80年代日本金融爆炸式扩张的覆辙。
而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虽然存在着各种可能的经济风险,甚至是政局的动荡,但是近年来这种风险并未引发国家或地区局势失控、冲突激化、经济停滞、外资抽逃等严重后果。而且这些地区内不同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还有很大差异,落后国家有之,但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的国家亦有之,如东盟之新加坡,中东之沙特等,均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最后,中国在上述国家的形象和政治影响力也比在欧美地区良好,无形中为我国银行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
事实上,或许欧盟银行的国际化之路能为远交近攻的扩张策略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实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美国和日本跨国银行的挑战,欧盟各国首先采取的是整合内部资源的方式,在国内进行并购活动,并初步形成了较为集中的金融市场。之后,在九十年代初,欧洲各国之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并购,包括荷兰银行收购巴林银行,伦敦交易所与法兰克福交易所合并等,进一步提升了该地区金融机构的实力。之后,才逐步向美国、拉美等地扩张,并成功完成了诸如德意志银行101亿美元收购美国信孚银行这样的大规模并购,确立了欧洲银行业在世界的地位。我国银行的发展,同样也可以走这样一条由周边及海外的路线。
三、结语
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历史,不过区区二十余年,而其中有关银行海外扩张并购的经历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商业银行国际化大潮汹涌而至,已容不得我们踟蹰不前。无论采取何种海外扩张策略,将来又会引致怎样的结果,至少我们已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而“中心突破”也好,“远交近攻”也罢,也并非是一种单一执行的策略。在银行的扩张过程中,往往两种策略会同时出现,只是侧重有所不同,笔者观点亦不过是一家之言。只有各银行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规划,才能最终赢得这场海外战争的胜利,建立起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银行体系。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1.海外扩张的理论解释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银行业进行海外扩张、谋求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期间积累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就目前对我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行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可供解释:
(1)国际资本流动论
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克杜格尔在其发表的《外国私人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理论分析》一书中提出,后经肯普等人进一步完善。该理论认为,在资本边际产出递减和国际市场自由竞争、资金能够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资本富裕国的资本由于其边际产出较低,从而资本会向资本短缺国流动以实现新的平衡,同时扩大资本产出的总和。一方面,银行作为一种企业,同样遵循上述规律,需要向资本收益更高的国家进行投资;同时,其他企业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客观上扩大了对银行的国际业务的需求。这两者共同构成了银行海外扩张的动因。
(2)规避风险论
汪建和吴英蕴(2000)认为,银行进行海外扩张、推进国际化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规避国别风险,并用托宾和马科维茨建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理论来证明,资产组合多样化就可以在同等收益下降低风险,或在同等风险下实现收益最大化。资产组合理论说明,通过国际化经营,银行可以降低其资产组合的风险系数。一些学者的研究和银行案例支持了资产组合理论。如花旗银行2004年在日本由于私人银行业务被禁并被迫关闭4家分行,导致日本业务大幅下挫,同时在欧洲由于新清算政策的影响引致大量重置成本导致利润下降,但由于墨西哥、亚洲、波兰等新兴市场的强劲发展,部分补偿了集团在前两个地区所遭受的损失。规避风险论强调同等收益下降低风险,或在同等风险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3)追随效应论
该理论的观点是:银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其通过向社会提供一种特殊的商品——金融服务来实现利润目标。银行只有在向客户提供最优服务的同时,它才能获得利润的最大化,满足自己的经营目标。因此,银行海外扩张是为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或跨国经营服务的,是银行自身适应客户国际化经营的一种手段。
2.我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经济环境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银行对外扩张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国际上,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为标志,大批全球性金融机构出现亏损及流动性危机,美国经济开始走向下滑,各国经济发展也深受美国衰退的拖累,出现不成程度的减速甚至倒退。国际经验表明,在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过程中,银行并购机会将大大增加。例如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欧美银行就一举并购了韩美银行、韩国第一银行和韩国外换银行。最新的数据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08年前5个月亚太地区银行业并购交易额总计达到353亿美元,远远高于07年同期190亿美元的水平。而另一方面,在我国随着股改完成和几大银行境内外上市,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财务实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并获得了充足外汇。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为其海外扩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在国内,由于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走弱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使得国内物价不断攀升。国家为应对通胀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政策,数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在2008年6月10日达到了17.5%的历史高位。在国内严厉紧缩的背景下,银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紧缩的银根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的难度,特别是中小银行,其流动性压力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由于宏观货币环境紧缩,导致银行信用风险进一步上升,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面对如此严峻的国内形势,以及国外难得的扩张机遇,银行业选择此时“出海”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对国家而言,银行业扩大对外投资也有利于改变当前贸易投资“双顺差”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对银行迈出国际化步伐也给予了相当的支持。
二、我国银行业海外扩张之策略探析
1.“中心突破”——提升我国银行国际化水平的捷径
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众多跨国银行在国际和国内业务的飞速扩张,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国内市场发展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加快我国银行国际化步伐就成了当务之急。
而选择在北美、欧盟等地区进行扩张,对提升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首先,欧美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乃是如今全球金融业的中心。在这里会聚了大量金融优秀人才,每天都有新的金融创新产生。而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最大的障碍,莫过于缺乏国际化管理经验以及优秀的业务人才。在金融中心地区开拓自身业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吸引优秀的国际金融人才加盟,快速提升自身的国际业务水平。同时,国际化人才的引入,也有利于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尽快提升我国本土从业人员的素质,最终实现我国银行业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
其次,欧美金融市场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市场环境和法律体系相对成熟,政局稳定,市场操作规范,系统性风险相对较低。虽然最近发生的次贷危机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投资银行业造成了巨大打击,但是其金融体系的根基并未动摇,其相应法规也变得更加完善。从长远来看,欧美地区金融业务会将继续执世界金融之牛耳,其长期的风险仍小于新兴国家市场。而欧美较大的经济和金融市场规模也更有利于巩固我们的国际化成果。
最后,在西方发达国家,银行混业经营合法且普遍存在。这就为我国银行试水混业经营、走向多元化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宽松的制度为各种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而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机构盈利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通过对国外金融创新的借鉴,可以进一步拓展我国银行可开发的市场,提高持续盈利的能力,为我国银行在海外获得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但是,这种“捷径”却并非“坦途”。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我们首先面对的可能就是与各种市场准入相关的法律政策等问题。在欧美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对于外资银行直接在国内开设分行有着严格的资本要求,同时其审批手续也相当复杂和繁琐。对于中国这样被美国政界视为“潜在对手”的发展中大国,更是掺杂了不少的政治因素。不久前,美国暂缓批准中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在美经营的执照就是一例。从表面上看,是因为美国认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作为工行和建行第一大股东的角色,有可能使这两家银行的经营存在着某些非商业目的,同时也可能在两家银行间产生关联行为。但在深层角度上,这一事件很有可能是美国作为与中国开放资本市场谈判的施压筹码。
当然,若通过收购美国本土银行进入美国市场,相对而言能够较为容易地避开各种准入壁垒,但是收购后的整合仍然是中国国内银行面对的一道难题。国际经验表明,一桩跨国并购案的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只占20%,而并购之后的整合阶段却占到了80%。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对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人事的任免,以及对东道国法律环境的适应,更包含了融合不同国家文化这样巨大的难题。而我国银行业在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对其中经验的总结和结果成功与否的检验还需要时间。这给我国银行的跨国经营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最后,由于金融发达国家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对于我国银行业务能否真正在当地市场立足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2.“远交近攻”——稳定持久的扩张策略
相对于“中心突破”这种迅速占领全球金融制高点的策略而言,“远交近攻”则是众多银行出海的又一选择。这种策略,将海外扩张的目标重点放在了中国周边的东亚,东盟以及中东等地区,通过开设分支机构和并购当地银行等多种手段进行扩张,并逐步将触角延伸至非洲和拉美地区。而同时,在欧美的扩张则相对缓和,往往更多地采取代理行方式。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首先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据商务部发布的《2006对外投资报告》显示,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中亚洲地区已占到了63.9%,如下图所示
注:图片根据商务部《2006对外投资报告》整理
我国对亚洲的投资,多属实际扩张中的产业。它们在亚洲各地开设有实际业务,因此对于跨国银行服务的需求也更大,是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和支撑点。如前文理论分析所言,银行在这些地区开展业务,是追随效应的一种体现,有利于银行效益最大化。
同时,亚洲地区也不乏像香港、新加坡这样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在这里设立扩张点,同样能接触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并进一步成为我国银行挺进欧美地区的桥头堡。且这些地区有着与我国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容易沟通,管理文化易于融合,能够有效降低扩张成本。
最后,亚洲特别是东盟地区仍属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发展潜力大。且自97年金融危机后,大部分国家都放宽了金融准入、特别是外资并购的限制,例如泰国和印尼都允许外资持有最高达100%的国内银行股权。较高的增长前景和相对较低的扩张成本,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众多国内银行青睐的投资对象。
当然,作为新兴市场,其存在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东盟和中东地区,近年来政局颇多波折,成为了制约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同时也增加了我国银行在这些地区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新兴市场往往存在着经济结构单一和对外依赖严重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大了其经济层面的风险。
3.笔者的观点——练好内功,稳步前行
上述两种银行海外扩张的策略均有其可取和不足之处,但二者的目的却是殊途同归——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新的市场份额,最终实现银行效益的最大化。
笔者认为,在我国银行对外扩张的道路上,虽然影响因素很多,在其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银行自身的资金、管理、人才等综合实力水平。不可否认,自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至今,各大国内银行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无论是在服务水平、管理经验还是人才培养上,仍与国际先进银行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国内广大消费者尚对银行服务颇存微词之际,银行贸然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与众多老牌跨国银行直接竞争,其面临的压力和风险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欧美地区次贷危机的影响并未彻底消除,从谨慎的角度考虑,进军欧美市场也不应操之过急。因此,笔者认为,银行应在充分完善自身管理体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在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地拓展业务,站稳脚跟,待时机成熟再大举进军欧美市场,切勿重蹈上世纪80年代日本金融爆炸式扩张的覆辙。
而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虽然存在着各种可能的经济风险,甚至是政局的动荡,但是近年来这种风险并未引发国家或地区局势失控、冲突激化、经济停滞、外资抽逃等严重后果。而且这些地区内不同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还有很大差异,落后国家有之,但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的国家亦有之,如东盟之新加坡,中东之沙特等,均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最后,中国在上述国家的形象和政治影响力也比在欧美地区良好,无形中为我国银行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
事实上,或许欧盟银行的国际化之路能为远交近攻的扩张策略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实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美国和日本跨国银行的挑战,欧盟各国首先采取的是整合内部资源的方式,在国内进行并购活动,并初步形成了较为集中的金融市场。之后,在九十年代初,欧洲各国之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并购,包括荷兰银行收购巴林银行,伦敦交易所与法兰克福交易所合并等,进一步提升了该地区金融机构的实力。之后,才逐步向美国、拉美等地扩张,并成功完成了诸如德意志银行101亿美元收购美国信孚银行这样的大规模并购,确立了欧洲银行业在世界的地位。我国银行的发展,同样也可以走这样一条由周边及海外的路线。
三、结语
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历史,不过区区二十余年,而其中有关银行海外扩张并购的经历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商业银行国际化大潮汹涌而至,已容不得我们踟蹰不前。无论采取何种海外扩张策略,将来又会引致怎样的结果,至少我们已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而“中心突破”也好,“远交近攻”也罢,也并非是一种单一执行的策略。在银行的扩张过程中,往往两种策略会同时出现,只是侧重有所不同,笔者观点亦不过是一家之言。只有各银行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规划,才能最终赢得这场海外战争的胜利,建立起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银行体系。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